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日報
臺海網12月3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戶外廣告,是城市顏值的展現,也是文化符號的標識。作為廈門營商環境的重要元素,規範城市戶外廣告管理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自2017年1月1日實施《廈門經濟特區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來,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市執法局」)及各區城管局一邊履行監管職責,一邊摸索創新管理模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
四年來,全市共清理整治違規戶外廣告設施及招牌7.04萬塊,面積80多萬平方米,基本消除違規設置的戶外廣告設施,存量廣告設施大幅減少。廈門市戶外廣告設置更加規範,管理更加有序,正在從清理整治階段逐步轉變到規範管理階段。
特色規劃
試點片區廣告牌實現品質提升
廈門火車站周邊區域,曾經花哨繁多的廣告招牌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高端LED屏幕,彰顯現代都市氣息;海滄區嵩嶼街道的主幹道旁醒目位置,公益廣告招牌造型美觀,與周邊景觀和諧呼應……上周,市執法局組織人員前往思明區與海滄區戶外廣告設置規範化管理試點現場進行觀摩,對提升整治後的成果予以肯定。
市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鍾偉東表示:「規範戶外廣告設置,是為城市高顏值增添光彩的重要工作。如何提高廣告店招的品質,是試點工作中重點思考的一個因素。」帶著這一目標,市行政執法局著眼細節、提前謀劃。
中山路商業街區 記者 施辰靜 攝
根據住建部規範城市戶外廣告設施管理試點工作部署,廈門市在思明區火車站片區、中山路片區以及湖濱南路沿線同步開展商業廣告特色街區建設。其中,火車站作為城市門戶,其規劃按「大而美、少而精」定位進行編制;根據中山路商業街的特點,規劃則按「少而精、少而優」的定位,力爭展示歷史文化、提升營商氛圍;根據湖濱南路主幹道特點,規劃按「局部大而美,整體少而精」進行編制,確保城市不同節點戶外廣告設置各有千秋。
作為以戶外公益廣告管理為主的試點區域,海滄區則大力挖掘轄區文化特色內涵,圍繞海洋特色、民俗文化、閩臺文化等,在設置風格上亮點突出,不僅使公益廣告工程在市民的眼前亮起來,也使公益信息更有效地傳遞正能量,讓市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有序規劃使得城市建築外觀更加和諧。據市執法局透露,明年起戶外廣告招牌設施還將嘗試使用裸眼3D視頻、3D列印技術,以高品質廣告助力城市品位提升。
精準施策
完善機制體制助力長效管理
「試點工作啟動後,我們組織相關成員單位人員對試點區域進行多次實地調研,廣泛聽取街道、企業、商家和群眾對城市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的建議,積極徵求交警、公路、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意見,形成調研成果,為試點區域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定位和編制奠定了基礎。」市執法局廣告處處長陳道明說,「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在落實日常管理規定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創新,將管理關口前移,既提高了設置標準,又方便了群眾。」
據了解,為貫徹實施《辦法》,市執法局對法規條款進行細化,從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的規劃、許可、執法和日常監管等方面出臺了22個配套制度規定,進一步細化了落實《辦法》的措施辦法,形成一整套的管理體系,確保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管理有章可循。
「各區結合轄區實際,採取許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如整治工作『按米推進』,將戶外廣告納入『路長制』管理等,提高了管理效益。」市執法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葉恆忠說。
堅持一把尺子,一個標準,是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法寶。據介紹,四年來,市執法局組織拆除7.04萬塊違規廣告招牌,辦理許可427件,始終堅持考評一張表,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這得益於政策一致,標準一致,執法一致,許可一致,管理一致,確保了客觀性、公平性、公正性。」葉恆忠說。
服務至上
以人為本著力改善營商環境
不久前,集美區某酒店向市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送來錦旗表示感謝。原來,該酒店經重新裝修後開業,卻因戶外廣告招牌設置的問題接到整改通知。不了解具體規定、又害怕接下來的經營受到影響,酒店負責人就相關疑問提出諮詢。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迅速深入現場,並與酒店相關人員共同研究設置方案,及時解決了問題。
今年疫情期間,店家經營慘澹,又面臨店招整治,市區兩級城管部門急店家之所急,及時上門指導設置,既明確告知存在的問題,又靈活解決設置需求。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僅市局廣告處和思明區城管局指導商家規範設置店招就達3600餘起。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廣告管理亦是如此。秉承服務至上的理念,市區兩級城管部門先後開展不見面審批和雙向郵寄辦理等便民活動,實現100%「一趟不用跑」、100%「網上辦、郵寄辦」;提前指導申請人準備申請材料等,贏得申請人的普遍好評。在宣傳方面,城管部門將相關法規、規定製作成通俗易懂的短視頻,利用電視臺、地鐵和小區電梯口自媒體、戶外廣告LED顯示屏等,廣泛進行宣傳,還印製《戶外廣告設施設置管理80問》《辦事指南》《招牌設計指導圖集》《廈門市招牌設置管理規定》等宣傳資料,結合「鷺島城管,與您同行」進社區等活動,免費發放給市民,普及相關的規定。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發展戰略,堅決貫徹加快建設高顏值廈門大會精神,以『安全美觀』為總要求,堅持創新發展的理念,我們將不斷強化戶外廣告管理工作。」葉恆忠表示,下一步,廈門市戶外廣告管理將從「重拆」向「重管」轉變,管理手段進一步向信息手段轉變,加強「智慧廣告」建設,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等新技術提高管理效能。
亮點
探索「六方管理」 共建和諧家園
一個為了城市更美好的公共決策要凝聚起更多共識,既需要照顧到城市發展的規律,也需要兼顧各方的利益、注重決策的透明度與公信力。
湖濱南路主幹道規劃按「局部大而美,整體少而精」進行編制。記者施辰靜 攝
在一年多的試點過程中,廈門市針對戶外廣告招牌業態變化快、管理難度大的特點,積極創新管理模式,總結出「主管部門、屬地責任、物業管理、第三方企業、行業協會和商家業主」的六方共管共治模式,即主管部門全程管,街道社區屬地管,物業範圍物業管,公益廣告企業管,廣告協會輔助管,商家業主自己管,贏得了市民商戶的理解和支持,有效解決了過去「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的問題。
例如,思明區中山路採取「以街道社區為主,在詳細規劃控制範圍內,有物業服務企業自主管理、轄區城管中隊監管」的模式;海滄區公益廣告管理由國企第三方承包,融設計、建設、維保於一體;在部分商業綜合體店招管理上,強化物業服務企業的管理主體責任,在不違反店招導則的情況下,物業服務企業可以指導改變業態的商店重新設置店招。
廈門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工作的經驗做法,得到住建部、省住建廳的肯定和表揚。截至目前,已先後有20多個其他省市的業務管理部門前來考察學習。按照「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下一步,廈門市執法局將固化成制度機制,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益。據透露,六方共管共治模式明年將在各區全面推廣。
(記者 田圓 實習生 許亦瑩 通訊員 陳俊芳 秦立飛 陳夢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