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農村人比城裡人熱情好客,還別說,接觸過農村人和城裡人之後,這感覺還是蠻強烈的。印象中就是農村人樸實、接地氣,容易交往。而城裡人則高冷,不太容易親近。
那是不是農村人和城裡人天生就自帶這一特徵呢?那倒也不是,這「熱情好客」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算不上是一種天生的性格。要說為什麼會有這一區別,主要還是受兩者各自的生活環境所影響。
你想,一個村子的人,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住在同一個地方,不僅各家之間都很熟悉,甚至連相互間的祖輩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可以說是見面三分親。
而且有年代的村子,往往一村子大多數村民都是同一個宗族的,各家之間多多少少都帶點親戚關係,這樣各家各戶的關係又親近了很多。
在以往,村民們還都在村裡從事農業的時候,平時誰家有個事,大家都會你幫我,我幫你。誰家有個酒席,也是幾乎整村人都會參加。村裡人相互之間往來的很頻繁,多見面,多交流,自然就親熱了。
而且,因為以往村裡人大多從事農業,大家有共同的話題,見了面就很有的聊。即使聊些生活瑣事或八卦,因為整村人相互間都認識,也都知根底,聊起來,自然不會冷場。
久而久之的,這一切的一切,就養成了農村人這種見誰都熱情的性格。哪怕是和陌生人接觸,他們也是不設防的,就如和同村人接觸一樣。
而城裡人的生活環境和農村人就截然不同了。除去那些本地的城市居民,在一起居住了幾十年,相互之間還算了解之外,其他的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相互之間都是陌生的。
一來,大家上班都是早出晚歸,少有見面的時候,自然就少了交流的機會;二來,即使見了面,因為工作環境不同,以往的生活經歷不同,少有共同話題,交談也就少了;三來,城裡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往往是對手多過朋友,人與人之間防範多過信任。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城裡人相互之間關係疏遠。
而且,有時候,很多城裡人會莫名的帶有一種優越感,對於那些他們自認為不如自己的,態度總是冷冷的,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而這一點,在廣大農民朋友身上,就很少見了。可能是大多數農民生活都比較普通,甚至貧困居多,所以自然也就沒什麼優越感,待人都是很樸實的,讓人覺得易親近。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些年,很多農村,村裡的年輕人都去城裡打工了,而且常年不回村,他們的生活圈子已不是原來農村的那種生活圈子,很明顯的,他們身上也漸漸喪失了農村老輩人的那種熱情好客的特性。
點右上角「關注」,看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