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了:斷崖式爆虧10億,倒閉1500家門店,2000億的內衣市場何去何從

2020-12-19 同花順財經

艾媒報告|2019-2021年全球內衣產業運行狀況與中國內衣市場監測大數據報告

2009-2019年中國內衣市場銷售收入及預測

2010-2019年中國內衣消費需求量及預測

2013-2018年中國女性內衣行業CR3S市場佔有率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中國內衣第一股」都市麗人發布公告稱,預計2019年公司虧損不少於人民幣9.8億元,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受此公告影響,截至12月24日收盤,都市麗人股價大跌2.88%至1.01港元,目前市值僅為22.72億港元,較其2015年巔峰時期的180億港元市值蒸發157億港元,市值縮水近87%。12月25日,港股休市1天。

年虧損近10億,究竟發生了什麼?

12月23日,都市麗人(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盈利警告及轉型計劃。其公告顯示,預計2019年公司虧損數目將不少於9.8億元。

從2018年的淨利潤3.78億元到2019年的淨利潤-9.8億元,都市麗人的營收經歷了斷崖式的負增長。

對於突然巨虧,公告中解釋稱,因中國經濟和內部需求放緩,都市麗人的業務活動面臨逆境。這負面地影響了面向消費者的服裝行業及本集團的營運表現。

公司認為,本集團現有的運營模式過去能夠令本集團迅速擴張行銷網路,搶佔市場份額,成為中國貼身衣物行業的領導者,然而現已未能對本行業在銷售渠道多樣化、產品品質和產品組合等各方面的結構調整作出迅速反應。

另外,董事會也注意到,過往的快速擴張導致自營門店和加盟商門店庫存增加。店鋪的店效和盈利能力受到不利影響,並導致本集團及其加盟商的財務狀況轉弱。

據了解,都市麗人已採取了多種方式改善業務表現,例如高管調整、聘請諮詢公司等。此次公告中,都市麗人進一步提出了新的轉型計劃,包括聯合新代言人關曉彤推出新廣告、開設以「家庭理念」為主題的門店和第7代貼身衣物門店、加大電商投入、拓展低線城市市場等。這一系列舉措能否改善公司業績還未可知,畢竟取悅當下的消費者,升級品牌形象,都不會是短期能夠看到成效的事情。

盈利不佳,引發線下關店潮

公開資料顯示,都市麗人於2014年6月,在港交所敲響了上市的鑼聲,成為香港市場「內地內衣第一股」。上市第二年,都市麗人便迎來了風光無限的時刻。2015年公司門店超過8000家,實現營收45.53億元,淨利5.4億元,市值高達200億港元。同年,都市麗人實施「萬店計劃」。門店總數一度達到8058家,其中加盟店6937家,自營店1121家。

然而,快速的擴張也為都市麗人的經營埋下隱患。自2016年起,都市麗人的內衣開始滯銷,對加盟商銷售金額也出現下滑。

2016年,都市麗人銷售收入下降約8.9%至45.12億元,淨利潤大降約55.2%至2.42億元,經營所得現金淨額由2015年的淨流入4.03億元轉為流出693萬元。

於是,都市麗人開始大力打折促銷,但這並未改變其盈利不佳的現狀,反而引發了線下的關店潮。2016年上半年,都市麗人關店達238家;2017年,門店淨總數下降了362家。

據中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都市麗人關店上千家。都市麗人分銷網絡共6562家,其中加盟店5293家,分別較2018年年底減少743家、606家;而較2015年巔峰時期下降超1496家。同時,上半年都市麗人向加盟商銷售金額為10.82億元,同比下降14.26%。

對於都市麗人的困境,光大證券研報曾指出有兩大原因。一是前期門店擴張策略過於激進,渠道質量惡化,其中大部分加盟商實力偏孱弱。例如公司曾加碼百貨渠道而忽視該渠道聚客能力下降,2018年初公司仍有7%門店位於百貨中。二是組織內部對於零售端變化未能及時反應。2016年無鋼圈內衣開始流行爆發,市佔率由10+%躍升至30%-40%。而都市麗人卻反應遲疑,錯失最佳時間。

成也瘋狂擴張,敗也瘋狂擴張,前三年賺取的淨利潤,也將在2019年一把虧完,著實令人唏噓。

內衣行業面臨衝擊,接連出現「壞消息」

近期,內衣品牌企業的表現似乎不太好。除了都市麗人發布首次盈利警告外,其他內衣品牌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

美國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2019年3月宣布,今年將在北美關閉53家門店,其中美國50家,加拿大3家。而今年11月,從1995年開始,持續了二十四年的維密大秀也戛然而止。

關店的背後是銷售業績的接連下降,維密今年三季度運營虧損1.512億美元,淨虧損2.52億美元。而2009年處於巔峰時期的維密曾創下每分鐘售出600件內衣的紀錄。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8年,美國內衣市場格局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其中Victoria’s Secret的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31.7%降至2018年的24%。

與維密命運相似,國產內衣品牌安莉芳和都市麗人近年的情況也不太樂觀。2019上半年關閉了100家門店,淨利潤亦下滑嚴重,2016年減少51%,2018年減少70%,今年上半年又減少42%。

2000億的內衣市場,前景如何?

不過,雖然內衣行業正面臨著衝擊,但增速依然較快。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4至2019年全球內衣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速約為7%,預計在2019年全球內衣市場規模將達到4500億美元左右;而中國內衣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則相對明顯,到2019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000億元,其中女性內衣仍然是最重要的市場,佔總市場規模的60%以上。

從2009年到2014年,中國內衣市場零售額從1137億人民幣增至2239億人民幣,年複合增速為14.5%,而同期全球內衣市場銷售額的年複合增速僅6.5%;預計到2019年,中國內衣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4406.4億元。進一步分品牌來看,進口品牌約佔60%的市場份額,國產品牌約佔市場的40%左右。

對於中國內衣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積極打造產業生態,網生品牌是重要發力點。

在過去為了生產的便利,中國內衣企業常進行規模化的大批量生產,在這種模式下,消費者的精細化需求得不到滿足,一旦前端銷售停滯,就會在後端造成大量的庫存積壓,陷入低創新、粗放化的行業困境。為打破困境,未來內衣行業的發展態勢將逐步向以產品價值為核心,滿足並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偏好發展。

目前,中國內衣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傳統頭部內衣企業偏向多品牌、多品類發展;近年來,集中在不同女性內衣細分領域的網生品牌迅速崛起,並不斷吸引資本的投入。據不完全統計,在2018年,中國內衣行業的投融資金額超2億元。

未來,從內衣的宣傳銷售方面看,網生品牌和新零售方式開始成為主流,是未來內衣市場爭奪的重要發力點。

來源: 艾媒網

相關焦點

  • 中國2000億內衣市場規模 為何玩家滿盤皆輸?
    中國的內衣市場是一個超過2000億的大市場,玩家眾多,競爭激烈,呈現出市場集中度低、增長迅速的特點。本文將通過6000字,向你講述:1.中國內衣市場有多大,輝煌之下暴露哪三大危機?2.內衣行業的玩家有哪些模式?時裝化內衣為何玩不轉新趨勢?
  • 盯上中國4000億內衣市場 「維多利亞的秘密武器」是周冬雨
    在這5年期間,美國排名前五的女性內衣品牌Victoria’s Secret(維密)、Fruit of the Loom、Jockey、Maidenform及Vanity Fair的總市場份額下降了10.4個百分點;其中維密的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31.7%降至2018年的24%。因此,維密不得不改變策略來自救。
  • 4000億的女性內衣剛需市場,無尺碼內衣躥紅,一天賣出一億
    一邊是維密、都市麗人大量關店,一邊是新銳內衣品牌頻頻融資。消費習慣改變著市場玩法,又一場圍繞女人胸口的戰事開始了。跌落神壇,維密自救維多利亞的秘密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創始人Roy Raymond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他開內衣店的初衷是當時為妻子選購內衣時,感到很不好意思,並發現內衣店只為女人開設。
  • 【熱點】8月31日 淨虧10億,基地停產!汽車界「山寨之王」涼了
    導讀: 1、淨虧10億,基地停產!汽車界「山寨之王」涼了; 2、股價創新高,順豐老闆自掏腰包5個億給員工發紅包; 3、安倍晉三決定辭職後,日本何去何從?
  • 一部虧4億,一部虧7億,沒想到《無極》成了中國式魔幻大片的巔峰
    而中國式魔幻大片同樣是如此張藝謀執導《英雄》三年後,同為內地最頂尖導演的陳凱歌也是製作了其第一部大片,其實張藝謀還是有點保守,選擇的是武俠這個經過市場檢驗並且好萊塢拍不出的題材,而陳凱歌極為大膽選擇了好萊塢的拿手好戲魔幻片!
  • 國內又一家知名品牌倒閉,曾市值超120億,如今負債73億
    受電商影響不少實體店開始走向低迷,近年來不少實體店出現了倒閉,實體行業成為了大家並不看好的行業,今年更是不少品牌因為無法正常運營出現了虧損情況,對於不少公司來說2020年實體店的收入能夠持平就可以,但真的可以持平嗎?
  • 一個系列賣10億件,3分鐘銷售1億,日本「地攤貨」如何成國人最愛
    該公司7月12日發布的2017年9月~2018年5月的財報(國際會計標準)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23%,達到1483億日元,時隔3年再創新高。以中國市場為中心,夏季服飾實現熱銷。優衣庫的整體銷售同樣屢創新高,單款HEATTECH保暖內衣可以累計賣出驚人的10億件,不過相比中國市場對它的痴迷,在優衣庫的日本本土市場以及歐美地區,消費者的反響一直不溫不火。中國人到底有多愛優衣庫?
  • 維秘出局,愛慕式微,都市麗人觸底,4400億內衣市場還有誰?
    內衣是一個永久存在的增量市場,人口紅利不可能被完全開發根本上來說,內衣是一個14-65歲區間女性消費者具有剛性需求的品類,這個人口的數量大致穩定在4.85億左右,不斷的新老交替會改變市場的消費傾向,但不會改變市場增量的性質。
  • 票房最慘的9部電影 吳宇森賠了2億 星爺直接虧到公司倒閉
    這方面外國的例子很多了,不少電影公司就因為電影票房撲街倒閉的。但是有些電影雖然在票房上失敗了,本身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加值錢。《黑金》:5千萬虧出來的經典麥當雄憑藉《省港旗兵》系列一炮成名。《黑金》是麥當雄的野心之作。和《省港旗兵》系列的粗糙不同,《黑金》質量過硬,特效一流,演員的演技也在線。尤其是梁家輝扮演的黑幫大佬周朝先,更是成為經典。
  • 三年開2000家店 營收破100億 香港單店月賺300萬!名創優品爆贏的...
    三年開2000家店 營收破100億 香港單店月賺300萬!做零售全是細節,卻很少有人知道ZARA、HM、沃爾瑪、屈臣氏的貨架區別,也說不出無人貨架最合理的高度應該是多少,在校園附近的店和在寫字樓附近的店貨架高度和過道寬度也都有考究,但是很多網際網路人卻關注不到。回過頭來說,名創優品之所以三年開到2000家店,營收破百億,在零售行業中逆勢而起,核心離不開對下面四個新零售底層公式的深入理解和應用。
  • 又一行業迎「倒閉潮」?傳言「十店九虧」,有人卻靠此登上富豪榜
    很多人都為此掏空錢包,尤其是喜茶,其創始人更是憑藉45億財富登上富豪榜。但是要而有人每天血虧幾千塊。既然是暴利行業為何「不受歡迎」呢,甚至還迎來「關店」潮?當喝奶茶早已成為很多人習以為常的事情時,街頭巷尾各種品牌的奶茶店也越來越多地開張。
  • 深夜爆雷!全球晶片巨頭出大事:剛剛暴跌1500億
    23日晚間,美股萬億晶片巨頭爆雷,暴跌超11%! 晶片巨頭市值突然暴跌超1500億 疫情之下,英特爾未能交出讓市場滿意的業績報。 23日美股開盤後,英特爾跌超10%,市值蒸發了近250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500億。
  • 「後浪」襲來,內衣市場改朝換代
    作為近兩年崛起的另一新內衣品牌,蕉內以技術與設計「雙輪」發展為定位,產品涵蓋了文胸、襪子、保暖衣等多個品類。截止雙十一當晚,蕉內2020年成交額突破2.2億。在天貓雙十一內衣銷售榜上,蕉內也從去年的第八名一下躍至第二名。拿到如此亮眼的成績,蕉內自然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在今年11月13日,蕉內獲得了元生資本的獨家投資,正式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
  • 2018虧損電影Top10:《阿修羅》虧8億《女兒國》虧4億
    有人會質疑,這7.5億製作費是不是傳的太高了?但製片人兼編劇楊真鑑在接受採訪時確認,這7.5億不僅不多,還不夠。「製作人們,你們沒花過這個錢,你們太沒有見識了。誰能再給我2000萬美元,我真能把他們(好萊塢)顛覆了。至少跟好萊塢較牛的電影能夠持平。」
  • 2015年浙江大型紡織服裝廠瘋狂倒閉
    (附品牌關店最新最全名單)2015年破產倒閉知名紡織服裝企業最新名單9月6日,擁有6家分公司的溫州市莊吉集團正式宣告破產。據莊吉一位高層透露,該事件或致銀行產生300多億壞帳。目前,集團5000名員工正在靜靜地等待破產處理結果。8月22日,曾經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總資產超20億的浙江紅劍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停產。
  • 單季血虧31億!美妝巨頭雅詩蘭黛「告急」,裁員2000人、關店15%
    目前公司估計全球範圍內的職位將淨減少約1500至2000個,並將關閉在美國和歐洲市場10%-15%的獨立門店。CEO法布裡奇奧·弗雷達在電話會議強調了公司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旅遊消費復甦:「旅遊零售業務得到緩解,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本地內部旅行的開始,其中一部分是免稅旅行,例如在海南島,中國免稅消費的商品大大增加。
  • 日本內衣巨頭華歌爾發布年報 中國市場是最大增長亮點
    截止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財年,華歌爾集團核心財務數據如下:銷售額同比下滑0.1%至1957.25億日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3.3%至125.34億日元;淨利潤同比下滑22.2%至97.45億日元;其中推動經營利潤增長的有利因素包括:國內業務盈利能力的提高;海外市場銷售額增長;子公司搬離工廠所得的補償性收入
  • 日本內衣巨頭華歌爾如何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
    按這一價格計算,本次交易對維密的整體估值僅為11億美元,大大低於市場的預期——L Brands集團2019年營收132.4億美元,維密品牌佔了一半,約70億美元。   巔峰時期,維秘手握美國30%的內衣市場份額。但因為持續走性感營銷路線,無法吸引追求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千禧一代消費者,加之與網際網路品牌激烈競爭(如Aerie、Adore Me、Third Love),近年來業績持續疲軟。
  • 十元店如何撐起173億的營業額?
    有這麼一家店,所有的東西都是拿別人作為模板來做,演繹一番複製粘貼的騷操作,產品和門店都讓人感到一股股山寨的強烈氣息。走進店裡,大寫加粗的「10 元」標籤幾乎無處不在。 也正是這麼一家山寨的十元店,卻用了不到六年時間成為中國最大的生活百貨品牌,年營收突破173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