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眼裡,到底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

2020-12-20 清水無塵

文/清水無塵

01

有個段子說,如何從一堆孩子中,分辨出裡孫(自家孫子)和外孫的差別,只要聽音就能聽出來。

寶貝,你回來了?這是自家孫子。

寶貝,你來了?這是外孫無疑。

雖然只是一字之差,有時還真的說出了裡孫和外孫的本質區別。那麼在如今的農村,到底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呢?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

事人:我公公,70歲,雞蛋放壞了,都要留給自家孫子吃。

我公公今年70歲,我婆婆30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老爺子為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一輩子沒再娶,日子想想都覺得挺艱難的。

我公公這人重男輕女,而且重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用我公公自己的話說,他心裡是有孫子外孫排序表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

為這事,我和老公沒少批評我公公,說現在男女都一樣了,再說我們平時在城裡也沒時間經常回去,讓他對幾個外甥外甥女好一點,畢竟他們就在家門口。我公公被我們批評得沒辦法,只好點頭同意了,說知道了知道了。

然後,有一次我們回老家,我公公讓我們帶一大筐土雞蛋,還有老家的乾菜,鹹魚,鹹肉回城裡。結果我打開雞蛋,好傢夥,連著10個都壞了。

我忍不住跟我大姑姐,二姑姐吐槽,然後我兩個姑姐都告訴我,說老爺子之前存雞蛋,她們就提醒時間長,天氣熱,肯定會壞的。結果老爺子說了一句,壞了,我也留給我自家孫子吃,你們家孩子要吃,找他自己的爺爺奶奶要,不要盯著我的土雞蛋,把我兩個大姑姐噎得說不出話。

老實說,幸虧我兩個姑姐和姐夫好說話,人也厚道。不然聽到我公公這樣說,估計心裡還真是不痛快。

當事人:李阿姨,66歲,孫子外孫一樣親,但帶外孫不能白帶

李阿姨是我們現在的鄰居,她帶大了一個孫女一個孫子,目前在帶她女兒的小兒子。

李阿姨說她年輕的時候很苦,她生了兩個孩子,可是她婆婆沒幫她帶過一天孩子,就連坐月子都是李阿姨自己動手做飯。而且李阿姨自己的娘家媽媽,也沒幫她帶過一天孩子,因為她嫂子不同意,所以她媽媽有心無力,想幫忙都不敢幫忙。

李阿姨說因為自己吃過婆婆不幫忙的苦,所以她的兒媳婦生兩個孩子時,李阿姨都是盡心盡力的伺候。慶幸的是,李阿姨的兒媳婦也很通情達理,對李阿姨很是孝順。

現在李阿姨幫忙帶她女兒的小兒子,我問她孫子,外孫子是不是一樣親。李阿姨很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都是一樣盡心盡力的帶,但她還是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讓她女兒女婿,每個月拿1500塊的辛苦費給她。

對於這筆1500的辛苦費,李阿姨是這樣解釋的,一來讓女兒女婿知道,她可以幫忙帶,但不能無條件地帶,多少要象徵收一點錢。二來,李阿姨覺得孫子孫女都是正花錢的時候,她有時拿點零花錢出來,給孫子孫女買吃的,買學習用的,孫子孫女高興,她自己也高興。

清水結語:受傳統觀念影響,農村老人還是普遍覺得自家孫子孫女更親一點,當然對於外孫,他們也疼愛。但真要求他們必須一碗水端平,有時也確實很難做到。

農村老話說,「愛花連盆愛,愛妻敬丈母,愛子敬先生,愛女疼女婿」。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那就是愛屋及烏。

老人愛孫子,是因為他們認為孫子是家裡的根,而且一般情況下,孫子長大了都會優先孝順自己的爺爺奶奶。而老人疼外孫,也是因為疼愛女兒,自然愛屋及烏對外孫好。

作為兒媳或者女婿,我們不必過分計較老人到底是愛孫子多一點,還是疼外孫多一點。只要老人能在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幫我們順便搭把手,能給我們減輕一些實際負擔,就已經很好了。

弘一大師說:「我每日思己之過都來不及,哪裡還有時間批評他人是非?」有空多自我反省,別對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斤斤計較,如此甚好。

相關焦點

  • 到底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3位老人的答案,值得我們深思
    雖然說「孫子」和「外孫」都是老人的孫輩們,只是在具體的實際生活當中,我們的老人,對孫子」和外孫會不會同樣對待呢?而且在老人看來,到底是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我們今天就聽聽這3位當事老人的回答。現在孫輩們都已經長大了,可是我很明顯的就是感覺到還是孫子待我要親一點,每次他們看見我,就都是「爺爺」叫個不停,有時還會依偎在我的懷裡,顯得非常的高興。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不妨聽聽這些老人的回答
    那麼在老人的眼裡,孫子和外孫哪一個更親呢?不妨聽聽以下老人的回答吧。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不妨聽聽這些老人的回答「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在我心裡都一樣親」今天問鄰居李大爺,他說不管孫子還是外孫都是一樣的事,不用去刻意的比較哪一個關係更近,對哪一個更親,不管是對孫子還是對外孫來說,我都是平等對待的,雖然與外孫平時相處的時間不多,不過自己的心裡還是一直掛念著她的,畢竟她是自己女兒生的孩子,自己是有著血緣關係的,也是自己的至親
  • 孫子更親還是外孫親?這兩個老人究竟說出了多少老人的心裡話!
    俗話說,"隔輩親",對於家中喜添丁,相信老人們都會喜出望外!孩子,是家族血脈和希望的延續,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思想逐漸開放,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嚴重。生兒生女都是寶,但是,另外一個值得談的問題出現了,對於外孫呢?老人也會像對孫子孫女那樣對外孫一視同仁嗎?
  • 在老人的心裡,會覺得孫子親還是外孫親?三個老人說出心裡話
    兒女長大後,自然是要成家立業的,那就會有孫子或外孫了。按理說,孫子和外孫都是血脈相連的,一個是兒子家的,一個是女兒家的,應該是一樣的。但老人對孫子和外孫的態度卻不一定相同,那到底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呢?
  • 在老人心裡,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農村大爺說出了大實話
    不過在近幾年卻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在農村裡很多的外公外婆也加入到了照看孩子的隊伍中。因為婆媳關係一直是家庭中很尖銳的問題,而讓外公外婆來照看孩子,就有效避免了婆媳關係的升級。所以,一些外公外婆會出於對女兒的愛,想要幫女兒一把,他們也原因這樣做。不過,這樣就會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了,那在老人的眼中,到底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呢?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哪個更親?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
    文|文兒有些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覺得孫子是自家人,要比外孫親一些。雖然都有血緣關係,但是孫子作為家裡的子嗣,要延續家裡的香火,是一家人。而外孫是別人家的人,來看自己是叫「走親戚」,這關係自然就遠了一層。
  • 孫子親,還是外孫更親?看三個老人的心裡話
    導語現代社會,老人退休後幫忙帶孩子的事情比比皆是,有的是爺爺奶奶帶孫子,有的是外公外婆帶孫子,那麼對於老人家來說,外孫更親,還是孫子孫女更親呢?同樣的道理,回到自己家,兒子家的孫子也會跟我們很親,我們就總覺得自己孫子,會比外孫更親一點。李大爺,65歲絕對是自己的親孫子比外孫要親的。多我們這一代人多少還是有點輕重男輕女的,女兒是嫁出去的,生的孩子也跟了外姓人。兒子是自己家的,生的孩子都跟自己姓,傳承了自己的血脈。
  • 外孫親還是孫子親?三位老人說了「掏心窩」的話,值得思考
    外孫親還是孫子親?有網友表示,這個問題還需要問嗎?如果誰認為外孫親,那問問自己,外公外婆的財產會給你嗎?也許吧。不過有關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聽聽三位老人「掏心窩」的話,值得思考。外孫親還是孫子親?於是崔大爺直言,外孫親還是孫子親這個話題,從長遠來看自然是孫子更親。畢竟血緣關係在那裡擺著。
  • 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有什麼不同?網友:跟他一個姓就是親
    我家婆婆就是外孫親,直言外孫是女兒生的,孫子是媳婦生的。心疼女兒,讓我這媳婦回娘家,讓我娘家帶。我公公就親兒子親孫子,不管男女跟他一個姓就是親,外孫外孫就是外人。所以我崽崽,婆婆連個尿片都沒有,只記得女兒要準備這準備那。
  • 對農村人來說,孫子和外孫哪個會更親?
    農村一般子女比較多,所以就有了七大姑八大姨,作為爺爺奶奶輩的,自然也少不了有個外孫或者是有個小孩子,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這兩個個活世寶對哪個更親呢?1、從血緣上看依據農村的封建習俗,很多東西都是傳男不傳女,因為男孩是要繼承家裡的香火,而女孩終究是要嫁給外人的,俗話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由此看來,孫子比外孫更親,孫子是未來血脈的傳承,是家族的繼承人。而外孫姓別人家的姓,就算再怎麼親近,終究是外姓人。
  • 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看看老人是怎麼說的,很現實
    雖然近些年來,姥姥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但是在很多老人的眼裡,還是覺得自家的孫子更親一些,之所以會幫女兒帶孩子,主要就是想減輕女兒的壓力,讓女兒更輕鬆一些。但是歸根結底,外孫畢竟是人家的人,隨著人家的姓延續的是人家的香火,但是自家的親孫子就不一樣了,雖然從小到大不是自己帶大的,但是長大之後基本上還是會跟自己親近一些,畢竟是自家的後代,延續的也是自家的香火。
  • 在家庭關係中,你認為外孫親還是孫子親?
    老人有五個兒女,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像這種家庭不都是寵唯一的兒子嘛,可這位媽媽把最小的那個女兒喲,完全寵成了小公主,從小廚房都沒進過。婚後一直是她老公做飯,就這老人還不太滿意女婿,就一個嫌棄女婿掙錢少,沒讓小女兒過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愛屋及烏,老人特別疼愛小女兒的兒子,這個外孫子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從小就是老人帶大的,也只有這個外孫和親孫子是老人帶大的,其他女兒的孩子都沒幫忙看過。
  • 在老人眼中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聽聽幾位過來人的回答,很真實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認為孫子跟外孫一樣親,沒有遠近親疏的分別。那麼在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哪個更親呢?聽一聽幾位過來人的回答,非常真實。「我感覺孫子和外孫都一樣,不過說實話還是對孫子更親一點點」小區裡的張奶奶說:我有一兒一女,對他們的孩子我都同樣疼愛和喜歡。但在日常相處時,我跟孫子相處的時間更長,從他出生到現在都是我在帶的,自然會為他多考慮一點。
  • 外孫和孫子有啥不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
    就說外孫和孫子吧,都是孫,都是自家的血脈,親情關係也都是一樣的遠近,但在老人的眼裡,尤其是在農村,還是不一樣的,他們會把兒子看得比女兒重,所謂的「女兒嫁人就是潑出去的水」的觀念,支配著老人對外孫的看法,他們會把孫子看的更重一些。 老人會認為兒子和孫子才是自家的血脈,是家族的香火,有了孫子就會覺得高人一等,後繼有人。
  • 外孫和孫子哪個更親?這三位老人的回答很真實
    同事老李家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的,最近兩位老人有事要回家幾天,所以老李老婆把自己的爸媽請過來照顧孩子。結果沒過幾天,孩子嚷嚷著不要外公外婆,只要爺爺奶奶回來。老李批評了孩子一通,但是孩子卻說:「我更喜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不夠親,我不要他們!」不料聽了孩子這樣說,兩個老人也有意見,外公直接黑著臉說:「也我不想帶孩子,回去好了!」現實中,老人對孫子和外孫的態度還是有差別的,究竟真相如何呢?下面我們來看三位老人的回答。
  • 老人眼裡,孫子和外孫誰更親近些?幾位過來人的話句句在理
    前幾天同學聚會,大家在一起聊起了孫子和外孫的差別。君君給我們講了她家的奇事:從小在農村生活的君君,早已習慣了凡事讓著弟弟。儘管爸媽嘴上說著兒子女兒都一樣,但生命的體驗從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麼多年來,君君自己心中有苦難言的委屈,早已將農村人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根植在她的生命中。
  • 農村老人眼裡的「親孫」和「外孫」有什麼不一樣?回答現實扎心!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城裡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他們眼裡「親孫」和「外孫」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含義。其實不然,在農村這是很少見的,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兒有女,子女長大之後,女兒就嫁到別人家,自然也會有一個女的成為自家媳婦,對此就有了「親孫」和「外孫」。
  • 在老人們眼裡,孫子和外孫一樣嗎?網友:差別還挺大的
    給姥姥打電話也說不了幾句話,搞得媽媽直念叨,外孫就是外孫,怎麼帶也是跟奶奶親!其實,這樣的事情我也聽其他朋友聊過,因為90後獨生子還挺多的,一般生了孩子,如果姥姥有空都會幫忙帶,畢竟這樣自己的女兒不遭罪。但帶來帶去,感覺孩子還是跟奶奶親。即使奶奶一次也沒帶過,看到就撲上去喊「奶奶」,感覺自己再對孩子好也白搭!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原來真不一樣,差別這麼大,原因很現實
    在很多老人的心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正在被逐漸取締,但是隨之而來演變成了「重孫子、輕外孫」,也許有些家長會說:老人都是「隔輩親」,孫子和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麼不一樣呢?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在有些老人的心裡,這孫子和外孫還真是有著不小的小差別呢。
  • 對於農村老人,「親孫」和「外孫」有啥區別?說出來很現實,扎心
    在面對親孫和外孫時,老人們的感情態度似乎有一點微妙的不同……那麼在農村老人眼裡,親孫和外孫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說出來很現實,扎心!一、血脈傳承農村老人認為親孫才是自己血脈的傳承者,擔負著家族香火延續的重任,而外孫只是外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