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同北魏墓葬壁畫看漢唐之變

2020-11-24 中華網文化頻道

山西大同北魏墓葬壁畫不僅在中國古代墓葬壁畫史上,而且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漢風與唐風之間有本質差異。漢風代表華夏傳統,唐風融合中外於一體。漢唐之變主要是在南北朝時期完成的,南朝畫跡遺留極少,北朝墓室壁畫、石窟壁畫所幸多有保存,成為今天探討漢唐之變的主要實物依據。北朝歷史不足二百年,北魏定都大同的平城時代佔近一百年,而且是奠定北朝歷史走向的近一百年。雖然此後北魏遷都洛陽,東魏北齊又移都鄴城,西魏北周定鼎關中,都城幾經變遷,但在文化上都是平城時代的延續伸展、發揚光大。因此,可以說,不深入了解大同北魏墓葬壁畫,很難了解漢唐之變。

平城時代的近一百年,北魏從部落時代步入人了封建時代,其間北魏國家社會變化之劇烈,為中國歷史上所僅見。墓葬壁畫不可能不反映這種劇烈的變化,而且它的表現更加形象而具體、細緻,成為我們今天理解北魏平城時代的一面鏡子。

應該看到的是,北魏曾將上百萬人口遷移到大同附近,大同地下埋藏著平城時代近百年間的北魏墓葬,其數量巨大。大同地區的考古工作近年來才有序有規模的開展起來,已經發現的墓葬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壁畫墓葬所佔份額更小,還不足以反映平城北魏墓葬壁畫的全貌。但已經發現的約二十座墓葬壁畫已經呈現出豐富、複雜、奇特的面貌,要完全認識理解這些墓葬壁畫還不現實,還只能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嘗試加以解讀。

一、大同北魏墓葬壁畫發現概況

大同北魏墓葬壁畫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為墓室壁畫,一種為葬具畫像。葬具又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房形或模仿房子的石槨,一類為木棺或石棺。還有個別在火炕式棺床前立面繪製壁畫的墓葬,可以單獨進行討論。以上墓葬正式發表材料的不足二十座,加上零星發表的則超過二十座。零星發表的材料從來源和材料本身來看,多可以使用,因此,本文討論的基本材料包括正式發表和零星發表者。這些墓葬材料可分為三個階段。

圖1 山西大同智家堡沙場北魏墓棺板畫

第一階段相當下五世紀五十年代前。可以確定的壁畫墓葬只有一例、即大同沙嶺7號墓(太延元年,435),有墓室壁畫。

第二階段相當於五世紀六十年代前後。大同雲波裡墓、仝家灣M9(和平二年,461)、大同迎賓大道M16有墓室壁畫。大同南郊電焊器材廠北魏墓M185、M229、M238、M253、大同智家堡沙場北魏墓有棺板面。毛德祖妻張智朗墓(和平元年,460)、最近搶救的一座滿繪佛像的墓葬屬於房形石槨墓。解興石堂(太安四年,458)外形似棺,但影作木構。介於棺與房形槨之間。

圖2.1 山西大同湖東1號墓出土 一童子二龍銅飾件

圖2.2 山西大同湖東1號墓出土 蓮花化生銅飾件

相關焦點

  • 中華藝術探源|不了解大同北魏墓葬壁畫,很難了解漢唐之變
    漢唐之變主要是在南北朝時期完成的,南朝畫跡遺留極少,北朝墓室壁畫、石窟壁畫所幸多有保存,成為今天探討漢唐之變的主要實物依據。北朝歷史不足二百年,北魏定都大同的平城時代佔近一百年,而且是奠定北朝歷史走向的近一百年。雖然此後北魏遷都洛陽,東魏北齊又移都鄴城,西魏北周定鼎關中,都城幾經變遷,但在文化上都是平城時代的延續伸展、發揚光大。因此,可以說,不深入了解大同北魏墓葬壁畫,很難了解漢唐之變。
  • 大同歷代墓葬壁畫:北魏見庖廚宴樂,元代則山水人物
    20世紀50年代至今,大同地區考古發掘的壁畫墓達30餘座。由大同市博物館出版的《熠彩千年——大同地區墓葬壁畫》選取了其中18座墓葬的150餘幅壁畫作品,時代涉及北魏、遼、金、元四個時期。北魏壁畫以庖廚宴樂、出行、狩獵為主,民族特色鮮明;遼代壁畫以庭院家居、男女侍者為主題,生活氣息濃厚;金代壁畫將備茶、侍酒與宴樂完美融合;元代壁畫以水墨所繪山水人物為主,時代特徵突出。《熠彩千年——大同地區墓葬壁畫》一書是對大同地區不同歷史時期墓室壁畫的發展概貌、歷史價值及藝術成就的首次系統展示,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其部分章節內容。
  • 鮮卑歸來|大同沙嶺北魏壁畫摹制揭秘
    在大同紮根的近百年時間裡,北魏走過了從部落聯盟到封建國家的歷程。儘管地上地下留存了若干北魏文化遺產,讓世人看到了北魏的壯美,但這段最接近當時社會風貌、最接地氣的歷史資料在哪裡,一直困擾著研究者。直到大同沙嶺7號墓葬壁畫的出土。
  • 圓桌|「壁上乾坤」有淵源:從山西北朝壁畫說到漢唐壁畫
    這些天,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大規模集中展出了北朝墓葬壁畫的精品之作。這些北朝壁畫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因素、外來佛教文化和多種宗教因素有何關聯?漢唐烈女圖有何發展譜系?北齊墓葬壁畫中複合神獸的起源來自何處?山西近年新發現的北朝墓壁畫有哪些?
  • 「壁上乾坤」有淵源:從山西北朝壁畫說到漢唐壁畫
    這些天,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大規模集中展出了北朝墓葬壁畫的精品之作。 這些北朝壁畫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因素、外來佛教文化和多種宗教因素有何關聯?漢唐烈女圖有何發展譜系?北齊墓葬壁畫中複合神獸的起源來自何處?山西近年新發現的北朝墓壁畫有哪些?
  • 沙嶺北魏壁畫墓:窺見北魏平城民族融合社會風情
    久慕沙嶺北魏壁畫墓的盛名,早在2005年,在御東新區的建設還未大規模展開之時,在沙嶺村東北的一處高地上,挖掘出的這一北魏墓群就讓中國考古界為之關注,並於當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據了解這是一個由12座北魏時期墓葬組成的墓葬群,共出土文物200餘件,其中有一座磚室墓,有著保存精美的壁畫且有文字紀年,為北魏平城時期眾多墓葬中惟一的。
  • 山西大同發現北魏墓,墓室堪稱十裡畫廊,千年前鮮卑人在糾結什麼
    這座城市是疆域遼闊的北魏的首都,後來北魏孝文帝開始把首都遷往洛陽,全盤漢化,在此之前,北魏的首都則一直都是大同,對於大同,南朝的史書記載甚少,而北朝則不注重這方面的記載,導致平城這座古都的秘密一直未能揭開。
  • 山西壁畫重生的N種方式_山西新聞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山西門戶
    大同沙嶺北魏7號墓葬摹制壁畫出行圖。 大同沙嶺北魏7號墓葬壁畫摹制過程。 在上海博物館,為了迎接山西的九原崗墓葬壁畫,拆了博物館的大門;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內,先後展出了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及大同雲岡石窟研究院「摹制」而成的大同沙嶺北魏7號墓葬壁畫;而名為「保護與傳承——山西寺觀藝術暨文獻展」也早在2017年4月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寺觀壁畫的複製品成為那次展覽的最大亮點。
  • 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探微
    俗話說「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我國的文物大省,迄今保留了一千多座大小不等的寺觀建築和地上遺址,除了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水神廟、后土聖母廟、稷益廟等數以千計的寺觀壁畫,民間還有更為常見的墓葬壁畫。相比久負盛名的山西寺觀壁畫而言,墓葬壁畫這一類特殊的隨葬品,此前卻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 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 1000年前鮮卑族漢化見證
    沙嶺北魏墓及大同市歷年發掘的重要北魏遺存分布圖。    之一洞中出現蠟燭——盜墓賊算是「老手」     山西大同有位書法家叫殷憲,被稱為大同「活寶貝」,他曾是某大學黨委書記,後來又擔任大同市書協主席、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長。
  • 大同:北魏平城宮遺址之爭何時平息?(圖)
    眾多專家學者無法定論之事,一個普通市民,緣何口出「狂言」?!      「皇魏萬歲」瓦當的發現讓李智??更加確信北魏宮城就在操場城街  緣何難覓蹤跡?   大同古稱平城,原為西漢舊縣。附錄一》,其中收錄自己撰寫的《大同附近調查記》。水野清一的這篇文章雖簡短,卻影響了大批學者。   在《大同附近調查記》中,水野清一認為北魏平城「是在御河之東的古城村」。在該調查記中,水野清一特別對平城宮城的位置進行了推斷。他認為:大沙溝南側的土牆是平城的北郭,古城村土牆是東郭,(舊)大同火車站到北關是平城的中心,漢代的平城縣,北魏的皇城可能就在這一帶。
  • 1500年前的北朝墓葬壁畫 首次大規模齊聚山西博物院
    魏與北齊,時期是銜接的,如果兩相檢校其差異,從行筆到形體,北魏、西魏是率野放蕩,誇張過當,且色調豔冷。則北齊突然與之分道揚鑣,簡直是不可思議!」 此圖與唐代畫家韓幹的《照夜白圖》相比,難分高下,而後者臀部卻遜於前者之劇烈。再看前者臀部一筆而成,可稱「少不可逾」。
  • 上海書評︱沈睿文:拓跋-北魏考古概觀
    孝文帝更是通過「太和十四年詔書」,進一步確定以「永固陵式」的建制為此後北魏帝陵的範式,並在洛陽瀍西北魏諸帝陵得以切實執行。由此北魏政府執政的政治文化取向與決心可見一斑。大同地區所見北魏墓葬也貫穿了這樣的過程。
  • 太原小井峪小學操場下,挖出唐代壁畫墓
    這不 剛剛在太原小井峪小學又發現了一組壁畫 還是唐朝的呢先看下方圖片一睹為快!從現場目擊者拍攝的壁畫圖案上看該古墓應該是唐代時期的墓葬相關考古人員會第一時間進駐墓室進行接下來的考古發掘墓葬一側壁畫上有仕女圖領路的仕女腳部前方位置放置一方墓誌
  • 西安發現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考古現場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趙立凡)12月30日,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發布消息,考古人員在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區域發掘了三座規格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 大同,我也曾是一國都城-北魏平城
    大同《鳳求凰》之平城-文字敘述篇大同個寶藏城市,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都城,又叫平城,《鳳求凰》裡後半段裡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是來了大同之後才知道的,印象中的大同就是山西的一個城市,沒有想到它曾經也是一國都城,四大石窟之一的雲岡石窟在大同,五嶽恆山也是在大同
  • 李未央原型大同北魏馮太后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王朝,在大同古城牆帶狀公園有其塑像。後拓跋浚繼位之後下令復興佛教,在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西北約30裡的武州山南麓開鑿五所石窟,每窟中雕鑿一座石佛像,像高達六七十尺。這就是著名的山西雲岡石窟。可以說,這是拓跋濬留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北魏道武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明元帝,孝文帝,馮太后在雲岡石窟都有原型,都有與之相對應相匹配的佛像……
  • 墓葬壁畫丹青寫就中國史,喜歡鬼吹燈、盜墓筆記的進來了
    古墓,也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也許是寶藏的儲藏之處。在唐末五代時期,一種新的墓葬風俗——墓葬壁畫,為後世帶來了無窮的財富。 追溯壁畫盛行之因,自然源於宗教和巫術。唐宋之前的壁畫,大多出現在室內外,極少有人將壁畫畫入墳墓。
  • 南北朝時期的北方,以北魏為代表的墓葬都有哪些發現?
    北魏初都平城(今大同),後遷洛陽。保存下來的北魏墓亦以大同、洛陽兩地為最多。在大同,經考古發掘的有文明太后馮氏的永固陵和分布在大同郊區的二百六十多座北魏早期墓永固陵是南北朝最大的墓葬之一,位於大同方山,墳丘呈方形,底邊長117~124米,現存高約23米。
  • 山西歷代壁畫,中國藝術之瑰寶!
    山西壁畫 山西古代壁畫,從南到北綿延千裡,現存的數量居全國之冠,更彌足珍貴的是涵蓋了從漢代、北魏、北齊、﹀ ﹀ 北齊墓葬壁畫近年來成為古代東方藝術世界最吸引人的藝術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