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管道日進口氣量出現壓減,局地天然氣供應緊張

2020-12-10 騰訊網

記者 | 侯瑞寧

編輯 |

1

中亞土庫曼斯坦氣源又一次壓減了氣量。

12月8日,陝西乾縣人民政府官網顯示,乾縣宏遠天然氣有限公司於7日發布《致廣大天然氣用戶的一封信》稱,近期因中國石油(601857.SH)陝西省銷售分公司氣源設備故障、中亞土庫曼斯坦設備故障,進口氣量壓減5000萬立方米/天,無法按照合同日用氣量為該縣正常供氣。

加之雨雪等極端天氣引起的部分道路擁堵或封閉,備用氣源運輸車輛無法按時到達,氣源不能及時按量補給,造成乾縣短時間內供氣不足。

宏遠天然氣有限公司表示,將聯繫中國石油天然氣陝西省銷售分公司,協調增加供氣量,減小用氣缺口;並大力外購LNG、CNG等補充氣源,提高管網輸氣量,緩解供氣壓力。

此外,將停止對各工業用戶的燃氣供應,以便更好地保障民生用氣;調整集中供熱企業大型用氣設備錯峰用氣,保障居民正常供暖工作等。

界面新聞致電宏遠天然氣有限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對方表示,12月8日乾縣供氣已回復正常。

該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稱,「中亞進口氣量壓減5000萬立方米/天」這一數據並非來自上遊公司的通知,而是從網上看到的信息。

12月9日,一位接近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的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此次中亞天然氣日進口量壓減的數量不到2000萬立方米。

供暖季以來,局部地區在局部時段出現了供氣緊張情況。

據《華商報》12月4日報導,陝西延安市城區多個小區的住戶反映家裡供氣不足,壁掛爐無法採暖的問題。延安燃氣公司綜合辦的一位負責人稱,當地有小區供氣不足是因為氣壓不足,管道內天然氣不夠。

11月29日晚,保定市恆燃燃氣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28日接到上遊氣源單位河北省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通知,由於國家燃氣管網中亞管段管網出現突發情況,導致燃氣供應量減少,京邯線管網壓力波動較大。

為保障供氣安全,河北省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對京邯線下遊燃氣公司採取臨時限氣措施。最終導致滿城區廣大燃氣用戶不能正常用氣。

11月30日,「滿城發布」官微稱,滿城區已經實現正常供氣。

這不是中亞管道第一次出現氣量壓減。

2018年1月31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下發文件稱,由於目前供氣形勢持續惡化,1月30日中亞管道來氣從1.2億立方米降至0.7億立方米,同比減少近一半。

去年1月8日,界面新聞獨家獲悉,土庫曼斯坦國家天然氣康採恩在未提前通知中石油的情況下,突然降低天然氣供應量,導致中石油從該公司進口天然氣減少約3500萬立方米/日。

中亞天然氣管道始於阿姆河右岸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是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經烏茲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從霍爾果斯進入中國後為「西氣東輸二線」。

中亞管道的總設計輸氣能力為每年600億立方米。2019年,向國內輸送天然氣超479億立方米,約佔當年國內表觀天然氣消費量的15.83%。

「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的主氣源為中亞進口天然氣,調劑氣源為塔裡木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的國產天然氣。

該線路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14個省區市,向東抵達至上海,向南抵達廣州並最終到達香港,對中國天然氣市場供應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今年11月中旬,「三桶油」先後發布消息,將合計保證超過14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供應。其中,中石油計劃供應986.7億立方米,中石化超過200億立方米,中海油計劃供應240億立方米天然氣。

在10月20日召開的發改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考慮到今年12月和明年1月的用氣高峰期,局部地區、局部時段可能出現供應偏緊的情況。

界面新聞查閱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數據發現,12月8日國內LNG出廠價全國指數為4817元/噸,同比增長12.3%。去年同期該指數為4290元/噸左右。

相關焦點

  • 張國寶:我親歷的中亞天然氣管道談判決策過程
    2015年12月14日,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運營六周年了。六年來中國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進口天然氣1350億立方米,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建設起我國第一條陸上能源進口大動脈。因此中亞天然氣管道目前是我國陸上進口天然氣的最重要渠道。  中亞天然氣管道從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進入我國境內,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連接,中亞的天然氣供應到我國華東的上海、浙江、江蘇、江西,華南的廣東、廣西,並經過深圳到香港的海底管道供應香港10億立方米左右。中亞的天然氣還經過西氣東輸管道到達陝北靖邊,再經陝京管道輸到北京。有2億多人口使用上從遙遠的中亞輸送來的清潔能源。
  • 中俄天然氣管道將向中國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
    來源:環球時報據環球時報消息,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2日開始向中國北部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將於12月2日開始向中國輸氣。」俄羅斯消息人士的話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中國已就經「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啟用日期達成協議,該管道將向中國北部3個省份供應天然氣。據了解,2014年5月,中國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籤署《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總供氣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期限30年。該工程是中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阿姆河天然氣公司增產提量保冬供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薛子文 通訊員張鑫)截至土庫曼斯坦當地時間3月31日24時,阿姆河天然氣公司調控中心顯示,2017年11月冬供以來,已累計向中亞天然氣管道供氣59億立方米,超計劃供應2.28億立方米,佔中亞進口氣量的33%。
  • 元旦期間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日輸氣1億立方米
    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全為保障寒冷天氣下人民生產生活有序進行。 李明 攝中新網新疆霍爾果斯1月3日電 (李明 何麗)正值元旦假期,室外溫度達到零下18攝氏度,中亞天然氣管道霍爾果斯計量站積極應對寒潮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緊急啟動應急預案,落實防範應對措施,做好特殊時期的值班保供工作,全為保障人民生產生活有序進行。
  • 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烏國段開工慶典在布哈拉舉行
    中亞天然氣C線管道烏國段開工慶典在布哈拉舉行。中國經濟網李垂髮/攝影     中國經濟網塔什幹12月16日訊(記者李垂髮)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烏茲別克斯坦國段開工典禮12月15日在距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名城布哈拉110公裡的加茲裡隆重舉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汪東進和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油氣公司第一副主席馬季多夫共同出席開工典禮並剪彩。
  • 中國進口天然氣路線圖:東南西北大布局
    每年供氣380億立方米  根據合同,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  這個輸氣規模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意味了什麼?能源專家、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說,這次的合同規模,預計將佔到我國進口氣量的兩成左右。
  • 歷時500餘天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12月3日上午9時36分,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瀋陽聯絡壓氣站進出站閥門開啟,歷時500餘天緊張施工建設的中俄東線中段工程正式投產運營。該工程未來達到設計輸量後,每年可向遼寧供應天然氣53億立方米。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途經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裡。全線分北段(黑龍江黑河—吉林長嶺)、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建設。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裡,是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後,向中國供氣的第三條跨國境天然氣長輸管道。
  • 亞得裡亞海天然氣管道將為義大利提供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
    據報導,獨立能源研究和諮詢公司Rystad高級分析師表示,跨亞得裡亞海天然氣管道(TAP)將為義大利提供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義大利目前主要從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卡達、挪威進口天然氣以實現能源來源多樣化,從而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 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
    3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正式投產運營,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國家管網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中俄東線中段的建成投產有利於改善環渤海地區空氣品質,拉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完善區域能源結構。
  • 中緬天然氣管道貫通 進口油氣將繞過馬六甲海峽
    原標題:繞過馬六甲中緬天然氣管道貫通  經過3年建設,中緬油氣管道工程(緬甸段)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近日全面完工,正準備投入試運行。這條始於緬甸西海岸終至中國雲南省,全長800公裡的天然氣管道將能夠滿足中國四分之一的天然氣需求。兩、三個月後,一條並行的原油管道也將投入使用。
  • 中國式走出去|中石油中亞管道公司:中亞國家擔心能源安全
    今年9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塔吉克斯坦時與該國總統拉赫蒙一起出席了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塔吉克斯坦境內段的開工儀式。此前,中國與中亞國家已經開展了天然氣管道A、B、C線和中哈原油管道線的合作。
  • 人民日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這一刻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12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兩國元首分別在北京和索契下達指令,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天然氣管道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站,與中國黑河市隔河相望。
  • 威縣章臺至邢臺市區天然氣氣源管道開建
    前不久,威縣章臺至邢臺市區天然氣氣源管道(以下簡稱「章邢線」)項目正式開建。預計今年年底項目建成後,將有效緩解該市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
  • 中油國際中亞公司:「四位一體」建設核心油氣合作區
    2017年,中油國際中亞公司堅決貫徹集團公司黨組把中亞地區建設成為「資源、供應、效益、品牌」四位一體的核心油氣合作區的重大部署,殫精竭慮穩資源,顧全大局保供應,提質增效創效益,互利共贏樹品牌,中亞核心油氣合作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重慶天然氣供應緊張 中石油中石化角力重慶
    重慶天然氣供應不足也就不奇怪了。     重慶市電力公司新聞中心李先生告訴記者,拉閘限電是由於電力供應緊張,由市經委電力處和市電力公司共同制定的,此次拉閘限電的範圍和對象是早就確定並由市經委批准通過的,他們將嚴格按照
  • 發改委明確天然氣「壓非保民」,這兩大主題近期迎來多項利好催化
    本文來自選股寶APP,作者奕兵,更多資訊請下載 選股寶APP12月18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煤改氣」到位的地區,要確保供氣,包括提前和超出原有改造計劃已實施改造的新增用戶,也包括之前因種種原因尚未落實供氣合同的用戶,
  • 「全國一張網」優勢突出 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隨著我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進一步深化,「全國一張網」優勢突出,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今冬供暖季,天然氣整體需求遠超預期,去年12月17日,全國天然氣供應量衝高至12.3億方歷史高值,12月北方七省市消費平均增長15.8%。為了應對天然氣局部供應緊張的局面,國家管網集團提前儲備管網管存,有效平衡管網進出總氣量。
  • 財聞點金|多地液化天然氣價格突現大漲 相關概念股迎風口
    氣候趨冷需求大增 多地液化天然氣價格突現大漲  7日液化天然氣(LNG )參考價為5700元/噸,與1月4日相比上漲了6.21%,與一個月前的2018年12月7日相比,漲幅達47%,當時的LNG參考價為3860元/噸。另從業內獲悉,全國有60多家LNG液廠在過去兩天提價。其中,1月7日有27家LNG液廠提價每噸50至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