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有部署,組工幹部理應率先響應、帶頭落實,努力在踐行群眾路線中走在前頭、作好表率。
一、多聞「泥土香」,少染「機關病」。「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澱幾份真情」 。組工幹部踐行群眾路線,關鍵是要不忘群眾的養育之恩,自覺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為了群眾。一要把根扎在泥土裡。堅決摒棄對群眾高高在上、麻木不仁的「官本位」思想,主動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學校醫院等地方跟群眾打成一片、抱成一團,真正把群眾作為學習的老師、把基層作為鍛鍊的熔爐。二要把情系在群眾中。多作窮人家中客,少為大款座上賓,時刻關心群眾安危,須臾不忘群眾冷暖,想盡辦法、竭盡全力地為基層群眾解燃眉之急、謀發展之策。主動與基層黨員幹部、先進人物、專家學者等群體多聯繫、常溝通,建立心相印、手相牽、情相連的深厚感情。三要把力使在幫扶上。主動給基層黨員幹部群眾出謀劃策、指點迷津、奔走呼喊,力所能及地幫助基層建強組織堡壘、帶好黨員隊伍、壯大致富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二、多開「納諫門」,少捂「遮羞布」。「開放包容氣象新,閉目塞聽落人後」。資訊時代下,組工幹部要習慣在公開透明的「玻璃房」裡工作,主動揭開神秘面紗,切實提高公眾對組織工作的知曉度、參與度和認可度。一要敢於接受群眾監督。主動敞開「三個之家」的大門,以開放的理念、開闊的胸懷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對組織工作進行「挑刺」、「拍磚」,真正使群眾監督變成查找自身瑕疵的「鏡子」、改進工作的「鞭子」。二要勇於回應群眾關切。學會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微博等媒體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推動組織工作政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真正以陽光公開回應群眾關切、以信息透明消除公眾疑慮。三要善於汲取群眾智慧。認真傾聽群眾對組織工作的意見建議,特別是要珍視「異見」中的「真理顆粒」,真正以虛懷若谷的胸襟、從諫如流的境界把民意吸納上來、把民智集聚起來,推動組織工作科學發展。
三、多下「真功夫」,少搞「花架子」。「靠實幹才能立身,憑實績方能服眾。」組工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落腳點在於讓群眾滿意,而把選幹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抓基層打基礎的本職工作抓實抓好,讓社會認可、群眾滿意,就是組工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最好方式。一要在幹部選拔任用中重民意導向。不斷擴大群眾對選任幹部的知情權和話語權,把民意滲透到幹部考核、選拔、教育的各環節和全過程,緊緊依靠群眾雪亮的眼睛選出作風過硬、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幹部。二要在基層黨建工作中重基層創造。充分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及時將基層一線在帶頭人隊伍建設、流動黨員管理、統籌城鄉黨建資源等方面的新鮮經驗、創新做法總結出來、推廣開來,著力構建活力競相迸發、成果不斷湧現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三要在人才引進培育中重引領帶動。更加注重引進那些群眾受歡迎,能利用項目和技術帶領群眾致富的高層次人才,更加注重把農村的「土專家」、「田秀才」評選出來、利用起來,讓他們手把手、面對面地給群眾教技術、授秘訣,帶動大家同發展、共致富。
四、多打「持久戰」,少吹「一陣風」。「寒不累時則霜不降,溫不兼日則冰不釋」。組工幹部社會關注度高,舉手投足連著形象,一言一行反映作風,因此要在踐行群眾路線中慎終若始,自覺做到「三不」。一要不貪「一時功」。自覺抵制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業績追求,多幹細水長流打基礎、持之以恆利長遠的實事,甘當發展「鋪路石」、樂做事業「奠基人」,切實給群眾創惠民業績、留滿意口碑。二要不當「流動客」。樹立與群眾一家親、一家人理念,調查研究不搞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訪貧問苦不搞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聯繫群眾不搞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自覺做到沉下身子、紮下根子,雷打不動地走村串戶、拜親訪友。三要不煮「夾生飯」。答應了群眾的事情、作出了承諾的事項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決不能半途而廢、無果而終,要以鍥而不捨、久久為功的實際行動樹立組工幹部說了就算、定了就幹、幹就幹好的可信可靠可敬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