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村委會辦公樓高高的圍牆,被村民形象地稱為「堵心牆」。為進一步構建「綠色、開放、共享」的村民服務中心,營造「便民、利民、親民」的服務型村委會,今年以來,新餘市對全市村委會辦公樓進行「拆圍透綠」「拆圍植綠」,使村委會由封閉式辦公變為開放式服務。目前,全市已拆除了295個村委會辦公樓的圍牆。新餘市拆除村委會辦公樓圍牆,為鄉村環境和幹部作風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295個村委會辦公樓圍牆被拆
2月22日,記者在分宜縣雙林鎮集賢村看到,剛剛拆除了圍牆的村委會辦公樓前開闊平坦。集賢村村委會的辦公樓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三年前,村裡花了4萬元建起圍牆,裝上大鐵門。「以前沒有圍牆時,進村委會的門就跟進自家門一樣,很隨意。自從建起圍牆後,總感覺跟我們隔了一層。」一名村民說。
拆圍牆行動開始後,集賢村立即拆除了79.4米長的圍牆。「圍牆拆了,場地變寬了,我們心裡也感覺舒暢了許多!」這名村民感慨地說。
「村委會是與村民直接打交道的基層組織,本應是敞開大門的,但是,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村委會辦公樓卻建起了高牆大院。在建起有形之牆的同時,也建起了一面隔離群眾的無形之牆,村民們形象地稱之為『堵心牆』,很是反感!」分宜縣城管局局長湯建華說。「為什麼要拆除圍牆呢?因為我們不能讓圍牆堵住群眾的心,不能讓群眾對我們的幹部有隔閡感!」
為此,今年以來,新餘市在全市範圍內統一開展拆除「堵心牆」行動。截至目前,全市306個有圍牆的村委會中,已有295個村委會辦公樓的圍牆被全部拆除,拆除圍牆總長達20公裡。另有11個村委會辦公樓因與學校共用圍牆等原因,申請暫時保留。
拆圍牆與打造美麗鄉村相結合
新餘市在拆除村委會辦公樓圍牆過程中,並不僅僅是一拆了之,而是結合拆「三房」(危舊房、違章房、空心房),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做好鄉村規劃,將拆圍牆與打造美麗鄉村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建「三園」(菜園、花園、果園),提升鄉村「顏值」。
分宜縣洞林鄉霞貢村村委會辦公樓建於2004年,當年在建辦公樓的同時,也建起了長135米,高2米的圍牆,前後院面積達1000餘平方米,形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高牆大院。「圍牆一拆除,原先的院子變成了一個開放式小公園,綠意盎然,整個村莊都豁然開朗起來!」霞貢村村委會副主任黃有根說。
雙林鎮青竹村、水東村在拆圍牆的同時,打造了一批田園式高齡老人頤養之家,成為集吃、住、醫、養、遊等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樂園。
楊橋鎮在拆圍牆過程中,實行「果樹下山」工程,在各村組打造「微型果園」,有序推進村前村後、山上山下美化提升工程,整個鄉村環境煥然一新。
操場鄉太湖村利用拆除的廢料,專門建了一棟四合院,配建有菜園、花園、石凳、桌子等,作為高齡老人頤養之家。
據了解,新餘市把拆圍牆、建「三園」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強力推進,圍繞區域優勢,著力打造休閒旅遊、現代農業基地,增強農村活力,帶動農民致富。
圍牆倒下去 作風立起來
「新餘市拆除村委會辦公樓圍牆,拆除的不僅是鋼筋水泥的有形之牆,更是拆除了隔閡民心的無形之牆。拆出了一片秀美鄉村,拆出了一片風清氣正!」採訪中,多名村民和幹部這樣形容拆圍牆所帶來的變化。
新餘市有關領導說,拆除村委會辦公樓的圍牆,主要有三大作用。
一是進一步拉近了幹群關係,強化了村委會的服務功能,打通了密切聯繫群眾的「最後一米路」。
分宜縣城管局局長湯建華告訴記者,開始,確實有少數幹部對拆圍牆不理解,特別是有的村委會辦公樓圍牆上還有公示欄等設施,拆除之後又要重新花錢製作。「我們就做村幹部的工作,告訴他們要算大帳,不要算小帳。這個大帳就是敞開大門,拉近距離,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洞林鄉霞貢村73歲的黃秀五老人,雙腿殘疾。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前他到村委會辦事,要拄著雙拐走上百米,從院子大門進來,很費勁。現在好了,直接就進來了,輕鬆了不少。「不要小看這短短100米,它縮短的不僅是走到村委會的距離,更是縮短了村民與村幹部心與心的距離!」
「堵心牆」一拆天地寬,「堵心牆」一拆心氣順,「堵心牆」一拆民情通。以前,拆除村民的違章建築,是最令城管部門和基層幹部頭疼的事。現在,村委會帶了頭,許多村民看在眼裡,二話不說,就主動把自家的違章建築拆除了。
二是有利於更好地對村幹部進行監督。湯建華笑著告訴記者,有一次,在一個村莊拆圍牆時,一個村民笑著說,以後村幹部吃點什麼,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了。「拆除圍牆,村委會變『透明』了,村幹部的一舉一動隨時處於村民的眼皮底下,他們會更加自律,微腐敗會大大減少,會更加擔當實幹!」
三是可以對公共資源進行有效利用。許多村委會辦公樓的圍牆被拆之後,大院變成了廣場,村集體資源重新回歸村民,使得村民有了更多的活動場所。許多村莊還利用拆除圍牆的廢料,進行路面改造,改善了村莊的交通條件。拆圍牆之前,許多村的圖書室、健身房、宣傳欄等都被鎖在高牆大院內閒置著,如今,這些場所成了村民們愛去的地方,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自始至終奮戰在拆圍牆一線的湯建華,對這項工作有著更多的感悟。他說:「通過拆牆植綠,使村委會更加透明,使工作作風更加紮實,使鄉村環境返璞歸真,使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統一,有利於打造宜居宜業秀美鄉村,從而達到鄉村振興的目的!」(曹誠平)
(責編:羅娜、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