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小杜"的杜牧與詩聖杜甫在起源、經歷乃至詩風上都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的脾氣都"不太好",當他看到們不公平的事情時,就要開始鳴不平。《三吏》和《三別》不是普通文人容易寫的。那時候,他支持唐初四傑所寫的"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的說法,更是引人入勝。
與杜甫相比,杜牧似乎更有勇氣。23歲時,他用一首歌《阿房宮賦》來講述秦國和六國的衰落,並對當時的人進行了警告。在本期中,我想與大家分享一組杜牧的諷刺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的這個經典詩,我們都應該知道。但事實上,寫完這首詩後,他寫了兩首詩,很少有人知道杜牧稱這三首詩為《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與之前的名著相比,後兩首詩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更不受歡迎。讓我們瞧一瞧: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中之一)(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其二)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其三)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這一系列的第一首詩,不用說,受到後人的好評。為了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奢侈生活,詩人截取了送荔枝的一段,沒有一句貶義的話,但表達了內心的鄙視。前兩句以"回望"開頭,後幾句像電影場景一樣慢慢展開。千家門開,一匹快馬疾馳而來,換來妃子的微笑,這三句話一口氣寫完,寫得津津有味。而最後七個字一個接一個地結束了前三句話,"無人知"那時候的人們很無奈,充滿了諷刺。
與第一首詩相比,第二首詩的諷刺並不弱,唐玄宗派往榆陽的間諜謊報了自己的軍情。被綠樹環繞的新豐已經布滿了黃色的灰塵。前兩句話實際上表明狼煙會升起,這與最後一句"霓裳一曲千峰上"形成鮮明對比。。糊塗的唐玄宗還在和楊貴妃霓裳載歌載舞,直到中原破碎。詩人用別出心裁的布局,仍然不使用貶義詞,卻寫得很到位。
最後一個是寫是一個和平的歌舞場面。月亮在高樓上明亮。安祿山為皇帝跳舞,笑聲隨風飄過群山。據史料記載,為了讓唐玄宗開心,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體去跳胡璇。詩人截取了這一幕,將安祿山的虛偽與唐玄宗的糊塗形成鮮明對比。
縱觀這三首詩,每首都沒有多少筆墨,一首詩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不得不說小杜真的很勇敢。或許正是因為他的才華和勇氣,才說杜牧雖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但在那個時代很難有所作為。這也是他生活中的悲哀部分,這與杜甫有多相似。你喜歡這三首詩嗎?歡迎參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