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現狀、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對策

2020-12-1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前 言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變化,我國畜牧業在養殖規模和質量上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畜禽養殖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十分嚴峻。受養殖模式、養殖成本等因素的影響,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汙水、糞便、飼料殘渣等汙染物堆積如山,無法得到科學、集中的處理,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尤為嚴重。畜禽養殖汙染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嚴重製約了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強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的要求,此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農業環境汙染治理問題。

鑑於此,筆者從我國畜禽養殖汙染現狀出發,探究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的主要成因,並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以期為我國畜牧業環境汙染治理提供一定參考。

1 我國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現狀

當前我國畜牧業處於由傳統散養模式向規模化、集約化飼養模式轉變的階段,畜牧業總產值逐年增加,2015 年我國畜牧業總產值達到29 780. 4  億元,較2011 年增長了15. 56%。同時規模化養殖比例不斷擴大,2015 年我國生豬年出欄500 頭以上、肉牛年出欄50 頭以上、肉羊年出欄100  只以上、肉雞年出欄10 000 只以上、蛋雞年存欄2 000 只以上的規模養殖比例分別為44. 0%、28. 6%、34. 3%、68. 8%、73.  3%。

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造成畜禽養殖廢棄物產生量突增,2015 年我國畜禽糞便產生量已達到60  億t。近幾年,雖然我國農業汙染排放總量逐年遞減,但畜禽養殖汙染排放量佔農業汙染排放總量的比例卻居高不下,見表1。


由表1 可見:2011—2015 年間,我國畜禽養殖化學需氧量(COD)  、氨氮、總氮、總磷排放量佔其各自農業汙染排放總量的比例分別穩定在95%、75%、60%、75%以上,可見我國農業面源的汙染主要以畜禽養殖汙染為主。

1.1對水源環境的汙染

畜禽養殖對水源的汙染主要來自於畜禽糞便和養殖場汙水。目前,我國大多數養殖場的畜禽糞便處理能力不足,60%以上的糞便得不到科學處理而被直接排放,通過畜禽排洩物進入水體的COD  量已超過生活和工業汙水COD  排放量的總和。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汙染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有機質、氮、磷、鉀、硫元素等。隨意堆放的糞便會經雨水衝刷排入水體,使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體富營養化,從而導致水生生物過度繁殖。畜禽糞便被過度還田後還會使有害物質滲入地下水,引發地下水中硝酸鹽濃度超標,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另外,據環保部門統計,高濃度養殖汙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的比例高達50%,極易造成水源生態系統汙染惡化。

1.2對大氣環境的汙染

畜禽養殖對大氣的汙染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糞便大量堆積時,硫醇、硫化氫、氨氣、吲哚、有機酸、糞臭素等有毒有害物質會經糞便腐敗分解而進入大氣環境中,為動物疫病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二是畜禽飼養造成的溫室效應。目前畜牧業是我國農業領域第一大甲烷排放源,也是全球排名第二的溫室氣體來源,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中,有15%左右來自於畜牧業。經聯合國糧農組織測算,全球每年由畜禽養殖產生的溫室氣體所引發的升溫效應相當於71  億t 二氧化碳當量。在畜禽動物中,牛是最大的溫室氣體製造者,每年畜牧業甲烷排放總量中,有70%以上來自於牛。

1.3對土壤環境的汙染

畜禽養殖對土壤的汙染主要表現在畜禽糞便過量施用造成的土壤結構失衡和有害物質在土壤中的累積。規模化養殖的糞便排放量大,遠遠超出了土壤的承載能力,無法及時被消納的糞便會造成土壤結構失衡,過度地還田施用還會導致土壤中的氮、鉀、磷等有機養分過剩,從而阻礙農作物的生長。

目前,養殖場對飼料添加劑、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畜禽糞便中重金屬、藥物、有害菌等物質殘留,施用到農田土壤中會造成重金屬和抗生素複合汙染,嚴重威脅食品安全。研究表明,相比羊糞和雞糞,豬糞中的銅、鋅、鎘含量較高,分別為197  mg /kg、947 mg /kg、1. 35 mg /kg,更易造成土壤汙染。

2 畜禽養殖環境汙染成因分析

2.1財政扶持力度不足,廢棄物處理技術落後

建立完善的環保基礎設施是畜牧業環境汙染治理的前提,但目前我國對畜禽養殖的汙染防治補貼主要針對大規模養殖場,2015 年,雖然有20 542  家規模養殖場對廢棄物處理設施進行了完善,但佔比較大的中小規模養殖場由於政策激勵不足,導致養殖場基礎設施條件落後,主要表現在圈舍內畜禽密集,飼餵、排糞尿的空間狹小,糞水收儲設施和處理設備缺乏。另外,現行環境補貼政策多為一次性補貼,且補貼比例遠遠低於養殖汙染治理成本,嚴重影響了養殖戶參與汙染治理的積極性。

廢棄物處理技術能力落後,使得養殖場糞尿汙水等汙染物即使經過處理也達不到排放標準。由於幹清糞工藝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較高,目前我國只有部分大中型養殖場採用幹清糞方式處理廢棄物,而中小規模養殖場大多採用鏟車、手推車式的人工清糞方式,糞尿、汙水摻混且易隨處散落,導致後續處理難度增加。此外,相當一部分傳統養殖戶仍在使用水衝糞、水泡糞的方式清理養殖場,這種傳統方式不僅會使汙染物濃度增高,還會產生大量汙水。通過幹清糞方式排入水體的CODCr(用重鉻酸鉀為氧化劑測出的化學需氧量)負荷量為20.  28 g /h,而水衝糞方式排入水體的CODCr 負荷量達到314. 60 g /h,可見後者更易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2.2地區發展不均衡,汙染物資源化利用受阻

我國畜牧業在各區域的分布和發展並不均衡,規模化養殖場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及中部地區,養殖密集區域也是汙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地區。研究表明,我國畜牧業汙染最嚴重的3  個省份是河南省、四川省和山東省,汙染量佔全國汙染總量的30%左右。從產汙量突出的畜種分布來看,四川、河南等省是生豬養殖密集區,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是奶牛養殖密集區,山東、遼寧等省是家禽養殖密集區,這些養殖密度較高的地區糞便及其他廢棄物排放量較大,導致環境汙染負荷較高。

此外,大多數養殖戶只養不種、種植者只種不養,且農作物施肥時間和所需施肥量與養殖生產周期不匹配,這樣的農牧脫節現象導致畜禽糞便無法被有效利用。在種養業各自為政的情況下,不僅會使養殖汙染物得不到有效利用而造成資源浪費,還會使農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加,給環境造成雙重破壞。

2.3政策法規可操作性不強,執行力度不夠

為了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畜禽養殖汙染,我國自2001  年起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主要包括以汙染防治辦法、養殖生產操作規範、行業技術標準等為主的命令控制型政策和以沼氣工程建設、有機肥施用補貼為主的經濟激勵型政策。這些政策法規的出臺對我國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與畜牧業汙染防治起步較早的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發達國家針對自身實際情況制訂了一系列具體明確的汙染治理辦法,比如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均制定了嚴格的養殖場環境準入標準,美國、日本、加拿大、荷蘭對畜禽糞便的儲存和處理都有明確的規定。而我國現行畜牧汙染防治政策多注重原則上的規定,例如只強調畜禽糞便還田施用應當與當地環境容量相適應,並未針對不同地區的環境特點明確給出量化標準,不具備可操作性。另外,我國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政策尚未對溫室氣體減排機制進行探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2.4監管能力薄弱,約束機制不完善

在農村地區監管困難的大環境下,環保部門對畜禽養殖汙染存在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的現象。一方面,我國環保部門、機構的設置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區,不能及時對農村地區畜禽養殖過程及汙染排放實行全面監管。另一方面,2003  年頒布的《排汙費徵收標準管理辦法》僅規定對生豬存欄50 頭以上、牛存欄50 頭以上、家禽存欄5 000  只以上的大規模養殖場徵收排汙費,中小規模養殖場還沒有被納入監管範圍,由於排汙費徵收標準偏低且執法不嚴現象多發,無法起到約束作用,自覺遵守行業規範的養殖戶很少,導致一些命令控制型政策落實不到位,實施效果不理想。

3 畜禽養殖環境汙染防治對策

3.1健全經濟激勵機制,提升廢棄物處理技術

在現行經濟激勵政策基礎上,加大汙染防治扶持力度及補貼比例,在督促環保設施建設不齊全的大規模養殖場儘快完善廢棄物處理設施的同時,將補貼比例適當向中小規模養殖場傾斜,可以對主動治理汙染的養殖戶給予一定政策性補貼或資金獎勵。另外,可借鑑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大力發展公共畜產環境改善事業,利用減免稅收、免息貸款等優惠政策,建立良好的環保設施建設融資機制。同時,增加廢棄物處理技術研發資金投入,重視科研成果轉化,構建無害化處理循環體系,倡導養殖場對畜禽糞尿日產日清,並採取乾濕分離處置辦法,引進廢水淨化技術,對養殖場汙水進行生態化處理。

3.2優化畜牧產業布局,合理利用廢棄物資源

在畜牧業發展規劃的指導下,綜合考慮地區環境承載量,以農牧結合為原則,合理劃分適養、限養、禁養區域,嚴格控制畜禽飼養密度,確保載畜量與廢棄物處理能力相匹配,對不符合要求的養殖場進行全面整改,引導規模化養殖由密集區向疏散區轉移,促進各地區畜牧業平衡發展。此外,積極尋求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途徑,一是將畜禽廢棄物處理工藝與飼料製作技術相結合,提取糞便中的蛋白質、礦物質、脂肪等物質製作優質飼料;二是大力推進沼氣工程建設,為畜禽糞便經自然分解和厭氧發酵轉化為天然有機肥料提供條件,同時對沼氣池的管理和使用及時跟進,避免沼氣工程建而不用。

3.3進一步完善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政策體系

在現有立法框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畜牧業環境汙染防治技術標準和規範。首先,從立法層面建立嚴格的畜牧養殖環境準入機制,規定建設超過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綜合評估並取得畜牧經營許可和環境承載許可的證明。其次,根據我國畜牧業發展特點和環境容量,對現行技術標準進行相應調整,並對畜禽糞便儲存與利用的環境承載標準給予明確、具體的規定。可借鑑歐盟一些國家的經驗,根據地形、土壤、氣候特點計算出施肥量,同時對糞便施用時間、數量、方法等給出具體量化標準。最後,將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納入畜禽養殖環境汙染治理領域,積極推動畜禽養殖溫室氣體減排工作。

3.4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約束機制

政府應加強執法力度,多渠道提高畜禽養殖監管能力,完善對養殖戶的約束機制。首先,增加鄉鎮地區的環保機構設置,明確各級環保部門、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對畜禽養殖從地區規劃、養殖規模、飼料使用、廢棄物處理和利用各方面進行全面監管;其次,對大規模養殖場嚴格按照規定徵收排汙費,同時對環保補貼資金的使用加強監管,確保補貼資金合理使用;最後,強化公眾監督機制,加大查處力度,對養殖戶隨意排放汙染物的行為進行約束,從公眾監督層面促進環保養殖。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我國環境汞汙染現狀及其對健康的危害
    摘要:通過對我國大氣、土壤、水體3種環境介質中汞汙染的來源、形態、遷移、分布等進行分析,並結合各類介質中汞的超標情況和對汙染地區人群健康的影響,了解我國目前的汞汙染現狀及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3]李永華,王五一,楊林生,等.汞的環境生物地球化學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04,23(6):33-40.[4]吳丹.張世秋.國外汞汙染防治措施與管理手段評述[J].環境保護,2007,(10):72-76.[5]劉娟.中國汞汙染的現狀及防治對策[J].應用化學,2005,34(7):394-396.
  • 重金屬汙染防治環境標準的現狀與對策
    原標題:重金屬汙染防治環境標準的現狀與對策  □王美舒   近幾年來,我國重金屬汙染事件多發頻發。這些事件中有不少排汙企業達標排放,卻同樣引起所在地汙染物總量超標,或者當地人體內重金屬超過健康標準的現象,其中較為典型的是發生在陝西省鳳翔縣的鉛汙染事件。這其中暴露了我國重金屬汙染防治環境標準制定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 土壤汙染治理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關鍵詞:土壤汙染;存在問題;治理對策一、當前土壤汙染治理現狀目前我國耕地汙染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點多、量大、面較廣。我國汙染耕地汙染區域主要為工礦企業周邊農區、汙水灌區、大中城市郊區和南方酸性土水稻種植區等。
  • ...環境防治法釋義-第三章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防治 第一節 一般規定
    一、防治畜禽糞便汙染環境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有機物,同時也經常含有較多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處理不善,不僅會汙染水體、土壤和大氣,而且還會傳播疾病,危害人體健康。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增長,我國畜禽養殖業產生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據1999年的估算,全國畜禽糞便年產生量約為19億噸,其中規模化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相當於工業固體廢物的30%。
  • 2018年版中國畜牧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    一、我國畜牧業信息化發展政策環境    二、我國畜牧業信息化發展經濟環境    三、我國畜牧業信息化發展社會環境    四、我國畜牧業信息化發展技術環境第二章 中國畜牧業信息化產業鏈分析    二、畜禽規模化養殖優勢    三、畜禽規模化養殖場標準    四、畜禽規模化養殖驅動因素    五、畜禽規模化養殖核心競爭力  第二節 畜牧業信息化標準化趨勢分析    一、
  • 建甌:狠抓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落實
    為鞏固建甌全市清理畜禽養殖汙染工作成果,加強長效管理,嚴厲打擊畜禽養殖汙染回潮現象,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近日建甌市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畜禽養殖汙染整治工作的通知》,全面強化責任擔當,狠抓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工作落實。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我國日前缺少專項的地下水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相關的水環境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其中提出了地下水環境保護的一般原則,但一般把重點放在地下水量方面,也未明確指出地下水環境保護的具體內容和劃分地下水環境保護的責任(羅蘭,2008)。
  • 為大氣汙染防治把脈開方的「老中醫」柴發合:退休後越來越忙
    柴發合有很多「第一」的頭銜——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領域首席科學家,主持編制首個「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汙染防治計劃,擔任我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修訂技術組組長,率先提出突破行政區劃、以空氣品質改善為核心的區域聯防聯控理論……作為大氣環境學科帶頭人,他的大量創新性研究成果,已轉化為我國大氣環境保護的標準、技術指南、方案、規劃和管理辦法等,推動著區域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某萬頭生豬養殖場廢水汙染防治措施分析
    該類廢水有機物濃度高、含氮磷量大、懸浮物多、臭味大,汙染負荷高,處治理難度相當大。目前,國外養豬場廢水主要採用超濾、反滲透等工藝,處理費用相當高,不適合我國國情。目前,國內對畜禽養殖廢水的處理基本上是綜合利用和達標排放兩種形式。畜禽養殖糞汙的處理首先應考慮種養結合,儘量做到汙染物資源化,實現綜合利用。
  • 《泉州市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方案(2021—2025年)》全文,農業面源汙染...
    》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工作,控制和削減汙染物進入水體和土壤,減輕農業面源汙染的環境危害,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控」,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即畜禽養殖廢棄物(包括糞便和病死畜禽)、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農業面源汙染監測網絡常態化、制度化運行,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模式和運行機制基本建立,農業資源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明顯提高, 農業生態服務功能明顯增強,農業生態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 我國土壤環境汙染現狀及土壤汙染治理案例分析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近年來環境汙染的加劇和各種有毒物質以及廢棄汙染物的增多,我國的土地環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害並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檢測土壤環境的法律法規以及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對於改善土質,減小土壤的汙染範圍,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結合汙染實例探討了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並提出了相關治理修復建議。
  • 雙堠鎮多措並舉整治畜禽養殖汙染
    為貫徹落實市縣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大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雙堠鎮高度重視畜禽養殖汙染整治工作,注重立足當前,謀劃長遠,以源頭管控為重點,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整治工作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強化宣傳引領,營造良好氛圍。
  • 科學精準防治臭氧汙染
    為切實有效地進行環境空氣臭氧汙染防治,需要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開展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工作,準確定量分析城市—區域—全國等不同空間尺度上的臭氧來源。要弄清楚複雜的氣象過程以及汙染物的水平輸送和垂直輸送過程,制定合理有效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策略,明確控制重點,不斷提高臭氧汙染防治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 我國汙染場地修復產業的現狀及問題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汙染場地的修復是目前世界各國所普遍關注的熱點。本文從汙染場地的概念出發,分析了我國汙染場地的環境管理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汙染場地環境管理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制定和完善汙染場地防治的專門法律、法規和標準、治理責任的認定與修復資金的籌集思路以及修復技術的選擇等建議。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環境經濟形勢分析與對策研究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均產生了深刻影響,並且在疫情防控仍不能放鬆的同時,各地企業復工復產已陸續開始,這對有序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總體上帶來了挑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
    第二十六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環境執法機構和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有權對從事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等活動的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者應當如實反映情況,並提供必要的資料。實施現場檢查,可以採取現場監測、採集樣品、查閱或者複製與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相關的資料等措施。
  • 關於天元區2020年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情況的公示
    為切實做好天元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工作,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打下紮實的基礎,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株洲市天元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實施方案》(株天政辦發〔2018〕35號),明確我區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工作目標
  • 我國資源環境問題及其控制對策與措施
    摘要 文章分析了我國的資源環境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導致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的主要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 資源環境,對策與措施 自然資源和環境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自然物質基礎,是社會生產資料和人們生活資料的基本來源。新中國成立後,對資源和環境的開發利用在深度和廣度上日益擴大,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經濟成就,但也付出了資源環境的沉重代價。
  • 華北地區不同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汙染特徵
    河南師範大學環境學院,黃淮水環境汙染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環境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水處理關鍵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2.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汙染過程與基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城市生態環境修復與汙染防治重點實驗室摘 要為調查華北地區畜禽養殖環境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汙染特徵及影響因素,採集河北省和天津市不同規模的養豬場和養雞場新鮮糞便樣品,分析糞便中ARGs 汙染水平及有機質與
  • 魏永傑:我國大氣汙染的現狀與發展
    氮氧化合物與VOCs作用生成臭氧:RH+OH+NO+hν->…->O3+NO2+RCHO二、我國大氣汙染的歷史及現狀1.1970s年代我國環境保護起步;我國能源結構長期以煤為主,加以粗放的加工消費方式,煤煙型汙染突出;開始SO2煙塵和降塵的監測;城市著重於解決工業企業的點源汙染——鍋爐改造,消煙除塵;1979年9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