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直播「打賞」戴上「緊箍」

2020-12-07 中國經濟網

  □樂 兵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專門下發通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管理。通知要求,網絡直播用戶「打賞」需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備受爭議的網絡直播「打賞」終於被戴上了「緊箍」。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少年兩個月打賞女主播40萬」「熊孩子看直播頻現巨額打賞」……近年來,未成年人高額「打賞主播」的事件屢見不鮮。由於未成年人理性自控能力不強,金錢觀、消費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在主播的各種誘導下,往往會「情不自禁」打賞。特別是很多直播平臺上,用來充值、打賞的是遊戲幣、虛擬幣,更讓一些未成年人產生「花的錢不是錢」的錯覺,大把打賞不心痛。

  未成年人打賞,一直被社會詬病,更引起了家長的強烈不滿,「未成年人巨款打賞主播,怎麼退回」這樣的問題還上了熱搜。今年5月9日,最高法給出明確意見,規定未經其監護人同意,未成年人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相比於「事後補救」,更重要的是事先做好防範工作。此次廣電總局要求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把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就是要從源頭上遏制未成年人打賞亂象。

  當然,未成年人打賞,也不能一封了之。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人數達到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這些網絡「原住民」離不開網絡,這是他們學習成長的重要載體。換句話說,可以封禁未成年人直播打賞,但不能封殺未成年人觀看直播。

  這一方面需要家長加強監管,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引導孩子學會甄別,自覺觀看健康有益的直播;另一方面,網絡直播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讓有品位、有意義、有意思、有溫度的直播節目佔據好位置。同時,還可以針對受眾特點和年齡進行分層,比如專門推出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主播等。網絡平臺也應嚴格審核,及時屏蔽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利的內容與留言。各方共同聯手,建立多方共治的治理模式,方能確保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不受侵害。

  (中國文明網)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疫情以來,中小學生在家中上網課更多了,「熊孩子」們在網絡平臺「一擲千金」打賞主播、給遊戲充值等現象也頻繁發生。不少家長向平臺申請退款遭拒而起訴,而訴訟結果各有勝敗。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給「小微權力」戴上「緊箍」
    □記者 紀偉   通訊員 張建庭 張洪祥 報導  本報臨沂訊 12月2日,記者從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獲悉,該鎮針對農村幹部權力界定模糊、決策隨意、監管薄弱等問題,制定《關於推進村級小微權力規範運行的實施意見》,明確村級小微權利35項責任清單、20項「負面」清單,從源頭給「小微權力」戴上
  • 廣電總局出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通知》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今後再有「熊孩子」給網絡主播打賞,這錢能討回來嗎?
  • 如來給了觀音三個緊箍,為什麼只有孫悟空一個戴上了
    問題應該是這樣如來給了觀音三個緊箍,為什麼只有孫悟空一個戴上了?原文如下,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接下來如來就說路上如果有厲害的妖魔,你就勸他給取經人做個徒弟,如果他不肯的話,就把這緊箍兒給他戴上,咒語只要一念,肯定讓他皈依我沙門。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觀音敢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卻為啥不敢給八戒沙僧戴?她在擔心什麼
    話說,孫悟空頭上的這個緊箍呀,卻是觀音與唐僧兩人合夥給孫悟空戴上的。這個緊箍可真是要了孫悟空的命!被戴上之後,猴子便沒了自由,再也不能任性了,有錢任性是假的,有自由才能任性啊!可這又能如何呢?觀音菩薩這是盯上了你孫悟空,就看你猴子好欺負唄!
  • 孫悟空法力高強,為何卻戴上緊箍?只因錯信了唐僧一句話!
    文:白馬晉一【一】孫悟空原本頭上是沒有緊箍的。此時他的頭上,依然沒有緊箍。【二】那麼,這緊箍究竟從而何來?又如何跑到猴頭之上呢?原來,如來佛祖策劃取經工程之時,方已內定了東土大唐的高僧作為取經人。但這取經人肉體凡胎,一路妖魔又眾多,便又給了三個保鏢名額。
  • 抖音「坑媽」小姐姐,戴上緊箍後,網友:醫院無線信號怎樣?
    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是抖音一位小姐姐坑媽,給自己的媽媽戴上了緊箍,看到媽媽的眼神,瞬間明白了很多。   近期有位小姐姐把煤氣灶上的撐子拿了起來,比作了緊箍給自己的媽媽帶了上去,不帶不知道,帶上後的眼神真的是可以秒殺一切了,從照片上可以看到這位媽媽的眼神表達出了想殺戮的感覺。
  • 孫悟空頭上有緊箍,姜子牙的師兄戴了金箍,兩個箍的功能卻不同
    在《西遊記》中,大家都知道,為了讓孫悟空服從唐僧管理,觀音菩薩提前設局給孫悟空的頭上戴了個緊箍,然後又將緊箍咒教給唐僧,這才使得孫悟空取經路上安分了很多。話說孫悟空頭上的緊箍,是如來佛祖給觀音菩薩的,而且給了三個。原著中這樣描述。
  • 未成年人不允許在「直播平臺」上打賞
    電商平臺還帶動了直播平臺的發展,當然也有的直播平臺並不是以賣衣服為主。比如說有一些主播是以顏值吸引顧客,他們賺錢的來源就在於顧客送出來的禮物。直播平臺有利有弊,但對於未成年人而言,好像是弊端大於好處。大家經常能夠在網絡上看到相關新聞,某某小朋友趁著家長不注意給直播平臺主播打賞上萬,讓家長操碎了心。有善解人意的博主會把錢退給家長,也有一些態度比較強硬,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打賞,自己並不會退錢。
  • 網絡直播戴上「緊箍咒」,誰最受傷?
    1 網絡直播打賞再度成為監管焦點。 11月23日,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直播平臺通過加強審核、分類管理、實名認證等措施,規範網絡主播及用戶行為。
  • 抖音「金剛芭比」火了,當鏡頭下移後,網友:這腰是戴「緊箍」了?
    近日,在抖音上,就有一位健身達人火了。特別是鏡頭下移到她腰上的時候,不少網友卻是紛紛表示:這腰是戴「緊箍」了?
  • 《西遊記》:觀音有三個箍,孫悟空戴緊箍,金箍和禁箍給誰了?
    幸虧,觀音菩薩及時趕到,賜予唐僧緊箍,傳授他緊箍咒。孫悟空返回,唐僧一念緊箍咒,緊箍便嵌入孫悟空的腦袋,疼得孫悟空就地翻滾,直叫喚。唐僧一旦擁有管教孫悟空的法門,孫悟空做起事,就不得不顧忌唐僧。緊箍賜給了唐僧,戴在了孫悟空頭上。
  • 律師詳解:犯罪所得用於直播打賞能否追繳?
    在違法所得用於直播打賞視域下,直播平臺、主播一般不會以明知、以違法方法或其他惡意方法取得涉案財物,同時,由於主流觀點認為,貨幣為種類物不適用善意取得,網絡平臺、主播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打賞收入。更常見、更值得探討的則是網絡平臺、主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直播內容及主播個人魅力獲得的打賞是否屬於無償或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取得犯罪所得。至此,需要在法律定性層面回應直播打賞的法律性質,屬于贈與還是服務合同?
  • 廣電總局發布直播新規: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
  • 揭秘網絡直播平臺「打賞」背後猖獗的變相賭博
    01網絡直播打賞,媒體顧左右而言其他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則奇聞:某男子聯繫到記者,稱在網絡直播平臺上打賞主播花了100多萬元,而這100多萬元並非都是他的個人財產,相當一部分是向親戚朋友借的。夜空直播,原名ulive,2020年4月更名為夜空直播。同時還擁有香蕉視頻、夜空直播視頻、星球直播、絲足伊人、比鄰直播、ulive直播、暮色直播等眾多馬甲。表面上看,夜空直播走的是傳統秀場直播路子,營收來自於用戶對主播的打賞。但實際上,夜空直播的打賞背後另有蹊蹺。
  • 保護未成年人 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將出臺
    據統計,每10個直播用戶中,就有1個是未成年人,他們的理性自控能力不足,甚至出現「孫女玩手機遊戲花光奶奶救命錢」等事件。對於當下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打賞中的問題,你有什麼建議?近年來,關於一些未成年人將學費、生活費用於打賞主播,盜用家長資金帳號在直播平臺上「一擲千金」的新聞屢屢發生,對於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打賞中存在的激情打賞和高額打賞行為,必須嚴厲規範,培養孩子的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正向的興趣愛好。2.分析問題原因(1)未成年人年齡小,自身自控能力缺乏。
  • 直播打賞:一擲千金所帶來的快感與後遺症
    「感謝大哥送的火箭」 ;「求求各位家人們上上票,和我一起壓倒對面」以上,是在各直播間每天都在發生著的,屏幕裡主播卑躬屈膝的感謝著觀眾們,屏幕前的你因為主播一句感謝念了一遍你的名字欣喜若狂。「喂,兄弟,江湖救急周轉一下,這月房貸有點壓力,發工資馬上還你」以上,是在直播間叱吒風雲的後遺症,因為一時衝動刷禮物無數,完全沒有考慮後面該怎麼生活。
  • 直播打賞冷靜期要來了!
    據說《指導規範》出臺主要針對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高額打賞、未成年人打賞和激情打賞三大問題。▲直播打賞話題屢上新聞據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億,較2018年增長1.63億,佔網民整體的62%。
  • 花錢一時爽:靠打賞的直播平臺,能長久嗎?
    即使在直播最火熱的時候,其問題一直都沒遠去:一方面,直播平臺的帶寬成本以及籤頭部主播的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平臺在主播上的花費就上億元;另一方面,千篇一律的網紅臉以及才藝展示,用戶如果失去新鮮感,打賞就會下降,靠著用戶打賞抽成能否讓直播平臺長期生存下去。用戶打賞額度下降的情況已經在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