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後疫情時代的機遇?你要先向餐飲創投高手學習

2020-12-18 中外管理傳媒

以餐飲行業為例,為你揭曉抓住「後疫情時代」創投機遇的最重要答案,以及正在疫情「洗禮」中的中小企業該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未來?

文:本刊記者 史亞娟 責任編輯:王濤、軒轅鏡

進入3月中旬以後,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對眾多中小企業來說,仍在逆水行舟、負重前行。

創業者步入至暗時刻,投資機構出手也愈加謹慎,但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開始湧現出眾多新創業機會。為此,《中外管理》對話兩位投資人:創客共贏基金創始合伙人李建軍,啟賦資本合伙人胡祺昊,以餐飲行業為例,為你揭曉抓住「後疫情時代」創投機遇的最重要答案,以及正在疫情「洗禮」中的中小企業該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未來?

1

後疫情時代,「新餐飲」跑步而至

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原本以為餐飲企業也能一起復業。沒想到的是,多地禁止堂食依舊,外賣也是「進項」有限,即便物業減免了二三月份房租,但對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依然是險象環生。

「餐飲原本就是九死一生的行業,有了疫情,讓大家感受更加強烈了。」深耕餐飲、大消費賽道的胡祺昊如是向《中外管理》談道。他分享了一個重要數字:2017年全國有660萬餘家餐飲企業,其中倒閉的比例高達40%,即:有260多萬家死掉,如果保守計算,一家餐廳的裝修成本是10萬元,那麼一年就燒掉了2600多億元!

「我們為倒下的餐飲企業感到惋惜,但也要正視——這是行業『辭舊迎新』的過程。『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讓生命力強的、基因好的餐飲企業大概率地活了下來,生命力弱的、基因不好的自然淘汰掉。」胡祺昊表示:過去「新餐飲」(具備新流量、新運營、新模式、新供應鏈、新品牌「五新」特徵的餐飲品牌)1年只能增長20%-30%,現在因為疫情導致的行業「新陳代謝」、市場空間讓出來後,新餐飲規模1年將能增長1倍!

2

走「新消費」運營路線的「小而美」

更受資本青睞!

一場「天災」讓曾經現金流極為充盈的餐飲行業,從未像今天這樣渴望擁抱資本。「不差錢的海底撈」在時局面前低下了頭,向銀行借款21億元。從不打算上市的西貝董事長賈國龍也改口:「經歷這次資金斷檔險境後,我會重新評估西貝上市,疫情對我教育深刻,有些事真不能說得那麼絕」。

除了知名大牌企業,還有更多小企業等著「扶一把」。而且只走銀行貸款一個通道遠遠不夠。

2月13日下午,餐飲歷史上第一次雲路演拉開帷幕,共收到2000多家餐企報名,融資需求超過20億元。這些報名的企業中,中小餐飲企業佔比50%,小微餐企佔比40%。

餐企迫切需要資本的幫助,對資本來說,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投資機會。胡祺昊表示,啟賦資本負責投融資的同事,近期每天要看近300個項目,「現在很興奮,有的笑言恨不得自己幹餐飲了」。

疫情也堅定了「餐飲新勢力」向資本靠攏的決心。「未來,新的模式、新的品類,都是有機會的。」胡祺昊坦言。

李建軍表示:未來屬於誰?要麼像海底撈、西貝那樣形成高端品牌優勢,要麼在細分領域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賣豬蹄、賣雞爪……「小而美」的餐飲品牌,走的是「新消費」運營路線——整體運營成本低,容易快速複製、快速實現標準化。「對這類極具爆發力的項目,資本是青睞的。」李建軍強調。

「最難的是中間不大不小的中型連鎖品牌,兩端優勢都不佔,既沒有品牌知名度,也沒有下沉垂直領域的突破力。這個時候銀行不會看好,資本也不會重視。相信隨著疫情時間的拉長,大部分會被淘汰。」李建軍分析:從長遠來看,未來餐飲行業將越來越細分化,只有深入挖掘客戶需求,能夠提供更高價值的單一爆款才會突圍,而這類企業,終將朝著產品公司的方向發展。

3

以「周」為單位重做財務規劃

才能活到機遇來臨那天

抓住「後疫情時代」的機遇,還有一個重要前提——你得活到那一天!

「創業者需要假設至少半年沒有新融資引入,企業還能不能活下去。」李建軍強調,「因為我們無法估算疫情結束的時間,所以還是要按最壞的情況去規劃。看看帳上還有多少錢,以及這些錢具體怎麼花,我的建議是:把財務規劃做到『周』,以『周』為單位重做財務規劃。」

事實上,對於投資人經常強調的現金流管理,真正引起重視,並有能力管好的創業者並不多。

李建軍認為最簡單的管理辦法是把帳目理清。方法是——假設你的可變成本全部暫停支出,每月貸款利息也可以向銀行申請延期,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減去每月的固定成本支出(房租、水電、員工工資),之後,你帳上的錢還能夠撐多久?

李建軍測算的安全標準線是至少要讓自己撐一年!即:預留一年的現金儲備。「達不到這個安全線,疫情越往後走你就越困難。真那時就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了,比如:號召股東再融資,或向投資人預支過橋資金等」。

當然企業自救才是根本,要在節流的同時,儘可能地擴大現金流「入口」。

「這個『入口』是指創造性收入。」李建軍強調,「一定要在不產生投入的情況下去放大現金流入口」。

「企業在自救過程中,常會降低毛利率,通過促銷來拉動銷售,這都沒什麼,首先要保證有收入進來,這是自救的原則。」李建軍進一步表示,建議創業者把當前階段的運營目標調整為「活下去」,而不是原來那樣,「利潤率要達到多少之後,生意才值得一做」。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也要積極尋求外界幫助。

李建軍認為:投資機構除了給錢,關鍵時刻更要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一方面,幫助被投企業篩選各種普惠政策條款,發現適合被投企業的,就督促它們儘快申報;另一方面,積極幫助被投企業打通上下遊關係,確保其需求能在第一時間得到供應鏈合作夥伴的響應和支持。

相關焦點

  • 臺青創業平臺看好大陸市場:抓住疫情過後發展機遇
    7日,談及未來大陸的發展機遇,亞臺青(成都)海峽青年創業園總經理郭弘揚說,希望臺青先了解真實的大陸疫情防控成效,再抓住新的商機。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向好,四川臺企超過九成已復工復產。同時,2020年一季度四川新增25家臺資企業,2家在川臺資企業增資,新增臺商投資總額為1.66億美元。未來一段時間大陸市場的發展機遇頗受臺商和臺青關注。
  • 雀巢專業餐飲食品業務總監呂航:後疫情時代奶油品類在餐飲渠道的...
    觀點分享——後疫情時代奶油品類在餐飲渠道的機遇和挑戰 雀巢專業餐飲食品業務總監呂航在乳製品深加工產品科學發展論壇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企業家,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會分享幾部分,第一部分是奶油品類的市場現狀,這個市場有多大,什麼樣,它的發展如何,然後是乳脂奶油品類在餐飲渠道的場景應用,以及看到疫情之後消費者和從業者的變化,最後看看對我們這些企業有哪些機遇是可以抓住創新的。
  • 張小軍寄語中國創投界:在新起點上抓住新機遇 在新格局上謀劃新未來
    上證報訊(記者 朱文彬)11月20日,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2018上證股權投資論壇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以「蓄積創投新動能 激發經濟新活力」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內政界人士、創投界精英、上市公司掌門人等重磅嘉賓,共聚一堂,共商未來中國股權投資的新機遇。
  • 如何在不確定性蔓延的當下,抓住未來發展和投資的方向創投私享會
    新冠疫情的衝擊,國際環境的複雜化以及雙循環的背景下使得投資也要面對新的時代。過去的投資的邏輯更傾向於機會驅動,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發展的大潮,粗狂式的投資和企業成長已經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思維定勢。但站在新時代,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未來。
  • 順應時代潮流,抓住機遇你才可能取得持續的成功!
    可以說每一次科技革命就是一次時代大潮流、大換血的時代。每一次科技革命可以成就一些國家,也成就一批人。很多人抓住這個時代大潮流成就了一番事業,而絕大多數的人湮沒在時代洪流裡。三次科技革命發生的改變18世紀60年代以機械為主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讓蒸汽機走向了世界大舞臺,很多人抓住這個機遇發明了蒸汽汽車
  • 慢讀時間|想要抓住機遇,先要學會披荊斬棘
    原標題:夜讀 | 想要抓住機遇,先要學會披荊斬棘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三十多年前,我在一家毛紡織廠做紡織工人,當時有個同事叫小丁。工廠裡上班的同事大多是高中或中專畢業,對學習沒有多少熱情,讀書時成績也不突出,所以才選擇在十八九歲的年紀就出來打工。但小丁與我們不同。念初中時,他成績很好,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很強。
  • 九大投資人齊聚「2020中國創投高峰論壇」 共話後疫情時代創投行業...
    原標題:九大投資人齊聚「2020中國創投高峰論壇」 共話後疫情時代創投行業發展新路徑   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創投高峰論壇」16日拉開帷幕
  • 廣西特色餐飲美食網:後疫情時代 廣西餐飲行業如何自救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不過,最新數據顯示,現在除重點商圈、商業中心逐步恢復正常外,一些中小商場客流量仍不到平時的六成。面對疫情的衝擊,廣西餐飲企業如何在逆境中轉型,在低谷中突破?
  • 後疫情時代,教育企業如何抓住產業融合趨勢?
    12月4日的「教育融合新趨勢」專場上,由藍象資本創始合伙人寧柏宇主持,淘寶教育商家服務負責人鄭禮順、代碼星球CEO仇學穎、英語趣配音CEO譚美紅、寓樂世界CEO劉斌立圍繞《後疫情時代的教育產業融合趨勢》主題展開討論。2020年,整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教育行業也經歷了洗牌。
  • 線上化轉型大勢所趨,傳統企業該如何抓住機遇?
    疫情突發時期,中小微企業可謂舉步維艱,本應在春節期間盆滿缽滿的餐飲零售業僅在春節7天損失就高達5000億。而旅遊業也損失了超過5000億人民幣,全國近4萬家旅行社在後疫情時代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問題。因「居家隔離」的疫情防控舉措,線上產業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生鮮電商等,卻在這場疫情中迎來了更多機會,數據顯示,字節跳動5萬人次線上協同辦公;年三十當日,王者榮耀年創造了中國手遊單日流水最高值,直播行業業績同樣井噴式增長,使網際網路行業迎來了一次意外的高峰值。基於網際網路行業當下發展趨勢,傳統企業應該藉此機遇深度思考線上化轉型,站在更高的維度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
  • 王鼎:企業要抓住不確定性事件帶來的戰略機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發展的節奏,在複雜多變的市場、殘酷無情的競爭環境下如何生存與發展,是每個企業均要面臨的問題。「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就是把不確定性問題變成確定性收益的過程,對初創企業而言,不確定性更多意味著機遇。」
  • 疫後餐飲市場:小店哀鴻遍野、頭部殺入「千店時代」
    作者:陳重山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疫情既是危機,也是機遇。眾多小餐飲無法支撐的時候,餐飲業「大魚」不斷湧現,多個品類代表品牌加大擴張速度。   蜜雪冰城,加盟連鎖規模破萬店。
  • 萬人同屏觀看張瑞敏全球創投風投大會分享:物聯網時代新增長引擎
    實際上,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只有電子商務和通訊,沒有其他的。「現在所有的產品幾乎都是延續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包括直播帶貨非常紅火,一晚上可以賣上億,但是所有的直播帶貨不管你紅,都缺不不一句話:全網最底價。很可憐,如今還要進入打價格戰,因為沒有新鮮的東西。所以,我們一定要轉為物聯網時代的新思維。」張瑞敏說。
  • 「K50專稿」傅彤:後疫情時代科技行業的變革與機遇
    疫情期間,有84%中小企業都認為疫情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個機遇,以便謀求新的增長。在疫情期間,很多公司還能夠相對有條不紊的工作。剛復工的時候,比例很低,大概先從10%開始,後來逐步上升。這些企業的日常工作並不受影響,公司的系統化、科技化非常方便,大家隨時開電話會議,隨時視頻電話。公司各板塊、各條線如果需要有交流,基本上有一部分人可以在公司,其他人直接上線,完全不影響交流。
  • 「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系列活動圓滿結束
    上海市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海鷹上海市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海鷹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在線新經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推動後疫情時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新引擎。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天使創投的新機遇」的圓桌論壇中,樂搏資本創始合伙人楊寧認為現在創業和投資皆是常態,如果你發現市場機會或是新品牌機會,那就去做。同時他提醒創業者,要有堅持的耐心。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認為,宏觀對創業而言並未有更大影響,創業很難,因此,他呼籲創業者不要將表面熱度瘋狂等於成功或者收益。
  • 專訪福州餐飲企業:後疫情時代 闖才有活路
    在此期間,福建省正餐行業協會秘書處與會員企業也積極採取多項舉措,支持餐飲行業抗擊疫情,包括開展「如何做好外賣經營」系列交流會、秘覺「2020春暖行動」等,協助提升外賣經營能力、進一步提高餐飲企業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但是後疫情時代,「他救」只能解一時之急,「自救」才是長久之道!
  • 專訪福州餐飲企業:後疫情時代 闖才有出路
    但是後疫情時代,「他救」只能解一時之急,「自救」才是長久之道! 在員工流失率方面,由於有春節營運,所以員工並未返鄉,閉店期間,公司不僅沒有裁員,還為員工提供基礎生活保障,工資按福州1720元的標準發放,並且統一供餐,定期安排線上課程培訓、閩菜紀錄片學習、讀書會等,對一些年輕的夥伴,我們也安排了抖音、製作視頻等比較有新意的技能學習,基於此,企業目前員工幾乎0流失。
  • 《鬼谷子》忤合篇:人生處處都是機遇,學會抓住機遇方能獲得成功
    這個時候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後悔和嘆息,遺憾當時的自己沒有準確和及時地把握住機遇,並成功憑藉著這個機遇做成了某件事。而抓住機遇其實也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它需要的是我們敏銳的洞察力和堅持下去的勇氣,但是即便你擁有了以上的兩點,也不一定能成功地抓住機會,但起碼你嘗試和努力過了。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功,但事實上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少數,那麼我們為何如此勤勉自身,至今都未成功呢?
  • 「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系列活動結束 投資百人戰...
    上海市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海鷹上海市楊浦區委常委、副區長周海鷹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在線新經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推動後疫情時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新引擎。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天使創投的新機遇」的圓桌論壇中,樂搏資本創始合伙人楊寧認為現在創業和投資皆是常態,如果你發現市場機會或是新品牌機會,那就去做。同時他提醒創業者,要有堅持的耐心。
  • 你能抓住新冠疫情過後的機遇嗎?
    本次疫情經濟受到的損失,就會像向後拉開的弦一樣蓄滿力量,一旦等到疫情結束,百廢待新,定然弓箭會更加有力地衝擊出去,帶動一波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新冠疫情)我們在這疫情環境下,要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也要做那隆冬凋零的草木根部孕育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