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你來到百家號《美好的心態》,本文內容原創,如有需要請聯繫作者。
美好的心態,願帶給你最快樂的心情,讓你看到更多最美的風景。敬請關注!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這是古人留下來的佳句名言,也說明了什麼樣的人值得你去當朋友,而什麼樣的不值得。
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交朋友,與善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現在看來,不僅古人如此,我們一樣適用。我總結了一些絕對不能當朋友的例子,請大家謹記遠離這樣的人。
第一種 獻媚逢迎的人
裝飾外表,內心不真誠,那就不正直了,這就變成偽君子。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表面很恭敬,而是內心並不是這樣,你覺得他很尊重你,但是事實上轉眼還不知道他會對怎樣出賣你。
這也就是孔夫子說的「便闢」,他之所以把這類人放在最前面的位置,當然表明這種人最不可交。說恭維也好,說討好也好,說到底便是心口不一,說的和想的完全不一樣。作為朋友最重要的是誠信,但是這種人是最不誠信的。
第二種 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的人
這種人說的話你到底是該相信,還是不相信呢?反正他說的也不見得是真的,信吧,沒必要,不信又惹他不高興,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遠離。
這樣的人會對自己有利的阿諛奉承,一旦發現沒有利用價值會把你甩得遠遠的,最重要的是,當你還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時候就得罪他了,其實很簡單,因為你觸犯到了他的利益,這種人最危險,也就是所說的「小人」。
裝著去討好別人,其實這個就是名利心很重,會諂富驕貧,攀這一些有錢的人或者有地位的人,其實這樣的行為最讓人家感覺到羞恥。這種人既然重視名利,也一樣會忽略情感,跟不重感情的人沒必要當朋友。
第三種 善於花言巧語的人
花言巧語沒好人,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這種人照樣在社會上大行其道,是什麼原因呢?用孔子的話說:「花言巧語,偽裝出一副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很少是仁德的。」既然大家都都遠離這種人,你也應該注意了。
孔子說的這三種要遠離的人,有一個 共同的特質就是會「裝」,或者是在別人面前裝著畢恭畢敬,討好別人;或者是裝著說好話,背地裡說別人壞話,造謠生事;或者虛偽且表現得和善、仁德,但事實上最惡毒的也是這種人,這就是典型的偽君子。
孔夫子說的「便闢、善柔、便佞」,正好是他所說的我們應該交的朋友的反面,真正要交的是正直、誠信和知識廣博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師,和真正的朋友在一起,你才能學到更多你自己學不到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有三種人也絕對不能當朋友的。這樣的人在社會很常見,你身邊就有。
第四種 咄咄逼人不懂得尊重
這種人開始的時候,不了解你的脾氣性格,可能還會說幾句好聽的,但心裡早就盤算好了怎樣對付你。一旦了解了你的脾氣性格,就會咄咄逼人,連尊重都沒有。這種人接近你完全因為你身上有他想要的東西,一旦認為你沒用了就會一腳踢開,或者把你踩在腳下。如果你遇到挫折受傷他會第一時過來給你補刀。
所以這種人笑裡藏刀必須要遠離,真正的好人沒辦法把別人想像成壞人,但是一定要學會從細節去思量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始終如一,一旦發現開始對你不尊重了,也就沒有必要再和他多說一句話。
第五種 言而無信出爾反爾
你會遇到這樣的人,說得好好的,到該兌現的時候無緣無故就不承認了,甚至把罪責都怪到你身上。
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很簡單,因為他早就知道了你的脾氣,覺得你好欺負,所以說的時候想著怎麼應付敷衍你,而到你說他說話不算數的時候,他早就想好了用哪種方法來對付你。這種人想的只是怎樣去裝,從沒想怎樣去珍惜。
第六種 欺騙你的人
這也是我著重要說的一方面。說裝也好,說說話不算也好,說恭維也好,說利用也好,歸根結底都是騙你。但是再狡猾的欺騙,也會有被看穿的一天,誰都不傻,只是有些人自作聰明自欺欺人。
人如果沒有了信任,肯定不會是朋友。有些人天天騙你,但是還會懷疑你的真誠,因為這種人的血液裡只有虛偽。
以上我們所說的這幾方面,你會發現周圍都有這樣的人,最好的方法只有遠離。所謂「親賢臣遠小人」正是此意,不要在怕傷害別人的時候,傷害到自己的善良。該斷則斷!
編輯: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