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給公民分等級 華人甚至沒有身份證

2020-12-08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閭丘露薇談到,很多華人在緬甸沒有身份證確實可能是一個比較大家各個政府都需要去面對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其實在緬甸的話,因為62年軍政府的出現,使得緬甸出現了一等公民,二等公民,三等公民,有三種不同的身份證,由於他的公民法,是從62年一直是延續到現在,所以確實是存在了很多公民權利不完整的一個情形,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些沒有身份的這些華人,他們怎麼辦?

鳳凰衛視3月22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李亞蒨:的確,而且您剛剛也提到,不管是同宗同族,更何況這個果敢族對於他們來說,他們覺得自己其實是被華人所遺棄了,甚至他們也是發表一些像是公開信函,要向全球的華人來起訴等等,到底在這個部分,是不是真的,他們受到什麼樣的一個委屈,是不是華人世界是不是真的應該好好聽聽他們的聲音。

閭丘露薇:我覺得在緬甸的話,當我們談到華人和果敢族人的話,其實要分清楚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果敢族其實是法定的少數民族,作為果敢族人的話,他們應該是緬甸的公民,所以他們是有國籍的,而且是享有和緬甸公民應有的這樣一個政治權利的。

但是在緬甸有很多的華人,這些華人他們並不屬於法定的少數民族,和很多印度人是一樣的,所以在他們當中就出現了有一些是拿著那種叫規劃公民,顏色和原住民的這些公民不一樣顏色的身份證,而且他們的政治權利是不完整的,比方說他們在以前是不可以組黨,結社,他們是沒有被選舉權,到現在依然是沒有被選舉權,雖然他們可以去投票。

還有很多的華人,他們根本是連一張身份證都是沒有的,他們是沒有國籍的一些人,這些人其實,就是因為講到果敢地區,比方說彭家聲,他發來一封給全球華人的一個公開信,其實比方說,我看了很多報導,我想確認他到底是果敢族,雖然他出生在果敢,但是他應該是沒有國籍身份的一個人,這樣的人非常的多。

在果敢地區,因為他和中國是邊境接壤的,所以在裡面有很多的一些華人,果敢族的人其實從明代的時候已經是過去了,所以他們一代一代居住在那裡,所以他們是享有緬甸的合法公民和原居民的這樣一個待遇,但是在之後,因為比方說1949年的之前的內戰,國民黨一些軍隊有留在那裡,之後又有這種大逃荒,比方說50年代的中國內地大陸的饑荒,然後又有文革,因為一次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會有一些,應該算中國人,他們是進入了果敢這樣一個地區裡面,所以如果大家看一份報導的時候,在前兩年果敢的有一個非常有分量的一個當地的領袖就向緬甸政府要求說,能不能給果敢的這些中國人都發身份證,因為他們有很多連一個證件都沒有,怎麼辦?

所以這確實可能是一個比較大家各個政府都需要去面對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其實在緬甸的話,因為62年軍政府的出現,使得緬甸出現了一等公民,二等公民,三等公民,有三種不同的身份證,由於他的公民法,是從62年一直是延續到現在,所以確實是存在了很多公民權利不完整的一個情形,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些沒有身份的這些華人,他們怎麼辦?就像以前臺灣曾經是給緬甸的華人,沒有身份的會發過身份證,但後來也慢慢的凍結了,所以接下來這些人,尤其是無國籍的這些人該怎麼辦?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鳳凰衛視官網,更多精彩內容實時掌握

《新聞今日談》節目在鳳凰衛視資訊臺播出【節目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日18301900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日22302300

相關焦點

  • 大量緬甸華人沒有身份證,以後電話都不讓用了
    【緬甸中文網訊】通訊管理司發布消息稱,沒有實名註冊,以及使用一張身份證註冊超過兩張SIM卡的,從4月底開始,相關部門將關停違規SIM卡的呼出及接聽功能,6月底開始,將對違規SIM卡進行銷號處理。通訊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名認證SIM卡,有助於降低犯罪率。
  • 緬甸華人為何放棄「漢族」身份?
    「百分百公民」華人在政治上是二等公民,沒有被選舉權,不能合法成立社團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消除緬甸政府和民間的這種「反華」情緒。雖然華僑獲得了緬甸國籍,成為緬甸公民,但並不能享受和原住民一樣的權利。1982年頒布的《緬甸公民法》,將緬甸公民分為「真正的緬甸公民」、「客籍公民」和「歸化公民」三類。其中客籍公民指的是「在獨立前移居緬甸,根據1948年頒布的法律申請過入籍,並符合該法律規定的條件者」;而歸化公民指此前沒有申請過入籍者。
  • 緬甸華人「入籍」: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一消息被一些國內傳媒和評論人稱作「緬甸華人放棄漢族『入籍』緬甸」,甚至有評論其「不要祖宗」的。 究竟是怎麼回事? 首先,所謂「集體入籍」的說法是根本錯誤的——這6萬勐穩華裔本來就是緬甸公民。 這6萬有中國血統的大勐穩居民,是明末從中國境內遷徙而來的,世代居住在貴概鄉已有300多年,他們從法律意義上都是緬甸公民,其中大多數人甚至從未離開過緬甸國土,當然也談不上「入籍」或「不要祖宗」的問題。
  • 緬甸的身份證是怎麼樣的?聽說有6種身份證、9種護照,是真的嗎?
    很多網友都好奇,緬甸人的身份證是怎麼樣的呢?大概原因就是緬甸是我們的鄰國之一,並且傳聞在緬甸有很多種身份證類型,這是不是真的呢?的確如此,緬甸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全稱「緬甸聯邦共和國」, 國土面積676581平方公裡,首都為內比都。在緬甸有6種身份證與9種護照,是不是感覺相當不可思議呢?還有更「離譜」的事情,緬甸現在仍然還有將近30%左右的人口沒有任何身份證。
  • 數萬緬甸華人棄漢族入籍緬族 背後有何政治原因?(1)
    ,緬甸移民局近日在網站上發布了一則通告,批准緬甸撣邦北部大勐穩(Tarmoenye)的幾萬名華人加入緬甸籍。坊間傳聞此次入籍的大勐穩族華人,數量從六萬到十幾萬不等。那麼,這一行動背後有什麼意義,又會如何影響未來的中緬邊境狀況?我們採訪了前著名戰地記者、香港天溯智庫總裁,也是我們第一期視頻快閃沙龍的主講嘉賓——邱永崢老師。提要:先簡單說一下,此次在緬甸獲準入籍的華人群體是撣邦北部大勐穩族,緬甸的130餘少數民族之一。
  • 數萬緬甸華人棄漢族入籍緬族 背後有何政治原因?
    ,緬甸移民局近日在網站上發布了一則通告,批准緬甸撣邦北部大勐穩(Tarmoenye)的幾萬名華人加入緬甸籍。資料顯示,十八世紀中葉,一名姓段的華人土司跟隨緬甸國王徵討泰國,立下戰功,被封為大勐穩的世襲土司。其後代即為勐穩族。雖然該族世代保持漢族的習俗,與緬北的果敢族有幾分相似。但自緬甸政府軍同緬甸共產黨的軍隊於緬北作戰期間,就始終站在政府軍的一邊。1、俠客島:緬甸國內少數民族眾多,但是一直被差別對待,那麼獲得公民身份與沒有獲得公民身份,差距有多大?
  • 解析緬甸華人棄漢改緬入籍:他們真是數典忘祖嗎?
    搜狐國際採訪多位研究緬甸華人的專家表示,勐穩族此次獲得緬甸合法身份是「天經地義」、合情合理。事實上,這個民族世代生活在緬甸,除文化和血緣外與中國已無聯繫,卻囿於本地對「外族」的敵意,始終沒有獲得法律承認的民族身份和公民證,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境。此次入籍是勐穩族爭取平等權利的成果,也是海外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榜樣。
  • 美媒:緬甸一支華人集體入籍 欲棄漢族改緬族
    通告並沒有給出受益於這批入籍華人的準確人數,坊間傳聞的數字則從六萬到十幾萬不等。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3月28日報導,不過,在緬甸其他地區的華人以及其他族裔當中,這次特批的入籍事件也引發了一些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這些華人在加入緬籍後,將以緬族而不是漢族身份登記入冊。大勐穩華人的來歷報導稱,很少有關於大勐穩華人來源的確切記載。
  • 帶你看緬甸華人辦身份證有多難!為了排隊凌晨起床,忍著不上廁所
    身份證,絕對是緬甸華人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想要辦到身份證非常難,最近,臘戌的小夥伴為了辦身份證,也是拼了!   【緬甸中文網訊】撣邦北部消息,由於一周前,臘戌市移民局開始以取號排隊的方式辦理身份證等業務,導致以各種原因前來辦理身份證的民眾面臨困難
  • 此民族放棄中國身份,只為改變身份證顏色,卻永遠改變不了血統!
    說起身份證,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身份證呢就是證明我們身份的東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身份證都是只有一個顏色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個國家,它的身份證卻是五顏六色的,以此來區分公民的等級,這個奇特的國家就是緬甸。
  • 緬甸華僑:華人很少參政 誰上臺對華人都差不多
    將近4點時,工作人員開始喊:「投票快要結束,還有沒有投票的?」喊了幾次之後,4點整,投票點門帘拉上,開始計票。來自歐盟、澳大利亞和其他數個國家的觀察員,還有一些政黨的代表,分兩排坐在投票箱前,監督唱票過程。  投票點對媒體的開放令也我感到驚訝。門帘拉上後,我猶豫著要不要進去看看。
  • 深度解讀:牽絆68載,緬甸民族矛盾如何解?
    根據1982年頒布的《緬甸公民法》,緬甸公民分為「真正的緬甸公民」「客籍公民」和「歸化公民」三類。其中「客籍公民」指的是「在獨立前移居緬甸,根據1948年頒布的法律申請過入籍,並符合該法律規定的條件者」;「歸化公民」指此前沒有申請過入籍者。這兩類公民「他們本身及其兒子和孫子三代人保持安分守己」,才有可能成為擁有完全公民權利的「真正的緬甸公民」。
  • 美媒稱數萬華人集體入緬籍 欲棄漢族歸宗緬族
    爭議的焦點在於,這些華人在加入緬籍後,將以緬族而不是漢族身份登記入冊。參考消息網3月28日報導 美媒稱,緬甸移民局近日在網站上發布了一則通告,批准緬甸撣邦北部大勐穩(Tarmoenye)的幾萬名華人加入緬甸籍。通告並沒有給出受益於這批入籍華人的準確人數,坊間傳聞的數字則從六萬到十幾萬不等。
  • 緬甸翡翠礦塌方致至少113人遇難,暫未發現有中國公民傷亡
    記者從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工作人員處獲悉,目前,暫未接到華人華僑、中國公民傷亡的消息。 新京報訊(記者 張熙廷 吳淋姝)7月2日上午,緬甸帕敢翡翠礦區發生大規模塌方。
  • 緬甸大選下,華人面臨著什麼局面?對未來執政者抱有哪些期待?
    之後,無論是吳登盛政府還是民盟政府,都沒有脫離「以打促談」、「一邊和談一邊打」的尷尬局面。 而敏昂萊大將在第四屆彬隆代表大會上的發言,更是表現出了軍方對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不讓步的態度:他表示,2008年憲法已經規定了所有國民包括少數民族的權利和義務,少數民族享有的權利並不低於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中規定人類享有權利的標準,緬甸在立法、執政、司法、發展民生等各方面事宜中不分多數或少數族群,所謂「少數民族權利」等消極聲音是打擊信念、鼓動分裂、毀壞團結的論調。
  • 從緬甸出發,臺灣音樂人永駐身上,是一頁現代華人的離散往事
    無論心理上是否依然有強烈的歸屬感,離鄉背井的士兵及後代已經回不去了,不得不融入緬甸當地華人群體之中,以「果敢人」的身份生活。永駐描述華人的生存境況:「在緬甸有一個民族叫果敢,其實就是漢人。因為緬甸政府不允許我的國家有旁邊國家的人,所以華人就稱自己是果敢人。」緬甸軍政府壓抑華人文化,但華人菁英堅持興辦傳統教育。
  • 華人就是這麼難!辦身份證被無理索要幾十萬緬幣
    其中,半數參與投票的小夥伴,將票投給了「誰當選都無所謂,只要能帶領緬甸走向發展繁榮就行。」而在留言當中,多位讀者朋友提到了華人的身份證問題:我們部分緬甸華人讀者心中有一個痛,就是身份證難辦。一方面辦證時間長,一方面要被辦證人員索要很多錢,並且,有些給了錢還不給辦。
  • 緬甸這個民族祖先為漢族,至今仍說雲南話,以漢字為官方文字
    各國邊境由於地理位置上的親近,在過去發生民族融合的現象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在我國和緬甸的邊境地區,就生活著這樣一個特殊的民族,他們書寫漢字,會熟練使用漢語,至今把漢語和漢字都作為官方的語言文字使用。而且他們的漢語口音和臨近周邊的中國境內的雲南人基本一致,這就是居住在緬甸和中國交界處的果敢族。果敢族的身份非常特殊,在如今他們所身處的國家緬甸,1983年將他們劃分為獨立民族果敢族。
  • 上緬甸人擔心綁架,下緬甸人擔心詐騙
    不出意外的話,今晚,緬甸累計確診將突破10萬+,疫情有多嚴重不用小編多說。然而,對於緬甸華人來說,除了疫情,還有更多的糟心事。用一句話概括:上緬甸人擔心綁架,下緬甸人擔心詐騙。 前段時間,緬北木姐、南坎、皎梅、昔卜等地,爆炸案、槍擊案頻發,引發地區民眾的擔憂。
  • 《歷史沒有如果》2-2 果敢民族的悲哀
    長期生活在緬甸當局轄區一二線城市裡,尤其是從小就接受緬文教育並生長在緬甸大城市的果敢人,他們對果敢民族的認同感非常淡薄,對果敢這片土地也沒有故土山河情。果敢民族沒有讓他們找到歸屬感,在政治上他們沒有一丁點雄心壯志,甚至連獲得與緬族完全平等的政治訴求他們也不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