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位於杭州富陽城郊山谷中的花開嶺慈善公益基地舉行了一場「重口味」的比賽——糞汙資源化社創大賽,分享了如何將糞汙變成可利用有機肥料的多個案例。
社創即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一般指民間力量自發並經資料整理及實踐促進解決社會問題、改善某一範圍人群生存狀況的行動或趨勢。本次活動由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務中心發起,旨在徵集糞汙資源化解決方案,為中國鄉村糞汙處理提供參考。長期以來,中國鄉村人畜糞汙直排形成環境汙染,或因沒有回收氮磷鉀而造成資源浪費。
澎湃新聞(wwww.thepaper.cn)從現場獲悉,8位來自中國、日本、法國的講者分享了從家庭、小規模農場、畜禽養殖場到整村整鎮整縣的糞汙資源化方案。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李伯鈞分享了在杭州丁蘭中學運行數年的屋頂菜園項目:學校所剩飯菜養豬,廁所及豬圈的糞便經沼氣池厭氧發酵,沼氣供食堂做燃料,沼液和沼渣供校舍屋頂菜園及校園綠化做糞肥,證明在城市人口集聚區完全能做到糞汙、易腐垃圾的資源化,形成循環、無汙染的生態閉環。來自上海的一家科技企業代表分享了利用生態循環有機農業產業化的技術體系,讓千人左右村莊的糞汙變為有機肥和副產品沼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