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義:綠色一帶一路與綠色PPP

2020-12-14 環保在線

  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總裁;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PPP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天義: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作為東道主向各位多年來對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剛才有嘉賓誇讚我西裝革履,這是我對此次論壇的重視和對大家的尊敬與歡迎,也許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化,西裝革履不一定一成不變,可能將有更綠色低碳的穿戴。同樣的,我們今天談及綠色二字,不一定就在說綠色,它代表一種理念,一年四季山色在變,但都是綠水青山。
 

  過去5年我利用工作之餘,在PPP領域做了幾件令我自己都感動的事情,一是推動設立了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在此感謝發改委、清華大學、銀保監會以及聯合國歐經會的大力支持;二是推動設立了清華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開展的MPA-EMBA雙碩士學位項目,目前首批優秀學員已開展半年學習;三是在中國推動並倡導了綠色PPP概念,並與綠色「一帶一路」戰略相結合,把PPP模式運用在綠色發展和生態環保領域,推動實現更好、更可持續、更健康的發展。同時也通過踐行綠色發展,參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讓PPP模式更豐富,更完善。
 

  今天我的演講想聚焦在我所服務的光大國際,結合一家企業來談PPP,會更加鮮活和生動。光大國際是光大集團骨幹企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央企中的外企、外企中的央企。光大國際目前的發展成果可以用十百千萬來概括。因為我不能在非業績發布期公開業績,所以在此我引用去年數據來說明,去年光大國際淨利潤超過40億,收入超過250億,總投資額超過千億,員工超過萬人。光大國際是中國最大的環保企業,也是中國投資PPP項目最多的企業,我們在全國做了380個環保項目,基本都採用規範標準的PPP模式,因此我在PPP理論和實操兩頭都有足夠自信。
 

  今年「一帶一路」論壇期間,晚7點的新聞聯播,專題報導了光大國際在越南芹苴垃圾焚燒發電廠。有人好奇這樣的廣告要花多少錢?我說這肯定是花錢買不來的!我們的越南芹苴項目在「一帶一路」上大獲成功,它代表了中國的投資、管理、設備,PPP模式向」一帶一路「國家成功輸出。這個項目每天處理約400噸垃圾,一年發6000萬度電力,能滿足8000戶居民一年的用電,排放執行歐盟2010標準。我和集團李曉鵬董事長參加了項目投產儀式,越南來了8個省的省長。投產後,越南中央領導、地方領導、民眾的參觀絡繹不絕,好評如潮。當然除了中央新聞聯播之外,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網,都對此做了充分的報導,他們將目光都聚焦綠色「一帶一路」上,光大國際成為網紅源於與國家戰略的高度同步。芹苴項目採用BOO模式,在

垃圾處理

費和上網電價都優於中國,一樣也有一系列隨條件變化而變化的調價機制,芹苴政府支付垃圾處理費和電費也非常及時。出於擔心,我們曾嘗試將芹苴項目部分所得匯回香港,也都十分順利,成功實現了我們海外投資的資金回籠,所以我們對在越南投資更多的垃圾發電項目充滿信心。 

  今天我想講幾個問題,第一是綠色「一帶一路」,第二是綠色PPP,第三是對綠色PPP發展的相關建議,最後為光大國際做個簡短宣傳
 

  關於綠色「一帶一路」,今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論壇主旨演講中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強調堅持綠色理念,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和綠色金融。去年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倡議設立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也於今年正式成立,現有130多家相關的政府機構、企業智庫、國際組織作為成員參與其中,光大國際是這個聯盟的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還是「綠色技術創新和企業社會責任」專題的全球召集人。我本人應邀出任綠色聯盟諮詢委員會委員,為如何發展綠色PPP提供觀點和建議。
 

  在「一帶一路」廣大發展中國家中,對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上個月,柬埔寨洪森首相表示,柬埔寨金邊每天有3000噸垃圾急需處理,柬埔寨面臨著垃圾圍城,柬埔寨政府鼓勵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他認為垃圾焚燒發電是很好的解決方案,有助於減少環境汙染,還認為政府需要增加補貼,才能推動這個產業的發展。
 

  去年的「一帶一路」峰會上,寮國環境部長通過中國生態環境部領導找到我面談,表示寮國也需要像越南一樣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並願意接受PPP合作模式。但是寮國政府在支付垃圾處理費方面存在困難,而垃圾焚燒發電廠在沒有政府垃圾處理費補貼的情況下在寮國難以落地。他們正在研究由國際投資機構提供必要資金支持,推動寮國建設第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不止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一樣有需求,紐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市長聯繫到我們,邀請我們去探討建設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總體來看,綠色「一帶一路」前景廣闊,市場巨大,需要各位一起努力。
 

  關於綠色PPP,綠色PPP概念並不難理解,中國的五位一體建設目標是非常寬泛和宏大的,而政府和企業都需要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僅從近年來地方財政去槓桿,嚴控債務規模這兩個角度來說,必然會催生巨大的PPP市場,尤其是是綠色PPP市場,因為生態文明建設受到高度關注並且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據中國人民銀行測算,「十三五」期間我國綠色經濟每年需投入約3%的GDP規模,年均在2萬億元以上,在全部綠色投資中,政府出資佔比約為10%至15%,社會資本佔比約為85%至90%。根據財政部發布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2019上半年報》,自2014年起,至2019年6月末,管理庫汙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累計有5,079個、投資額高達4.9萬億元,在管理庫內佔比分別為56.2%和35.7%。,充分體現了綠色PPP的價值所在。而隨著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推進,綠色PPP項目需求和政府的資金支持必將進一步增加。
 

  從別國情況來看 ,加拿大截止到2019年11月,全國PPP項目有285個,總市場價值1393億加元,其中203個是處於運營階段,以健康和運輸這兩個領域PPP項目為主。2008年加拿大聯邦政府設立了PPP聯邦皇冠公司,在十年期間負責為在建PPP項目投放資金,提出專家建議和政策諮詢服務,在25個PPP項目投資達到13億加元,產生了17億加元的物有所值。十年後,聯邦皇冠公司完成使命,正式解體,但聯邦政府又設立了另外一家聯邦機構-加拿大基礎設施銀行,籌資350億元,引導投資公共運輸、綠色基礎設施,為私營投資機構提供資金支持,令其能夠投資更大的項目,或者承擔更大的風險,降低對政府預算的依賴,這值得中國政府思考和借鑑。
 

  第三,關於對綠色「一帶一路」和PPP發展的建議,綠色PPP本質也是PPP,要著重做好五大選擇。
 

  第一要選擇綠色設施,綠色PPP要聚焦綠色基礎設施,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因為環保設施強民生,低政治的優良性,相比其他設施較易為」一帶一路「國家政府和民眾接受。所謂綠色「一帶一路」,就是要建立人類綠色的命運共同體。
 

  第二要選擇綠色技術,近年來,全球環境保護領域在技術創新方面略顯沉悶。不斷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成本是實現「物有所值」的基礎,脫離了技術創新和進步,今天的物有所值可能在明天就成了落後產能。
 

  第三要選擇綠色政府,選擇有較強綠色發展理念、較穩定的支付能力並信守契約精神的政府。在推動綠色PPP過程中,政府沒有發展理念不行,沒有支付能力不行,沒有契約精神更不行。所以一位江蘇的領導,最早他在宿遷任職,我們見面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政府要講契約精神,這是我很少在省部級領導口中親耳聽到的一句話,也因為這種良好的契約精神,江蘇就成為我們投資規模最大的省份,而且所有投資的PPP項目都很成功。
 

  第四要選擇綠色企業。綠色企業,首先要有責任擔當,PPP合作周期長,如果企業自己都不相信能堅持到底,政府更沒理由相信。PPP項目一定是跨代合作,國有企業掌門人不可能掌控一個企業20年-30年,民營企業家也不可能長生不老,必然會經歷跨代換代,那麼責任擔當也應該跨代傳承。二是要有很強的資金實力,沒有實力不要投PPP。政府沒有一次性的投資能力可以選擇使用PPP將一次性投資支出變為按月按年的平滑支出。企業相反,要有一次性的巨大投資能力,再按照一定頻率和周期緩慢回收。光大國際在中國已經真金白銀投了1100億,380個環保PPP項目。三是要有管理能力,單有錢還不夠,還要能夠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品質,讓政府覺得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第五要選擇綠色機制,這就回到了PPP的本質,風險分擔,利益分享,物有所值,合理回報,長期穩定,規範有序。關於PPP模式,我有幾點看法:一是規範重於創新,中國PPP領域不缺乏創新,並且因為盲目創新出了很多問題,守正出新,就是要守住規範,再緩慢有序的創新。二是質量重於數量,中國的數量已經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巴西只有一千多個PPP項目,我們是他的幾倍,但是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三是從企業角度,提效重於融資,如果不能提效,這麼長的回報期內政府很難感受到你存在的價值,融資是一次性的功效,提效是長期性的功效。四是對政府來說,物有所值重於合理回報。政府是否採用PPP,關鍵看物有所值,只要使用PPP比政府自己幹要省錢高效就值得用,至於企業回報高點低點還是讓市場競爭機制發揮作用吧。
 

  接下來我想推動一件事,目前還沒有完全完成的事,就是「一帶一路」綠色PPP研究與推廣中心,我願意藉助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這個平臺,聯合生態環境部,加上光大國際,來設立這個中心,希望大家繼續關注這個中心,結合綠色「一帶一路」,加強對PPP模式的研究以及PPP模式的推廣應用。
 

  最後,我想為光大國際做點廣告。光大國際在中國投資分布23個省,180個城市,共落實380個項目,累計投資金額超過1100億元。目前我們有十大業務板塊,我們是亞洲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投資運營商,固廢處置全產業鏈服務商。光大國際在危廢處置、汙

水處理

以及環保裝備製造領域也位居行業前列,同時快速布局垃圾分類、資源再生利用、無廢城市、節能照明等新業務。我們與清華大學研發團隊合作推出了新一代道路照明新產品-光大晶朗新鈉燈,用於替代仍是道路主體照明的上一代產品-高壓鈉燈,現在全國有一億多支的存量市場以及隨著城鎮化進步衍生的增量市場,我們的新鈉燈光照效果大幅提升,更換便利,只需換燈泡加

整流器

,節能高達50%,如果採用合同能源管理的PPP模式,政府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換上新燈,還能分享節電所得,這又將是光大國際踐行PPP模式的範例,也標誌著光大國際正式進入節能領域,歡迎各位關注並與我們合作。光大國際今年榮獲中國生態文明獎,獲評亞洲最受尊崇企業,連續四年獲選道瓊可持續發展全球指數企業。光大國際的願景是打造全球一流的生態環境集團;光大國際的使命是情系生態環境,築夢美麗中國;光大國際的追求是創造更好的投資價值,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感謝各位!

相關焦點

  • 光大環境董事會主席、總裁王天義當選「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由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生態環境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青團中央、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軍事設施建設局六部門聯合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支持,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承辦的「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光大環境董事會主席、總裁王天義憑藉傑出表現和貢獻
  • 戰略|建設綠色「一帶一路」
    綠色發展是中國重要的發展理念之一,在發展中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論,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和實踐成果,融入「 一帶一路」 建設之中,不但豐富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內涵,而且必將助推「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 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環保技術和綠色產業合作項目不斷落地,中國與相關國家一道,加強在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發展,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一帶一路」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超過化石能源。
  • 融入「一帶一路」共同推進綠色發展
    同時,可以在「一帶一路」公園旁邊開發綠色可持續的智慧城市,以綠色人性化的設計來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通過綠化設計減少城市的汙染。現在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處在垃圾包圍當中,而全國文化工程的項目不是很夠。為了使城市發展變得更加持續化,「一帶一路」文化園區項目可以放在垃圾填埋場上進行開發建設,利用奧地利30年的土地修復技術經驗來清理土地,達到可持續發展。
  •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在京啟動
    12月1日,「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簡稱研究院)在北京啟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啟動會上獲悉,研究院旨在建立國際化團隊,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簡稱綠色聯盟)提供全方位支撐,打造「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領域的高端國際智庫,搭建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
  • 綠色能源項目走向一帶一路,可行!
    而作為清潔能源發展迅速的國家之一,中國正通過技術支持、能力建設、諮詢服務等方式,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產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再生能源豐富,但目前對傳統化石能源依賴較重,能源轉型壓力較大。
  • 創新引領綠色未來:2020「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在深開幕
    12月8日,2020「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暨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深圳開幕。與會代表圍繞大會「創新引領綠色未來」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開展務實合作。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為大會發來視頻致辭,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黃敏,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副主席、「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索爾海姆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趙英民在視頻致辭中說,綠色復甦是全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進一步拓展了「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國際合作空間。
  • 2020「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在深圳開幕
    原標題:2020「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在深圳開幕   12月8日,2020「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暨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深圳開幕。與會代表圍繞大會「創新引領綠色未來」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開展務實合作。
  • 用「綠色之筆」共繪「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圖景
    孟加拉國達舍爾甘地汙水處理廠項目開發是中國電建集團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日前舉辦的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可持續發展專題培訓班帶來的分享案例。事實上,孟加拉國達舍爾甘地汙水處理廠項目只是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縮影。
  •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泓森槐——速生硬材樹種「一帶一路」戰略在深化與沿線各國和地區在資源、 能源、基礎設施、產業項目以及金融等領域合作的同時, 不可避免會涉及生態環境問題,從中國過去的對外投資與 合作來看,環境問題一直是國際各方最為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如處理不當
  • 中外攜手打造「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領域高端國際智庫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阮煜琳)旨在打造「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領域高端國際智庫,「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簡稱綠色聯盟)12月1日在北京宣布正式啟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綠色聯盟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表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開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有助於促進綠色技術合作,提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氣候行動與汙染防治能力,促進先進綠色與低碳技術的交流與轉讓,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與貿易的發展。
  •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泓森槐有哪些應用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泓森槐有哪些應用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對於我國自身而言,是加強我國與沿線國家環保合作,推動我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發 展理念「走出去」,推動我國進一步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內在要求;對於沿線區域而言,則能夠為其綠色轉型提供新的機遇
  • 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中國企業幹了這些事兒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1日在京舉行政策研究專題發布暨研究院啟動活動,發布了多份很有含金量的研究報告。 「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當天發布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案例報告(2020)》共選取了13個項目案例,這些案例中有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項目,有東道國發起、中國企業承建的項目,也有中國企業和其他國家企業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的項目。 報告指出,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實踐中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在投資貿易中強調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
  • 雷加強:立足生態與環境研究 助力「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8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 綠色金融助力「一帶一路」——孟祥彬董事長受邀參加2016中國企業...
    綠色金融是新常態下發展綠色經濟的內在需求,已成為調整產業機構、促進經濟增長的新模式。圍繞綠色發展,推動綠色產業轉型升級,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玖遠集團在實現集團產品多元化的同時,著力把綠色金融打造成集團綠色發展的新增長點。
  • 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中國企業幹了這些事兒(新華社)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1日在京舉行政策研究專題發布暨研究院啟動活動,發布了多份很有含金量的研究報告。「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繁榮之路,也是綠色發展之路。當天發布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案例報告(2020)》共選取了13個項目案例,這些案例中有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項目,有東道國發起、中國企業承建的項目,也有中國企業和其他國家企業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的項目。
  • 兩種對外開放戰略下的綠色發展之路|西進論 一帶一路系列評論
    如果把綠色發展程度概括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階段性關係,那麼,能夠影響這個階段性關係的因素中,離不開「對外開放」這個重要的發展側面。「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落幕,我們來談談「一帶一路」建設和「自貿區建設」這兩種對外開放戰略中所包含的不同綠色發展理念。作為當下中國最為重要的兩種對外開放戰略,其內涵各有側重。
  • 光大環境行政總裁王天義接任董事會主席
    中國光大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光大環境」或「公司」)(原「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董事會今日宣布,委任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天義先生為公司董事會主席。蔡允革先生辭任光大環境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以上安排自2020年9月25日起生效。王天義先生於2010年2月加入公司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並於2018年1月升任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 綜述:中盧綠色金融合作為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增添新亮色
    新華社布魯塞爾12月5日電綜述:中盧綠色金融合作為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增添新亮色新華社記者潘革平近年來,中國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具體項目,與包括歐盟在內的各方共同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
  • 新華絲路:綠色轉型對煤焦化發展和「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至關重要
    北京2020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原中國國家能源局(NEA)副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吳吟認為,在「一帶一路」(B&R)國際合作中,是否綠色、是否低碳、是否有利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這三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