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加經典,道盡「人性」二字

2020-12-04 嶽嶽觀史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下半句更加經典,道盡「人性」二字

人性,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非常複雜的,而關於人性的探究,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就像有的人覺得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有的人卻覺得「人之初,性本惡」。人們關於人性的認識,基本上都是源於自己聽到,看到和接觸到的一些事情,如果這個人他接觸的善良的人比較多,那麼他自然會對眾人,持非常友善的看法,反之亦然。而古人關於這個,也總結了不少的俗語,我們今天就來看一個。

這句俗語的上半句是「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就是,如果出行的五個人有三個姓氏的話,那麼就不要一起走了。其實這句話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我們現代年輕人,也不止一次的被老人教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確實社會上人心隔肚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充滿未知的,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所以一定要時刻提高警惕。

而關於這半句俗語,也跟古人的一些思想觀念有關,要知道古代交通是比較落後的,再加上社會治安不穩定,所以人們出行的時候,總是會選擇幾個人同行,這樣安全係數也會更高一些,但尋找同行的人,也是有講究的,最好就是找一個姓氏的,因為古人將姓氏,家族看的是比較重的,他們認為,一個姓氏的幾個人,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更容易團結起來,因為畢竟是本家,但如果是不同姓氏的話,那麼在一個團隊中,這個姓氏的人越少,危險係數就會越高。

因為這樣,如果你們遇到危險的話,那麼第一個被拋棄的人,很可能就是你,因為你跟他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所以自然也就不會像他們一樣親近。要知道即便是親兄弟之間也會有間隙,更不要說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了。所以說這句俗語也是將人性中的醜惡,表現得淋漓盡致,即便在現代,這句俗語也是實用的,尤其是在做生意,牽扯到金錢利益的時候,更是要注意。

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不過知道的人非常少,這下半句就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一條船上坐滿了36個人,那麼你就不要再去湊熱鬧了。其實這跟古代社會條件有很大關係,要知道,古代因為技術比較落後,所以他們的船是比較小的,所以如果船上坐的人比較多的話,那麼出現危險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而且人多手雜,不管在什麼地方,人一多,就會出現很多未知的危險,比如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片段,一艘船或者是一輛車,在坐滿了人之後,總是會出現一些行不軌之事的人,比如說偷盜、搶劫等,這樣的情況是很多人無法預料的,而且一旦發生,多半是兇多吉少,所以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考慮,再遇到這樣情況的時候,最好不要擠人多的地方。

這樣看下來,這句俗語即便是在現代,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尤其對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說,甚至可以說比古代還要具有教育意義。因為現代很多年輕人,常年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很少會見到社會上非常險惡的一面,所以對陌生人的防備程度也是很低的,這樣的人如果貿然進去社會的話,是很容易因為太過單純而被騙得,所以趁著還有機會,多看看總是沒有錯的!

相關焦點

  •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後半句才是經典,出門在外要留個心眼
    :"五人三姓莫走路",這難道是讓我們不要和朋友一起走路嗎,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我們直接翻譯來看,就是說五個人裡面,三個人的姓氏不一樣,就不要一起走路,比如說如果有五個人,其中二個姓張,二個姓李還有一個姓朱,這個時候他們五個人就是不能走在一起的,如果他們一起走路了,裡面肯定會有人發生危險,而且是落單的那個人。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會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這就要從很久以前的社會說起了。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古人的忠告有道理嗎?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古人的忠告有道理嗎?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有道理嗎?古人的忠告!這句話出現的原因是人們對於社會還有人性的一種失望,同時也可以說是一種訴說,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指姓氏不同的人在五個人一起走的時候就會考慮得非常的多,這裡的數字其實都是泛指的,其實就是想要告訴我們要小心同一路的陌生人,人們在古代時候的家庭理念是要比現在的人看得更加的重的,所以才會強調姓這個問題,要是人們有著一樣的姓,那他們之間會沒有陌生感,要是彼此之間的姓氏是不一樣的
  • 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覺得是啥意思?農村現在在國家大力扶持之下,經濟水平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在先進技術層面的認知仍舊面臨著落後的局面。在老農口中有存在著一句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來聽聽老農的詳細解釋。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旅途中五個人一起走存在著三個不同的姓氏,那就不建議繼續在這種環境下繼續同行了。而後半句則是說如果船上已經坐了三十六個人,那麼就不再建議坐船。這句話看起來比較難理解,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古人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想告誡我們什麼?
    社會閱歷比較豐富的人都知道,人性是很難捉摸的,有時候根本沒有得罪人的意思,最後卻把人給得罪了,所以說人心難測。古人有很多俗語都是關於人性的,這些俗語雖然看似普通,背後卻包含深意,甚至在當今時代依舊受用,畢竟人性是很難改變的。古人曾經就說過: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非常注重血緣關係,具有相同姓氏的人,往往關係更加的親密。
  • 出門在外需注意,古人云: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
    出門在外需注意,古人云: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文|半夏與那些辭藻華麗的詩詞漢賦相比,小編更喜歡貼近地氣的社會俗語。咱們今天就談一句,古人警示後人出門在外的俗語,古人云: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渡河。這其中有著怎樣的講究呢?且聽小編給大家慢慢說來。
  • 出門在外謹記「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卻鮮少有人知道
    出門在外謹記「五人三姓莫走路「,下一句卻鮮少有人知道文/華兵的歷史屋如果說有什麼課題是一個人要用一輩子去學習的,大概除了為人處世以外就沒有更合適貼切的答案了。前人關於交友有一句十分有名的俗語——「無人三姓莫走路」,想必有的人並不會陌生。只看字面也會發現它其實十分易懂,意思是告誡人們,在五人(或更多的人)同行的情況下,如果這些人中有三個(或以上)人姓氏不同,那麼這個同行的團體,最好趕快解散,免生事端。然而有很多人還不知道的是,這句口口相傳的俗語還有不怎麼知名的下半句——「三十六人莫過渡」。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 古人講:「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想告誡我們什麼?
    在我國以前有這樣一句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話看上去讓人有點不明就裡,五個人三個姓為什麼就不能走路呢?為啥36個人就不能過度呢?其實這句話體現的是古人對人心的理解。這句俗語前後兩句的意思細看一下也很明顯,所謂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是說人心難齊,因為若是五人三姓的話,其中必有一個人和他人的姓氏不同,另外還有一個到兩個人和另外兩個人的姓氏不同,姓氏不同在這裡代表沒有親屬關係。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古人通過這句俗語告誡我們什麼
    民間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俗語,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經歷了無數曲折,總結出了「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的說法,那麼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句話又告誡給我們什麼呢?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話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說,就是五個人中如果有三個姓氏,就要不要結伴而行了。這是古人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經驗之談。
  • 農村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年輕人不妨留個心眼
    農村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年輕人不妨留個心眼出遠門,對於我們現在的人而言,已經不足為奇了。很多農村的人平時都會出遠門去做工,只有在接近年關的時候,借著幾天假期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一下。所以大多數人都會盡力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安家,這樣就可以避免和自己的家人分離,我們一生之中和很多人都是聚少離多,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珍惜在一起的時間。
  • 俗話說:「窮單身,富寡婦」,下半句同樣經典,古人道盡現實人性
    那時因為家裡窮,就沒有女方家庭看得上,因而就只能單著,「窮不過三代」說的也是窮到了三代,連娶媳婦的錢都沒有,也就沒有後代了。農耕時期,只要男人足夠勤奮,家裡總是可以吃得上飯的。當女人失去自己的丈夫後,家裡的財產基本是歸寡婦繼承,因為人們想到寡婦沒有了頂梁柱,生活艱辛,這些都是理所應當得到的,而這「窮單身,富寡婦」後面還有一句,也十分經典。
  • 民間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在民間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有些是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些是幫人識人辨人的經典,還有些是生產生活的參考。朋友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但是朋友在精而不在多,有時候往往越是朋友越容易對我們造成傷害,老祖宗還說「五人三姓莫走路」,這句話放到現在還適用嗎?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江湖險惡,望君保重
    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真可謂是道出了漫漫江湖路的險惡。「五人三姓莫走路」,顧名思義就是說五個人當中有三個不同的姓氏那就最好不要同行了,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非常看重宗族姓氏,認為同姓氏的人擁有著共同的祖先,也更容易溝通和交流,倘若五人同行走遠路,途中若是遇到什麼突發情況或者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五人當中有三個不同的姓,如果同行的人當中聯盟的話,那勢必會導致其中一個人勢單力薄孤立無援,那就很容易被當成炮灰,對自己很不利。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網友回答: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三個同姓,兩個別姓不同心,三心兩意易出事,三十六協音生死路不吉利故古人大禁。五人三姓同行一定會出事嗎,我也無法對證,但是我也找不到什麼理論依據,來推翻反駁這種風俗,為什麼這種風俗,會牢牢地紮根在廣大客家老百姓心中,世世代代遺傳下來,我相信一定有它的道理,是不是一種災難總結起來,還是考慮到其它方面,不得而之。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此話何意,有無道理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此話何意,有無道理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俗語一直是中國農村的一大特色,也是非常具有傳統意義的一種文化。這次小編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個非常簡單的俗語,那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話乍聽起來非常的莫名其妙,很多人不知道裡面的意思,但是這裡的道理非常的神奇,詳細描述了一個人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其實非常有代表意義, 如果你在外打拼的話,就更需要重視這樣的話了。
  • 古人常說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是什麼意思?
    古人傳下來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人是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圖片:五人三姓莫走路「五人三姓莫走路」的意思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意思就是五個人中如果有三個姓氏的話,就儘量不要一起結伴同行。可是為什麼古人要這麼說呢?這句話裡面蘊含著什麼道理呢?
  • 俗語「人窮莫走親,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加經典,說透世間人性
    歷史上二桃殺三士的計策,之所以能成功,不就是因為繞不開名利纏縛?有句俗語「人窮莫走親,位卑莫勸人」,就包含了古人對人心現實的看法。人窮莫走親,位卑莫勸人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親戚往來都是人情交際不可或缺的活動,同時也是最體現世間冷暖的事情。如果人處於困厄之中,最好就不要到處走親戚,不然只會收穫一堆白眼和奚落。比如戰國時候的蘇秦,在發跡之前,落魄無成,經常被嫂子喝罵。
  • 都知道「千年的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了人性!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句俗語,但是人們都知道它的第一句「千年的王八萬年龜」,卻不知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人性! 俗語使得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也更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體現出人民群眾的生活智慧。
  • 俗語說:「勸賭莫勸嫖」,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揭露「人性」二字
    俗語說:「勸賭莫勸嫖」,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揭露「人性」二字老人們常說「娶妻娶賢」,意為娶妻子要選賢惠的。其實不僅是娶妻這樣的終身大事需要重視,平時生活交朋友也要注意朋友的品行道德。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約束不了,又怎麼能夠要求他對別人友善呢?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其中,「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就道盡了一個長壽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正是因為古人發現,如果不對人的欲望做出適當的克制,任由欲望不斷的膨脹,那麼最終會害人害己,為了避免這一點,才需要克制自己無盡的欲望,而民間自然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更加直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