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11月18日,封面新聞獲悉,成都市「雙百佳」招牌評比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想要成為「最佳商家招牌」,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規範性」,招牌設置如何能達到「規範」?「規範」的標準又是什麼?
《成都市招牌設置管理實施辦法》《成都市戶外廣告招牌設置技術規範》培訓會日前召開。成都各區(市)縣相關負責人、省廣告協會代表及招牌設計製作商家代表一起來到培訓現場。
今年正式實施的《成都市招牌設置管理實施辦法》適用於成都市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區域範圍內臨街(路)戶外招牌設置及監督管理活動。
辦法中所稱招牌,是指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在自有或租賃的經營(辦公)地建(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或建築用地範圍內設置的,用於表示名稱、字號、商號等內容的標牌、標誌、燈箱、字體符號。
招牌按照設置類型,可分為建築物(除黨政機關)名稱招牌、商家(單位)名稱招牌、其他特殊標示(牌);按照設置位置,可分為附著式招牌、落地式招牌;按照設置形式,可分為獨立式招牌、組合式招牌。
融入熊貓元素的特色招牌
一店(單位)一招,鼓勵個性化設計
「一店(單位)一招」,鼓勵個性化設計,避免出現「千店一面」。位於道路交叉路口,兩側均開設門面且屬同一經營者的,可在兩側門面設置風格統一的招牌。
11月18日,記者走訪了太古裡、寬窄巷子等成都各個街巷,了解各商家店鋪招牌的設計安裝等情況。
在成都錦江區紅星路二段的一家肥腸粉、鍋盔成都特色小吃店,門口的招牌是古色古香的設計風格,正在門口製作鍋盔的老闆說,「這個招牌是我們自己找人設計,然後安裝上去的,對於招牌的設計風格也是考慮到是賣成都特色小吃,所以選用了比較有歷史感的木質招牌,加用金色大字。」對於這條街有沒有對招牌作統一要求,老闆表示,並沒有作統一要求,「你看嘛,這條街這麼多店鋪,每家店招牌的風格都不一樣。」記者看到這條街上聚集了奶茶店、飯館、旅行社、超市等商鋪,每家商鋪的招牌都各具特色,有的是時尚感十足、有的是傳統風格招牌……擁有自身獨特的風格。
太古裡街區優雅時尚的店鋪招牌
太古裡商圈是成都目前最熱鬧時尚街區,古色古香的建築裡是大大小小的商鋪,這裡不僅有眾多咖啡店、服裝店,更是雲集了眾多國際大牌商家,這些國際大品牌往往有自己品牌的設計風格,這些店鋪的招牌有沒有什麼要求,讓這些商家更好地融入成都呢?
太古裡入口處,一家國際大牌的服裝品牌,前不久剛進行了裝修,這家店有兩層樓的商鋪,店鋪招牌的設計風格也很大氣,從上至下,兩層樓外是整面牆的灰色橫框外立面,在門口處有一個店鋪的英文LOGO,店員說,「我們是服裝時尚品牌,對店鋪的裝修風格非常看重,公司有統一的招牌風格定位,雖然,太古裡這邊對店鋪招牌有相應的規定,但是他們也是首先尊重我們公司的文化和風格定位,因此,我們成都店的招牌,也是延用了公司和全球其他店鋪一樣的風格。」
深秋午後的成都,暖陽普照,不少市民也在這樣的天氣出來逛街喝茶與朋友聚會,太古裡的一家咖啡店坐滿了喝下午茶的人們,這家店在一個轉角的位置,轉角的兩側都設置了店鋪的招牌,藍底橙字的英文店招,看上去時尚顯眼,店員介紹,「太古裡這裡對我們店鋪的招牌大小尺寸位置這些都是做了要求的,但是招牌的風格內容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轉角兩側的招牌是否要求一樣,也沒有強制要求,這個根據自己,兩側也可以設計成不同內容的招牌,只是我們公司自己的風格設計是轉角兩邊的招牌要一樣,我們這家店就設計成一樣的了。」
歷史文物類招牌要體現文化
成都對於歷史文物類或特色標誌性建築上的招牌管理上,在保持與建築風格相協調的前提下,可體現特有的文化或風格特色,但不得破壞建築結構,不得遮擋建築主體,不得影響建築風貌。若為連鎖經營企業,應根據特色風貌要求進行相應調整,與街區及建築統一風格。
成都寬窄巷子,是有名的景點,這裡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作為景點,這裡有許多商業店鋪,招牌設置如何保留古建築的風格,成都也作出了探索。
寬窄巷子古風古韻的店鋪招牌
在一家售賣成都特色紀念品的小店,店鋪招牌設置了木質的古風招牌,按照傳統方式,懸掛在木門正上方,看上去非常有歷史韻味,老闆說,「當初在設計招牌時,也是考慮了寬窄巷子的歷史風格,所以選擇這種古色古香的風格,更加融合。」
記者走訪發現,寬窄巷子裡的店鋪幾乎都是採用了具有傳統歷史特色的店鋪招牌,很好地與寬窄巷子本身的歷史感相融合。
老字號「益豐和號」
成都郫都區的益豐和號郫縣豆瓣,是一家老字號商鋪,具有悠久的歷史,至今在郫都區南大街上,仍然保留著店鋪,為了保護歷史文化,這家店保留了過去豆瓣作坊的樣子,在店鋪中間的正上方,是店鋪的招牌,這塊招牌也是從過去保留下來沿用至今,黑漆的長方形木質招牌,上面是「益豐和號」幾個黃色的繁體漢字,讓成都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來。
拆除樓頂廣告招牌,亮出最美「天際線」
招牌構架每年都要「體檢」
在成都對於商鋪的招牌,每年進行不少於一次的安全檢測、防腐保養,對構件鏽蝕、油漆脫落、龜裂、風化等部位的基底進行清理、除鏽、修復和重新塗裝。對照明、供電、電器控制設備、防雷裝置應每月維護一次,一旦出現電線絕緣材料損壞、導線外露時要及時更換,避免發生漏電情況。
樓頂嚴禁設置招牌。建(構)築物頂部、裙樓頂部、建築底部廊道立柱外側、建築物二十米以上外立面均屬于禁設區域,不得設置招牌。
成都錦江區華興街,一家西餐廳已經開了好幾年,他們的招牌是時尚的現代感招牌,上面是英文字母,位於店鋪正上方,足足鋪滿了兩間店鋪的長度,大約有十多米,老闆介紹,「從裝這個招牌開始,我們就申報了,相關部門也對我們做出了安全要求,要我們每年都要檢查招牌的安全,避免招牌脫落砸到顧客和行人,我們平時也是非常注意,隨時都要查看的。」
「四級管控」首次亮相
今年,確定新一輪成都市招牌分級管控區域,按照招牌設置品質要求的嚴格程度,從高到低分為四個級別。
一級管控區:極優品質,傳承創新。以國際化建設標準衡量,將景觀環境與美學聯審納入招牌高質量驗收環節,鼓勵應用新興技術,凸顯創新設計,融合傳承蜀都文化,塑造國際高端品質,展現世界文化名城魅力。
二級管控區:精品設置,活力多元。引領國內先進水平,注重區域整體環境識別度及商業氛圍營造,鼓勵多樣化創意設計與藝術性細節表現,引導招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提高成都城市競爭力和形象傳播力。
三級管控區:高品設置,小巧雅致。多維度平衡招牌與建築、街區及區域的關係,整合招牌的使用價值和景觀價值,有機更新區域環境,塑造簡約精緻、親切友好的人文風貌,強化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定位。
四級管控區:中品設置、融合協調。以安全性為前提,重視招牌審批、設計與施工的全過程一體化設計,逐步淘汰低品違規招牌,尊重建築風格與周邊環境,綜合協調招牌視覺秩序,改善成都整體市容面貌,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
招牌設計製作商家要高標準嚴要求把控設計及施工過程,確保招牌設施結構設計、材料選用、製作安裝等各環節的安全性。打造高水平設計方案、高品質公益水平,體現成都城市高品質景觀風貌。
據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要當好品質「把關人」,同時鼓勵多樣化創意設計,引導招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強化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定位,提高成都城市競爭力和形象傳播力。
據悉,《成都市招牌設置管理實施辦法》《成都市戶外廣告招牌設置技術規範》全文可在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官網(cgw.chengdu.gov.cn)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