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當局在果敢地區廢除漢字教材,果敢人以後也許不再會講漢語?

2020-12-15 騰訊網

「果敢」地區是緬北最大的華人聚集區,它的統治者原本是彭家聲。在彭家聲主政果敢時期,當地是通用漢語的,因為果敢族就是當年進入緬甸的漢人族後裔。不過,自2009年的果緬戰爭過後,當地已被緬甸軍隊控制。緬甸當局在果敢全面推行緬語、緬化,廢除了漢字教材。因此,果敢人多年以後也許不再會講漢語。曾幾何時,果敢是緬北的漢語通用地區。

在過去彭家聲當政時期,果敢的商店、飯館、學校、網吧、電視臺都在使用與中國大陸一樣的簡體漢字,只把緬文作為輔助性語言。當地通用漢語,只不過帶有雲南口音,學校教材也與雲南省相同,甚至就連最基本的電力供應也是我國雲南電網給他們提供的。

而且,果敢地區只在名義上歸屬緬甸的撣邦,實際的行政、軍事、教育、文化、經濟都是獨立狀態。當地90%的人口都是果敢族,因此是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但遺憾的是在果緬戰爭後,果敢同盟軍已被緬甸政府軍瓦解,一部分殘兵被隔壁的佤邦聯合軍所吸收,一部分還在堅持與緬甸政府軍打遊擊戰,其領導人彭家聲垮臺,不知去向。

目前,果敢已經被更名為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為了去除漢化,緬甸早就開始在果敢地區推行緬文教育,勒令所有的學校都開始教授緬文和緬語。如今,距離那場果緬戰爭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之久,緬語教育已經比較普遍。或許在多年後,當地人真的已經不會再講漢語。

2009年到現在不到10年的時間,果敢的局面已經完全變了樣。尤其在教育方面,以前的果敢學校學漢文,習漢字。現在的果敢學校,漢文標識被完全剝落,取而代之的也是緬文;學校開始大量教習緬文,漢文開始龜縮於果敢人的口口相傳之中。

隨著緬甸在果敢的勝利,未來的緬文還會在果敢地區大行其道並增強。而此消彼長的是,漢文的地位還會進一步喪失。且由於果敢的民族主義勢力已經被驅除出果敢,未來也難以有重返果敢的能力,漢文在

果敢復興的機會也越來越渺茫。

相關焦點

  • 緬甸當局在果敢地區廢除漢字教材,果敢人將來或不會講漢語?
    但這其中,曾隸屬於中國的果敢被劃入緬甸,歸緬甸管理。據了解,果敢的人多數都是華人,講漢語,但緬甸徹底控制果敢後就要求在果敢地區廢除漢字教材,並讓他們學習緬甸文化,說緬語,長期以往發展下去,果敢人將來有沒有可能不再會講漢語?清朝末年的衰敗,讓果敢不再依附於中國,但他們依舊保持中國人的習俗,以漢語為主,到處都是漢字。
  • 別再相信果敢地區廢除漢語了 那是謠言
    果敢地區,現在叫果敢自治區,本地百姓90%以上是漢族,在緬甸叫做果敢族。果敢自治區也有少量的傣族、苗族、傈僳族 、崩龍族(德昂)、佤族、本族,不過這些民族漢化很嚴重,幾乎都說漢語,只有極少數不會漢語。網上總有人在說,果敢地區廢除漢語了、果敢地區禁止果文(漢文)教學了等等謠言,可以說,發這些帖子的網友肯定來都沒有來過果敢,純粹道聽途說,以訛傳訛譁眾取寵,或者另有目的。果敢自治區與中國雲南接壤,天天和中國人打交道,跨境婚姻舉不勝舉,怎麼可能廢除漢語?
  • 落後的國家說漢語用漢字?若不娶果敢女孩為妻,一生最大憾事!
    作為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緬甸果敢的主要交通工作還是摩託車,這是在城市裡生活的當地人住的條件來看的話,貧富差距很明顯。這個地區就是果敢。說到這個名字肯定有很多人都會一頭霧水,因為真的可以說是沒聽說過。其實果敢是位於中國和緬甸之間的一個國家,全稱是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這個地區月2700平方公裡,人口有80萬人,但是其中有50萬是華人,但是緬甸都把這些人稱之為果敢人。果敢曾經是屬於中國雲南省的,在1894年的時候,中國和英國籤訂合約的時候,果敢地區是劃分在中國的。
  • 緬甸的一個地區果敢,寫漢字說漢語中國供電,為何一直和緬甸對抗
    在我國雲南於緬甸的交界處,有一片區域。這個區域雖然屬於緬甸政府管轄,但這裡的人說漢語寫漢字用中國的車牌和手機號,就連供電也是中國南方電力公司提供。這個地方就是果敢,地圖上屬於緬甸的老街市。這片地區自元朝起就在中國的版圖之上,不過那時還不叫果敢,居住的也沒有漢人,都是當地的少數民族。
  • 緬甸果敢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2.因為人員的來源跟母國相關,此地很多人就說漢語,再加之經濟聯繫比較方便,水電都用的是母國的,路牌街道也都是漢語的。彭家聲號稱果敢王,長期擔任果敢領導人,但2008年緬甸政府軍突然進攻果敢,拿下了所有地區。3.在2009年的探親戰爭中,彭家聲短暫的拿下了果敢首府老街,在2015年再次發動了反攻戰爭,但實力有限,果敢同盟軍目前只能龜縮在邊境線的紅巖地區。
  • 緬甸把果敢族人當緬甸人還是中國人?
    果敢地區最早的華人是明朝時跟著永樂帝一起南逃的官兵,以後在當地就住下來了,那個時候沒有非常明顯的邊界線。按照某種說法,我們的先民如果曾經在那裡居住過、生息過,那裡就是中國的土地。所以那時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界線,因為很多華人在那個地方,所以嚴格的說,它慢慢的就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 祖籍四川涼山州的果敢王彭家聲,最希望收復果敢:果敢人就是漢族
    彭家聲與「鴉片將軍」羅星漢、「海洛因之王」坤沙都是同班同學,都是經過大世面的人。因此,他年輕時就逐漸養成了敢打敢拼不怕事的性格。但真正改變彭家聲命運的,還是在1965年緬甸政府軍廢除果敢土司制度,接管果敢地區防務開始的。
  • 曾經的中國領土:果敢
    後來,國康地區被反清軍的殘餘佔領,他們堅持在這裡與清軍對抗。為了加強統治,清朝在緬甸北部建立了「木榜宣威寺」,以管理果敢地區。 1886年,英國軍隊佔領了整個緬甸。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並成為英國殖民地。 1897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籤署了一項不平等的條約,並將果敢地區納入了英屬緬甸。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和緬甸於1960年劃定邊界。本著「尊重歷史,關心現實」的精神,中國同意果敢留在緬甸領土上。
  • 曾經的中國領土:果敢
    後來,國康地區被反清軍的殘餘佔領,他們堅持在這裡與清軍對抗。為了加強統治,清朝在緬甸北部建立了「木榜宣威寺」,以管理果敢地區。 1886年,英國軍隊佔領了整個緬甸。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並成為英國殖民地。 1897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籤署了一項不平等的條約,並將果敢地區納入了英屬緬甸。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和緬甸於1960年劃定邊界。本著「尊重歷史,關心現實」的精神,中國同意果敢留在緬甸領土上。
  • 一個曾經的中華屬地——果敢
    後來果敢地區被反清復明的軍隊殘部佔領,並在此地堅持與清軍對抗。清王朝為加強統治在今緬甸北部設立 「木邦宣慰司」,管理果敢地區。1886年英國軍隊佔領緬甸全境,緬甸淪為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新中國成立後,1960年中緬兩國劃界,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的精神,中國同意果敢繼續留在緬甸版圖。
  • 緬甸果敢:70多年前民眾仍說流利漢語,現緬文已成正式官方語言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楊家土司也不得已接受了英國人的統治。清朝並不想放棄果敢,在1894年與英國人劃分中緬邊界時,據理力爭將果敢的統治權重新拿了回來。可弱國無外交,三年以後英國人又逼著清廷籤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自此果敢正式從清廷脫離出去,當地的漢人改為果敢人,漢語也被叫作果敢語。
  • 「果敢王」彭家聲,祖籍四川一口雲南話,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
    「果敢王」彭家聲,祖籍四川一口雲南話,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熟悉緬甸的都知道,該國有一高度自治的區域,果敢區。果敢區前領導人彭家聲,帶領果敢人進行了不屈的鬥爭。84歲高齡的時候,還親自上戰場。年近9旬,自始至終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那麼「果敢王」彭家聲有什麼傳奇經歷?果敢現狀如何?談起彭家聲,不得不提果敢地區。果敢地區面積1萬多平方公裡,首府老街市,與中國雲南省接壤。果敢,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果斷勇敢」,在緬語中是「九戶人家」的意思。
  • 這是一個曾經的中華屬地——果敢
    後來果敢地區被反清復明的軍隊殘部佔領,並在此地堅持與清軍對抗。清王朝為加強統治在今緬甸北部設立 「木邦宣慰司」,管理果敢地區。1886年英國軍隊佔領緬甸全境,緬甸淪為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97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新中國成立後,1960年中緬兩國劃界,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的精神,中國同意果敢繼續留在緬甸版圖。
  • 中國元素難消除,什麼是緬甸果敢?
    (^_^)中國的麻慄壩變成了緬甸的果敢緬甸人只講緬甸語嗎?或許很多人沒有確切的答案。實際上在緬甸一些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地區,講的也是漢語。最近一個緬甸播報漢語新聞的視頻走紅了網絡,引起了很多國內的朋友的關注。用漢語播報新聞的果敢有雲南的網友留了言,給外省的人們進行了科普,稱這個地方說的方言口音就是雲南臨滄話,在那個地方給人的感覺,完全與國內無異!
  • 果敢受緬甸管轄,為什麼說漢語、寫漢字,還稱祖國是中國?
    而曾經在我國和緬甸交界的地方果敢,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只是現在卻成為了緬甸的,這個曾經的地方。大概面積在兩千七百平方公裡。人口大約在二十五萬左右。不過領土雖屬於緬甸但是這裡的居民卻百分之九十的老家都在中國。他們同樣說漢語。為什麼這些華人同胞卻是成為了緬甸人呢?
  • 中國:果敢人是中國的後裔,沒書讀的可以來中國上學
    可以說果敢裡面住著的就是中國人的後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果敢地區的人還是屬於中國國籍,直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迫使清政府籤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生活在果敢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也就是說果敢裡的中國人一夜之間成了緬甸人,然而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而是開始了另外一場鬥爭,果敢人與緬甸人的鬥爭。
  • 果敢地區95%是華裔人,緬軍進入後,果敢王呼籲全世界華人援助
    果敢地區現在雖然是緬甸的領土,可實際上他們的百姓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中國的一份子,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果敢很早以前就歸屬於中國管理,這種從屬關係持續了千百年,已經深入骨髓,根本不是緬甸所能抹除的。那麼,果敢地區為何會落到緬甸手裡,遲遲沒有辦法回歸呢?
  • 緬甸果敢現狀:昔日國門漢字被去除,緬文越來越重要
    昔年間因中國之強盛,漢字一定程度上乃是作為亞洲地區絕大多數國家的官方書面文字存在的,即便其中不乏只會書寫而不知發音者。究其本質便在於彼時時代貼近於龐大之中國才是唯一正確的發展途徑。因此漢字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下,亦形成了一個共同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
  • 國外的一個特區,比果敢跟中國關係還好,人民說漢語用漢字
    隨著時代的改變,科技進步,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逐漸增高,世界各地更是掀起了漢化熱潮,有好多外國人學習漢語,學講漢話,這是中國的地位象徵,更甚至有國家直接像是第二個中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果敢這個國家,處處都有著中國的味道,然而,除了果敢,實際上還有個國家,它被稱為「小中國」,這個國家便是緬甸的佤邦地區
  • 從中國到緬甸,300多年動蕩,20萬同胞異國,果敢路在何方?
    幾百年來,他們說漢語,寫漢字。 為表示對故土的懷念,他們對外介紹時會說自己是「南京人。」為將「果斷勇敢」的教義發揚光大,楊高學特意將落腳的地方更名為「果敢」,並且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