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 | 米來
編輯 | 化雪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上市敲鐘時。
Angelababy挺著六個月的肚子陪美圖蔡文勝敲鑼,京東劉強東敲鐘帶著初戀和老婆,順豐王衛敲鐘帶著被打的快遞員,金嗓子董事長江佩珍的霸氣外露……
與眾不同的敲鐘「姿勢」總能給企業帶來一次成功的自我營銷,為資本和娛樂新聞頭版製造無數熱點。年初闖關上市的公司高管和交易所的交易員們,註定要見證讓他們終生難忘的春節。
美圖蔡文勝、金嗓子喉寶江佩珍敲鑼現場
受疫情影響,2月初上交所、深交所決議取消疫情防控時期的上市儀式現場環節,交易所與發行人員的上市協議將通過郵寄方式籤署,在A股歷史上尚屬首次。
各家公司的「上市秀」被按下了暫停鍵,部分企業高管也對無法見證「人生高光」的敲鐘儀式感到遺憾,但總有些企業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開始自己籌劃一場場別開生面的「上市儀式」。
A股史上「最寒酸」上市儀式
沒有大舞臺,沒有閃光燈,沒有紅地毯,只有老式辦公樓和鎮上送來的一面鑼、一面鼓。
這是2月18日浙江雙飛無油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後,高管們在自家老辦公樓前廳舉行的「敲鐘」儀式,大概是A股史上「最寒酸」的敲鐘儀式。
在董事長周銀春的帶領下,公司高管們帶著口罩敲鑼打鼓,相比周圍冷清的街道,此時的雙飛股份顯得格外「熱鬧」。
這種無法在交易所表達自己喜悅心情的「意外」,已經不是雙飛股份在上市之路上的第一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此前雙飛股份就因隱瞞關聯方和關聯交易、部分核心財務指標異常而遭遇IPO被否決,二次提交成功上市後的渴望「大辦」喜事的心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鼠年初上市的公司。科創板公司瑞松科技也因疫情影響,將原計劃的120位敲鐘嘉賓規模縮小到40位,上市儀式的舉辦場所不得已改到公司自家的公司廠房。不少公司決心,疫情結束後一定要風風光光地補辦上市儀式。
港交所「迷你版」敲鐘儀式
疫情期間,上市儀式受影響的不只有A股。
澳達控股是新冠疫情爆發後港交所第一家上市的新股,也是2020年香港IPO市場的第23家掛牌上市公司。在澳達股份的上市敲鐘儀式上,港交所要求所有到場嘉賓必須帶口罩、測量體溫,並時刻與公司及其顧問保持聯絡,縮小上市儀式規模。
從澳達控股港交所上市儀式畫面來看,現場嘉賓均是帶著口罩參會,公司高管僅在合影留念環節將口罩摘下幾分鐘,拍照結束後又趕快帶上口罩。儘管參會儀式的人員比原計劃少了許多,但在宣布新股上市的那一刻,在場人員無不笑顏彎彎、舉杯同賀。
澳達控股港交所「迷你版」敲鐘儀式現場
有券商人士解析,在吸取了2003年SARS的教訓後,投資者對疫情有一定陰影,導致原本有意欲在港上市的公司押後了上市計劃,所以目前港股IPO業務顯著冷清。
對此,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疫情只是影響公司上市進程決策的一個短期因素,不構成長期影響,來港交所第二上市的新經濟公司納入港股通只是時間問題。
備受煎熬的擬IPO公司
疫情對於已上市的企業的影響或許只是延遲敲鐘,但真正煎熬的是那些擬IPO上市的公司。
從IPO進程來看,斯達半導、東方生物、公牛集團、賽特新材、道通科技、英傑電氣、石頭科技、百奧泰、良品鋪子、華潤微、中銀證券、紫晶存儲、建業股份等19家公司,或將成為A股歷史上首批在上市首日與敲鐘「失之交臂」的企業。
其中來自疫情中心湖北武漢的良品鋪子也在上述名單之列。2月2日該公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申購和掛牌將如期舉行,關於敲鐘和儀式需要等證監會通知。
Wind數據:待上市企業信息匯總
根據Wind數據梳理,目前有近500家擬IPO公司分別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排隊。其中,上市進度排在靠前的多為科創板公司和各個板塊的生物醫藥類公司,就行業屬性來說受疫情影響較小。
有中介機構負責人表示,對於當前排隊的企業而言,如今疫情對業績造成的損害或許不會實質性影響上市進度,但對於準備今年申報的企業而言,餐飲、物流,還有一些不能按時開工的擬IPO公司,2020年一季報或半年報的業績可能會受影響,部分企業不排除有虧損可能,或將選擇延後申報。
中銀國際證券研報認為,疫情的發生或將使IPO的速度減緩,市場流動性風險偏高。以2003年非典時期可參照的數據作為參考,2003年的68隻新股發行中,有50隻新股上市日期在2003年6月之後,即疫情結束後IPO進程才出現了明顯提速。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市場走勢比較差的話IPO就要推後。發行節奏上,市場的低迷表現也會產生反作用力,上市公司也會考慮到,如果選擇在市場狀況比較差的時候發行,發行價也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