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村是傳統文化最濃烈的地方,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有些迷信,不過很多農村人對此卻是深信不疑。近年來時代快速而穩定的發展,讓不少人對於農村的這些傳統文化有些瞧不上眼。然而畢竟是經過了千百年的傳承,農村的這些文化,是經過了數代甚至是數十代人的檢驗,其中有些道理還是非常深刻的,例如農村的一些老人口中常說的俗語和老話,就非常有道理。
窮遷家,富修墳,不窮不富心不慌,其中這句農村的俗語,在人們心中地位是非常的高,那麼它到底是啥意思呢?
窮遷家,富修墳
前半句俗語我們通過字面意思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在貧窮的時候搬家可以改變現狀。另外與這句俗語類似的還有人挪活,樹挪死的說法。就是說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換一種環境也許可以更好的生存。關於富修墳,其中可能就包含一些風水文化了,古人認為一個家庭的運勢,與祖先的墳的位置有極大的關係。例如我國曆朝歷代都對於修建祖墳,修建陵墓格外的重視,這也就為如今我們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歷史資料,如秦皇陵,貴妃墓等。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一個家族越是富有,那他們對於祖墳的修建也是越加的重視,投資也就越多。不過富修墳到底有沒有道理呢,能不能改變家族的運勢呢?其實也是眾說紛紜。不過歷朝歷代都那麼重視,想必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關係吧,大家覺得呢?
不窮不富心不慌
很多人問什麼是幸福,我想可能就是那種不窮不富心不慌的生活環境吧。雖然說如今的農村生活環境已經提高了很多,可是大多數人卻並不認為如今的生活變幸福了,如今的生活甚至可以說比以前更加的不幸福。每天起早貪黑的為了孩子的婚姻,為了買新房子而努力奮鬥,雖然說經濟條件不算窮也不算富,但是心裡卻很發慌。
所謂的貧窮與富貴,只不過是由自我衡量,與他人衡量而決定的,如果內心不安定,那麼即便擁有再多的錢,也會感覺心發慌,也不會幸福,其實這種情況也並不難解決,只要不斷努力的完善自己,最終會擺脫窮與富的界限,實現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