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土壤環境汙染現狀及土壤汙染治理案例分析

2020-11-21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近年來環境汙染的加劇和各種有毒物質以及廢棄汙染物的增多,我國的土地環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害並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檢測土壤環境的法律法規以及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對於改善土質,減小土壤的汙染範圍,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結合汙染實例探討了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並提出了相關治理修復建議。

土壤環境汙染現狀

土壤的汙染物包括:無機物(酸、鹽、鹼和重金屬);化學肥料;放射性物質;有機農藥;寄生蟲、病毒、病原菌;汙泥、礦渣、煤粉灰;有機廢棄物。我國的土壤質量近幾年來一直在下降,除了發生一些常見的沙化、鹽鹼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生態的惡化外,還有農藥等有機汙染物,這些土壤汙染物廣泛集中在城市的工礦區、交通線路和城市近郊,越來越多的城市汙染物使土壤的壓力已經不堪重負。土壤環境的汙染大大加劇了土地資源的短缺,尤其是在城市建設快速發展佔用了大量的耕地的同時,越來越嚴重的土壤汙染問題使得土地資源的短缺現狀越來越讓人擔憂。

嚴重的土地汙染問題導致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受到了嚴重影響。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東部地區,在土壤中檢測出的有機汙染物多達60餘種,而其中的將近三分之一的難降解的有機物對土壤的有毒性影響較大,導致土壤中毒性始終存在,這些有毒物質通過生物的生長過程使有毒物質進入到植物體內,導致了大批農產品在出口時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量,從而使作物產區的經濟嚴重受損。

土壤汙染治理實例分析

場地概況

某沿海城市一船廠,佔地面積約為186700平方米,ZF決定在此地興建一個主題公園,為了支持這個主題公園項目計劃,ZF決定提供填海土地、相關基礎設施和用地設施。為此,ZF必須對此船廠進行拆遷工作。

土壤調查的技術要點

合理制定採樣方案,具體包括如下內容:擬定具體的採樣位置、現場樣本採集、確定檢測方法、擬定樣品數量、描述採樣過程等等。

採樣布點要點。在採樣布點時,可根據不同的場地條件選擇相應的方法,如汙染分布相對比較均勻的場地可以採用隨機布點法;潛在汙染較為明確的場地則可採用專業判斷法;汙染分布不均勻或是汙染分布範圍較大的場地,可以採用分區布點法或系統布點法。本案例中採用的是分區布點法,在廠區的平面圖上按照50m×50mm進行單元劃分,每個單元格內布設1個採樣點。

採樣方法。在採樣時,可將土壤分為兩層,即表層土和深層土,並按照場地的實際情況確定採樣深度,若是場地條件相對比較複雜,則應當多分幾層進行採樣,這樣能夠使檢測結果更加準確。本案例中分三層進行採樣,即表層土、中層土和深層土,各層的採樣深入分別為表層0.5m、中層1.5m、深層3m,共採集樣品96個。採樣設備也需要結合場地條件進行選擇,並遵循合理適用的原則。如果是對原狀土進行取樣,則應當按照土壤類型及汙染物理化性質等選用如下設備:劈裂採樣器、套管採樣器或是活塞採樣器。當需要對含有揮發性汙染物的樣品進行採集時,應當減少對樣品的擾動,不得對樣品進行混合或均質化處理。樣品採集完成後,應當按照汙染物理化性質選擇合適的容器進行保存,有機汙染土壤的樣品應當在4℃的條件保存與運輸。

土壤檢測結果

由相關的檢測結果得知,在該場地上存在苯、氯苯、硝基苯,雜填土與粉質粘土層的汙染相對比較嚴重,粉砂夾粉土層的汙染比較輕,最大濃度出現在場地的正中心,該區域原為第二生產車間,主要生產的產品為硝基苯。

土壤修復對策的對比與選擇

在選擇土壤修複方案時,應對如下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對人體健康與環保的要求、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治理效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總體費用、周邊居民的接受性。結合該汙染場地的基本特徵以及汙染物的具體特點,並對目前較為常用的土壤修復技術進行分析,適用於該場地土壤修復的技術有以下幾種:化學氧化技術、生物通氣技術、焚燒法、換土法。需要著重闡明的一點是,在啟動大規模土壤修復工程前,必須對擬定採用的修復技術進行現場試驗,同時要對技術的經濟性加以評估,只有確保所選用的技術各個方面均符合要求,才能進行具體的方案設計。

對土壤環境治理的建議

構建場地汙染修復監管體系

各ZF部門應加強溝通,各司其職,形成監管合力。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要根據工業布局調整,及時向國土、規劃、環保等部門通報工業企業搬遷和關停並轉情況;環保部門要把工業企業原址場地汙染狀況調查納入汙染普查的重要內容,建立監測網絡,完善監管機制,為分類管理、科學處置奠定基礎;國土、建設、規劃、環保部門,要嚴把工業企業原址開發利用審批關。

建設汙染場地健康風險評價體系

汙染場地健康風險評價應從人體攝取汙染物的途徑及機理、汙染物對人體產生不良效應的劑量、汙染場地背景資料、汙染狀況、毒性評估、汙染風險估算等方面對汙染場地的健康風險進行評價,計算基於健康風險的土壤汙染修復限值,從而為建立相關修復標準提供依據。

建立健全場地汙染防治法律法規體系

完善我國場地汙染防治立法,一是制定專門的場地汙染防治法,著重解決場地汙染的整治問題;二是修改完善現行不適應場地汙染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三是針對場地汙染源的實際情況,制定新的汙染防治單行法。

制訂場地汙染修復標準體系

將場地汙染修復和土地再開發利用結合起來,根據土地的未來用途確定土地整治和修復的目標,建立適合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汙染修復標準。地方ZF可依據當地汙染影響的實際情況,發布和施行更為嚴格的地方標準,加強汙染場地管理。

因為土壤汙染的不可逆轉性與隱蔽性,在環境汙染中是極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必須引起我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應該有效及時地治理土壤汙染。我國在土壤環境管理方面也是極度缺乏,至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有效管理制度,完善各種環境保護法規,從行政上和立法上共同支持土壤汙染的管理與治理。(《地理與環境》雜誌)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我國土壤環境汙染現狀及調查評估技術分析
    我國土壤環境汙染現狀及調查評估技術分析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近年來環境汙染的加劇和各種有毒物質以及廢棄汙染物的增多,我國的土地環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害並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檢測土壤環境的法律法規以及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對於改善土質,減小土壤的汙染範圍,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結合汙染實例探討了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並提出了相關治理修復建議。
  • 土壤汙染治理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關鍵詞:土壤汙染;存在問題;治理對策一、當前土壤汙染治理現狀目前我國耕地汙染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點多、量大、面較廣。我國汙染耕地汙染區域主要為工礦企業周邊農區、汙水灌區、大中城市郊區和南方酸性土水稻種植區等。
  • 淺論我國農業土壤汙染現狀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是生物和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環境,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我國農業土壤汙染不斷加劇。由土壤汙染引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和群體性事件逐年增多。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農業土壤汙染現狀的分析,揭示土壤汙染防治的必要性,提出加強土壤汙染防治,切實保護土壤資源及加強土壤保護等方面的建議。
  • 我國汙染場地修復產業的現狀及問題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汙染場地的修復是目前世界各國所普遍關注的熱點。本文從汙染場地的概念出發,分析了我國汙染場地的環境管理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汙染場地環境管理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制定和完善汙染場地防治的專門法律、法規和標準、治理責任的認定與修復資金的籌集思路以及修復技術的選擇等建議。
  • |||2017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圖】
    (3)我國土壤修復的發展狀況  ①我國土壤汙染現狀  我國對於土壤汙染的關注起步較晚。為了調查中國土地汙染的現狀,原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土資源部耗資10億元聯合啟動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及其預防措施的調查工作,特別是對農業用地的調查。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總體上,長期以來我國水環境保護的重點是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的監管能力建設相對薄弱,相關工作明顯滯後。目前我國在地下水環境監管中尚缺乏完善的有關地下水汙染場地調查評估標準、治理修復標準及相關技術規範。汙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復治理資金需求巨大,為此,發達國家一般採取基於風險的管理模式,優先處置高風險的汙染場地,根據土地利用規劃情況(住宅、商業、工業、農業或娛樂設施用地等)開展風險評估,基於風險管理的模式制定不同管理對策,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範圍內。
  • 我國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現狀、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對策
    畜禽養殖汙染威脅到了人類的健康,嚴重製約了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強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的要求,此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農業環境汙染治理問題。鑑於此,筆者從我國畜禽養殖汙染現狀出發,探究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的主要成因,並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以期為我國畜牧業環境汙染治理提供一定參考。
  • 中德土壤汙染治理責任主體比較研究
    因土壤汙染介質的特殊性,其涉及到的主體包括汙染行為人、土地使用權人、土地所有權人等。在土壤汙染治理中,責任主體的認定是一個核心和複雜的問題。儘管我國在《關於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國務院關於印發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中都對責任主體作出了規定,但是這些法規僅初步涉及土壤汙染責任主體認定,在具體案件適用中會顯得不接地氣。
  • 土壤汙染治理刻不容緩 ?威立雅土壤修復技術有哪些優勢?
    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草案)》進行了審議。這是我國國家層面制定的第一部土壤汙染防治領域的單行法。市場人士認為,政策利好之下,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有望取得較大突破,並將極大地釋放土壤環境監測和土壤修復等市場空間。
  • 張榮:耕地土壤汙染治理與效果評價
    曾負責/參與農業部「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汙染監測」、「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技術集成」、農財兩部「湖南重金屬汙染耕地治理和種植結構調整試點」第三方評估、生態環境部「環江縣北山礦區下平洞村農田綜合調查及治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低積累作物品種篩選與超富集植物間套作修復技術研發」等農用地治理修復和評估項目。
  • 江門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成效評估的公告
    按照國家、省與江門市統一要求,蓬江區圓滿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及工業園區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工作,完成133個企業地塊和2個填埋場地塊基礎信息調查、風險篩查,完成6個高關注度企業地塊、1個低關注度地塊、1個填埋場地塊及1個工業園區初步採樣調查,初步掌握蓬江區土壤汙染狀況;有序推進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和汙染地塊的治理與修復,督促土地使用權人完成4個疑似汙染地塊土壤汙染狀況調查與1個汙染地塊土壤治理與修復,未出現汙染地塊被開發利用的情況
  • 土壤環境管理相關政策梳理及影響分析
    影響:有助於建立統一的環境監管標準體系,為推進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全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範圍包括:   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及相關監測評估;   土壤汙染風險管控;   汙染土壤修復與治理;   關係我國生態安全格局的重大生態工程中的土壤生態修復與治理;   土壤環境監管能力提升以及與土壤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的其他內容。
  • 棕地講堂系列(三)——中國棕地治理的現狀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中國「棕地」的產生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大躍進」時期甚至更早時的一些高汙染工業企業的建設。由於早期工業規劃選址不注重考慮環境因素,大多數工廠建在城市中心或周邊地區,由於經營管理粗放,環保措施不完善,土地汙染狀況十分嚴重。談過了國外的一些棕地治理經驗以後,我們這次來談談我國的棕地到底是什麼樣現狀。
  • 我國環境汞汙染現狀及其對健康的危害
    摘要:通過對我國大氣、土壤、水體3種環境介質中汞汙染的來源、形態、遷移、分布等進行分析,並結合各類介質中汞的超標情況和對汙染地區人群健康的影響,了解我國目前的汞汙染現狀及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筆者通過對汞的基本性質、用途及我國汞汙染的分布和汞汙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現狀等3方面來介紹我國的環境汞汙染現狀。1汞的基本性質和用途汞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如巖石、土壤、植物、河流、大氣中都普遍存在汞,但其含量很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可稱其為自然含汞量。
  • 「案例分享」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劉晶晶,楊勇,陳愷中科鼎實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摘要近年來,我國汙染場地修復工程項目數量快速增長為了實現汙染場地的有效、安全治理,首先對我國目前汙染場地修復現狀及二次汙染風險特點進行了分析,以北京焦化廠原址汙染場地修復工程為例,對該類典型有機汙染場地在異位修復工程中的主要施工工程和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風險來源進行了詳細分析,並針對修復工程中的氣態汙染物、尾氣和揚塵3項關鍵要素建立了全面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措施體系。
  • 關於土壤汙染重點監管企業籤定土壤汙染防治責任書情況的公示
    附件:《土壤汙染重點監管企業土壤汙染防治主要責任》 土壤汙染重點監管企業土壤汙染防治主要責任       一、嚴格執行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制度。新、改、擴建項目在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時,應按照國家有關技術規範開展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編制調查報告,並按規定上報環境影響評價基礎資料庫,同時將調查報告主要內容通過本單位網站等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向社會公開。     二、嚴格執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準入制度。新、改、擴建項目用地應當符合國家或者地方有關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
  • 中國的土壤汙染到底有多嚴重!
    中國的土壤汙染到底有多嚴重!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中國的土壤汙染到底有多嚴重,至少流傳著三個版本:1、有汙染,但沒什麼特別的這是一般的輿論環境,地方政府基本也是這麼個態度,所以普通人能夠獲知的信息,基本都是這樣的。
  • 銅仁市國家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土壤修復與治理示範工程項目...
    為進一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十三五」順利收官。11月25日,銅仁市政府組織召開「銅仁市國家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土壤修復與治理示範工程項目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生態環境部有關科研院所、高校專家組成。
  • 2019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現狀:中央已累計撥付280多億元專項資金 下...
    耕地土壤汙染問題突出,修復市場空間巨大根據原國土部和環保部的聯合調查,2014年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汙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
  • 中科院院士朱永官「把脈」廣西土壤汙染治理
    朱永官院士為廣西土壤汙染治理支招。趙瑞攝廣西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鑫在會上發言。趙瑞攝研討會現場。當天下午,「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研討會在廣西環保集團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朱永官攜手生態環境領域專家,以「助推農村水環境治理建設宜居美麗鄉村」為主題,圍繞土壤綠色生態修復和農村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目標,按照「問題精準—對象精準—措施精準」的思路,通過專題報告和技術產品推介方式開展精準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