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相信果敢地區廢除漢語了 那是謠言

2020-12-21 布魯士威利

果敢地區,現在叫果敢自治區,本地百姓90%以上是漢族,在緬甸叫做果敢族。果敢自治區也有少量的傣族、苗族、傈僳族 、崩龍族(德昂)、佤族、本族,不過這些民族漢化很嚴重,幾乎都說漢語,只有極少數不會漢語。

網上總有人在說,果敢地區廢除漢語了、果敢地區禁止果文(漢文)教學了等等謠言,可以說,發這些帖子的網友肯定來都沒有來過果敢,純粹道聽途說,以訛傳訛譁眾取寵,或者另有目的。果敢自治區與中國雲南接壤,天天和中國人打交道,跨境婚姻舉不勝舉,怎麼可能廢除漢語?

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

緬甸政府的確在果敢地區推行緬語教學,但是緬政府推行的雙語教學,一邊學緬語,一邊學自己民族語言。緬甸政府肯定知道廢除少數民族(果敢族在緬甸事合法少數民族)本民族語言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他們不會傻到這這樣的事情。當然,緬甸政府有些做法的確顯得小氣斤斤計較,比如在劃分教學時間的時候,緬語教學在黃金時間;街上招牌上的文字緬文必須大一些,還規定緬文要在果文上面……但是,沒有像某些網友說的,禁止使用漢語。在果敢首府老街,中國人比例很大,禁止使用漢語猶如天方夜譚。

筆者曾經在果敢支教三年,在果敢教育這一塊算是比較了解的。現在果敢的文教處裡面的領導,應該也有不會緬語的,果敢學校裡很多教師,也是對緬語一竅不通,廢除漢語我認為是不可能的。一些網友說緬族人要將果敢同化,筆者認為這也絕不可能。幾十年幾百年後都不太可能。除非把果敢人隔絕起來,不和中國來往了。有人比喻果敢是中國嫁出去的女兒,雖然並不是十分的貼切,但是可以看出果敢與中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要想同化果敢人,難如登天。筆者認為,果敢人既然是緬甸公民,學習緬語無可厚非,可是在一些網友眼裡,學緬文就猶如賣祖求榮,這未免有些偏激了,和緬政府對抗的果敢同盟軍一方也有不少會緬語的。

筆者在《果敢周報》做文字編輯的時候,總編曾經提議要把刊頭加上緬文,(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果敢自治區現在歸政府管轄)不過我一直反對,我想做一份純漢字的報紙,並不是有什麼民族偏見。堅持做了一百多期,因為私事我離開報社,《果敢周報》也改成了《果敢大眾報》,刊頭最後有了緬文。

筆者當時堅持的純華文報紙

相關焦點

  • 緬甸當局在果敢地區廢除漢字教材,果敢人將來或不會講漢語?
    但這其中,曾隸屬於中國的果敢被劃入緬甸,歸緬甸管理。據了解,果敢的人多數都是華人,講漢語,但緬甸徹底控制果敢後就要求在果敢地區廢除漢字教材,並讓他們學習緬甸文化,說緬語,長期以往發展下去,果敢人將來有沒有可能不再會講漢語?清朝末年的衰敗,讓果敢不再依附於中國,但他們依舊保持中國人的習俗,以漢語為主,到處都是漢字。
  • 緬甸當局在果敢地區廢除漢字教材,果敢人以後也許不再會講漢語?
    「果敢」地區是緬北最大的華人聚集區,它的統治者原本是彭家聲。在彭家聲主政果敢時期,當地是通用漢語的,因為果敢族就是當年進入緬甸的漢人族後裔。不過,自2009年的果緬戰爭過後,當地已被緬甸軍隊控制。緬甸當局在果敢全面推行緬語、緬化,廢除了漢字教材。因此,果敢人多年以後也許不再會講漢語。曾幾何時,果敢是緬北的漢語通用地區。
  • 現代漢語百分之七十來自日語?別再信日本人編造的謠言了
    作者|蓼蕭古往今來,語言文字一直在不斷演進,現代漢語詞彙比起古漢語,要豐富了不少,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個說法,說是現代漢語其實百分之七十來自日語。別再信日本人編造的謠言了。實際上,那些來自日語現代漢語詞彙,其實都是古漢語,別再被日本人給騙了。以下這些所謂的源自日語的現代漢語詞彙,其實在古漢語中都有出現。
  • 緬甸的一個地區果敢,寫漢字說漢語中國供電,為何一直和緬甸對抗
    這個區域雖然屬於緬甸政府管轄,但這裡的人說漢語寫漢字用中國的車牌和手機號,就連供電也是中國南方電力公司提供。這個地方就是果敢,地圖上屬於緬甸的老街市。這片地區自元朝起就在中國的版圖之上,不過那時還不叫果敢,居住的也沒有漢人,都是當地的少數民族。
  • 緬甸果敢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大明和大清時期,果敢也不歸緬甸管轄,更多的像獨立王國,稱臣納貢就行了。現在果敢地區的人有很多來源於南明永曆帝帶來的官兵和民眾,還有常凱申的敗逃士兵,也有褲腳兵的後代,歷史和現實紛繁複雜,但詳細分辨也不大可能了。2.因為人員的來源跟母國相關,此地很多人就說漢語,再加之經濟聯繫比較方便,水電都用的是母國的,路牌街道也都是漢語的。
  • 祖籍四川涼山州的果敢王彭家聲,最希望收復果敢:果敢人就是漢族
    ,家裡的對聯、書寫的文字都是漢語,可見他仍然擁有濃厚的「中國情結」,當然了,這也是果敢人民的現狀。但真正改變彭家聲命運的,還是在1965年緬甸政府軍廢除果敢土司制度,接管果敢地區防務開始的。1962年,緬甸溫貌總統下屬的一位將軍奈溫,突然發動政變,建立了軍政府,後來奈溫為了收攏全國各地的統治權,就出兵撣邦果敢地區,直接廢除了存在已久的土司制度。
  • 果敢受緬甸管轄,為什麼說漢語、寫漢字,還稱祖國是中國?
    他們同樣說漢語。為什麼這些華人同胞卻是成為了緬甸人呢?在當時的楊高學的帶領下,統治了果敢。到了清朝初期,清朝由於剛剛穩定下來,不便再動蕩,所以就對當時的果敢進行了名義上的冊封。但是天高皇帝遠,果敢實際上真正的掌權人還是在楊家手裡。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清政府衰敗後。在割地賠款,籤訂不平等條約時,將當時的果敢改為了果敢族。
  • 謠言別再相信
    也就是說,"李四光很早之前就預測到了我國有四個地方會發生地震,唐山、汶川、邢臺都應驗了,還有一個地方沒有發生,這個地方是臨沂"這樣的話語就是徹頭徹尾的謠言,這種謠言大家也別再相信,不要被謠言誤導。李四光預測中國未來有幾個地區發生地震的可能性極大,它們分別是華北的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等。分析這幾個區域我們會發現,它們與網上謠傳的唐山、邢臺、四川的位置幾乎一一對應。
  • 緬甸果敢:70多年前民眾仍說流利漢語,現緬文已成正式官方語言
    楊振聲據理力爭表示:"果敢系緬甸聯邦領土,果敢人民應當享受緬甸聯邦的合法公民權益"。儘管如此,70多年前的果敢人與中國人並沒有什麼兩樣,都是黃皮膚,民眾仍說著流利的漢語,甚至還都用簡體中文。在果敢的大街小巷,中國的商品隨處可見,就連它的國門上,都用簡體漢語書寫著"果敢國門"四個大字。
  • 此地區不屬於中國,卻說漢語用人民幣,聲稱首都是北京
    導語:此地區不屬於中國,卻說漢語用人民幣,聲稱首都是北京現今的中國已經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隨著孔子學院的建立,國際上越來越多人學習漢語,積極了解中國的文化,俄羅斯如今已經規定把漢語列入高考科目。那小夥伴們不知道知不知道國外有一個民族,如果你到當地去的話,完全可以用漢語交流,而且不用兌換外幣,因為當地人所用的就是人民幣,而且當地人也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小夥伴們知道這個地方嗎?這個說漢語,用人民幣的國家就是果敢,果敢屬於緬甸,與我國雲南接壤。果敢的面積大約為2700平方公裡,人口大概有80萬左右,當地人自己解釋他們是果斷勇敢的民族。
  • 果敢與中國有何淵源?當地普遍使用漢語溝通,果敢人:祖籍南京府
    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發生改變的不僅是政權。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說道「在鞍山鋼鐵公司裡,我站在龐大的鋼鐵建築面前,簡直無法想像它是怎樣從一堆破爛中恢復和擴建起來的。」可見事物的更新變化無法阻止,我們也要從變化發展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 果敢衝突:先知情 再評論
    ,通用漢語、人民幣,甚至電話區號、手機信號都和雲南一樣,但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緬共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果敢族在當地高達90%人口比例所致,而與其是否「親中」無關… …   由於突如其來的戰火、難民潮、射入中國境內的流彈,和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海外漢族政權」、「酷似內地體制」等信息、言論
  • 火鍋中毒、罌粟殼火鍋 別再相信這些火鍋謠言了
    那就是火鍋!您一定不覺得我這話說得有問題,但我兒子卻反駁了我,他說「爸爸,你確定印度人愛吃火鍋?」最近天氣轉涼,又到了吃火鍋的「旺季」,網上又有人在傳火鍋的一些謠言。這回不需要兒子幫我,瞧我用科學與常識將它們一一擊破。
  • 緬甸執政黨果敢地區書記:不希望與彭家再有恩怨
    自2009年「8·8」事件之後,白所成取代彭家聲,成為果敢地區的當家人。作為緬甸果敢自治區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白所成一方面要穩住果敢的局面發展經濟,另一方面背負著外界對他「漢奸」的罵名。近年來,白所成除了參與一些必要的會議、儀式,鮮有在老街民眾面前露面,其長子白應能開始挑起家族的重擔。
  • 盤點測性別的七大謠言,別再傻傻相信
    但如果大寶是男孩,長得卻像媽媽,那二胎就是女孩。看起來很複雜,其實總結起來很簡單。簡而言之,就是大寶長得像爸爸,二胎就是男孩。如果大寶長得像媽媽,那二胎就是女孩。這種說法難道是真的?對於相信了的父母只想說一句天真。這個看似很有道理的規律,實際上根本經不起推敲。
  • 落後的國家說漢語用漢字?若不娶果敢女孩為妻,一生最大憾事!
    作為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緬甸果敢的主要交通工作還是摩託車,這是在城市裡生活的當地人住的條件來看的話,貧富差距很明顯。這個地區就是果敢。說到這個名字肯定有很多人都會一頭霧水,因為真的可以說是沒聽說過。其實果敢是位於中國和緬甸之間的一個國家,全稱是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這個地區月2700平方公裡,人口有80萬人,但是其中有50萬是華人,但是緬甸都把這些人稱之為果敢人。果敢曾經是屬於中國雲南省的,在1894年的時候,中國和英國籤訂合約的時候,果敢地區是劃分在中國的。
  • 緬甸果敢發現大量朱元璋後裔, 說漢語始終堅信自己是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第一代皇帝明太祖是朱元璋,按理說他的後代應該都是中國的人才是合理的,但是今天卻在國外的一座城市,也就是緬甸果敢,發現了大量的朱元璋的後裔,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也就是果敢地區。因為以前明朝和緬甸的關係還算不錯,緬甸也曾經是明朝的一個附庸國,所以他們就在那裡面勉強到了緬甸國王的許可,可以在緬甸的果敢暫時的定居,但是當時國內的明軍在面對清軍是已經是節節敗退了,雙方力量差距懸殊,因此緬甸的臣民也就對他們開始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和地區流行漢語?其中哪些確定漢語為官方語言?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合計至少有16億人使用漢語,作為地球第一語言,漢語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沒有之一,那麼,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和地區流行漢語?其中哪些確定漢語為官方語言?
  • 果敢地區95%是華裔人,緬軍進入後,果敢王呼籲全世界華人援助
    果敢地區現在雖然是緬甸的領土,可實際上他們的百姓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中國的一份子,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果敢很早以前就歸屬於中國管理,這種從屬關係持續了千百年,已經深入骨髓,根本不是緬甸所能抹除的。那麼,果敢地區為何會落到緬甸手裡,遲遲沒有辦法回歸呢?
  • 果敢原屬於中國,後來被慈禧割讓,至今他們說漢語,只用中國造
    說到中國造,不當我們自己認同,還有這麼一個地方,雖然現在屬於外國,但他們還是很認可中國製造的東西,甚至他們還把漢語當成他們的母語。這個地方就是果敢。其實,果敢地區在早期屬於中國這些明末官兵的後裔便成了果敢人民,由此果敢人民進入楊氏土司政權時代。就在光緒二十年,中英在倫敦籤訂了《中緬邊界條約》,明確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