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官祿的緬甸華人:經商是無奈也是最好的選擇

2020-12-08 環球網

緬甸人口6000萬中,有近600萬華人,約佔緬甸總人口的1/10。他們從事各行各業,唯獨沒有興趣打「政府工」,因為他們心裡清楚,緬甸政府是不任命華人較高職務的。這裡的華人也有自知之明,難求高官厚祿,經商賺錢是無奈,也是最好的選擇。

當官太難

緬甸的華人主要集中居住在緬甸第一大城市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大多是60、70年前從中國移民而來,仰光的華人多來自福建和廣東,曼德勒在緬甸北部,離中國雲南近,雲南移民多。數十年來,華人第一代、第二代移民,乃至第三代移民還從未在緬甸政壇發出過聲音。

陽光的皇家大湖靜謐清澈,湖邊花園蒼翠欲滴,這裡算是仰光最美的地方。湖濱高檔餐廳酒吧林立,是陽光高官富豪雲集之處。湖邊有幾家中餐廳都很氣派,華人老闆身價不菲,在當地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的孩子無論讀了多少書,以後的職業都是繼承家業,沒有人要在政府當公務員,或是在緬甸的大學當教師。華人當公務員或教師是沒有前途的。

初來乍到,在湖邊中餐館碰到一位看上去還算是有身價的華人,他是第二代華人,父輩從中國福建移民至緬甸仰光,剛開始從事小生意,以經營茶葉為主,後來生意越做越大,開始從事各種貿易和物流生意。還不熟悉緬甸情況的我問他:「華人能在緬甸政府當公務員嗎?」這位老先生很不悅地說:「政府不會給華人太高的職位,華人在這裡,能掙錢就好。」

賺錢為先

在仰光和曼德勒,華人都主要居住在唐人街。這裡的唐人街面積很大,是一片地方,不像歐美的唐人街,真正的有一條街,街口還有氣派的牌樓。仰光和曼德勒的唐人街沒有牌樓做標誌,見到中文標牌多了起來,唐人街便到了。

唐人街上各式店鋪比肩接踵,有食品店、理髮店、中餐館、影碟店等,也有電器店、金店等大店。緬甸的唐人街與歐美唐人街不同的是,歐美唐人街主要由中國超市和中餐館組成,客人也主要是華人。緬甸唐人街則什麼都有,緬甸人也光顧這裡,緬甸經濟相對落後,比起緬甸人開的商店,唐人街的商品實在是琳琅滿目。

昂山將軍市場坐落在仰光市中心,這個有數百家攤位的市場是仰光最大的市場。這裡較大的玉器店都是華人所開,由於玉器價格連年暴漲,華人的玉器生意越來越好。由於緬幣面值太小,100元人民幣能兌換1.2萬元緬幣,這些玉器店全部是用美元或人民幣現金結帳。經常能見到的情景是,中國遊客戴上美玉,華人老闆數美元數到手抽筋,十幾萬美元一隻的玉手鐲每家店裡都會有幾隻。

更受重視

華人雖然在緬甸政壇沒有什麼建樹,但是,近年來隨著華人經濟實力的增強,緬甸和中國經濟往來頻繁,緬甸對華人的重視也加強了。

曼德勒山酒店是曼德勒市僅有的兩所五星級酒店之一。為了更好地服務華人客人,酒店24小時都安排中文前臺接待。緬甸人李彩英是曼德勒山酒店的前臺服務員,她大學畢業後找到這份工作,她的專業是商務管理,工作後發現中國客人很多,就到華人開辦的中文學校學習中文,9個月後,她基本能夠用中文服務。

緬甸華人形容當地的經濟狀況說,這裡的經濟水平相當於30多年前的中國。時下,中國商品在這裡受到追捧。曼德勒只有一條較繁華的商業街,隨處可見中國商品的廣告,有美的空調、海信電器。曼德勒騎摩託車的人很多,華人還開起了大洋摩託車和宗申摩託車的專賣店。緬甸沒有外國銀行,曼德勒大街上的緬甸東方銀行用中文寫出了招牌,吸引華人存款。隨著緬甸人逐漸富裕起來,他們越來越喜歡中國商品,華人也會有更多的機會,也會受到更多重視。(王丕屹)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新華人佔緬甸人口六分之一
    中國人在緬甸經商眾多  緬甸人口6000萬中,有近600萬華人,約佔緬甸總人口的1/10。他們從事各行各業,唯獨沒有興趣打「政府工」,因為他們心裡清楚,緬甸政府是不任命華人較高職務的。這裡的華人也有自知之明,難求高官厚祿,經商賺錢是無奈,也是最好的選擇。
  • 淺談印尼華人的經商思維
    根據筆者本人的觀察和實踐,我總結出來一些印尼華人的經商思維。 首先,受到群體性的影響,很多印尼華人從小就沒有想過以後自己會去打工,「工字不出頭」這個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與其說是印尼華人的思想,不如說是從潮州、福清那邊帶過來了,從母國帶來的觀念,在海外可以傳承一代又一代。
  • 緬甸華人抗疫有感:我們緬甸輸不起,請自覺戴好口罩
    緬甸在這場世界「大流行」中,也沒能倖免,截至4月5日晚8點,緬甸累計出現21名確診患者,1人死亡。全球疫情大爆發,讓我感到震驚。我們的胞波兄弟,疫情已經逐漸得到控制,讓全世界見證了奇蹟,但這也是全世界無法複製的奇蹟。相比之下,我們緬甸確診人數較少,但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只要有一人確診,都存在著危機。
  • 緬甸華僑:華人很少參政 誰上臺對華人都差不多
    雖然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還未正式公布選舉結果,但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已宣布贏得勝利並獲得了各方認可。無界新聞記者高美在仰光目睹了這次大選的全過程,感受頗多。  「這個時候去緬甸,最好不要穿紅色或者綠色的衣服。」計劃採訪行程時,一位在緬甸的朋友這樣囑咐我。反對黨領導人翁山蘇姬所在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的旗幟是紅色,而現任執政黨「鞏發黨」的黨旗則是綠色。
  • 緬甸華人趙紅仙: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做好疫情防控宣傳
    新華社昆明7月27日電 題:緬甸華人趙紅仙: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做好疫情防控宣傳  新華社記者姚兵  在中緬邊境地區的雲南瑞麗口岸,國門出入境通道及附近的電子顯示屏不久前連續播放的如何正確戴口罩和洗手的視頻,吸引了過往緬甸邊民駐足觀看。視頻中的演示者叫趙紅仙,是一名緬甸華人。
  • 中國駐緬甸大使看望伊洛瓦底省華僑華人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網站消息,日前,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前往伊洛瓦底省勃生市看望當地華僑華人。領僑參贊於邊疆、經商參贊譚書富、勃生福建同鄉會等27家僑社代表共100餘人出席活動。大使陳海向大家致以誠摯慰問,表示伊省華僑華人傳承百年歷史,砥礪奮進,為促進本地發展和增進中緬友誼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館願繼續推動伊省新老僑界在當地發展和同祖(籍)國交流合作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希望大家加強團結和傳承,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建設,進一步加強華文教育,為促進中緬友好關係發展積極發揮作用。
  • 遊子的「年」︱在緬甸,春節不只是華人的「年」
    新時代的「年」:仰光近三四十年的春節對大部分的緬甸華人來說,緬華春節廣場的記憶已經遠去,近幾十年的春節又是不一樣的光景。近些年的春節活動,以文藝演出為主。中國駐緬甸各地的使館會舉行招待會,安排演出;僑團也有自己的春節聯歡晚會。
  • 緬甸華人為何放棄「漢族」身份?
    ②軍事原因:緬共問題,一度使緬甸軍政府對中國、華僑極不信任中緬至1971年實現關係正常化。但緬甸高層對中國依舊充滿不信任。他們傾向於將自己的對緬共的平叛戰爭視為「反對外來入侵者及其代理人的戰爭」。在緬甸,對客籍公民和歸化公民最大的不公表現在政治權利上,他們只有議會選舉權,而沒有被選舉權,不能出任議員及高級公務員。同時,印度人和華人不被包括在緬甸政府承認的135個少數民族內,公民權利被進一步壓縮。如緬甸2008年憲法規定,佔緬甸人口總數千分之一以上的少數民族,可推選一名代表到省、邦議會中,而華人無此權利。
  • 緬甸唐人街上的華人青年:中國文化與緬甸離得並不遠
    緬甸每年有三個月的暑假,但這三個月卻從來不會完整地屬於華人孩子,上華校、奔波於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滿滿地安排著他們的生活,這就是華人小孩日復一日的成長。  在華人父母眼中,緬式教育聯繫著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中式教育聯繫著他們身體裡的流淌的血液。所以,不論貧富,大多數華人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同時學習緬文和中文。家境好一些的還要接受西式教育,學習英文,李昇駿便是後者。
  • 緬甸大選下,華人面臨著什麼局面?對未來執政者抱有哪些期待?
    緬甸民盟政府2015年大選獲勝後,作為執政黨,在推進國家最主要事業之一的和平進程工作上並無太多功績。2020年大選後,推動和平進程,必定也是新執政黨的重要任務之一。 緬甸「民地武」問題產生近70年,為何一直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那麼緬甸少數民族為何對中央政府的積怨如此深重?
  • 緬甸有名華人企業家在抹谷被民族武裝劫持!
    緬甸有名華人企業家在抹谷被民族武裝劫持!
  • 解析緬甸華人棄漢改緬入籍:他們真是數典忘祖嗎?
    搜狐國際採訪多位研究緬甸華人的專家表示,勐穩族此次獲得緬甸合法身份是「天經地義」、合情合理。事實上,這個民族世代生活在緬甸,除文化和血緣外與中國已無聯繫,卻囿於本地對「外族」的敵意,始終沒有獲得法律承認的民族身份和公民證,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境。此次入籍是勐穩族爭取平等權利的成果,也是海外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榜樣。
  • 許多中國人選擇在緬甸定居發展。而且聽說緬甸的姑娘結婚不需要...
    緬甸在中國的邊境上,和雲南交界。可以說現在的緬甸發展還是挺不錯的。旅遊的地方也特別多。因此許多中國人都選擇去緬甸發展,並且在那裡定居。你問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人喜歡去緬甸呢,他們都會這樣告訴你。
  • 緬甸果敢華人,口中的「國內」和「縣」出乎意料,歷史來源有四類
    果敢地區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果敢乃至緬北,華人比例非常高,緬人反而成了「老外」。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果敢華人的歷史淵源。 稱之為「果敢華人」更準確 不少人喜歡稱果敢地區的漢人,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不嚴謹的。
  • 緬甸金鳳凰中文報:華僑華人捐資助力緬甸抗疫防控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緬甸金鳳凰中文報微信公眾號消息,日前,緬甸華人社團和緬甸華人企業聯合向仰光省政府捐贈抗疫物資和善款的交接儀式舉行。仰光省行政長官吳漂敏登、省政府各部門要員、緬甸中華總商會會長林文猛及夫人單秀英、緬華各界緬各界僑領等捐贈方和受贈放代表出席儀式。
  • 緬甸給公民分等級 華人甚至沒有身份證
    因為我們知道其實在緬甸的話,因為62年軍政府的出現,使得緬甸出現了一等公民,二等公民,三等公民,有三種不同的身份證,由於他的公民法,是從62年一直是延續到現在,所以確實是存在了很多公民權利不完整的一個情形,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些沒有身份的這些華人,他們怎麼辦?
  • 從緬甸出發,臺灣音樂人永駐身上,是一頁現代華人的離散往事
    片尾曲是羅大佑那首著名的《亞細亞的孤兒》:「多少人在深夜裡無奈地嘆息 /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道理 /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真理。」無論心理上是否依然有強烈的歸屬感,離鄉背井的士兵及後代已經回不去了,不得不融入緬甸當地華人群體之中,以「果敢人」的身份生活。永駐描述華人的生存境況:「在緬甸有一個民族叫果敢,其實就是漢人。
  • 為什麼人們都願意去緬甸生活,聽完當地華人說的原因後,我也想去
    隨著中國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出去旅遊,放鬆自己的心情。尤其是近幾年出國旅遊更是非常火熱,越來越多的人都願意走出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當人們出國旅遊的時候,大多也都會選擇臨近中國的一些國家,因為這些國家風景美麗,而且物價便宜,緬甸這一個國家就非常受中國遊客的歡迎。
  • 「北金三角」——果敢 緬甸華人聚居地之一
    很多國內的朋友都不知道果敢這個地方。不過說起金三角,說起緬北華人,一個都會有點印象。果敢就位於金三角北部,有人稱為「北金三角」。果敢在網絡上出名,應該是2009年八八事件,當時果敢戰亂,近十萬難民湧入中國邊境。
  • 那位娶了華人美女的緬甸男星,今天在緬甸新聞網站刷屏了
    【緬甸中文網訊】說起緬甸男星Myint Myat,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主演過許多影視劇作品,同時還是咱們華人女婿《緬甸明星與華人美女舉辦了一場「華人婚禮」,轟動了半個緬甸古都,警察都出動了!》。咱們讀者中,就有不少人是他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