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諸葛找房
中國的房子越蓋越多,本來是為了解決老百姓的居住問題,沒想到卻成了一道令人糾結的選擇難題。買房還是租房?要買多大的?蝸居太小要不要換大的?針對這樣的問題,有專家就給出答案:有能力「一步到位」就買,否則還是租房好。未來10年,有3類房子或將成為「鴿子籠」,最好不要碰,因為將來有可能後患無窮。
第1類是公寓。諸葛小編之前無數次強調過公寓的弊端,可還是有粉絲不信邪的去購買,結果不出所料的後悔了。這類房子的吸引力就在於價格便宜,還宣稱不限購,與又貴又限制多的商品房相比,乍一看確實更划算,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中國大部分公寓都是商業用地,與一部分可以落戶的商業居住兩用房比起來,公寓則更加特殊一些,如果買房不能落戶,那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能就沒什麼意義了。再加上公寓的生活成本非常高,水電燃氣都貴一倍,有的甚至無法使用天然氣。而且很多都要求全款,不能貸款,公攤面積大,使用面積小,即使總價便宜,但單價卻毫無性價比可言,購房後的壓力並沒有減輕。
第2類是大城市的蝸居。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越蓋越高,看似非常高大上,可其實人均平米卻一直在縮小。好好的一片地,被鋼筋水泥分割成了好多好多的小格子,而辛苦打拼的都市人也像極了籠中之鳥,被困其中。更諷刺的是,不少籠外的人還想要擠破頭去一個屬於自己的華麗鋼籠。
隨著多城的落戶不斷開放,越來越多的追夢者背著行囊湧入到一二線城市,但城市就那麼大的地方,如何消化日益增多的人口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壘砌和切割出更多的水泥盒子,照此以往,市區內的普通低端住宅環境不排除會有退化的可能發生,除非有能力買高級住宅。
第3類是小城市的大房齡二手房。與大城市的「老破小」不同,小城市由於城市化建設和棚戶改造開始的晚,所以老破小的地段不一定是很好的,想要上學、上班方便也不一定能達成目的。而且,小城市的階段性漲價多是被人為炒起來的,所以如果未來沒有長時間的人口支撐,回落是可以預見的。不少城市的投機者已經開始在拋房了,當下買二手房算是正中炒房客的下懷,做了接盤俠。如此想來,還是過幾年房價回歸正常水平後,新房更划算一些。
經濟學家周天勇曾披露過目前高層住宅的兩個缺陷,一是維護成本高,二是拆除難度大,專家說的這2個詞組恰恰指明了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即使不排除日後技術會進步,但是這些問題也是需要有人預先想到,才有被解決的可能。電梯、水壓、電壓、災難營救、建築質量是這3類房子老化後的共同隱患,尤其是極高層,維修、拆遷和安置等方面目前來看後患無窮。有難度,成本也太高,利潤太少,會有開發商願意承包麼?
北上廣的蝸居和老家的大房子該選哪一個,視每個人的追求而定,只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無怨無悔就好,但盲從跟風絕對要不得。年輕是需要拼搏沒有錯,但也不要把能力以外的壓力強加在自己的身上。別人的生活我們copy不來,所以也沒必要活在別人的眼裡和口中,能力尚淺的時候租房未嘗不是一種自由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