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路邊擺賣古瓷器,土裡土氣少人識,碗心為啥有三個疤

2020-12-13 百家號

10月28日上午,河北滄州火車站旁南側一條小路邊,一個男子坐在小馬紮上,從行李箱中掏出一件件寶貝。這些寶貝都用氣泡塑料膜包裹,男子小心翼翼打開塑料膜,擺放在地上,生怕不小心磕碰壞了。

打開包裹,一件件多是土裡土氣的瓷碗瓷壺之類的東西。一眼看上去這些瓷器差不多是老貨,可一個個粗笨土氣不好看,男子擺賣半天也沒人問。

男子稱,他擺出來的這些大多都是老窯瓷,也叫高古瓷,年代都很久遠。在收藏圈,老窯瓷一般指的是元代以前的單色釉陶瓷製品。老窯瓷中不乏精品,比如宋代五大名窯的精品器早已天價,市場上很難看見。而更多的散落於民間的粗糙民用器則沒那麼精貴,很多還藏在農戶家中醃著鹹菜,餵著貓狗。男子擺出的這些瓷器中,多數是唐代的瓷碗、瓷壺。

據說瓷器上的黃釉最早就是出現的唐代,那個時候燒制的黃釉器物很多,很具有典型性,以至於後世甚至明清燒的這種釉色器物都叫「唐黃釉」。眼前這個黃釉的瓷碗,相比於現在日常用的甚至明清時期的瓷碗,它又厚又重,上面的釉也很厚,而且還不均勻,實在稱不上好看。

這是一把執壺,上面的釉色說黃不黃說白不白,釉子有厚有薄,下半部更是成水流狀,底部甚至都沒有刷釉。這個壺嘴短,帶提梁,敞口,好像那個年代的執壺大都長這個樣子。比如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出現的唐代長沙窯執壺造型也是如此,只不過長沙窯的瓷器上面有詩文,釉色也比這個好看很多。

對古瓷器不了解的人發現幾個瓷碗的碗心都有三個疤痕,不解地問攤主,把釉子塗均勻不是更好看嗎?男子解釋稱,當時這些瓷碗是採用支釘燒燒造法,為節約空間,很多碗摞在一起疊燒,為的不讓它們相互粘連,會使用一種帶釘尖的泥餅支撐或隔墊。待到燒好後將支撐的支釘敲掉,碗的碗心和碗底都會留下痕跡。支釘不僅有3個釘尖的,還有4個、5個甚至更多的,相對來說,三個疤痕的是最少的。

收藏市場上,相對於漂亮的青花和彩瓷,民用老窯瓷器多年前很少有人收藏。它們相對而言瓷質粗糙,因為年代久遠很多東西的具體年代、燒於何窯都難說清楚,只能憑藉大致特點斷代。即便老窯瓷收藏有所升溫,但沒有一定道行且真心喜歡的玩家輕易不會上手。這也就不難理解,這些土裡土氣的粗瓷,為啥擺出半天少有人賞識了。

相關焦點

  • [瓷器知識] 古瓷器鑑定有什麼主要內容呢?古瓷器鑑定簡述
    過去和今天,許多的人都有收藏古瓷器的經歷,但結果並不一樣,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卻失敗了。產生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尊寶世界小編總結了古瓷器鑑定以下三個方面:  古瓷器鑑定的第一方面:分類法即將個時代的同類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紋飾題材)理成發展序列,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再找出其不同點,來摸索它們的發展規律和各時期的特徵。
  • 鄭州一男子賣帶土「玉碗」 一個才賣300元
    ,在路邊悄悄攔了人說是剛剛在附近施工時挖出的東西,因急著用錢便宜賣掉,「看著像是騙人的,因為這麼值錢的玉碗,他才賣300塊錢一個。」農民工打扮男子拿帶土「玉碗」,沿街尋買主21日11時許,在西三環隴海路附近,一位農民工打扮的四十多歲男子,頭戴一頂黃色安全帽,肩上斜挎著一個軍綠色帆布挎包,手裡神秘的拿著一個沾滿黃土的小碗狀東西,果然在沿途尋找買主。該男子沿西三環西邊人行道逆行向北,看到有路人經過其身邊時,便會悄悄將手中的碗狀物拿出來,嘴裡小聲的問著:「要不要?
  • 漢中;地攤賣的盤子和碗,宣傳說不掉色高溫後不燙手,不知真假
    今天下午吃過飯去外面散步,經過漢中市漢臺區望江路與濱江路十字路口時,發現路邊有不少擺地攤的商販,可能和天氣晴朗了有關係吧,因為前些日子漢中天氣一直以陰雨天為主,而這些擺地攤的小攤販們已經很久沒有正常出過攤了。
  • 你看她,窮酸相,土裡土氣的農村人
    你有本事永遠不要回來!你就跟她走好了!」身後,張慧芳歇斯底裡地叫喊著。認識她十幾年,她還從沒有如此暴躁。 幾個小時後,馬程峰坐在整潔的臥鋪車廂裡,看著火車車窗外那被白雪覆蓋的大山越來越遠。他第一次坐臥鋪車廂,但卻沒心思享受,心中五味俱全,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
  • 男子路邊下象棋,卻少了兩萬多元,男子:沒文化真不行
    但是,年紀大的人可能不像年輕人一樣,活動種類那麼多,對於一些中年人而言,路邊下棋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休閒項目。而最近卻有一名男子,在路邊下象棋後卻少了兩萬多元,這是怎麼回事呢?畫面中的這名男子,就是這次在路邊下象棋結果損失了兩萬多的人。但是,他並不是因為下象棋輸了而被騙,而是因為一部手機。據悉,他當時正在路邊下棋,一時興起就忽略了邊上的手機。
  • 男子攜碗來到鑑寶節目,稱是北宋定窯價值連城,專家:這可不敢賣
    導讀:男子在鑑寶節目上帶來了一個瓷碗,有可能是北宋的定窯,價值連城。但是專家在看到後卻說這東西不敢賣,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和老寧一起來看看。人們對於古董瓷器這種東西,普遍的一個看法是東西越舊越好,因為這樣可以顯得東西具有年代感,有年代感的古董瓷器自然是值錢一點,反而是越漂亮的東西越有可能是現代的仿品工藝品。所以在看到孫大叔拿著一個這麼光鮮亮麗的白碗,還稱是宋代的定窯,肯定是讓人難以相信的。當主持人問起東西的來歷時,孫大哥表示是古玩店買的,但是價格嘛是隱私沒有回答大家。
  • 馬未都:6塊錢在地攤上淘一個乾隆的青花碗,攤主氣得蹲路邊罵街
    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有賭博心態,有賭博心態,那就有極大的可能會失手。——馬未都 每當我們走進古玩市場,看著琳琅滿目的寶物,恨不得全都搬回家。但其實這些寶物的價值絕大部分都沒有表面看上去要高,想要挑中那萬分之一,非得要超乎常人的眼光不可。沒眼光的人花了幾十上百萬也只會買個贗品,有眼光的人花幾塊錢就能買回一個珍寶,比如馬未都就絕對是一個有眼光的人。
  • 三男子瘋狂盜竊山土,路邊等客戶等來了巡邏民警
    連雲港東海高某等三名男子,多次到該縣的雙店鎮、李埝鄉等地非法盜採山土,在被處罰兩次後,依然不知悔改。近日,高某等人正在路邊銷售盜竊而來的山土時,被巡邏民警逮個正著。11 月 17 日下午 5 時許,東海公安局李埝派出所民警在轄區某村巡邏時,發現幾名男子正在路邊賣山土。"我們看到男子的身後堆了許多山土,便上前詢問山土的由來,結果幾個人支支吾吾,說話前言不搭後語。"見此情形,民警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便將現場的三名男子帶回派出所。
  • 大媽路邊擺了一個大缸,裡面的食物60一斤,每天賣完80斤就回家!
    路邊擺了一個大缸,裡面的食物60一斤,每天賣完80天就回家!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相信很多的朋友們看見路邊的小車也是啊,有一種無法抗拒的感覺吧,其實我也是一樣的,作為一個資深的吃貨們來說,看到那些美味小吃的時候總是會流下口水,每一次去外面旅遊或者說看到一些奇怪小吃的時候總是忍不住要去湊一湊熱鬧,每一次也都會花費一點錢買上一點吃一吃才會善罷甘休,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這種美食也是我在街頭路見的一道小吃,這種小吃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 李開周專欄:快把瓷器拿走
    清末民初,廣州有個收藏家許守白,喜歡收藏瓷器,尤其喜歡收藏宋瓷。他說,中國製造以瓷器為第一,歷代瓷器又以宋瓷為第一。  老許說得沒錯,宋代制瓷工藝確實很發達,宋瓷在古玩市場上確實很受推崇。可是如果您回到宋朝請客吃飯,如果您想在宋朝客人面前擺闊,餐桌上可千萬不要出現瓷器,哪怕是再精美的瓷器,哪怕是地地道道的宋瓷,也不要擺到餐桌上去。  我的意思是說,雖然近現代人把宋瓷當寶貝,可是宋朝人卻不把宋瓷看在眼裡。事實上宋朝人不把任何一朝的瓷器看在眼裡。宋朝人也玩收藏,他們收藏字畫,收藏古玉,收藏鐘鼎,收藏青銅器,就是不收藏瓷器。
  • 路邊擺攤出售「乾隆年間玉碗」 一隻僅500元?
    「這個碗你要是真想買,就給500塊錢,我想賣掉後趕緊回家。」10月30日,一中年男子帶著兩個「古董」在市區古井大酒店附近擺攤出售,在筆者的再三追問下,沉默的男子才向人們報了價。  當日上午,筆者看到這位衣著破舊的中年男子蹲在路邊,面前的報紙上擺放著兩個「古董」,一個是帶有花紋的「玉碗」,另一個則很像古代使用的蠟臺,從表面上看均為玉製品,兩個「古董」的表面上都存有泥土,底部還都印有「乾隆」字樣。  「它是什麼年間的?幹什麼用的?值多少錢?有沒有找人鑑定?」面對筆者的詢問,這位中年男子只用「不知道」來回答。
  • 俗稱「黃瓜菜」,李時珍說它「通結氣,利腸胃」,長在路旁少人識
    俗稱「黃瓜菜」,李時珍說「通結氣,利腸胃」,是清熱消腫「特效藥」,長在路旁少人識。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鄉下最多的就是各種綠色植物,大到參天的大樹,小到路邊的野花野草,種類也是多到數不勝數,到了夏秋季這些植物就愈發茂盛。野草眾多有些還是農田害草,看似一無用處,實際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益處,比如各種野菜,有些野草還是可以治病的中草藥材,只是很少有人關注它們。
  • 死亡氣泡是判定古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據!
    》的研究新成果裡,對瓷器老化認定的條件中,就包含有「氣泡變色」和「氣泡破口」兩項內容。 2、古瓷的死亡氣泡 用高倍超眼放大鏡觀察發現,下圖這件有大明成化年制「天」字款的鬥彩罐、和「大明宣德年制」款的青花十稜龍紋洗以及「大明成化年制」款的歲寒三友紋青花高足碗,它們釉中無色或藍色的、亮晶晶的單個或成群氣泡,已經變成了暗紅色、褐色或者黑褐色。
  • 「瘋狂的瓷器」持續發酵追蹤 行家透露價值不大
    「你們別聽他們胡說,我是拿過去,我是想賣,我想團點泥巴讓人家買。這真是我老祖先傳下來的,我電腦裡都有。」原來,這個開理髮店的女子為了能「趁熱打鐵」賣個好價錢,就把銅像放在黑袋子裡,找了個稍偏的地,趁大家不注意團了點泥,然後就上演了「假出土」的把戲,只是現場最高出價的人不過200塊,她只好揣著銅像重新回了店裡。
  • 孫權數疤的啟示
    有一些將領就不服氣了:「主公,他不過平民出身,土裡土氣,居然能當上將軍,而且駐守要塞,周泰有什麼了不起的?」面對將領們的議論不解,孫權想:如果置之不理,周泰恐怕不好開展工作,如果嚴厲批評責備,又怕下面的將領受不了,還會進一步加深對周泰的不滿,周泰今後的工作更不好開展,怎麼辦?
  • 日本二手瓷器探秘:那些精美的瓷器是怎麼到的中國,有一條產業鏈
    看到了幾個九穀燒的獅子,其中最大的「古」獅子要1500元,而現代的幾個就便宜多要700元,這東西我有幾個,特別喜歡,都是日韓淘來的。看中了一個花瓶,非常有特點的柴燒,但有小殘還要1000元,就放下了。(書影寫作發布,其他網名發布即為抄襲)丁看中幾個黑杯,但價格很高,最後電話打到了日本,同老闆商量,老闆說這是「天目釉」,國人可能不認,在日本都是特別好賣的,這個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古玩啊。這又是什麼瓷器,有明顯修補痕跡,還能賣,也是古玩嗎?
  • 九江:路邊賣「野豬肉」,敢吃嗎?
    接到報料後,潯陽晚報記者立即趕到現場,發現一名中年男子正蹲在路邊切「野豬肉」。和普通豬肉不一樣,這些「野豬肉」大多為瘦肉。為了讓購買的市民相信,攤販還將豬頭上的獠牙指給大家看,一些人便買了點嘗鮮。 記者了解到,野豬肉不能隨意擺在路邊銷售,相關部門一旦發現,將立即取締。市民看到有人偷賣野豬肉,可以立即舉報。(記者 黃泰/文 徐田剛/攝)
  • 藝術品鑑定師.評估師.瓷器鑑別方法.古瓷辨偽的基本方法
    熟記每個時代器物主要類型,掌握每一時代古瓷的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這是古瓷辨偽所必須具備的。如可採用古瓷分類和排比的方法,找出各種瓷器之間的共同特徵和不同點,摸索出器物演變的規律,就可以了解它們是什麼時代的器物,並根據這些特徵和演變規律來辨別真偽。
  • 三個大叔路邊賣「失傳」小吃,10元一大碗,食客:小時候的味道!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多人對食物的追求有了很大改變,以前人們吃東西單純的為了填飽肚子,現在人們對新鮮食物的追求,更多的是享受食物帶來的不同感受和滿足,因此不管是街頭巷尾的路邊小吃,還是高檔酒店大排檔內的特色菜餚,只要能有它獨特的味道,能讓人吃的開心吃的愉快,那我們就能把它當作是一種美食
  • 讓人耳目一新的明成化瓷器
    在跨過了三十年的黑暗期,成化瓷器以其突變形態迎來了明朝瓷器的第二個春天。他所執政時期,小患雖有,大體上國事平安,這就使成化皇帝有機會沉溺於妃嬪之中,消磨時光於各路方士身上。成化帝幼時經歷了土木堡、奪門兩次事變,深受不該承受的打擊,自幼膽小謹慎,凡事多依賴宦官以及妃嬪,以至於成化時期朝中大臣佞多忠少。宦官亂政自古是朝廷的致命毒,明太祖朱元璋為避後患曾鑄鐵牌立於宮門,告誡自己的子孫:「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犯者斬。」為此他曾規定內臣不許識字,以避免可能發生的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