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期間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日輸氣1億立方米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全為保障寒冷天氣下人民生產生活有序進行。 李明 攝

中新網新疆霍爾果斯1月3日電 (李明 何麗)正值元旦假期,室外溫度達到零下18攝氏度,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積極應對寒潮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緊急啟動應急預案,落實防範應對措施,做好特殊時期的值班保供工作,全為保障人民生產生活有序進行。

記者在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看到,工人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堅持每天24小時12次巡檢,中哈雙方人員通過視頻拍攝、照片傳輸等遠程共享方式對中亞天然氣實施監管,保證了中哈兩國海關國際計量貿易交接的合規和順利,實現現場計量交接監督,為國內防控保供提供了堅強保障。

「我們制定了天然氣冬季保供預案,並且加強了燃氣供需形勢監測和需求峰值的預測,在進行氣源調度、設備維修保養、提高管網運行水平的基礎上,全力做好冬季保供的各項準備工作。」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站長宋浩勇說。

隨著寒潮來襲,各地氣溫驟降,按照「保民生、保重點、保穩定」的供氣原則,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從氣源調度、設備維護、客戶服務等多個環節入手,全面開啟冬季保供模式,滿足國內冬季高峰期的供氣需求。

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我國首條從陸路引進的天然氣跨國能源通道,它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穿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經中國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目前實現ABC三線並行,入境後通過霍爾果斯壓氣站與西氣東輸二、三線管道相連,全長1833公裡。每年從中亞國家輸送到國內的天然氣,約佔我國同期消費總量的15%以上,惠及27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5億多人口。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點,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ABC線全年轉供輸氣量389億餘標方,累計輸氣量達3359億餘標方,安全運行4034天。(完)

相關焦點

  • 張國寶:我親歷的中亞天然氣管道談判決策過程
    2015年12月14日,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運營六周年了。六年來中國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進口天然氣1350億立方米,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建設起我國第一條陸上能源進口大動脈。迄今為止,我國從境外進口天然氣管道僅有兩條,一條是起自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右岸,橫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直到中國新疆霍爾果斯口岸的中亞天然氣管道;另一條是緬甸到雲南的緬甸天然氣管道。但是目前通過緬甸天然氣管道進口的天然氣數量還有限;而俄羅斯西線天然氣管道雖籤訂了意向書、備忘錄和一些技術協議,但至今仍未達成商務合同。東線雖然籤訂了合同並宣稱開工,但進展不快,尚未能向中國輸氣。
  • 中亞管道日進口氣量出現壓減,局地天然氣供應緊張
    延安燃氣公司綜合辦的一位負責人稱,當地有小區供氣不足是因為氣壓不足,管道內天然氣不夠。 11月29日晚,保定市恆燃燃氣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28日接到上遊氣源單位河北省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通知,由於國家燃氣管網中亞管段管網出現突發情況,導致燃氣供應量減少,京邯線管網壓力波動較大。
  • 中石油海外最大天然氣項目已向國內輸氣617億立方米
    中石油海外最大天然氣項目已向國內輸氣617億立方米 土庫曼斯坦總統稱之為「土國對外開放合作的典範」根據協議,未來30年內,土庫曼斯坦將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每年向中國輸出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氣源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來自中國石油在阿姆河右岸合同區塊生產的年130億立方米天然氣,二是來自土庫曼斯坦國家天然氣康採恩供應的年170億立方米天然氣。
  • 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烏國段開工慶典在布哈拉舉行
    中亞天然氣C線管道烏國段開工慶典在布哈拉舉行。中國經濟網李垂髮/攝影     中國經濟網塔什幹12月16日訊(記者李垂髮)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烏茲別克斯坦國段開工典禮12月15日在距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名城布哈拉110公裡的加茲裡隆重舉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汪東進和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油氣公司第一副主席馬季多夫共同出席開工典禮並剪彩。
  • 殼牌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成全球最大天然氣公司
    【延伸閱讀】 我國單體規模最大整裝氣藏累產天然氣突破100億立方米  1月23日,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監控數據顯示,位於四川省遂寧市的龍王廟組特大型氣藏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100億立方米。  【延伸閱讀】新疆霍爾果斯進口中亞管輸天然氣首破300億立方米  中新社烏魯木齊1月13日電 (記者陶拴科)記者13日從新疆霍爾果斯檢驗檢疫局獲悉,2015年霍爾果斯進口中亞管輸天然氣突破
  • 俄氣:對華輸氣管道天然氣填充正按計劃進行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2日援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下稱:俄氣)的消息稱,從雅庫特恰揚達油氣田向「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填充天然氣的工作正在按計劃進行。俄氣稱,「公司正在為經『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向中國供應首批俄羅斯天然氣做準備。從雅庫特恰揚達油氣田向輸氣管道填充天然氣的工作正在按計劃進行」。據悉,該油田主要安裝設施正在進行調試工作。消息中稱,「176個生產氣井鑽探工作已完成,即提前完成工作」。
  • 中石油西南管道去年向北方輸氣超7億方 日均輸氣2000萬方
    中國網財經1月3日訊 據中國石油網站消息,入冬以來,隨著強冷空氣的不斷侵襲,我國冬供進入攻堅期。西南管道作為「南氣北送」主力軍,開足馬力,全力保冬供。2018年,西南管道公司通過中貴線向北方供氣約7.7億立方米,日均輸氣2000萬立方米。
  • 中國石油管道公司開足馬力冬供 已輸送天然氣180.4億方
    截至12月3日,中國石油管道公司今年已輸送天然氣180.4億立方米,同比增加36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管道公司有9家分公司承擔天然氣輸送任務,大部分地處北方,冬供形勢嚴峻。管道公司提前布局、細化措施,國慶節前對所轄站場進行全面冬防保溫專項檢查。針對排查出的隱患制定整改方案和保障措施,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間。
  • 俄氣1至8月經「西伯利亞力量」向中國供應天然氣23億立方米
    俄氣1至8月經「西伯利亞力量」向中國供應天然氣23億立方米 時間:2020-09-14 10:30:38  來源:東北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9日電俄氣託木斯克天然氣運輸公司(Gazprom transgaz Tomsk)總經理弗拉季斯拉夫∙博羅金表示
  • 中俄天然氣管道將向中國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
    來源:環球時報據環球時報消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2日開始向中國北部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2日開始向中國輸氣。」俄羅斯消息人士的話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國已就經「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啟用日期達成協議,該管道將向中國北部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據了解,2014年5月,中國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籤署《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總供氣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期限30年。該工程是中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人民日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這一刻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12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元首分別在北京和索契下達指令,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天然氣管道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站,與中國黑河市隔河相望。
  • 長逾8000公裡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將投產通氣
    2014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籤署為期30年的東線供氣合同。2015年管道開工,原定從2018年起開始通過該管道向中國供氣。據人民日報報導,其工程總價超過4000億美元。依據合同,俄羅斯30年內將向中國市場供氣超1萬億立方米,管道滿負荷運行後,每年供氣能力將高達380億立方米。
  • 北京管道公司打造「藍天工程」
    入冬以來,華北地區採暖用氣需求大幅增加,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管道公司」)加大保供力度,助力大氣環境顯著改善。數據顯示,陝京一線天然氣管道自投產以來,截至今年10月30日,累計輸送天然氣4420.36億立方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單日最高輸氣量達2.41億立方米。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利亞說,目前北京所需95%的天然氣由陝京管道系統輸送。從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管道公司平均每天2億多立方米天然氣被輸送到首都及管道沿線的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等地區。
  • 西南油氣田楚攀天然氣管道輸氣量突破1億方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彭輝)截至2020年1月6日,西南油氣田楚雄—攀枝花天然氣管道累計輸氣量突破1億立方米。自2018年11月23日楚雄—攀枝花天然氣管道通氣生產開始,西南油氣田管道管理有序推行「四級巡護」管護模式,率先試點高后果區「看地」模式;生產安全管理上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上下遊溝通協調機制,大力強化地企、警企聯動機制,與雲南省、楚雄州、攀枝花市等各級政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聯繫機制,確保了楚攀輸氣管道安全平穩運行。
  • 中緬天然氣管道貫通 進口油氣將繞過馬六甲海峽
    該項工程總共耗資25億美元。  天然氣管道等待投產指令  中緬油氣管道曼德勒總部基地和曼德勒分輸站即將投入使用。曼德勒中緬油氣管道調控中心調度員王洋龍在接受採訪時說:「天然氣管道已具備投產條件,我們在持續完善SCADA(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隨時等待投產指令。」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 「這一刻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
    來源:海外網12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元首分別在北京和索契下達指令,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天然氣管道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站,與中國黑河市隔河相望。當地居民瓦西裡耶夫難抑激動之情:「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通氣的消息,這一天我們期待已久。」
  • 我國天然氣統計和計量方法需修正
    另有報導稱,至2018年9月普光氣田已高效運行8年11個月,累計生產氣706億立方米,外輸淨化後氣量超過500億立方米,依此計算其商品率約為71%。按南海東方1-1氣田的成分計,去掉二氧化碳和氮氣後的烷烴全部輸出,其商品率不到53.8%。
  • 歷時500餘天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12月3日上午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進出站閥門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該工程未來達到設計輸量後,每年可向遼寧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途經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裡。全線分北段(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建設。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裡,是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後,向中國供氣的第三條跨國境天然氣長輸管道。
  • 3.28億立方米中俄管道天然氣完成首批申報納稅進口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中新網廣州1月16日電 (唐貴江 關悅)廣州海關16日消息,自去年12月中俄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一個月以來,共有3.28億立方米天然氣從俄羅斯恰揚金氣田輸入中國,目前已順利完成價值4.7億元的天然氣申報納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