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快遞公司是該有幾家倒閉了

2020-12-06 澎湃新聞

光明網評論員:快遞公司是該有幾家倒閉了

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

2017-02-17 14:36

百度貼吧上一則「圓通快遞北京站點倒閉」帖子,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靠話題的黏性和關注度,引發了一場快遞倒閉潮的討論。

日前,有網友在百度貼吧上發布話題帖,稱有8件快遞在北京花園橋站點停了半個多月,一直沒有收到,去該站點後發現,有幾萬件積壓快遞。隨後,大量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在圓通快遞的官方微博下方留言反映超過一周都沒有收到快遞,其他快遞公司站點爆倉的消息被同時引入討論。「快遞公司倒閉」「快遞員大面積走人」「站點壓貨」「拖欠工資」等信息不斷在討論中聚合起來、並形成傳播鏈條,直到圓通發出回應、北京郵政局以官方身份介入,輿論才開始向「企業末端網點發生運營異常」的現實回歸。

如業內人士所言,網點運營波動每年都有,尤其常出現於春節等勞動力緊缺、業務量激增的節慶時段。但這種能引起「快遞倒閉」巨大話題流量的波動被業內視為「正常」,也許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參與「快遞倒閉潮」討論的公眾未必都是「吃瓜者」「不明真相群眾」,未必沒有觀察公共話題來龍去脈的輿論素養。更貼近事實的描述也許是,公眾不過藉此表達了對快遞行業不吐不快的整體判斷,並傳遞一個聲音:快遞業該洗洗牌了。

就像郵政是印刷時代的標誌,快遞行業的興起是電子商務時代的代表性景觀。它被寄望改變郵政時代壟斷、傲慢、遲緩、低效的物流狀態,但同時也呈現出了快而無序、多而無矩的原始市場狀態。丟件漏件、野蠻分揀、信息洩露、冒領私拆等問題是新聞常客,甚至,2013年年末,同樣是陷入此次輿論漩渦的圓通快遞還曾因運送「毒快遞」(危險品)而釀成了一死九傷的惡性事件。可以說,快遞業既成為了城鎮日常生活運轉的工具性行業,又在大量製造著微觀治理層面的新問題。

現代的物流業,因為是新興產業、又生長在資源配置的下遊,從誕生起就具備了市場化的特徵。坦率說,這是中國若干難得的可以尊崇自由競爭規則的小塊領域之一。但遺憾的是,這個領域一方面還沒有形成汰劣機制,超8000家快遞企業都在各自跑馬圈地;另一方面既沒有消費者能充分博弈的槓桿,又沒有從業者維權的機制(這兩個問題互為表裡),更降低了其作為服務行業的實際質量。這是一個打著市場化烙印卻沒有真正市場化生態的行業,是一個「我因市場而興但你別用市場規則要求我」的行業。而「快遞倒閉潮」討論的出現,則是廣義的消費者群體對市場行業「名實相副」的要求,對市場淘汰機制的一種呼喚。

一個耐人尋味的事情是,就在「快遞業倒閉潮」討論出現的同時,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網購人口紅利逐步衰減、快遞增長的結構性風險加大等問題進行了一些預判。這場討論恰恰為這個規劃的操作提供了一個微觀卻現實的觀察點——無論有著怎樣宏闊的服務網絡目標,政府之手都應該先規避「管死—壟斷」「不管—混亂」的二元模式,助力市場規則在一個本該充分市場化的領域顯現出剛性。

(原題為《快遞公司是該有幾家倒閉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快遞公司倒閉

相關推薦

評論(43)

相關焦點

  • 「千軍萬馬」搞晶片是該懸崖勒馬了 | 光明網評論員
    「千軍萬馬」搞晶片是該懸崖勒馬了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0-21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電商平臺布局社區:成功之外有問題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2-0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家快遞公司倒閉了?不要啊,我的快遞還在路上...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導讀:該如何拯救你,我的快遞小哥......來源丨新華網日前,網友「佐小禕_」在百度貼吧上發起話題帖「圓通快遞北京站點倒閉」。該網友稱:有8件快遞在北京花園橋站點停了半個多月,一直沒有收到。
  • 只有保護產權,才能防止財產變「浮」財 | 光明網評論員
    只有保護產權,才能防止財產變「浮」財 | 光明網評論員 2021-01-15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又一快遞公司倒閉,巔峰時擁有員工5萬人,如今卻轟然倒下!
    又一快遞公司倒閉,巔峰時擁有員工5萬人,如今卻轟然倒下!在當時這家公快遞公司甚至被稱之為快遞行業的領頭羊,就可以想到這家快遞公司是做的規模之大了,而在這家公司最發展最好的時候,只是營業門店就有超過5000多家,這是快遞轉運中心,全峰快遞公司當時也是擁有65個之巨的,而在全峰快遞公司工作的員工也是達到了5萬員工,當時全峰快遞公司發展的勢頭可謂是非常兇猛了,即使是比不了後來的四通一達,但其實相差的也並不是很多!
  • 國內又一家快遞公司倒閉,成立至今19餘年,擁有10架運輸機
    現在電商發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在這種趨勢之下,很多實體店也面臨著倒閉的厄運。而電商的發展也促使人們購物的方式更加的多樣化,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網上購物,與此同時也帶動了快遞業的發展。在快遞行業中有幾家快遞最為有名,比如說以速度和服務聞名的順豐,價格便宜的韻達,各個地區都通行的三通,這都是物流行業裡的佼佼者。
  • 快遞行業「舉步維艱」,又一快遞大哥「深陷泥潭」,公司面臨倒閉
    一開始,國通快遞沒有抓住電商發展的契機,電商出現才讓快遞行業有了更多的利潤產生,也讓很多的快遞企業也是紛紛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連我們熟悉的「三通一達」也是抓住了這個契機。但是作為知名快遞的國通卻沒有選擇與電商平臺合作,別的快遞公司在與電商平臺合作使得快遞訂單量快速的增加。
  • 一背靠電商平臺的快遞巨頭倒閉!順豐接管該公司三萬一千名員工
    電商平臺的興起,最受益的那就是物流行業了,所以中國的快遞行業也是發展得非常快,也是處於非常成熟的地位了,因為我們知道電商和快遞企業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說是缺一不可,在國內,快遞行業的物流體系也是逐漸的趨於成熟。
  • 這種謠言造不得 | 光明網評論員
    這種謠言造不得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2-1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快遞公司相繼倒閉,行業大洗牌
    這些年,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快遞行業也冉冉上升為朝陽行業,關於快遞小哥月薪數萬的新聞可謂是層出不窮,那些不起眼的快遞小哥們,已經變成了收入甩你幾條街的「隱形富豪」!據說,因為收入誘惑,有不少高學歷人群都轉行做了快遞,其中不乏有北大碩士、歷史博士,甚至是大學教授。
  • 又一快遞巨頭倒下,曾擁有5萬名員工,今公司倒閉總部人去樓空
    又一快遞巨頭倒下,曾擁有5萬名員工,今公司倒閉總部人去樓空快遞業務是很多人經常接觸的,隨著電商業的興起,快遞業務也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機遇。去年的時候中國的快遞數量達到了507億,平均一算每個人一年下來都要收發好幾十個郵件。
  • 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錯 | 光明網評論員
    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錯 | 光明網評論員 2019-11-21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通一達合併超越順豐,另外兩家快遞公司更是面臨倒閉
    而在網上購物的時候離不了一個職業,那就是快遞小哥,有了這個行業才能實現我們從網上購物的行為,也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省了一筆錢。但是有的快遞公司確實面臨倒閉!可是快遞小哥並不是都很好做,四通一達在被馬雲合併整改之後,每年的業務量逐漸上漲,作為四通一達的快遞小哥,他們的收入自然而然地上漲了。
  • 如此違法已至荒誕,怎麼還振振有詞 | 光明網評論員
    如此違法已至荒誕,怎麼還振振有詞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1-20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快遞公司7年燒掉150億?在業界臭名昭著!用戶集體詛咒倒閉
    一個快遞公司能給人的最差印象是什麼?包裹丟了、物流信息遲遲沒有、一周原地不動、被埋在花盆裡、食品類被吃了…… 這些聽起來又氣又想笑的梗確實真實存在的,而且存在於同一家頭部快遞公司——百世快遞,這幾年鬧出的笑話已經可以寫一本書了。
  • 光明網評論員:「千軍萬馬」搞晶片是該懸崖勒馬了
    光明網評論員:「千軍萬馬」搞晶片是該懸崖勒馬了 10月21日,有媒體報導說,昨天(20日)上午,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一擁而上」搞晶片以及巨額投資的晶片項目爛尾的現象,相關官員回應道,已經注意到「一些沒經驗
  • 光明網評論員:懷念錢穀融,懷念光風霽月
    光明網評論員:近年來,常有一些學者的凋零,跨越了學科的界限,自發地引起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譬如之前的周有光、楊絳、傅璇琮、葉秀山、陸谷孫、童慶炳、李小文等,又譬如近日辭世的著名文學理論家、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穀融。
  • 每天都有人在網購,快遞公司卻在不斷倒閉中,這是為什麼?
    是每天上億件的快遞在流動。很多快遞公司憑風而上,從一個不起眼的小作坊成為一個上市公司,國內目前的四通一達以及順豐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在外界看來風光無限的快遞公司其實一直在「強撐」。到底為什麼我們來看看中小快遞不斷倒閉,快遞業寒冬已來臨近日關於快遞公司的話題源源不斷的向大家襲來,不僅僅是中小快遞的擺停,就連圓通都傳出倒閉的消息了。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大多數人在抱怨,現在的快遞忽快忽慢,甚至還有堆積不送的現象出現,對於快遞員來說更是叫苦連連,拖欠工資不說,還有取消底薪的做法出現!
  • 不應該以偏廢權利為代價求得AI發展 | 光明網評論員
    不應該以偏廢權利為代價求得AI發展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06-2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老牌」快遞公司倒閉,6萬員工徹夜難眠,劉強東早有預言
    既然有競爭力就有勝者和敗者,失敗的快遞公司不計其數,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劉強東其實早在2017年就已經表達了對中國快遞行業的一些看法,他直言不諱表示,未來能夠在中國快遞行業留存下來的,可能只有順豐和京東了。劉強東的這句話並不是大言不慚,短短三年時間,快遞市場的格局就已經發生了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