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搜刮的1億兩白銀去哪了?或被晉商所得,使其成為強大商邦

2020-12-11 騰訊網

李自成搜刮的1億兩白銀去哪了?或被晉商所得,使其成為強大商邦

自從李自成起兵造反之後,其軍備物資基本都靠掠奪豪紳的金銀來補充。而當李自成打到北京之後,心中更是竊喜不已,因為他們聽說,崇禎帝的私銀就有上千萬兩之多,那國庫中的銀兩,少說也應該有數百萬兩,而對這些起義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能發些小財,所以在攻下紫禁城之後,李自成立刻率軍,親自去內務府銀庫查看,結果經過極細搜查,所得的銀兩連藩王、財主的錢都比不上。

為了能夠籌措更多的銀兩,以支撐起義軍的開銷用度,李自成和劉宗敏便想到了"追贓"。原本以為,崇禎帝手中會有大把的銀兩,結果經過搜查之後,總共才獲得黃金17萬兩和白銀13萬兩,這點財產根本不足以支撐起義軍運轉,於是李自成在劉宗敏的建議之下,下達"追贓"令,要求京城中各級衙門,無論官職大小,都要先大順朝廷捐贈餉銀。

其中一品大員最少1萬兩,八品官最低1000兩的限度,向大順朝廷繳納白銀,如果不按時交銀,那就軍棍伺候。命令下達之後,北京城頓時成為前明官員的地獄,城內頓時棍棒四起,劉宗敏等人更是用盡各種酷刑,只為從前明官員手中搜刮白銀,其中就連早已投降的明朝國戚李國禎、大學士魏藻德等人,皆遭受大順軍的酷刑,整個北京城頓時陷入到哀嚎聲中。

最終,在短短40天的"追贓"令中,李自成等人整整搜刮出7000萬兩白銀,而當時的明朝財政,也才不足500萬兩白銀,崇禎皇帝在平亂期間,向全國上下募款十年,也能得到了2000萬兩白銀。最終,李自成等人將搜刮到的7000萬兩白銀,全部重新熔鑄成銀版,統統運往西安城。

此時李自成手中的財富,除了北京城中搜刮到的7000萬兩之外,還有之前沿途搜刮藩王、富豪的3000多萬兩白銀,總計達到了1億多兩白銀。那麼,李自成在北京搜刮到的真金白銀,最終都去往何處?首先去的地方時西安,這點沒什麼爭議,畢竟西安在當時可是李自成的大本營,完全在起義軍的勢力範圍之內。據相關資料記載,這些銀兩李自成足足用打車搬運了數天有餘。

但後面,由於形勢發生的太過突然,清軍在吳三桂的帶領下順利進入關內,雖然李自成在潼關進行了阻擊,但已經未能成功阻擊清軍,使得李自成只好退守西安。但隨著清軍的窮追猛打,李自成先後轉戰山西、湖北等地,最終被清軍徹底剿滅,成為一段歷史。此時不僅有人要問了,那李自成在逃離西安之前,原先的那1億多兩白銀都去了哪裡?

對於數額這麼大的真金白銀,在清軍的緊追不捨之下,自是不可能全部都帶走,而且帶著這麼多白銀,不僅行軍打仗上不方便,稍有不慎就會成為敵軍的戰利品,所以這些銀兩的去處,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在李自成一路敗退的過程中,直接將這一億多兩白銀沿路填埋,而至於這些白銀究竟會埋在哪裡,其實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山西,其中山西孫家河等地,應該掩埋了不少白銀。

對於這一地區我們不難發現,這裡是晉商最早的發源地之一,而且當地還有傳說,聚成據稱萬榮縣晉商潘家等人,都有發掘闖王藏銀的可能,並且在《中國經濟全書》中,也曾提到這一可能。山西首富亢家的資產有數千萬兩白銀,據傳他們正是挖掘了闖王數百萬兩的白銀寶藏,這才積累上了雄厚的資產,並使得晉商從此富可敵國,而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在清朝時期,晉商會一舉成為強大商邦的理由之一,但這種說法畢竟有待考證,而晉商的發展歷程的確充滿了傳奇色彩。

李自成搜刮的1億兩白銀去哪了?或被晉商所得,使其富可敵國

相關焦點

  • 李自成搜刮而來的巨額寶藏驚現廣東樂昌,卻僅是冰山一角
    大順乃是闖王李自成建立的政權名號,但是李自成的寶藏咋會跑到遙遠的廣東呢?據歷史記載: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為了讓手下的將領和士兵為自己賣命,李自成用盡一切辦法敲詐明朝的大臣,在李自成的大刀之下,短短十餘天,就從這些明朝的王公大臣家裡搜刮出來了一億多兩白銀和一百多萬兩黃金。
  • 明末崇禎帝哭窮,李自成進城一毛錢沒搶到,中國的白銀都去哪了?
    歷朝歷代農民起義講通俗點就是搶銀子搶地,李自成也不例外,明朝末年北京城大門一被撞開,李自成就進去瘋搶一通,有人說他搶到大量銀子,有人說他什麼也沒搶到,因為很明顯北京城沒銀子了。所以有人問,明朝末年銀子去哪了?如果有這些銀子,明朝是否不用滅亡?明朝內帑裡還存放著幾千萬兩白銀和大量黃金,大臣勸崇禎帝拿出來救國,小氣的崇禎帝堅決不允許動用內帑銀子,史書上說崇禎帝「小氣」、「摳門」,其實他們忽視了一個問題,明朝時期「家國一體」走向滅亡,崇禎帝也是「有家而無國」的。
  • 李自成失蹤後,其寶藏下落何處?日本學者:已成了晉商發家資本
    說起關於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藏,就不得不提起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領袖,被部下奉為「闖王」。此人自陝西起兵後,領兵攻下北京,建立了大順政權。至此,李自成從一個普通的鄉間農民出身,變成了執掌大權的大順皇帝。不過李自成並未將已經到手的江山守住,吳三桂投降滿清後引清軍入關,李自成不敵,退出西安,後至河南陝西繼續抗擊清軍。
  • 李自成寶藏,最有可能埋在哪裡?
    李自成藏寶圖,歷史上實有其事?張獻忠江口沉銀已經找到,從傳言變成了現實。可以想像在清軍鋒芒下張獻忠來不及處理搜刮的白銀珍寶,乾脆沉江,東山再起之後可以返回尋找。另一個人物是李自成,李自成藏寶圖比張獻忠更有名氣,因為關係著大明國庫,李自成在北京時間雖然不長,但搜刮可是不少,他的失敗和搜刮有很大關係。據說李自成在山海關失敗後倉促撤離北京,將這些寶藏經宣化、大同、太谷,一路退回西安,但在西安沒安穩幾天,就在潼關大敗,被吳三桂趕著行走於湖北山區。
  • 李自成入主紫禁城,對京城大肆搜刮,結果搜出了七千萬
    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領攻入北京。國破家亡之際,崇禎沒有選擇逃亡而是選擇上煤山自縊。崇禎死後,李自成正式入住紫禁城。一入北京,李自成就把皇宮翻了個底朝天。他本以為皇宮裡應該有數之不盡的財寶。經過一番折騰,卻讓李自成大失所望。
  • 《白銀帝國》:女導演眼裡的晉商傳奇
    公司的高管卻輕鬆獲利11億美元。2004年,這位老員工痛哭流涕地面對電視外的姚樹華,令這位充滿同情心的女導演堅定了一個信心:這部晉商傳奇片《白銀帝國》的主題,就是「商德」。席間,郭臺銘三句話不離本行,聊起了晉商。自從攜夫人林淑如(2005年逝世,現在郭臺銘的夫人是曾馨瑩)一起回山西老家一趟,了解了「日升昌」的故事之後,身家20億美元的郭老闆就被先人幾百年前的商業智慧和氣魄給震了,一個王朝的財政流水,竟然就掌握在山西大地如此普通的一個土炕上。郭臺銘隨後問姚樹華,有沒有興趣做一個晉商的電影,姚樹華當時答應了。
  • 2001年張家界發現一山洞,金銀財寶被挖出,專家:李自成寶藏
    此人生性好財,在一路的兵伐戰亂中,更是讓他的囊中不再羞澀,搜颳了無數的珍寶。張家界在成為著名景點之前,人煙稀少,經濟落後。這處山位於湖南省,是有喀斯特地貌特徵和溶洞景觀相結合的一處地界,因其地形地勢險象環生,還真未被開發出來。雖處張家界旅遊區,也未能被開發就是因為其自然環境惡劣,不易被人遊玩。就好像是四川的四姑娘山,只開了三溝,真正的姑娘四山未被開發。只留給那些膽子大身體素質強的登山愛好者去探險。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增大李自成選擇在此處藏寶的可能性。
  • 八大晉商匯通天下,壟斷中俄茶葉貿易、收入上億兩白銀,為何覆滅
    當時除了晉商之外,還有秦商,就是當時的陝西商幫。商幫換取了食鹽後,就北上去售賣。陝西在西邊,通過殺虎口北上,商業範圍在蒙古地區;山西在東邊,通過張家口北上,商業範圍在東北地區,主要是後金一帶。所以當時晉商和後金貴族的商業關係很好,並獲得了信任,這就為晉商在清代成為皇商埋下了伏筆。
  • 壟斷中俄茶葉貿易、收入上億兩白銀,八大晉商匯通天下,為何覆滅
    所以當時晉商和後金貴族的商業關係很好,並獲得了信任,這就為晉商在清代成為皇商埋下了伏筆。實際上,晉商完成一次對沙俄的茶葉出口,獲利超過100%!根據後人統計,在上百年的茶葉貿易中,晉商總共收入上億兩白銀。但即使這麼多錢,依然沒能擋住晉商的覆滅!
  • 一句話總結晉商敗亡歷程 盛也特權 敗也特權
    ,興起是在清代,至清代中後期的鼎盛時期,山西票號幾乎獨佔全國的匯兌業務,晉商也隨之成為執全國金融牛耳的強大商業金融資本集團。晉商在原本的經營活動中也曾受到封建官僚集團的百般刁難,不得不以卑微的身份虛與周旋,在摧眉折腰的畢恭畢敬中一點點聚斂著屬於自己的財富。此時,晉商與官員的結交並不是特權思想,而只是一種生存智慧,內心深處對官員特權保持著深深的忌憚。晉商普遍信仰「不打官司」的信條,就是因為深知官場的黑暗,即使破財免災,也不給官府搜刮欺壓的機會。
  • 每年搜刮1000萬兩白銀,餓死平民無數,英國殖民印度為何還被感謝?
    曾有人揚言,中國想成為世界發達國家,要「被殖民地三百年」。這種謬論雖然正常人類一聽都會嗤之以鼻,但是真的曾經被英國殖民過的印度,對此可是真有發言權的。當年在日不落帝國時期的1757-1815中,英國掠奪了印度財富高達十億英鎊,算下來平均每年有一千萬兩中國白銀(這還是按後期折算),最高峰時一年從印度的搜刮曾經達到了4400萬英鎊,折合白銀近3000萬兩!英國人這舉動讓印度餓死數以千萬級人口,但是卻讓印度感恩戴德,這是怎麼回事?
  • 郭富城出演晉商傳奇故事 剃頭上陣《白銀帝國》(圖)
    郭富城首次出演晉商傳奇  影片男一號由近年在演繹事業上頗有突破的郭富城出演。焦雄屏透露,郭富城由原本打算出任藝術總監的張叔平推薦,導演姚樹華在看過《三岔口》中郭富城具有層次感的演出後,決定邀其加盟。而郭富城也對這個表現晉商傳奇的故事頗感興趣,為此不惜做出「犧牲」,剃頭演出。
  • 《白銀帝國》:浪漫主義的晉商家族傳奇
    《白銀帝國》:浪漫主義的晉商家族傳奇 時間:2009.06.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未知
  • 嘉慶帝為何一年就花完了扳倒和珅的8億兩白銀?
    和珅跌倒是歷史的必然;嘉慶是否吃飽成為歷史的論題。 嘉慶把這筆錢都用來做了什麼呢? 首先用來還債。乾隆在位時貪圖享受,六下江南耗費了大量的錢財,不僅掏空了國庫,而且還欠下了很多地方債務。嘉慶上臺後必須要填補這些地方債務,不然地方官員哪有錢去為民辦事呢?
  • 嘉慶帝為何一年就花完了扳倒和珅的8億兩白銀?
    和珅跌倒是歷史的必然;嘉慶是否吃飽成為歷史的論題。嘉慶把這筆錢都用來做了什麼呢?首先用來還債。乾隆在位時貪圖享受,六下江南耗費了大量的錢財,不僅掏空了國庫,而且還欠下了很多地方債務。嘉慶上臺後必須要填補這些地方債務,不然地方官員哪有錢去為民辦事呢?
  • 五兄弟相約去尋李自成寶藏,發現財寶之後都死了,寶藏分毫未少
    明末的眾多農民起義隊伍中有兩隻隊伍的勢力比較強大,一個就是李自成領導的力量,一個則是張自忠領導的武裝力量。李自成和張獻忠對明朝的滅亡都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們都是典型的農民起義的代表。最後的結局是崇禎不得已逃去景山自縊,而李自成則進入紫禁城,在宮中搜颳了許多的銀子和金子及其他財寶等,這也就是李自成寶藏的主要來源
  • 此皇帝有九千萬兩銀窖,其後代到死也沒發現,郭沫若卻發現了
    採礦業如火如荼的發展著,每次發現新礦,皇帝都派宦官去監督,那些公公根本不管有礦無礦,就算沒有礦,也會把搜刮錢財的事分攤到百姓身上,這就叫「包礦」。如此「用功」搜刮,自然得利豐厚,萬曆二十五年,宦官給萬曆皇帝的白銀就有九十萬,黃金一千五百多萬。宦官也賺得盆滿缽滿。如此多的銀子,萬曆花不完,都埋藏在地窖裡。當時老百姓也效仿,也埋藏的地窖裡。
  • 李自成在北京搜刮民財,鑄數萬金餅,每餅千金,他把它們藏到哪兒去了?
    1644年4月22日,李自成的二十萬部隊布陣於山海關,與清軍對壘。隨後,李自成軍大敗,在永平城西範家莊斬殺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奔回京師。《明史》:「自成至,悉鎔所拷索金及宮中帑藏、器皿,鑄為餅,每餅千金,約數萬餅,騾車載歸西安。」我國古代,以一斤金為一金。每餅千金、約數萬餅,這麼多的大塊頭的黃金,李自成會將它們藏到哪裡去呢?
  • 他的一生毀譽參半,為清朝鞠躬盡瘁,一句話讓其節省1億兩白銀
    閱讀前點個關注嘛~更多精彩資訊都在後面哦~他的一生毀譽參半,為清朝鞠躬盡瘁,一句話讓其節省1億兩白銀李鴻章是一個可歌可泣的人物,雖然後人對他評價不一,但是總體都是偏向李鴻章這一邊李鴻章府邸風景但當時他們也在想辦法,如果清政府也想修建,後來沙俄卻臨時有變,他們感覺李鴻章沒有那麼大價值可以利用,於是最後僅僅給俺他五十萬兩盧布就算了
  • 明至清的中國首富,最佩服的是晉商
    有些數據說-明武宗的大太監劉瑾抄家抄出33萬公斤黃金,805萬公斤白銀,換算下合計2.13億兩白銀,這個很恐怖。其實劉瑾也就掌權7-8年,有點不太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