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光武帝,留在南陽的神奇遺蹟,真命天子就該這個範!

2020-08-27 桃李春風s

說起我家鄉南陽,可是個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歷史上風雲際會,人才輩出,光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那就一大堆名人:幫助武王伐紂的姜子牙;春秋名相百裡奚;輔佐越王勾踐東山再起,後來又成為春秋首富的範蠡;躬耕臥龍崗隱居求志的諸葛亮;發明地動儀的科聖張衡;寫下《傷寒雜病論》的醫聖張仲景等等。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起兵南陽終成一代帝業的光武帝劉秀,今天我們專門聊聊劉秀在南陽的那些事兒。

提起東漢中興之主光武帝劉秀,故事很多,不過在南陽,口口相傳的都是王莽攆劉秀的故事,聽完這些事兒,你不得不相信,劉秀果然是真命天子!

論起來王莽是劉秀的外公,為什麼要攆劉秀呢?冤有頭債有主,這事兒要從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說起。傳說劉邦芒山起義時,斬殺了一條大蟒蛇。半夜裡,那條蛇就來劉邦的夢裡索命:「還我命來!還我命來!」劉邦似半夢半醒間答道:「現在在山上,等到了平地再說吧!」這話到後來真的應驗了,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殺了漢平帝(平地)。原來王莽就是那條蟒蛇轉世,來找老劉家報仇的。

漢平帝的皇后是王莽的女兒,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劉秀。為了斬草除根,王莽非殺掉劉秀不可。話說劉秀連夜逃出京城長安,輾轉來到河南南陽一帶,於是在南陽留下許多有趣的遺蹟。

光武帝遺蹟——遮山

話說劉秀在白河灘被王莽軍隊戰敗,劉秀獨自一人向南陽西北方的伏牛山中逃去,王莽帶兵緊追不捨。這天,劉秀跑到一座荒山腳下,正值六月盛夏,一連幾天滴水未進的劉秀又飢又渴,癱倒在一塊被曬得滾燙的石壁上。驕陽似火,上曬下烙,熱的劉秀喘不過氣來。他心裡想:莫非今天我要死在這裡了?不由得自言自語道:「山哪,你歪歪頭,探探身,給我遮個陰涼,保我一條命吧!」說來奇怪,話音未落,那峰頂真的慢慢歪了過來,一片濃陰正好把劉秀遮住,劉秀才緩過勁兒來。後來,這座山被當地的老百姓叫做「遮山」。

遮山上有一座「先亡廟」,廟內立有石碑,記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說劉秀當年被王莽所追,逃到遮山內,一日走的又渴又餓,人困馬乏,這時,山腳下走來一位老婆婆,手提一隻小瓦罐,是給半山坡刨地的老伴送飯的。劉秀向老婆婆深施一禮討飯吃。老婆婆看到劉秀可憐,就把飯給了他。劉秀兩手捧起飯罐,一口氣把一罐麥仁湯喝完,劉秀掏出一錠銀子送給老婆婆,老婆婆說什麼不要。劉秀只好記下這份恩情,以圖後報。後來劉秀洛陽稱帝,派大臣到遮山訪查這位老人,得知人已不在人世。劉秀只好下旨封修廟祭祀,因為劉秀未能在老人活著的時候報答恩情,就把這座廟命名為「先亡廟」。

光武帝遺蹟——扳倒井

這天劉秀跑到石橋鎮,已是半夜時分,他累得人困馬乏,嗓子冒煙,正好旁邊有一口井。劉秀想打點水喝,可是正值深夜半更,提水沒有桶,打水沒有繩,這該怎麼辦呢?劉秀眼望著井裡的水,自言自語說:「要是井能扳倒,該多好啊!「不料話音剛落,說也奇怪,這眼井真的自己慢慢傾倒了,清涼涼的井水流到了井口。劉秀喝了一個痛快,向井拜了幾拜然後又繼續趕路。人們聽說是劉秀叫井扳倒了,就把這個村改名扳倒井村,把這眼井叫做扳倒井。

不過現在南陽的扳倒井有好幾處,哪個才是劉秀扳倒的井呢?你不仿來探個究竟。

石橋鎮麥仁店的扳倒井

光武帝遺蹟——泥牛古蹟

南陽有一座老君堂,據說是老君雲遊仙境常到這裡歇足,有一次趕夜路比較急,趕到時天就麻麻亮了,為了不讓仙牛驚擾凡世,就把坐騎點化成一座泥牛。

劉秀南陽會戰時,又一次夜戰慌亂中失去了自己的馬,危機時刻老君堂裡的泥牛顯靈救助劉秀,才使其脫離險境,最後成就東漢帝業。為了報答泥牛相助之恩,光武帝就在老君堂觀內的高丘處,立了塊石埤,名曰「泥牛古蹟碑」。上刻:「漢光武夜戰失騎,老君堂泥牛顯靈救駕處」。


當然,這些事情大多都是傳說。不過幫劉秀打江山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員大將)大部分都是南陽人,劉秀稱帝洛陽後,將南陽定為陪都。南陽也是東漢時期全國冶鐵中心,當時南陽是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全國第三大城市。

劉秀二十八宿


為了紀念劉秀起兵南陽這個事兒,南陽還有條路叫光武路,有座橋叫光武橋。

南陽光武大橋


南陽的光武路

南陽又稱為「南都」、「帝鄉」,這些稱謂都源於光武帝劉秀。劉秀的傳說也會一代代流傳下去,南陽人對劉秀的情結,也是世世代代說不完了。

相關焦點

  • 南陽柴油機廠一去不復返 光武路終於走進中興序列
    近兩年來,因為道路的歷史遺留問題,該取直的沒有取直,該打通的沒有打通,該擴寬的沒有擴寬,造成光武路寬窄不一,很多破產企業佔據道路核心位置,一直以來都阻礙道路的修繕改造。 重點說一下這個地方,這些綠色圍擋圈起來的地方,本來光武路是要西擴的,但是因為這個位置出現卡殼,一直停而不前
  • 南陽柴油機廠一去不復返,光武路終於走進中興序列!
    光武路是南陽城區負重最深的一條城市主幹道,東通飛機場,西達北京大道,是貫通東西的交通大動脈。近兩年來,因為道路的歷史遺留問題,該取直的沒有取直,該打通的沒有打通,該擴寬的沒有擴寬,造成光武路寬窄不一,很多破產企業佔據道路核心位置,一直以來都阻礙道路的修繕改造。
  • 歷史上漢光武帝劉秀到底是南陽人,還是襄陽人?
    之前河南南陽市和湖北襄陽是在爭諸葛亮,而現在他們又在爭漢光武帝劉秀。那麼,漢光武帝劉秀到底是哪裡人,是河南南陽人,還是湖北襄陽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歷史上漢光武帝劉秀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玄孫
  • 南陽有一座歷史古縣,卻在1965年建縣,縣名與漢光武帝劉秀有關
    南陽是河南省的地級市,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有了這樣的優勢,南陽的旅遊業發展得很好,近年來,南陽在民生、教育、交通、工農業生產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南陽各縣的發展也很好,尤其是旅遊業,今天我要說的是南陽有一座歷史古縣,卻在1965年建縣,縣名與漢光武帝劉秀有關。
  • 歷史上漢光武帝劉秀到底是哪裡人,是南陽人,還是襄陽人?
    之前河南南陽市和湖北襄陽是在爭諸葛亮,而現在他們又在爭漢光武帝劉秀。那麼,漢光武帝劉秀到底是哪裡人,是河南南陽人,還是湖北襄陽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歷史上漢光武帝劉秀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玄孫,也是漢朝的皇室子孫,但是由於漢武帝的推恩令,到了他的父親劉欽的時候,他家早就沒有了自己的封地,劉欽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
  • 光武大道:起兵南陽定都洛陽 光武中興青史留名
    在這些名字中,開創光武中興的漢光武帝劉秀無疑是最閃耀的之一,位於伊濱區的光武大道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傑出帝王而命名的。  洛陽是著名古都,歷史上有100多位帝王曾經在此定鼎天下,他們或勵精圖治、縱橫捭闔,或鐘鳴鼎食、碌碌無為,千百年過去後留下了一個個或光彩或暗淡的名字。
  • 南陽有個小村落,竟走出了「茅臺集團」董事長,還與漢光武帝有關
    |文:蘇雁濱南陽盆地,自古便有「帝鄉」的美譽,作為東漢朝時期的陪都、全國第二大城市,南陽在漢文化的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著名「劉秀民間故事」中「雞鳴不同時」的發生地,還是著名的「善良村」稀飯崗的見證處,千百年來,這個村落雖名聲在外,卻沉穩低調,這裡崇尚道德,素講善念、流傳歷史,尊重文化,如今從這裡走出了一位享譽全國的「茅臺集團」董事長高衛東,更是讓這個小村落即聞名又神秘!
  • 光武中興——南陽的永久城市印記
    南陽為古宛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於此城發生爭奪戰。後漢光武帝劉秀,曾於此地起兵,發動反對王莽王朝的戰爭,創立了後漢王朝。民間所傳二十八宿,即劉秀的二十八個主要幹部,多是出生於南陽一帶。
  • 東漢王朝的締造者,漢光武帝劉秀墓
    【陵園特色】漢光武帝陵是國內少有的陵墓園林,與其他地方帝王陵寢相比,尤其獨到的四大特色:其一、帝王選陵、特殊一例:歷代帝王選擇陵墓,均選擇背山面水、開闊通變的地形,象徵皇帝胸襟豁達、駕馭萬物之志,而漢光武帝陵則是「枕河蹬山」一反常態。
  • 他起兵南陽,手下大將也是南陽人,稱帝後定南陽為陪都,人稱帝鄉
    在南陽的歷史上,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他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南陽史稱「南都」帝鄉,都與他有關。漢光武帝劉秀雕像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九歲時,其父劉欽去世,留下了夫人樊氏和三男三女。父親劉欽頗感驚異,就找了個叫王長的人佔卜,王長避開眾人對劉欽說:「這個兆頭吉不可言!」那年,濟陽縣有個地方的穀子一根莖生九個穗。按字義,穀類抽穗開花曰「秀」,劉欽就給這個新出生的孩子起名叫劉秀。又傳王莽擔心天下不穩,派人四處偵察危險人物和危險地帶,有個叫蘇伯阿的「望氣者」到了南陽,就遙見劉秀祖籍舂陵上空有一種特殊的氣,不禁讚嘆道:「氣佳哉!鬱鬱蔥蔥然。」
  • 說說光武帝立後的糗事
    建武十五年大司馬吳漢請封諸皇子,三請後光武帝批准此方案,派大司空竇融告廟開封:次子輔為右翊公、三子英為楚公、四子陽為東海公(陰麗華的長子)、五子康為濟南公、六子蒼為東平公、七子延為淮陽公、八子荊為山陽公、九子衡為臨淮公、十子焉為左翊公、十一子京為琅邪公,光武帝封罷諸子後,要求各州郡核查種地人口,各地陸續上報種地數字及人口,其中陳留郡在上報的文書中夾一張紙條,上書:潁川、弘農等地可統計上報
  • 自秦以後歷代滅亡的國家為何只有漢光武帝劉秀能夠復興漢王朝
    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自秦始皇贏政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起到清宣統帝溥儀宣布遜位止,歷經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兩宋、元、明、清各個朝代,所有滅亡政權的皇室子孫雖然千萬百計妄圖復國,但只有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復興了由他九世祖漢高祖劉邦手創的帝國。
  • 為什麼漢光武帝劉秀,是人們最敬佩的一位帝王!
    這位光武帝有何豐功偉業呢?,是因為光武帝尊崇熱愛人民,所以天意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下面小微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這位優秀的漢光武帝劉秀。也可以說漢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傑出貢獻的政治家。漢光武帝這個陵墓建造的是相當隨意簡單的了,可以說是建造在黃河泥潭裡了。
  • 金融五千年——《光武中興》
    《金融五千年》第二十二集《光武中興》,精彩內容如下: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省棗陽市)人 [1] 。東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後裔。
  • 東漢光武帝劉秀
    公元22年劉秀與大哥劉縯在南陽起事,加入了起義隊伍,更始政權建立後,劉秀被封為太常偏將軍。得到王莽大軍南下的消息後,當時劉秀迫於莽軍聲勢退於昆陽城中,他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說服昆陽守軍團結禦敵,不要分散,否則只有死路,然而劉秀在更始軍中的地位並不很高,他儒雅的書生氣更讓那些起義將領們瞧不上,對於劉秀的勸說昆陽守軍竟然怒斥,劉將軍怎敢亂說,劉秀只好笑著走開。
  • 漢光武帝原陵之謎
    陵園西側有巨柏名「鳥柏」,遊人在鳥柏下拍手,柏樹間會發出「啁啾啁啾」的鳥鳴聲,令人倍感神奇。   據《後漢書·光武帝紀》紀載,當時營建劉秀壽陵由將作大匠竇融負責,劉秀對竇融說,古代帝王崇尚薄葬,陪葬器物都是陶人瓦器,木車茅馬,我的壽陵佔地二三頃,不要搞什麼山陵陂池,只要排水通暢就好。《帝王世紀》一書記載說,原陵建成後周長三百六十步,高六丈,在臨平亭東南。
  • 漢光武帝是如何對待謠言的?
    但謠言的厲害馮異是曉得的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居然信以為真,推波助瀾上書光武帝彈劾「大樹將軍」馮異,馮異聽說後也很惶恐,雖說入關已三年,安撫百姓,除暴安良,有功於社稷國家。但謠言的厲害馮異是曉得的,弄不好要滿門抄斬,身首異處,於是馮異上書光武帝願意回到洛陽親自伺候皇上,以示忠心。光武帝看了奏摺後不許馮異回京,繼續堅守關中這個革命根據地,同時派朝廷大員宋嵩前去安撫馮異,並闢謠。
  • 河南南陽這個縣,位於鄂豫交界,劉皇叔曾在此屯兵駐紮!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南陽的一個縣城。它位於豫鄂兩省交界地帶,南陽盆地中心。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就有人類生存繁衍。春秋時期隸屬於楚國管轄,戰國時一度歸於韓國,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完美融合。在《三國演義》之中,它的名字更是多次出現。說到這裡,許多朋友或許已經猜到了。沒錯,它就是河南著名的古城——新野。
  • 中國古代名帝:漢光武帝劉秀
    光武帝(前6~公元57年),名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地在今湖北省棗陽縣南)人。出生時傳說有赤光照堂中,盡明如晝。9歲時他的父親去世,由叔父劉良撫養長大。年輕時的劉秀,高個頭,高鼻子,前額有點突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後漢書·光武帝紀》是這樣記載的:「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大口,隆準,日角。」他從小喜歡務農,處事謹慎,講信用,性情溫和。
  • 東漢光武帝,用了什麼辦法,重建的劉王朝?
    東漢光武帝,用了什麼辦法,重建的劉漢王朝?劉秀乘農民群眾大暴動的機會,利用群眾「反莽」的心理,依靠地主武裝力量,重建劉漢王朝。公元二十五年劉秀稱帝,是為東漢光武帝(公元二五—五七年),建都洛陽,史稱東漢或後漢(二五—二二0)。公元二十七年劉秀擊敗赤眉軍,公元紀元初期的農民起義至此完全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