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伯林用6段話評價馬克思,現實經典,道出馬克思的偉大!

2020-12-14 思想走在荒路上

以賽亞·伯林用6段話評價馬克思,現實經典,道出馬克思的偉大

以賽亞·伯林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觀念史學家。他為馬克思寫過一本著名的傳記叫《馬克思傳》,其中他用6段話評價馬克思,評語現實經典,道出了馬克思的偉大之處。

一、在19世紀,沒有任何一位思想家能與馬克思一樣對人類產生如此直接、透徹和深遠的影響。在其一生之中及其身後,他在理智和道德上對其追隨者們都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即使在民主的民族主義的黃金時期,這種支配作用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內,湧現出了一批批偉大的人民英雄和烈士,以及富有浪漫色彩,幾乎是傳奇性的人物,他們的生命和言行導引著民眾的憧憬,在歐洲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革命傳統。

二、然而,在任何時候,馬克思都不能被稱作普通意義上的公眾人物:顯然他絕不是什麼流行作家或演說家。他的寫作範圍十分廣泛,但他的作品在其生前並未流傳開來。到了20世紀70年代,當這些作品開始廣為人知,人們傳閱這些作品的熱情與其說是對它們本身質量的認同,不如說是那與他緊密相關的運動的好名和惡名得以傳播開來的結果。

三、馬克思不是俄國民主鬥士赫爾岑那樣的天才宣傳家,也不具備巴枯寧那樣非凡的雄辯口才。他大部分的工作生涯都是在相對默默無聞的狀態下在倫敦度過的,不是在自己的書桌前,就是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裡。廣大民眾對他知之甚少,然而到他去世前,他成了一位廣為人知、受人景仰的人,成了一場強大的國際運動的領袖。

四、馬克思並不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即便出現也不是也別成功。在他出席的宴會或公眾會議上為數不多的幾次演講中,他的講話總是過多地鋪陳事實,夾帶點枯燥和唐突,希望從聽眾哪裡索取一點尊重而不是熱情。從性格上來說,他是一位理論家知識分子,本能的想要避開與群眾的直接接觸,而他畢生的經歷卻又都耗費在了對這些群眾利益的研究之上。

五、馬克思天生有著強大、活躍、實際、理智的頭腦,對不公平有著敏銳的感覺,異常地缺少感性,對知識分子的花言巧語和情感主義極為厭惡,就像對資產階級的愚昧和自滿的厭惡一樣。在他看來,前者總是漫無目的地喋喋不休,遠離現實,而且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一樣討厭;後者則無比虛偽,自欺欺人,沉浸於對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追求中,對其所處時代的明顯的社會特徵視若無睹。

六、馬克思就像一名遠古的預言家在實施上天賜予他的一項任務一樣,基於對未來和諧社會的清晰、堅定的信仰,內心懷著一種平靜的心態,他見證了自己在各個方面所看到的衰敗破落的景象。在他看來,舊世界似乎明顯地在他面前崩潰。他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多,以加速這個崩潰的過程,試圖縮短結束前最後的陣痛。

相關焦點

  • 左右為難:以賽亞·伯林的至暗時刻
    雖然身為「理中客」的以賽亞·伯林既被左派罵為懦夫,又不被右派接納。但是,現在看來,以賽亞·伯林用辯證的思維看問題的方式,能有效防止各種社會潮流走向極端。當年,在各個派別中顯得無所適從的以賽亞·伯林是孤獨的,然而這是因為,他比當時大多數人想得更深,看得更遠。1為什麼伯林對浪漫派的悲劇思想這麼感興趣呢?
  • 以賽亞·伯林:《卡爾·馬克思》
    撰文:以賽亞·伯林   翻譯:李寅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 以賽亞·伯林:浪漫主義的結局
    作為觀念史的研究專家,英國思想家以賽亞·伯林(Sir Isaiah Berlin)致力於對浪漫主義的研究。他認為,如果只是捕捉一些特質,浪漫主義似乎無所不包。在《浪漫主義的根源》中,他寫道:「浪漫主義是統一性和多樣性......它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它是純潔的也是墮落的,是革命也是反動,是和平也是戰爭,是對生命的愛也是對死亡的愛。」
  • 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科學評價及其現實啟示
    恩格斯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過馬克思,對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卓越才華、崇高精神和巨大影響給以最高評價。恩格斯高度評價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和世界影響,指出:「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應當歸功於他;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他的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發表講話,稱馬克思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 講座|以賽亞·伯林的人生與學術:觀念的力量如何影響世界?
    在當天的活動中,陶澤慧從伯林的人生和他最重要的思想出發,探討一位真正的知識分子是怎樣用人生來證明他的理論的。以下是分享內容的整理。沃爾夫森學院內的以賽亞·伯林像長久以來,我便對思想和觀念的歷史感興趣。在人類的歷史當中,王國興衰,朝代更替,人類文明,尤其是政治文明的歷史,總給人以一種循環的感受。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進步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其中有沒有觀念和思想的成分?
  • 以賽亞·伯林:過度關注自己是一種非常無聊和自戀的行為
    艾耶爾通往學術之路的勁敵;他是弗吉利亞·伍爾夫眼中「外表像個黑黝黝的葡萄牙籍猶太人,說起話來則有著年輕的梅納德·凱恩斯的活潑與自信」的人;他是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在20世紀的思想家之中,他無疑是一位傳奇人物。
  • 張建華︱狐狸對刺蝟的敬意:以賽亞·伯林的赫爾岑
    伯林以賽亞·伯林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思想家,在歐美學界享有大師級的盛譽。一生惜墨如金並述多著少是以賽亞·伯林鮮明的個人風格,而他專門論及俄國題材的著作也僅有兩部。伯林於1909年6月出生於拉脫維亞首府裡加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母是本分的猶太教神秘主義教派——哈西德派(Hasidic)的信徒。1916年,伯林一家搬到彼得格勒,在那裡他親眼目睹了俄國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童年的特殊經歷,使他對革命與權力產生了恐懼感。他們全家在1921年遷往英國。
  • 以賽亞·伯林的思想遺產
    □本報記者 楊新美 為紀念以賽亞·伯林作品引進十周年,近日,清華大學國學院與譯林出版社聯合主辦了「以賽亞·伯林與現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據清華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劉東介紹,本次研討會歷時3天,來自中國大陸、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數十名海內外伯林研究專家,圍繞「伯林與政治哲學」、「伯林與思想史」、「伯林與當代中國」三個主題展開了研討。 而與此同時,今年,譯林出版社將對《俄國思想家》、《伯林談話錄》、《反潮流》、《自由論》、《現實感》等早期引進的伯林作品進行再版。
  • 重溫偉大思想家馬克思十句名言,句句經典,受益匪淺
    137年前的3月14日,也就是1883年的今天,偉大思想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卡爾·馬克思逝世,走完他65歲的一生。從我們讀小學開始,馬克思、恩格斯的畫像便被懸掛在課堂、校園四處,那時還不了解他們的偉大。
  • 以賽亞·伯林,和將他從晦澀中拯救出來的人
    圖片來源:GEMMALEVINE/GETTY IMAGE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是戰後英國最知名的知識分子之一。他是頂尖的哲學家和思想史家,上過BBC的廣播節目,也是個高產的散文家,得過不計其數的獎項。但事有玄機。
  • 恩格斯怎樣評價馬克思:一個歷史的考察
    ,對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卓越才華、傑出貢獻和巨大影響給以最高評價。[1]這段話雖然並不是在直接地評價馬克思,但它表明馬克思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和代表者,馬克思作為科學理論家與兜售「靈丹妙藥」的預言家有著根本不同。
  • 以賽亞·伯林《個人印象》中譯本出版
    日前,譯林出版社出版了以賽亞·伯林的著作《個人印象》中譯本。這些人,除羅斯福外,伯林都親自見過,對他們非常熟悉。伯林以自然天成的幽默感、睿智輕鬆的語言講述了他對這些人物的個人印象。書中還詳細描寫了1945年和1956年在前蘇聯與帕斯捷爾納克和阿赫瑪託娃的會面,感人至深。  以賽亞·伯林(1909—1997),出生於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一個猶太人家庭,6歲時舉家遷至俄國。1921年隨父母前往英國,入讀倫敦聖保羅學校和牛津大學聖體學院。
  • 《以賽亞 柏林書信集》
    作者:以賽亞·伯林  以賽亞·伯林書信集  譯者:陳小慰、 葉長纓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以賽亞 伯林之所以享有崇高國際聲望,不僅因為他身為哲學家、知識分子、教授、作家和公眾人物所作出的赫赫成就,還因為他躋身眾多不同領域,與眾多同時代的傑出人物有交往,同時還參與了許多重大的政治與文化活動。
  • 以賽亞·伯林的偉人頌詞
    作為享有國際聲譽的哲學家、知識分子和作家,以賽亞·伯林見證了20世紀許多重大的政治和文化活動。而伯林個人的睿智、友善和甘當陪客的傾聽者角色,也使與之交遊的不同領域的人們覺得甘之如飴、如沐春風。這些人中,既有邱吉爾、魏茨曼、伊扎克·薩德赫這樣的政治風雲人物,也有愛因斯坦、維吉尼亞·伍爾夫、埃德蒙·威爾遜這樣的知識界精英。
  • ·馬克思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 馬克思自由觀的四重維度
    (60)從這段論述可以看出,「自由個性」是馬克思用來表示人的個性發展的最高境界和人的發展的理想狀態的概念,可以把它看成是馬克思自由觀的第四重維度。  在馬克思看來,「自由個性」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和發展狀態,是對前資本主義時期「人的依賴關係」和資本主義時期「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兩個發展階段的揚棄和超越。
  • 馬克思的另一面(一)
    沒辦法的谷牧和夏默一籌莫展,這時習仲勳卻靈機一動,他提出既然這樣可以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中尋找依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堵住他們的嘴。夏默覺得可行,大家便開始了查找工作。經過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的努力,他們終於在《列寧全集》中成功找到了依據。」雖然劇情有虛構的成分,但並不誇張,當時情況確實如此。革命導師的言論真的是「一句頂一萬句」啊!
  • 【馬克思的故事】張雪琴:當馬克思遇上數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泰勒...
    原標題:【馬克思的故事】張雪琴:當馬克思遇上數學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德國最早產生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之一的特裡爾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資本主義貧富差距的巨大現實教會了馬克思用批判的眼光審視「街頭巷尾」。
  • 馬克思為什麼是最偉大的思想家
    原標題:馬克思為什麼是最偉大的思想家今年是馬克思誕生200周年。馬克思——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被剝削勞苦大眾的偉大導師,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奠基人,是迄今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
  • 以賽亞·伯林:我們活在一個無人可以敬仰的時代
    > 以賽亞·伯林這位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以其對極權主義的猛烈抨擊和對人性抱有的樂觀態度,成為了世界各地自由主義者心中一個鼓舞人心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