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鄰居」日本網友:希望日本人更新自己觀念

2020-12-15 參考視頻

由於歷史原因,中日兩國民眾的關係總有波動。而如今,隨著兩國間持續的民間交流,在日本生活、工作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那麼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這些「中國鄰居們」呢?

點擊下方視頻,看看如今的日本人如何評價身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又怎樣看待中國的國家形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一期的日本《鑽石周刊》雜誌以「全面解析在日本的中國人」為專題進行了報導,文章指出,不少日本人對自己的「中國鄰居」態度很微妙,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仍停留在過去。

一名旅日華僑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日本人對外來文化的意識形態還停留在「小學水平」,這妨礙了日本以兼容並包的心態接受外來者。

該雜誌稱,截至2017年6月,在日中國人已有71萬人,並即將迎來「百萬時代」。而在不遠的未來,日本的公司、學校、社區中,「中國鄰居」的身影將不斷增加。然而,在部分日本人心中,由於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他們覺得中國人「幹擾」了他們的生活。

一群中國遊客在東京銀座購物。

不過參考視頻注意到,在美國「問答」網站Quora上,日本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他們的「中國鄰居」卻十分友好,甚至有不少人提出了新的觀點。

一名日本網友在一則關於「日本人對中國人有什麼看法」的問題下答道:「我所認識的日本人都十分喜歡中國文化,中國的藝術、歷史、美食等,日本人喜歡美的東西,而中國恰巧有很多。」

有網友表示對「中國崛起」的讚賞態度:「大多數日本人對於中國的崛起是感到欣慰的,並欣賞兩國間文化的相似性。某些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或者來遊玩的中國遊客可能有不太文明的行為,但我們知道,這只是個別現象而已。」

還有日本網友指出:「如今在日本的中國人已經不是他們祖輩那樣的了,他們畢業於日本名牌大學,在公司任職高層,處於日本的中產階級水平。」該網友補充表示,希望日本人更新自己的觀念,不要墨守成規。

據《鑽石周刊》網站報導,由於20世紀90年代有中國人通過非法移民來到日本,導致當時一些社會治安問題增加,華人在日本的形象因此「飽受詬病」。即使如今已到了「新新世界」,依然有不少日本人還守著舊時的觀念。

報導稱,如今的「新移民」在日本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早已今非昔比。在貿易中,越來越多的中國商人來到日本進行投資、開店、設廠,給日本帶來了許多商業和就業機會;文化交往上,赴日的中國學者、留學生等,也為兩國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橋梁。

一名日本網友在在其推特上發文表示:「我覺得在海外自力更生的中國人很優秀,來日本個人旅行的中國人很有禮貌,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也很認真努力。日本也有不文明的人,中國人的不文明現象也是個別行為。」

除了在日本的華人、華僑形象有所改變,中國的國家形象在日媒口中也儼然是「了不起」的角色。

《日本經濟新聞》刊文稱,原本依賴美國的亞洲經濟結構正迎來重大轉折期。到2030年前後,中國對亞洲各國(包括日本)的經濟影響力將超過美國,亞洲地區的「中國化」進程將加快。屆時,中國每增加1%的需求,對日本的經濟拉動效果是46億美元(1美元約合6.69元人民幣),比2015年增加約60%。

日本《朝日新聞》也報導稱,近七年裡,中國經濟規模(以美元計價)增長了50%,達到日本的2.3倍。到訪日本的中國人數量也激增至此前的7倍。中國來的客人多了總是好事。對於這個龐大的鄰國,日媒呼籲政府不能陶醉於「崩潰論」和「包圍網」,要用智慧同中國打交道。

相關焦點

  • 國外網友討論:日本人怎麼看待中國?國外網友:日本已經在害怕了
    Martin Basinger(生活在日本)我覺得日本人把中國看多一個比日本低的國家,因為他們不理解道德相對論。日本人並不僅僅以文化差異來看待中日之間的不同,更多的是通過對比的方式(當然,日本總是贏得對比)。
  • 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答案很明顯
    說到日本人如何評價中國人,就不得不說上世紀日本人對中國各省的研究。而我們現今所說的地圖炮,其實它絕大部分都是日本人編的。1943年,侵華日軍總司令部發布了一份名為《中國人民族的特性》的資料,它詳細的記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各省人民的特性。
  • 日本人如何看待日本的未來?日本網民提到了中國的崛起
    ——日本人擔心日本的未來嗎?提起日本,作為中國人,我們在銘記歷史的同時也要正視這個對手的強大。時刻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可以讓我們保持警惕,不斷提醒自己並且觀察對手,這並不是壞事。而日本的未來在日本人眼裡將是如何的呢?這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日本人如何看待日本的未來?
  • 美國人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
    記得較早走出國門的人們,在世界各地,常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是因為日本人比中國人的影響力大嗎?顯然並非如此,只是早些年日本人在世界各國旅遊的人數比較多罷了。而中國當時經濟比較滯後,出國人員自然也就很少。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們見到東方面孔,大多就誤以為是日本人。
  • 南京人如何看待日本人?聽到他們的話,國人深思日本人意外
    南京人如何看待日本人?聽到他們的話,國人深思日本人意外南京,是我們中國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古時候稱之為金陵、建康,是江蘇省的省會,也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南京充滿著歷史韻味,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
  • 世界各國是如何看待中國遊客?韓國網友和日本網友的話很真實!
    世界各國是如何看待中國遊客?韓國網友和日本網友的話很真實!夏天到了,又是旅遊的好季節,尤其是一些沙灘類型的旅遊景點,是最為受到國人的喜愛的。而中國遊客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遊客群體,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哪裡都有老鄉。最近有的旅遊在出國旅遊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各國是如何看待中國遊客?韓國網友和日本網友的話很真實!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泰國是中國遊客最為喜歡旅遊的國家,首先我們就來看看泰國網友是怎麼說的。
  • 如何看待日本抗日神劇?正常看待日本歷史,日本人眼中的侵華戰爭
    而這些神劇大多都是由中國人拍攝進行描寫日本侵華的一些情節,但是近期日本也是拍攝了一部抗日神劇,而這一舉動更是讓眾人吐槽這還有自己抗自己的?如何看待日本抗日神劇?正常看待日本歷史,日本人眼中的侵華戰爭。原來這部劇是紀念日本反法西斯70周年所拍攝的作品劇情講述的是在二戰爆發之後女主角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毅然決然的成為了一名軍醫。
  • 日本人自己眼裡的日本地圖,韓國不甘示弱!中國網友:都是小意思!
    發達,但是每個人都是知識淵博的。果然,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將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人類的抵抗力如何演變?為什麼星星會發光?無論是在認知科學的工具和工具中,其先進的性質和複雜性還遠遠不夠。因此,當人們認識到新事物時,他們或多或少會添加自己的主觀假設,想法和猜測。
  • 日本街頭採訪:你們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日本人怎麼回答的?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早在2000年以前,就與中國開始了密切的往來。從漢朝「大漢國東二萬餘裡的扶桑」,到唐朝「鑑真東渡日本」,再到清朝的「甲午戰爭」,近代的「日本侵華戰爭」。我們和日本有著政治,文化,藝術,醫學等等多領域的互相學習,但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發動的一系列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如果採訪大多數中國人,他們對日本的印象,我想應該會是「遍布街道的豐田,本田汽車很好開」,「松下品牌的電器用了很多年」,「我最喜歡日漫了!」
  • 在日本投降72周年這天 日本人怎麼看待"戰敗日"
    摘要:無論對中國、日本還是其他的許多國家,8月15日都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日子。72年前,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直到今天,日本政府和媒體對「815」的稱呼卻不是「戰敗日」,仍然是「終戰日」。而日本網友對於這一日子的看法,卻依然令人感到遺憾。
  • 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人?看到這些評價,國人沉默了!
    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人?看到這些評價,國人沉默了!提及其日本,想必你們都不會感到陌生,日本坐落在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國土面積並不大,只有37.8萬平方公裡。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17年八月份的時候,去日本旅遊的外國遊客有著274萬人次,其中第一名是中國,有著82萬人,韓國有62萬人。而隨著前去日本旅遊人數的增多,讓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都接觸到了中國人。那麼對於當地人來說,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呢?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回答。
  • 如今的日本如何看待中國?採訪後,日本人的回答超出所有人意外
    日本在古代,和中國的溝通就非常的密切,兩國的交往也是以和平交流為主。在唐朝的時候,日本被稱為扶桑國,後來唐朝的鑑真六次東渡去傳播佛法,使中華文化得到了傳播。但是在近代的時候,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相處的就很是一般了。中日之間先是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後來又爆發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
  • 日本人如何看待打贏甲午戰爭:不願再刺激中國
    【龍旗菊紋之戰:中國輸掉甲午戰爭罪在指揮官?】日本新華僑報網5月12日文章 原題:日本人是這樣看待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光流轉,又一個甲午年。在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之際,日本國民更多的是不理解。他們不理解為什麼作為學生的日本,要對自己的老師——中國大動刀戈。據《明治大正見聞錄》裡記述,甲午戰爭開戰那年,家住上州沼田的生方敏郎正好12歲。他家裡有一道被視作珍寶的中國屏風,他家鄉一年一度的夏日祭的山車上,高立著劉邦、項羽等中國豪傑的等身人像,他一直被父母和老師教授的是漢文典籍。他不明白日本為什麼要與這樣一個國家為敵。
  • 日本外交家分析日本人如何看待靖國神社
    博客天下  【日本人如何看待靖國神社】日本外交家宮本雄二曾是駐華大使,他在《博客天下》專欄中談到:「中韓兩國批判得越厲害,力挺首相參拜的聲音反而越強。」「把靖國神社作為國家性悼念設施本來就存在諸多問題,首相不應該參拜。」
  • 南京本地人如何看待日本人?看完他們的態度,日本人感到意外
    但是也有少數日本人,會在南京開店,甚至嫁給當地的中國男人。和上海的幾萬日本人數量相比,南京的日本人數目,在三年前也僅有五百人左右而已,和幾百萬南京人口相比,顯得毫不起眼。明知道自己的祖先對南京這座城市有很大的罪孽,卻還是敢於來到南京,南京每年的紀念日,這些日本人都會自覺地宅家中自覺不出門,就是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去當地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觀。
  • 明清時期日本人是怎樣看待中國的?
    明清時期日本人是怎樣看待中國的 11月22日下午,中國書店有限責任公司雁翅樓24小時書店內,一場名為「天下1:明清對外戰略史事」的文化活動拉開帷幕。
  • 日本人炫耀自己的米飯吃法,網友:呵呵!
    而日本這個離我們不太遠的鄰居,因其地形和氣候的關係,形成了他們獨特的隱身文化,而且他們對自己的美食相當自信,如今國內也越來越多日本的料理店,生意都還不錯。雖然他們很不願意承認很多的美食文化都是從我們這邊流傳過去的,但是這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 日本人對中國的強大感到恐懼 日本網友:中國在日本眼裡從來不弱
    ▲中國崛起早年在一檔訪談節目中曾經有一位日本的大學老師參與其中,他說自己帶過許多日本學生,跟日本的年輕人接觸比較多。在這些年輕人的印象裡,普遍的看法是中國正在迅速發展,不論是經濟或是軍事上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大國。
  • 現代日本人如何看待皇室
    此外,很多人希望以此了結日本修改《皇室典範》的爭論,抑制低生育率的蔓延勢頭,借皇室生子的「喜氣」在日本社會特別是青年人中營造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氣氛。與此同時,日本的嬰幼兒用品生產廠家的股票則不斷上揚。  對此,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希望他(她)會是一個健康的寶寶。這真是個令人高興的消息……我希望這個消息使更多的年輕人有多生孩子的願望。」
  • 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網友:細節很有儀式感!
    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網友:細節很有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滿屏都被2021年的新年祝福霸佔了。揮別2020年,嶄新的2021年正在眼前,在此也祝福每位讀者朋友們元旦快樂,擁有新的開始。眾所周知,不同於我們的新年,日本的新年又稱「正月」(しょうがつ),也是我們的1月1日元旦節。那麼,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呢?在傳統的日式新年中,比較注重細節處的儀式感,也因此越是講究,越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