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崢嶸70年,與國同行。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經過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奮鬥,70年那前個浴火重生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0年來,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
騰訊房產特別推出70周年系列報導計劃,將聚焦房地產行業的標杆企業和代表人物,一起回顧過往崢嶸歲月,歌頌偉大的建設者,吹響向美好生活邁進的號角,彰顯大國工匠的魅力。本期,騰訊房產上海站有幸採訪到了世邦魏理仕(CBRE)中國區總裁李凌,從世邦魏理仕和他個人的視角,來解讀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崛起勢頭!
2019年已經是CBRE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第31個年頭了,請問CBRE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帶來些什麼?中國房地產市場又為CBRE提供了怎樣的發展機會?
李凌:從1988年CBRE為北京國貿中心一期提供獨家租賃顧問服務起,今年是我們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第31個年頭了,CBRE幾乎全程見證並參與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崛起過程。一路走來,我們緊跟國家戰略的步伐,在助力中外企業在國內外發展的同時,也推動著每一個業務所在城市的成長與變革。
我們關注到,改革開放後,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主要外貿國。製造業與外貿直接帶來了物流倉儲與產業地產的需求,而高速的經濟增長也促進了零售業等更多商業物業的繁榮。CBRE在許多城市為世界500強等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提供商業地產的諮詢和服務,而這些擁有豐富經驗和技術的跨國企業也隨之成為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國際化的動力。
我們進一步看到,中國跨國企業逐漸成為重要的國際產業力量。CBRE通過全球完善的業務網絡,幫助這些企業更好地在全球市場開拓疆域。當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全球業務合作的機會。可以說,我們在商業地產領域的壯大,仰賴於中國經濟的騰飛和市場的開放。
CBRE一直為地產業主、投資者及承租者提供一站式策略顧問服務,請問貴公司的各個城市業務線,是否也隨著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做出調整?
李凌:作為一家涉足房地產全產業鏈,全方位提供專業服務的跨國公司, CBRE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求,有著完整的業務線布局。當然,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市場情況和客戶訴求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國,有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根據每個城市的經濟結構以及實際的市場結構,世邦魏理仕會合理配置相應的業務線,以及人員的架構組成。
以繁榮的國際大都市上海來說,很幸運,CBRE在這座城市的各條業務線一直發展迅速,過去幾年,CBRE上海公司的發展速度絕對值,甚至超過了一些全球發達國家的城市公司,尤其是顧問及交易服務部、投資及資本市場部、不動產管理部、戰略顧問部等部門,業務的發展可圈可點。
作為外來的「和尚」,CBRE涉足房地產行業時是如何完成本土化戰略的,其品牌核心價值和優勢是什麼?
李凌:作為一家「接地氣」的跨國專業服務公司,CBRE致力於對本地市場需求做出最快反應。無論是業務線還是組織架構搭建,我們確保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高質量服務。我們在中國的願景是「協同合作,創造佳績」,具體表現在四個核心戰略:落地中國市場、推行合作文化、締造員工優勢、明晰溝通機制。它們體現了公司全球網絡的最佳實踐和本地市場經驗的有機結合。
這幾年中國房地產從「增量」逐步轉向「存量」時代,國內大宗物業投資行情出現一波行情。CBRE又是如何敏銳的抓住市場先機,去布局大宗交易市場機會的?
李凌:自從2016年,中國的商業地產市場出現核心的節點變化,即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以來,國內的一線城市商業地產大宗交易額逐年突破新高,例如上海已經連續兩年交易量過千億,北京在去年也有接近800億的交易規模,今年有望進一步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商業地產大宗投資交易金額超過2600億元,比對世界成熟市場的交易量,例如美國,去年全年商業地產大宗交易總額是中國的10倍,基於中國的人口基數、經濟總量、以及在未來10-15年城鎮化將進入新一階段,我們認為,進入存量地產時代,中國商業地產大宗交易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市場的成熟度、交易的活躍性、資金及投資機構的豐富性,都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量級和規模值得期待。
在商業地產項目的資產管理和保值增值領域,您覺得綠色節能認證或數位化、智慧化升級,是否將成為標配?一直以來,CBRE是如何介入這一領域並提供解決方案的?
李凌:實際上,商業樓宇的綠色節能認證或數位化、智慧化升級,不是在未來將成為標配,而是現在已經發生的理念變化。
目前的中國市場,在很短的周期內就完成了一些發達國家需要花幾十年走過的道路,以及轉型過程。隨著整個市場趨於成熟,競爭也是相當激烈,所有的商業地產業主都在努力去提供優質的、智能的、國際水準的服務,給到入駐的企業用戶。
在這方面,CBRE很早就介入提供商業地產項目業主相關的服務,把綠色建築的概念引入中國,作為一家跨國公司全球企業,我們的不動產管理部有一項核心內容,就是幫助到很多業主,在樓宇的設計、開發、運營管理階段,取得了國際LEED認證,不僅如此,還在過程中去貫徹綠色、環保地運營管理資產,實現業主方資產保值升值的訴求,這也是CBRE的核心價值之一。
與此同時,在智慧科技、智慧城市、智慧樓宇方面,中國的發展速度不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甚至在部分領域還走在了世界前列,CBRE也在結合我們的全球經驗,結合本地市場項目的實際情況,提供持續不斷的改善及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結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脈絡,以及「房住不炒」等政策導向,接下來您對CBRE在挖掘中國市場的藍海和方向有著怎樣的前瞻布局?
李凌:近年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日俱增。對於許多個人和房地產企業而言,建築不僅僅是實體,也是承載了美好生活的願景,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由此衍生出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了市場在建築的設計、運營、管理方面對先進方式和技術的需求。
「風雨前行七十載,八千裡路雲和月。」伴隨著祖國7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發展,中國商業地產快速成長,市場還有許多領域等著我們去開拓。
未來10-15年間,城鎮化、消費升級、服務和創新將驅動中國經濟和社會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將釋放出大量的商業地產需求。例如經濟結構向服務業和創新轉型,會催生寫字樓和科技園區的需求;消費升級將持續創造零售地產和倉儲物流地產發展的動力。
CBRE對中國商業地產市場有著堅定的信心。我們將持續奮鬥在中國經濟浪潮裡,加大人才培養和科技孕育,以更好的企業決策預測市場走勢並且精準發現客戶需求,在為客戶和市場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與騰飛中的中國一起,共築廣廈千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