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是庶民,庶民就是爭搶食物和酒,就是為了上菜的先後次序、服務好壞而爭吵,就是那面骯髒的地板——服務員正在上面走來走去,就是那些越來越粗俗的祝酒詞。
by埃萊娜·費蘭特
不負如來不負卿?
五十年代的美國,物質高速發達,戰時並沒有收到什麼影響的紐約,旋即經濟再次繁榮。聯合國總部以及抽象表現主義藝術,使紐約超越巴黎成為世界藝術的中心。不過,這對男人女人的生活似乎影響不大。
電影《卡羅爾》便是根據美國五十年代發表的匿名小說《鹽的代價》改編而成,有趣的是,電影改編的時代與小說發表的時代,人類追求奢華的勇氣沒有多大花樣,但是女性對待情慾的訴求,有很大改觀。
大叔未有討論此話題的延續與意味,至少目前在文字、電影裡,遇見一個特別叫春的女人,道貌岸然的男人不再有新鮮感,也不會面紅耳赤了。但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國,小說文字觸及敏感話題,出版社起初還是拒絕發行。
但是電影也好,小說也罷,同樣是個為了愛,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的問題?這個幾斤幾兩的話題倒是未變,只是國人邁了一大步,幾乎糾結的時間,趕不上決絕的速度,因為代價目前而言就是金錢的多寡,這真得無趣的很。
電影中,年輕的姑娘在紐約豪華的百貨公司做售貨員,其實她討厭這瑣碎太現實的工作,對攝影之類的藝術一往情深。就在這時候,她遇到了美麗優雅金髮碧眼的貴婦人Cate,一眼就是兩個女人的全部了。
有句題外話,過去漂亮女人在百貨公司上班,既飽了自己眼福,也飽了別人的眼福,既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也為百貨公司帶來了繁華。這無關乎種族,魔都舊世著名百貨公司的女售貨員,也是年輕漂亮,畢竟在富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吸引眼球,能增加不少改變命運的機會,至於愛情,沒有也罷。
有時候自由,其實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活著,於更多人而言,不是圍觀和喧囂,可能是不敢苟同的尊重。因為某一天,人人自己選擇的時候,都會得到同樣的尊重,你賦予別人的,那是別人將來賦予你的。
《卡羅爾》無疑是近期看過最美的女女電影,兩個女人唯美的身體糾結在一起,畢竟要比男男的纏綿,觀感美豔暫且不言,愈加令人接受的舒適度,可能更高些。這並不是說尊重之虛偽,其實是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的靜默。
紐約電影節 NYFF現場,天朝姑娘問Cate知不知道全中國的妹子都為你彎了,這個充滿愛意的搞笑出乎意料地得到Cate認真地回答。她以為,導演用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完美詮釋了一個陷入愛河的故事,才讓Carol這個角色充滿了愛情的感覺。
《斷背山》和《阿黛爾的生活》相比,男人的惺惺相惜,女人的濃得化不開。事實證明,兩個男人之間的眼神曖昧,還是不習慣,但女女擦出的火花,有一瞬間,照出了人人心中的某份孤寂,某個不舍,終於在暗下去最沉默的那刻無可奈何了。
浩淼宇宙,茫茫人海,沒有一種相遇是容易的。Cate說,愛就是喜歡,愛就是放肆,完全忘記了性別,在強烈的愛欲中糾結隱忍,美好溫暖。有時候,人生倏忽,愛情短暫,醉心於某人的相見歡,不過誰都被克制壓抑折磨的筋疲力盡遍體鱗傷,回到光與影的誘惑裡,管它伴人一生,還是愛人一程。
最後一起吃飯,魔王問,我的房子夠大,你來和我一起住好不好,當然你拒絕的話我也可以理解。白兔拒絕,女王告別,手搭了一下她的肩,她的眼神還是無情的出賣了她。
倉央嘉措被傳說和雞湯渲染的至高無上,可是他依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愛情,作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能有愛情,卻情不自禁愛上了一個女人。世上有沒有一個方法,既修行又可以和心愛的女人在一起?這矛盾的感慨才會如此悲涼,「自慚多情汙梵行,入山又恐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到最後,佛與姑娘都不見了。
落幕總是如期而至,愛過的兩個人,在密密的人群裡瞥見之後,無聲相望,一千年太長,一天太短,目光膠著,然後戛然而止,人間世一切唯有情難訴。
電影結束,覺得那老公真可憐,明明是真愛嘛,只是誰也不是誰的菜。
【 攝影:Pete Tur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