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何時休?

2020-12-09 未眼觀察

未來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 李盈盈)新學期伊始,當別的孩子背著父母買的新書包開開心心上學時,靠直播賺錢養家的12歲少年小奧(化名)還要盤算放學後的直播。

無獨有偶,3歲「小網紅」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吃播」當賺錢工具的消息一樣令人唏噓。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屢禁不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家長不僅失責,還導致孩子的價值觀偏差。」

12歲少年小奧直播唱歌的視頻截圖

12歲娃靠直播養全家 網友怒斥其家長「不配當父母」

即將升小學六年級的小奧是家裡名副其實的「頂梁柱」,白天上學,晚上直播賺錢,靠直播收入養活全家,承擔房租,幫媽媽還信用卡,還要給哥哥轉上學的生活費......

小奧驕傲地表示,自己在全家人中是掙錢最多的,也直言不諱「壓力大」。「沒辦法,(媽媽的)信用卡還不上是要坐牢的。」

在直播間裡,小奧的媽媽向粉絲喊話「支持孩子的就送一點禮物來啊!」

有網友在互動區留言「就知道要禮物」,小奧的媽媽笑著說:「這很正常,很多大美女(直播時)都是這樣子說的。」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視頻截圖

有網友憤怒地斥責:「這真的不是虐待嗎?這樣的父母配當父母嗎?」

「帝國女孩198608」認為:「小孩開直播可以是興趣愛好,但絕對不是大人賺錢的工具,而且,還這麼小,去養活手腳健康的一家人。」

「有些家長允許或支持孩子直播,關鍵看目的。」孫宏豔告訴未來網記者,「如果只是尊重孩子的媒介使用權,要注意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如果利用孩子直播賺錢,有使用『童工』之嫌。」

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堪憂

近年來,隨著視頻平臺的發展,網絡直播、短視頻備受未成年人青睞,卻亂象頻出。

未來網記者注意到,在「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直播間,有網友質疑「這麼小直播,違法吧?」

小奧的媽媽回覆說:「這個天下,直播的小孩多的是。」

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視頻截圖

3歲的佩琪被爸媽餵到70斤重,體重嚴重超標,影響正常生活。可是,為了「吃播」,佩琪的父母還不斷地讓她吃烤肉、烤串、烤腸等,並興奮地宣布孩子的體重馬上要突破100斤了。面對網友的質疑,佩琪的父母表示只能靠女兒吃播掙錢。

此前,小學生直播脫衣、露體,未成年孕媽媽曬孕照、驗孕棒等吸引眼球等亂象被曝光,平臺遭整改。

還有一些兒童在家人的經營下,照「劇本」表演,吸引眼球,淪為賺錢工具。

然而,多數網友明確表示,「反對未成年人直播賺錢」。

「允許未成年人從事一種職業,並獲取報酬,明顯違反相關法律規定。」廣東省律師協會政府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陳一天如是說。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規也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童工。

法律到位 更需要企業責任擔當

近年來,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安全用網,國家一直在推進相關政策法規出臺。國家網信辦制定的《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已於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新增「網絡保護」專章;國務院制定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也呼之欲出。

目前,儘管國家沒有明確禁止未成年人直播的法律法規,但部分地市出臺了相應的規範。

2016年,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與多家從事網絡表演的企業共同發布了《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不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

2018年,武漢新修訂的《武漢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規定,視頻直播網站聘請未成年人擔任主播或者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應徵得其監護人同意。

但是,仍有未成年人鑽空子,使用成人的身份註冊,躲避監管。

據小奧的媽媽說,小奧的大號已有幾十萬粉絲,被平臺封號後,他就借用成年人的身份,新註冊了小號。

如何預防未成年人假冒成人註冊,鑽空子開展直播或發短視頻呢?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告訴未來網記者:「需要立法時對監護人同意這一程序的要求更具體、更嚴格。」

對於上述問題,平臺又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孫宏豔認為,一方面,網絡直播平臺要承擔責任,主動為未成年人使用新媒介提供安全、可靠的途徑。比如,利用「刷臉」管理帳號,或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

另一方面,企業要有「自潔」功能,嚴厲打擊網上以兒童名義傳播的不良信息。

「對於平臺來說,技術並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企業是否有責任感,是否真心實意地設置防沉迷、防傷害系統。」孫宏豔補充道:「企業應本著兒童友好的理念建設平臺,體現兒童利益最大化。」

 「一刀切」禁止未成年人做主播並非解決之道

因網絡直播平臺內容良莠不齊,未成年人直播亂象叢生,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青聯建議禁止未成年人擔任網絡主播。

不過,有專家表示,兒童青少年天然親近網際網路,「一刀切」的辦法並非解決之道。

佟麗華表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要遵循《兒童權利公約》。青少年有網絡社交需求,以堵為主的策略恐難奏效,應該限制其使用,而不是將他們隔離在網絡之外。

孫宏豔也認為,「使用媒介是兒童權利的一部分,完全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直播是不切實際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研究報告》建議,限制14歲以下未成年開直播、發視頻,僅允許其在父母同意或陪伴的情況下使用。

然而,有些不滿14歲的未成年人雖經家長知情同意後註冊了直播帳號,卻在直播的過程中,逐步淪為營銷掙錢工具。

「只有政策是不夠的,還要提高政府部門的監管能力和服務能力。」孫宏豔強調,特別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治理,發揮合力。

「同時,提升家長媒介素養,最重要的是增強未成年人自身的保護能力,培養其數字時代的公民素養。這樣,才能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孫宏豔補充道。

相關焦點

  • 為直播賺錢,三歲女兒被餵到70斤,未成年人直播怎麼監管?
    我在村口玩泥巴他在直播間養家最近,關於未成年人做網紅的事情又被大家討論了起來。上周,有媒體爆料 3 歲女孩被父母餵到 70 斤做吃播。。。這個事情源自一集名為 「 少年 」 的紀錄片,裡面講述了一個叫奧華的 12 歲少年是如何靠直播賺錢養家的故事。在這個單親家庭,作為家裡年齡最小的人,奧華需要交房租,需要給媽媽還信用卡,還需要給哥哥發生活費。
  • 【網絡安全】亂象頻生:未成年人成「老鐵」直播賺錢,該不該立法...
    7月國家網信辦發布要求,「嚴格排查後臺『實名』認證制度,嚴禁未成年人擔任主播上線直播」。該份通知還有另一種解讀:倡導杜絕因為直播平臺賺錢欲望和浮躁心態將未成年人「美化包裝」成網絡主播上線直播行為,杜絕未成年人主播,需專門立法。未成年人當主播,該不該立法「封殺」?
  • 網絡直播PK亂象何時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從直播內容到推廣方式,直播PK都存在不少亂象,亟須規範。01花樣無底線 只為吸粉掏錢直播PK就是在同一個視頻直播平臺上,一個主播發起對另一個主播的挑戰。兩人根據各自粉絲的打賞產生相應分數,在規定時間內分數高者就算勝者。
  • 在直播亂象裡,該管的何止是「娃娃兵」
    3歲「吃播」佩琪被父母餵到70斤、6歲小男孩望望在父親規劃下練習蒙眼走鋼絲……近段時間,「另類」未成年人主播屢被曝光,引發輿論熱議。近年來,直播、短視頻平臺上的未成年人主播日漸增多,他們通過賣萌、表演段子、曬絕技等吸引眼球,部分未成年人主播甚至成為父母的賺錢工具。
  • 王學勇:主播吃壁虎身亡,「自殺式」的直播亂象何時休?
    而此時房間內,電腦正處於直播界面,桌上放有白酒、啤酒以及活體蜈蚣、麵包蟲、壁虎等。(2019年7月21日 環球網)進一步了解得知,男子30來歲,生前系某平臺主播,生前他正在屋內直播喝酒。為博眼球,他可能已經吃下蜈蚣、麵包蟲、壁虎等。經調查,目前警方已經初步排除案件可能。網友們不禁扼腕:又一位年輕主播非正常死亡!
  • 12歲少年直播養家,網友褒貶不一,這又是一個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最近一則「12歲少年直播賺錢養家」的內容在網上火了起來。年僅12歲的舒奧華是一名學生,卻已經挑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奧華一直跟著母親生活。在他出生的時候,因為家裡條件很差,父親想把他送給富裕一點的人家,不至於挨餓受凍。
  • 網絡直播亂象當糾
    與此同時,網絡直播的一些亂象也暴露在公眾視野裡,淫穢色情、低俗庸俗的內容充斥在直播之中,「打賞」、帶貨混亂無序,有的未成年人涉足直播行業等等,嚴重汙染了直播生態,擾亂了網絡空間的正常秩序。  網絡直播不能淪為一個庸俗的利益場,作為一類公共文化平臺,網絡直播應當發揮自身傳播面廣、影響力大的優勢,積極為正能量發聲、為傳播主流價值觀努力,而不是一門心思獲取經濟利益,不惜用觸碰法律底線的行為損害公眾利益、荼毒未成年人。
  • 禁止不滿16歲做直播有重要意義
    而此次徵求意見稿規定,直播營銷人員或者直播間運營者等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數據流量造假、不得虛假廣告等等,無疑就是針對這些直播帶貨亂象出臺的針對性的規定,非常值得肯定。這其中尤需指出的是,不滿十六周歲參與直播帶貨,或者說直播帶貨低齡化現象近些年也非常突出,其危害和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 讀者聚焦―― 網絡直播亂象當治
    對於如何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行業生態,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相關建議。  直播亂象影響惡劣  現實中,個別網絡直播平臺成為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滋生傳播的「重災區」,敗壞了社會風氣,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毒害更為嚴重,不利於其健康成長。  一是形成不良示範,產生錯誤引導。
  • 12歲男孩直播掙錢養家:「啃小族」正在興起,比啃老的危害更大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這種事情確實存在於我們身邊,很多孩子年紀還很小,就被父母拿來當做賺錢的工具,早早背上了養家餬口的重任。 12歲男孩直播掙錢養家: 在網上有一個12歲的男孩,他就有一對兒「啃小族」父母。
  • 國家網信辦整治直播營銷亂象,直播帶貨數據「注水」擬被禁止
    王豔輝:近年來,網絡直播已經成為集信息傳播、娛樂、社交、商品營銷於一體的一種新型網絡互動模式。在網絡直播火爆背後,還有很多亂象亟須解決。例如,主播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主播為了博取流量會在直播過程中播出一些涉黃暴的不良信息;有些電商主播為了銷量,傳播一些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
  • 國家網信辦整治直播營銷亂象 直播帶貨數據「注水」擬被禁止
    王豔輝: 近年來,網絡直播已經成為集信息傳播、娛樂、社交、商品營銷於一體的一種新型網絡互動模式。  在網絡直播火爆背後,還有很多亂象亟須解決。例如,主播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主播為了博取流量會在直播過程中播出一些涉黃暴的不良信息;有些電商主播為了銷量,傳播一些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
  • 12歲少年直播獻唱贏在江湖,面對壓力就不哭,我是媽媽的保護傘
    節目中,一個12歲的少年在媽媽的陪伴下在廣場唱歌做直播,引來一群人的圍觀。這位12歲的少年,他叫奧華。每天放學之後,除了寫作業,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做直播。直播時間每天雷打不動,從晚上七點半到九點,總共一個半小時。很多人懷疑,那他還有時間做作業嗎?天天這樣,第二天上課不累嗎?
  • 焦點訪談盧本偉天佑被封殺原因 直播亂象遭封禁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泛果直播」平臺上有上百名主播,主要靠淫穢色情表演讓會員打賞和刷禮物賺錢。  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薛松巖介紹:「僅2017年我們全年查辦了利用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牟利的刑事案件22起,其中有14起是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和公安部門聯合掛牌督辦的案件。
  • 12歲少年直播養全家,替媽媽還信用卡,網友:下一個紀寶如
    全民皆網紅的時代,不少人看中直播帶來的利益,在金錢和名氣的驅使下,不少人紛紛投身到直播行業中。前幾天一條新聞登上熱搜,引來網友的聲討和爭論。一位十二歲的少年直播唱歌養活全家,少年哭訴直言,如果不直播,就沒有錢,就不能幫媽媽還信用卡,她就會被抓去坐牢!除了要幫媽媽還信用卡,還要給哥哥生活費,甚至是給錢給養父!
  • 【網絡生態治理】直播亂象,網信辦出手!
    【網絡生態治理】直播亂象,網信辦出手!直播營銷平臺應當防範和制止違法廣告、價格欺詐等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以顯著方式警示用戶平臺外私下交易等行為的風險。直播營銷平臺應當建立健全風險識別模型,對高風險行為採取彈窗提示、違規警告、限制流量、阻斷直播等措施。直播營銷平臺應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注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 網絡直播對信馬由韁說不
    「擦邊球」、吞燈泡、喝辣椒油……網絡直播亂象層出不窮,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直播關注不到的。國家網信辦發布的《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於12月1日起開始實施,針對網絡直播存在的亂象,規定中對網絡主播實行「實名制+黑名單」制度,對納入黑名單的主播禁止重新註冊帳號,這被稱為最嚴新規。11月30日焦點網談官方微信轉發此消息後,即引發網友熱議,網友表示,新規來了,希望網絡直播能夠告別亂象叢生的時代,對信馬由韁的行為說不!
  • 網傳男子直播性侵女初中生,稱花9千買幼女「驗貨」,警方已介入
    旁邊還站有兩個疑似未成年人,被男子威脅,脅迫,要求她們對著鏡頭脫內褲,並且協助該男子強行按住幼女。男主播聲稱與這兩位女生也發生過關係,表演驗貨也不是第一次,視頻中,這兩名疑似未成年女性的女生似乎是被脅迫的,在鏡頭面被男子強行扒下衣物。直播亂象為何屢禁不絕?
  • 網傳一男子直播性侵女初中生,稱花9千買幼女「驗貨」,旁邊兩女生...
    旁邊還站有兩個疑似未成年人,被男子威脅,脅迫,要求她們對著鏡頭脫內褲,並且協助該男子強行按住幼女。男主播聲稱與這兩位女生也發生過關係,表演驗貨也不是第一次,視頻中,這兩名疑似未成年女性的女生似乎是被脅迫的,在鏡頭面被男子強行扒下衣物。直播亂象為何屢禁不絕?
  • 給直播「打賞」戴上「緊箍」
    □樂 兵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專門下發通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管理。通知要求,網絡直播用戶「打賞」需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備受爭議的網絡直播「打賞」終於被戴上了「緊箍」。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少年兩個月打賞女主播40萬」「熊孩子看直播頻現巨額打賞」……近年來,未成年人高額「打賞主播」的事件屢見不鮮。由於未成年人理性自控能力不強,金錢觀、消費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在主播的各種誘導下,往往會「情不自禁」打賞。特別是很多直播平臺上,用來充值、打賞的是遊戲幣、虛擬幣,更讓一些未成年人產生「花的錢不是錢」的錯覺,大把打賞不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