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企業開出的誘人薪酬。
浙江在線02月27日訊聚集著400多家服裝廠、1000多家服裝家庭作坊的餘杭喬司,這兩天,萬元月薪的工作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企業為了招攬一線工人可謂花招百出,有的大廠還拿出真金白銀挽留老員工。
可企業的一腔熱情卻遭遇了寒冰,現實情況是,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者開始留在「家門口」,他們不再願意漂泊異鄉。企業的技術工人招不到,普工因為工資價位談不攏,求職者不願就業。
有企業主直嘆,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啦。
服裝廠扎堆的喬司
企業開出萬元月薪招整件車工
「整件車工5000-13000元/月,整件組長7000-10000元/月,流水組長6000-10000元/月。」這兩天,在餘杭喬司街道的大街小巷,掛滿了這樣的招聘信息。年後,很多老員工不願出來打工,技術熟練的新員工又不好招。喬司當地400多家服裝廠,一年一度的招聘旺季悄然來襲。
三鑫工業園緊挨著地鐵,園區內有幾十家服裝企業。儘管這兩天陰雨連綿,在園區主幹道鑫園路兩側,廠家們還是冒雨,搭起了一排排廣告棚,還有招聘專員現場諮詢。
記者沿路走了一圈,發現服裝廠招的基本是車工、熨燙、組長、組檢這類車間一線工種,大約有三成的企業招聘信息上打出了萬元月薪,其中整件車工的工作最高,一般,招聘這類工種的企業都開價上萬。
「整件車工一個月最少能掙6000-7000元,生意好的時候,每月收入都過萬的。」在一家服裝廠招聘攤位前,招聘員說:「喬司做內貿女裝的廠家最缺人,今年工錢又比去年漲了20%,因為杭派女裝都走流行款,一批訂單只有幾十件,對車工技術要求高。如果光會做袖子、領子、大身之類的根本不行,廠裡最缺會做整件衣服的熟練工。」
記者在廠區兜了一圈,一些三五百人的大廠雖然已經開工,但門口還是掛著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的招工信息;一些規模小的服裝廠,有些裡面還空無一人,老闆無奈地表示,企業求賢若渴,什麼時候招到人,什麼時候再開工。
包吃包住不算啥
有企業年年送真金白銀
企業多,人才少,各家服裝廠為了搶人,都紛紛抬高價碼,還打出了各種誘人福利牌。
包吃包住?早就OUT啦!杭州博卡製衣有限公司有員工600多人,是喬司當地最大的服裝廠,國際品牌H&M的代工廠。企業每年給員工發的可是純金純銀。博卡副總周建國說:「我們廠工資不高,但工作10年以上的員工,每年發一塊價值8000多元的純金金牌,再組織港澳遊;工作8年以上的,給發純銀銀牌,組織北京遊。」
除了真金白銀的誘惑,招聘現場,記者聽到了一家企業招聘員的員工福利介紹。
「來我們廠上班,每月餐貼350元,一年就4200元;每周單休,不請假按月發放全勤獎100元,一年1200元;員工產檢、質檢現場達標,每月再發100元,一年1200元;我們還有為員工免費提供宿舍/夫妻房,生日為員工送蛋糕,節假日發禮品,春節發年貨等諸多誘人福利。」
聽上去很不錯,不過記者發現,招聘員說的福利其實是當地企業普遍套路。
見來人反應冷淡,招聘員展開下一輪遊說:「不瞞你說,我家工資不是最高,但我們老闆人好。廠裡每年組織優秀員工去省外旅遊;廠裡建立了互助基金,優秀員工給發無息貸款,讓你買房買車;如果自己和家人有啥重大疾病,廠裡還給發補貼。」
見應聘者有些心動,招聘員來了勁頭:「你覺得條件怎麼樣,我們這還缺人呢,如果你介紹老鄉來,介紹一個人我們還給發500元現金呢。」
熟練車工頻跳槽
年薪可過二十萬
月薪過萬,是連白領都垂涎欲滴的薪資標準,但擺在技術過硬的外來務工者面前,他們似乎不屑一顧。
採訪時,記者遇到一對來找工作的外地小夫妻,小夥子姓汪,姑娘姓劉,兩人老家安徽安慶,在杭州打工五六年,兩人均是熟練的整件車工。
「這幾天,我們倆都騎著電驢滿喬司亂轉,就是為了找個工資高點的活幹。」小汪說:「剛剛有家企業給我開了12000元/月的工資,我覺得太低了,我要找的是15000元/月的活。」
「出來打工就是為了多掙點錢嘛,加班加點也是正常的,如果廠裡生意不好,那工資就高不了,我就趕緊找訂單多的下家去了。去年一年,我到底跳了多少次槽,自己也忘了。」招聘現場,小汪還跟人傳授起工作經驗:「一般,服裝廠下半年是接單旺季,大工廠工資低,家庭小作坊工資高,去年下半年,我在喬司這邊的小作坊裡做,半年就賺了18萬。」
的確,如小汪所說,家庭服裝作坊賺錢更快。經熟人介紹,記者摸進了喬司方家橋村一幢普通民房,見到了安徽老闆王鵬,他的作坊正在趕製一批品牌女褲,需要招整件車工,月薪是14000—15000元。
「我在喬司做了4年服裝,工人越來越不好招,尤其是年紀大的熟練工,因為在杭州外地孩子就學難,房價這麼高他們根本買不起,打工掙到了錢,就都回家買房過日子去了。」王鵬抱怨:「現在工資是一年一個漲,服裝加工的利潤基本都給了工人。你看我這裡坐滿得20多人吧,現在就四五個工人,這麼高的工資也還是招不到人啊。」
藍領很吃香
今年杭州要培養4萬高技能人才
昨天,記者來到杭州杭海路上的外來勞動力服務中心,這裡有20多家職業介紹所掛牌,提供的工作基本是2500-3000元/月不等的操作工、服務員、保安等工作。記者逛了一圈下來發現,應聘者並不多。
「我們中心從2月7日開門營業以來,截至昨天的總人流量大約是2萬人,其中達成意向的有5800多人。基本上是企業提供的崗位多,前來應聘的人員少,最終籤下用工合同的更少。」該中心負責人介紹。
現場,一位22歲的江西小夥說,他在杭州已經有一份工作,但月工資只有2500元。「我在杭州租房子每月就要付800元,還要吃飯,還要找女朋友,這點錢根本不夠花銷。我必須找一份工資更高的工作,4000元/月是我的底線,有5000元/月最好。」這位小夥子高中畢業,眼下是小區保安,在學開車。
「不少求職者輾轉各種求職場所,找不到自己設定的待遇底線寧願賦閒等待;年輕的求職者喜歡通過網絡尋找就業崗位;90後的農二代,對工作的要求更高了,除了薪水,還希望有良好的發展空間。不過,現在很多農民家鄉發展了,也有很多人不願進城來打工了。」該中心負責人分析。
「現在藍領比白領吃香,好的技術工人是社會最緊缺的人才。」杭州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幾年,杭州也在加強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方面花了大工夫。2013年,杭州培養了高技能人才41814人,開展再就業技能培訓29580人,開展進城務工人員培訓36012人。今年,我們將繼續全面推動職業培訓工作,計劃全年培養高技能人才4萬人,完成再就業培訓1.1萬人,外來務工人員培訓2.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