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賃市場調查:多地發力購租並舉 長租公寓崛起

2020-12-16 樂居財經

日前,住建部等九部委選取廣州、深圳、南京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地區。上海首批公開出讓的兩幅租賃住房用地成交,採取只租不售模式。北京也要求拿地企業自持租賃住房,只租不售。

業內人士認為,在打造多層次住房結構的房地產政策指向下,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部分城市住房供應正從「重售輕租」轉向構建「租售並舉」態勢,住房租賃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期。

住房租賃政策密集出臺市場迎來新一輪發展期

據「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目前,12個試點城市中,廣州和佛山等地已出臺實施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如廣州等城市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造為租賃住房,並執行居民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標準。佛山除明確開展賣地自持和「商改租」之外,還允許將工業物業改為租賃住房以盤活存量房源。

今年以來,各地密集推出鼓勵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政策。廣東1月發布《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搭建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的住房租賃平臺,用於收購或長期租賃庫存商品房等。截至6月,廣東省已成立肇慶、清遠、汕頭、佛山、東莞、中山等6個地市租賃平臺。

北京市在今年兩會期間明確將「培育和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作為2017年的主要任務。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正力圖使「租房住」成為解決居民住房問題的重要方式,同時將完善「限房價、控地價」地塊企業自持住房租賃的管理辦法。

上海市近日發布的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十三五」期間,上海市租賃住房用地供應佔比約為31%,推出租賃住房共計70萬套,加快住房市場向租售並舉轉變。

記者梳理發現,北京、上海和杭州等熱點城市已要求部分出讓土地須自持或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賃型住房,有的地塊甚至要求100%自持,有的地塊的自持期限高達70年。

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政策如此密集出臺,釋放出我國住房租賃市場或將迎來黃金髮展期的重大信號。

萬科董事長兼總裁鬱亮表示,「購租並舉」是建立我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現在發展租賃市場是在「補課」,未來市場前景看好。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利於完善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對促進住有所居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個人住房仍是租賃市場主體長租公寓快速崛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住房租賃市場正在快速擴張。全國約有1.6億人在城鎮租房居住,以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等新市民為主。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我國住房租賃形式大致有兩種:個人住房租賃和由專業租賃機構運營或房地產企業自持經營的長租公寓。上海公寓企業聯盟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出租房約有1億套,其中超過90%為個人出租,品牌公寓企業總佔有率低於2%,開發商自持經營的居住用房不足1%。

個人住房出租在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中佔絕對優勢,滿足了多數租房者不同層次的需求。但記者調查發現,這部分市場長期以來存在合同不報備、租客維權難、二房東及群租現象屢禁不絕等問題。

相比個人住房出租,由專業化租賃企業運營或由房地產企業自持經營的長租公寓,正快速崛起,發展迅猛。

目前,一批企業加緊布局長租公寓市場,如魔方公寓、灣流、YOU+、自如等。以魔方公寓為例,自2010年成立以來,企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5個大中型城市布局,房屋數量約3萬間,為近5萬餘名租戶提供服務。北京蛋殼公寓目前也有3萬套房間出租,且每月新增量達5000間。

而由於掌握房源及資金優勢,房地產開發商自持經營的長租公寓業務發展極為迅猛。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房地產企業已開始探索「開發-租賃」模式,全國排名前30位的開發商中,已有60%以上選擇進軍長租公寓市場。

例如,旭輝領寓在起步半年時間內,規模已達到5000間,且單店全部盈利,旭輝提出5年內集中式公寓數量要超過20萬間。萬科也在長租公寓市場頻頻出手,截至2016年底,廣州萬科長租公寓已達4000間,未來3年內有望突破5萬間。在深圳,萬科泊寓目前已儲備項目19個,累計獲取房源35000間,將在未來3至5年逐步推向市場。

一些承租者權益難以保障亟待政策配套

業內人士認為,對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來說,發展長租公寓勢在必行。

「隨著一線城市房價高漲,新房市場供應高端化,很難滿足剛需群體需求。大力發展長租公寓,是解決城市新就業群體居住問題的有效路徑。」廣州市住房保障辦審核分配處副處長陳維新說。

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這些公寓普遍存在租賃房源總量不足、政策支持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由於資源稀缺,不少公寓需排隊等候入住,且租金較周邊民宅高出不少。廣州萬科長租公寓負責人張成皓表示,機構出租房屋,要納的稅種有房產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整體稅率在17%左右,這部分成本只能轉嫁給租房者。

此外,有些地區承租者的市民待遇難以保障。如有的城市把居住證的申領和公寓的產權性質掛鈎,租住公寓的外來居民難以享受一些基本公共服務。陳馳表示,「我們在上海嘗試過幫助租客辦理居住證,但大多社區並不認可我們的租賃合約,為租客辦理居住證成了大難題。」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程嘯建議,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型租賃模式,另一方面,對傳統的個人住房出租市場應該加強監管,儘快制定行之有效的辦法使之更加規範,保障租客和房東的合法權益。(記者鄭 鈞天、周強、李萌、王陽)

相關焦點

  • 加快構建深圳「租購併舉」機制,瑞誠集團正力求提高租賃服務品質
    6月5日,發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更是推進了「租購併舉」格局的加速形成。 租購併舉大潮下,租賃市場成為房企的「第二跑道」 如今的租賃住房市場可以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甚至有人說在告別「樓市黃金十年」之後,房地產唯一擁有政策紅利的僅剩租賃市場。
  • ...全國政協「建立『租購併舉』制度,加快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宿舍型和住宅型有明確的建設和消防驗收標準可參照,但對長租公寓目前各地簡單地參考酒店標準進行建設和驗收,而兩者功能差異很大,若簡單按酒店標準進行建設和驗收,又增加了開發成本。建議政府加快出臺長租公寓建設標準、消防審驗標準和運營管理標準。
  • 首部住房租賃行為規範即將出爐 推動租購同權加速落實
    籤訂長期住房租賃合同且合同履行達到一定年限的,按照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規定享受相應的政策支持。」租購併舉是建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而保障租賃機構和租客雙方和權益、發展長期租賃是租購併舉的重要環節。空白研究院創始人楊現領對記者表示,發展長期化租賃的核心是保護租客權益以及公共服務均等化。
  • 助力「租購併舉」,圓夢「住有所居」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實現群眾的「安居夢」,從「房住不炒」的定位到「長效機制」的確立,再到「租購併舉」的提出,解決人民群眾的安居問題一直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尤其「租購併舉」住房制度改革提出後,補齊長期以來我國住房體系中「租」這個短板,成為讓各個群體通過不同渠道實現住有所居美好夢想的具體路徑。
  • 長租公寓爆雷潮引發多地加強租房市場監管力度,年底四城相繼發文
    此前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長租公寓市場而言,及時完善相關監管規範迫在眉睫。面對長租公寓的接連爆雷,11月以來,深圳、西安、武漢、南京等地相繼發文,將進一步加強規範租賃市場秩序。長租公寓頻頻爆雷2015年12月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的意見首次被提出;2016年年底正式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2017年各地大力發展租賃市場,九部委發文在廣州等12個城市試點,廣州率先打出「租售同權」,繼而深圳、武漢等50餘城市出臺發展租賃政策。
  • 瑞誠集團 : 新風口下,打造深圳長租公寓新模式
    ,由購買為主的市場逐步進入購租並舉的市場。長租公寓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政府和房企形成共識,深圳長租公寓迎「最好時代」  政策利好頻出,為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吸引各方投資人搶灘,長租公寓儼然已成為各路資本追捧的投資標的。
  • 北京發布住房租賃新政策 完善「購租並舉」住房制度邁出一大步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新聞分析:北京發布住房租賃新政策  完善「購租並舉」住房制度邁出一大步新華社記者孔祥鑫經過前期公開徵求意見,在吸納社會公眾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後,《關於加快發展和規範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29日正式發布。
  • 上海閔行推進長租公寓合規化:一商住房改建公寓可辦居住證
    在此之前,包括萬科泊寓以及魔方公寓在內,類似集中式長租公寓由於是商住房改造的原因,加之配套政策尚未完善導致租戶無法辦理居住證。這也讓該類長租公寓流失了一部分客群。青年公寓不能辦居住證?即便青年公寓合法正規,租戶每月支付4000-5000元的房租,工作收入穩定,且按時繳納社保,但仍無法辦理居住證。
  • 深圳長租公寓也在「豪宅化」
    不過,最受傷的或許是那些「被豪宅」的普通住宅,很多房源都需要多交「被豪宅」稅。而在目前火熱的長租公寓市場,似乎也有越來越多的「豪宅」加入其中。近日,位於深圳福田區的萬科瑧山府項目引起市場關注。除了低調開盤的消息,更引起購房者注意的是其中一棟將直接轉為高端人才租賃住房,或是為了響應政府鼓勵租賃及大力建設保障房的大趨勢。
  • 上海住房租賃市場實施意見發布 租購能否「同權」?
    《實施意見》明確,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是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上海將始終堅持中央關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  租房也將能享受與購房同等的公共服務嗎?《實施意見》的出臺將對上海居民住房產生哪些影響呢?
  • 租賃企業融資總額已超400億 長租市場如何走得長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租購併舉」的頂層設計和「房子是用來住的」的發展定位下,租賃住房建設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市場趨勢,吸引了眾多企業入局,同時也使房屋租賃行業成為資本新寵。數據顯示,近年來,以長租公寓運營商為代表的諸多房屋租賃企業獲得融資總額已超400億元。房地產市場格局的轉變以及資本的大量入場,讓長租公寓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
  • 長租公寓裝修悄然崛起,正在成為風口上的風口
    長租公寓的火熱與爭議在租售並舉的政策主導下,長租公寓無疑是這一年多來最為火熱的產業風口之一。特別是今年長租公寓市場發展迅猛,尤其是房租的大幅上漲更是引起大眾的熱議。除了中介搶房、哄抬價格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如今租房市場供需結構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 下半年10地出臺租房新規,6地長租公寓迎強監管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以工商登記為準,全國目前已經註銷或吊銷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約有170家,佔相關企業總量的15%。  如何順利租到「放心房」,成為超2億租客乃至監管部門關注重點。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下半年已有深圳、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地發布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監管新規。
  • 深圳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 直擊長租公寓痛點
    最近,各地長租公寓頻現「爆雷」,租客和業主都成為受害者群體,租賃市場的監管亟待加強。11月17日,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於切實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的緊急通知》,《通知》多處內容直擊長租公寓的「痛點」。
  • 廣東分會場積極建言「租購併舉」
    南方日報訊 (記者/胡良光 通訊員/張佳屏 吳睿)9月24日,全國政協召開第九次遠程協商會,圍繞「建立『租購併舉』制度,加快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建言資政。協商會在全國政協機關設主會場,在廣東、浙江、四川省政協設分會場。省政協主席王榮出席廣東分會場會議。
  • 長租公寓預付金頻暴雷 住房租賃資金帳戶監管迫在眉睫
    長租公寓預付金頻暴雷 住房租賃資金帳戶監管迫在眉睫 經濟日報 | 2020-11-19 09:16:03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長租公寓入住率下降,租金收入減少,特別是來自「租金貸」業務的現金流銳減,導致部分長租公寓企業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
  • 2020年廣東長租公寓發展報告:行業洗牌加速
    當前,我國正處在住房存量時代,廣東多年人口持續淨流入,使得住房租賃市場迅速崛起。為構建「租購同權」「租售並舉」的住房制度,滿足城市居民追求居住幸福和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國家、地方相關政策的因勢利導以及金融機構大力扶持下,廣東長租公寓依然保持平穩發展勢頭,政策性租賃住房對人才住房需求的保障功能日益凸顯,企業和行業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信念和決心日益堅定。
  • 蛋殼公寓陷破產傳聞,多地發文強監管 長租公寓市場難題何解?
    我愛我家集團前副總裁胡景暉在兩年前拋出的觀點已在杭州鼎家長租公寓破產事件中得到驗證。蛋殼公寓是否會步其後塵?萬億市場、政策紅利、資本推動,乘風而起的長租公寓市場何以頻頻遭遇資金鍊危機?次日,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於切實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的緊急通知》,強調租金收取方式不得「高進低出」「長收短付」,同時不得誘導租客使用「租金貸」。
  • 潘石屹:做長租公寓非傻即騙,官方到底什麼態度?
    如果回顧長租公寓,應該源於2015年國家從政策上提出來後,很多企業嗅到了商機,紛紛進軍租賃市場,不管房地產開發商還是其他機構,都覬覦已久希望分食租賃市場這塊大蛋糕,並紛紛涉獵長租公寓行業,可謂趨之若鶩,「長租公寓」火得一塌糊塗。 可是偏偏很多企業從一開始就跑偏了,要麼從一開始就心術不正,要麼就是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
  • 崑山推出首批國資高品質人才長租公寓 開啟住房租賃市場新格局
    近日,由崑山城投集團和人才科創發展服務中心共同合作打造的「昆寓」系列租賃品牌正式推出450套全新房源,這是該市首次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向科創人才定點推出的長租公寓。   面對城市租房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崑山市在打造高品質人才長租公寓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