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此話何意,有無道理
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俗語一直是中國農村的一大特色,也是非常具有傳統意義的一種文化。內容非常通俗易懂,很多人都容易接受,這樣的感覺非常的不錯,因為俗語非常簡單,還能夠指導生活,顯示古人的智慧。當然,現在的社會,科學在發展,很多預測性的俗語已經可以被科學取代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關於人際關係的俗語,還是可以繼續指導大家生活的。
這次小編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個非常簡單的俗語,那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話乍聽起來非常的莫名其妙,很多人不知道裡面的意思,但是這裡的道理非常的神奇,詳細描述了一個人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其實非常有代表意義, 如果你在外打拼的話,就更需要重視這樣的話了。
第一句話,「五人三姓莫走路」意思就是說,如果如果五個人一起走路的時候,裡面有三個不一樣的姓氏,那麼還是需要有些戒備的。這並不是針對姓氏而言,只是針對家族,因為在古代姓氏就代表著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血脈。所以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幾個生僻姓氏遇在一起,那麼必然就會有一定的血脈關係。
當然,現在依然也會有很多家族是以姓氏來區分的,在古代的時候,就主要以血緣關係來和聚集的一群人。他們有這相同的姓氏和血脈,特別是在農村裡面,很多地方一個村一個營都是一個姓氏,這種情況還是挺多見的。所以說,如果說五個人要合夥做生意的話,那麼最好的還是不要有三個或以上不同的姓氏出現,因為這樣會出現一些勢力不均衡的情況。在古代的時候,這種情況還是挺多見的,如果在現在,這種情況就很正常。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任人唯親,可以說如果生活做大了之後,不管你付出了什麼,他們都更看重自己的同姓兄弟的。對那些做事的人就不是很公平了,雖然說生意場上的關係非常的重要,但是生意場上最好還是不要出現太明顯的人情關係。一起做生意,如果實力不夠均衡,一旦生意做的不好,那麼實力弱的部分就要背鍋。一旦做好的,實力弱的部分還是得不到公平的收益。
第二句俗語也比較簡單,那就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對古代交通的一種描述了。古代人的交通方式有很多都是船運,但是當時的船造的都比較簡單,所以坐的人都比較有限,人數不能夠太多。如果坐多了超載了,很容易出現不好的翻船等事件,會讓自己的置於不利的地步。古代的水上營救能力也很差,特別是如果人多的時候,船翻了,會遊泳的人也會被拉下來。最終十死無生,非常的危險。
那麼為什麼說是三十六人呢?因為古代的小船最多能夠坐三十六人,如果超過三十六個人,那就是超載了。即使三十六個人也會顯得比較危險,因為船的功能在不斷的老化,所以這樣的載重也是很危險的。也因此,出現了這樣的一句俗語。
如今坐船何止三十六人,數萬人都能坐上去,這樣的俗語當然就缺失了指導意義。但是它內部蘊含的道理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那就是不要坐超載的交通工具,這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要輕易讓自己的身處險境就行,不是嗎?學習古人智慧,指導今人生活。如史我聞,觀史知今,歡迎留言討論,感謝觀看。文章為原作者內容,圖片內容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