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養殖汙染,畜禽糞汙去哪兒了 - 河北日報-06版:經濟-2020年08月...

2020-12-13 河北日報

□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沒什麼味道吧?」剛邁進位於黃驊市的志華蛋雞養殖有限公司大門,公司負責人楊志華就問記者。日前,記者在該公司採訪看不見一點兒糞汙的蹤影,也聞不到雞糞味兒,完全沒有傳統養殖場糞便堆積、汙水橫流、氣味難聞的景象。

養殖場的糞汙去哪兒了?楊志華指著一組設備說,這是養殖場的「微工廠」,雞糞在這裡經過發酵加工後,轉化為有機肥,通過打造「種養加」一體化項目,實現了糞汙零排放。

「這套設備每天可處理雞糞10多噸,年生產有機肥6000餘噸。」楊志華說,畜禽糞便含有豐富的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與作物秸稈等輔料進行混合發酵,可製成優質的有機肥,不僅實現了畜禽糞便、植物秸稈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也為養殖場帶來經濟效益。今年,養殖場將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屆時每年可生產有機肥4萬多噸。

我省是畜牧業大省,是重要畜產品供應基地,畜禽養殖產生大量廢棄物。據統計,2019年,全省共有畜禽規模養殖場12429家,畜禽糞汙產生量1.4億噸。

近年來,受益於沼氣、發酵、生產有機肥等糞汙無害化處理方式的推廣,我省許多畜牧業大縣從「髒亂差」變成了「淨綠美」,安平縣就是其中之一。

安平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年產豬糞汙93萬噸,環境承載力幾近極限。近年來,當地通過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和糞汙收儲運體系,改進養殖場(戶)糞汙處理設施,推動液肥還田等,打通了種植和養殖兩大產業,循環農業模式也發展起來。

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安平縣,該公司開創了「畜禽糞汙—沼氣—電—熱—有機肥—農作物—飼料—養殖」綠色農業生態循環模式,豬糞、廢水和秸稈等廢棄物實現了綜合有效利用。

「看見那體積碩大的罐子沒?養殖場的豬舍地下都預埋了管道,糞便不出欄,直接輸送到沼氣發電廠了。」京安公司副總裁趙靖笑著告訴記者。

安平縣依託京安公司,建設了大型沼氣發電項目,對糞便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全部用於發電併入國家電網。「公司一期項目實現年產沼氣657萬立方米,年發電1500餘萬千瓦時。」趙靖說,今年,京安公司二期的提純生物天然氣項目也已經運轉,每年可處理糞汙55萬噸、廢棄秸稈7萬噸,提純天然氣636萬立方米,可供應周邊2萬戶居民炊用取暖和工商業企業用氣。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我省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促進畜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先後出臺《河北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和《河北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加快構建種養結合、科技引領、農牧循環的長效機制。到2020年底,全省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將達到100%,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將達到75%以上,基本解決畜禽規模養殖汙染問題。

為優化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區域布局,我省在養殖承載能力較大的區域,推進糞汙場戶收集堆漚就近還田,實現農牧循環。在晉州、新樂、威縣等70個畜牧大縣的養殖密集區域,推進糞汙集中收儲生產有機肥,促進統一收集處理。在安平、定州、三河等15個環境容量小或者有投資基礎的區域,推進糞汙秸稈全量化能源利用,實行市場化運營,實現整區域綜合利用。

我省積極探索推進能源化利用模式,建立畜禽糞汙收儲運體系,推行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分級管理。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大中型沼氣工程287處,年沼氣生產量4000萬立方米,年沼氣發電量超過6000萬千瓦時。全省已建成有機肥廠或集中處理中心320餘家,年生產商品有機肥260萬噸,處理畜禽糞汙1000萬噸以上。

相關焦點

  • 關於天元區2020年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情況的公示
    為切實做好天元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工作,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打下紮實的基礎,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株洲市天元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實施方案》(株天政辦發〔2018〕35號),明確我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工作目標
  • 大汙染變身「大寶藏」:治理畜禽糞汙,他們這樣幹
    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關係6億多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關係農村能源革命,關係能不能不斷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農業面源汙染,是一件利國利民利長遠的大好事。 「當時有一些養豬村,糞汙就挖個坑存著,一下雨就汙水橫流、又黑又臭、蒼蠅亂飛。」福建省畜牧總站站長黃宏源說。統計顯示,2010年全國畜禽養殖業排放的化學需氧量達到1268.26萬噸,佔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6%,畜禽糞汙成為農業面源汙染的主要來源。
  •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大汙染變身「大寶藏」:治理畜禽糞汙,他們...
    「大寶藏」:治理畜禽糞汙,他們這樣幹!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題:大汙染變身「大寶藏」:治理畜禽糞汙,他們這樣幹!  新華社記者  多年來,一個怪象困擾農業發展:一邊是過量使用化肥致地力下降,一邊是養殖糞汙直排造成環境汙染。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 官方回應畜禽糞汙處理要求
    但是,我國種養主體分離,種地的不養豬,養豬的不種地,種養不匹配的問題普遍存在,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最後一公裡」還沒有完全打通。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畜禽糞汙還田利用加強養殖汙染治理的指導意見》,鼓勵指導各地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暢通糞汙還田渠道,加快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從重達標排放向重全量利用轉變。
  • 樂山市中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加強養殖汙染治理。加快推進全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工作,通過現場指導等方式,紮實做好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區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97.54%,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二是強化宣傳技術指導。
  • 30多億噸畜禽養殖糞汙必須要處理,國家給政策,三大商業模式
    統計顯示,我國每年養殖畜禽200億頭只,產生糞汙30多億噸,畜禽糞汙成為農業面源汙染的主要來源 福建省畜牧總站高級畜牧師卓坤水說:「這些糞汙用不好,就是最大的汙染;用好了,就是珍貴的寶藏。」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起,原農業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安排中央資金176.5億元,支持畜禽糞汙處理利用設施建設,實現585個畜牧大縣全覆蓋。
  • 我市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93.07%
    「十三五」以來,我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重點做好養殖密集區糞汙收儲運體系建設,積極推廣秸稈糞汙堆漚腐熟還田等多種技術模式,全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以2020年為例,全市糞汙產生總量約為1800萬噸,其中約1680萬噸實現資源化利用,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了93.07%。
  • 政策全文 |《畜禽糞汙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
    詳情如下: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畜禽糞汙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農業、農牧)局(廳、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指導各地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優化調整畜牧業區域布局,促進農牧結合、種養循環農業發展,我部制定了
  • 棖衝鎮和平村打好養殖汙染治理攻堅戰
    2017年2月,棖衝鎮對全鎮總共近2萬米的溝渠和支流進行了全面疏浚,清理陳年糞渣、垃圾、淤泥。村民告訴我們,當時西區的挖機都「下了河」。市、鎮、村三級聯動,政策引導、勸說退養、整改提升排汙設施、聯合執法嚴查違法排汙,多管齊下,和平村一批養殖戶主動拆欄、退養,繼續養殖的戶子則花大力氣整改。
  • 建德引進有機肥發酵一體機處理畜禽養殖糞汙
    日前,由浙江省建德市建林養殖企業引進的首臺畜禽糞汙智能有機肥發酵一體機完成安裝調試並投入生產。經過該機器的加工處理,該養殖企業8萬羽蛋雞每日排出的6.5噸糞便全部變身為高品質有機肥,就地實現了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據該養殖企業負責人洪建林介紹,雞糞處理一直是困擾該企業發展的一個難題。
  • 青島平度:李園開展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
    青島平度李園動監站以2018-2019糞汙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項目交叉驗收為依託,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為解決轄區畜禽養殖汙染問題,助推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夯實基礎。  魯網12月9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劉海娜 王萍)為加強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推進畜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建設,青島平度李園動監站以2018-2019糞汙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項目交叉驗收為依託,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為解決轄區畜禽養殖汙染問題,助推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夯實基礎
  • 廣西玉林市福綿區糞汙資源化利用效果顯著
    近年來,南流江水體汙染問題嚴重,水質持續惡化。2018年上半年,國控橫塘斷面水質始終為劣Ⅴ類,成為廣西唯一喪失使用功能的劣Ⅴ類水體。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監測結果顯示,南流江橫塘斷面水質超標主要原因是畜禽養殖汙染、城鎮生活汙水截流不徹底及農村生活汙水直排。  畜禽養殖汙染看得見、聞得到,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開展治理勢在必行。
  • 內蒙古涼城縣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
    1.畜禽糞汙整縣推進項目。對全縣37家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汙堆肥發酵池、氧化塘、雨汙分離等處理設施,其中2018年完成25家、2019年完成12家,目前已全部完工。此外,對19家以戶代戶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汙處理設施,目前已全部完工。  2.縣級鞏固擴展項目。2020年涼城縣加大岱海流域面源治理,堆肥發酵池建設擴展到流域內的農戶。
  • 探訪廣西「畜牧大市」玉林清潔養殖經
    2014年08月01日 06:4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駱 怡 編輯:利雪娟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在山東|生豬養殖糞汙處理難?萊州...
    福東豬場引進並推廣應用的生物酶薄床生態環保養殖技術,為生豬養殖糞汙治理開闢了一條綠色生態新途徑。福東豬場負責人王新臣說,截至目前,福東豬場共改造薄床4萬平方米,年節省工人費21.6萬元,水費3.24萬元,電費1.2萬元,藥費6萬元,飼料費180萬元,飼養生豬提前12天出欄,年增加經濟效益212萬元,減少糞汙排放1080噸。
  • 我國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現狀、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對策
    畜禽養殖汙染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嚴重製約了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強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的要求,此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農業環境汙染治理問題。鑑於此,筆者從我國畜禽養殖汙染現狀出發,探究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的主要成因,並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以期為我國畜牧業環境汙染治理提供一定參考。
  • 關於擬撥付錢塘新區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資金的通知
    關於擬撥付錢塘新區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資金的通知發布日期:2020-11-30 信息來源:錢塘新區官網各有關街道辦事處: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7〕48號)、農業農村部、財政部
  • 銅梁治理鵪鶉養殖汙染 開啟無公害綠色養殖新模式
    華龍網1月25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近日,在重慶市銅梁區舊縣街道四龍村,街道人大工委正在開展鵪鶉養殖汙染治理執法檢查。    「養殖不能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對照國家畜禽養殖條例和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督促因糞汙治理達不到要求的養殖場限期整改,對汙染無法治理的養殖場無條件自行關閉,以確保徹底消除農業面源汙染,還一個清潔衛生的農村環境。」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汪柱彬說。    由於經濟效益可觀,舊縣街道鵪鶉養殖經過30多年發展,吸引了大批農戶加入了養殖行列。
  • 德惠市建立糞汙收儲運體系 全面實現資源化利用
    德惠市是畜牧業大市,隨著產業的發展壯大,也伴生了畜禽糞汙處理等問題。為了從根本上改善環境,實現糞汙資源化利用,十三五期間,德惠市建立起了完整的糞汙收儲運體系,全面實現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整體規劃。德惠市擁有德大、德翔、吉星、佳龍、闊源等國家級牧業龍頭企業。畜牧業也成為全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 《泉州市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方案(2021—2025年)》全文,農業面源汙染...
    (二)主要指標   1.落實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2025年,畜禽養殖糞汙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全面完成規模化養殖場標準化改造,規模化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全市規模養豬場實現達標排放或零排放;規模以下養殖戶完成糞汙處理設施或儲存設施配備,實現達標排放或資源化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