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寫完「無人知是荔枝來」,其實還有兩首詩,也非常經典!

2021-01-08 胡椒小言

被稱為"小杜"的杜牧與詩聖杜甫在起源、經歷乃至詩風上都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的脾氣都"不太好",當他看到們不公平的事情時,就要開始鳴不平。《三吏》和《三別》不是普通文人容易寫的。那時候,他支持唐初四傑所寫的"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的說法,更是引人入勝。

與杜甫相比,杜牧似乎更有勇氣。23歲時,他用一首歌《阿房宮賦》來講述秦國和六國的衰落,並對當時的人進行了警告。在本期中,我想與大家分享一組杜牧的諷刺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的這個經典詩,我們都應該知道。但事實上,寫完這首詩後,他寫了兩首詩,很少有人知道杜牧稱這三首詩為《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與之前的名著相比,後兩首詩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更不受歡迎。讓我們瞧一瞧: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中之一)(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其二)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其三)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這一系列的第一首詩,不用說,受到後人的好評。為了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奢侈生活,詩人截取了送荔枝的一段,沒有一句貶義的話,但表達了內心的鄙視。前兩句以"回望"開頭,後幾句像電影場景一樣慢慢展開。千家門開,一匹快馬疾馳而來,換來妃子的微笑,這三句話一口氣寫完,寫得津津有味。而最後七個字一個接一個地結束了前三句話,"無人知"那時候的人們很無奈,充滿了諷刺。

與第一首詩相比,第二首詩的諷刺並不弱,唐玄宗派往榆陽的間諜謊報了自己的軍情。被綠樹環繞的新豐已經布滿了黃色的灰塵。前兩句話實際上表明狼煙會升起,這與最後一句"霓裳一曲千峰上"形成鮮明對比。。糊塗的唐玄宗還在和楊貴妃霓裳載歌載舞,直到中原破碎。詩人用別出心裁的布局,仍然不使用貶義詞,卻寫得很到位。

最後一個是寫是一個和平的歌舞場面。月亮在高樓上明亮。安祿山為皇帝跳舞,笑聲隨風飄過群山。據史料記載,為了讓唐玄宗開心,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體去跳胡璇。詩人截取了這一幕,將安祿山的虛偽與唐玄宗的糊塗形成鮮明對比。

縱觀這三首詩,每首都沒有多少筆墨,一首詩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不得不說小杜真的很勇敢。或許正是因為他的才華和勇氣,才說杜牧雖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但在那個時代很難有所作為。這也是他生活中的悲哀部分,這與杜甫有多相似。你喜歡這三首詩嗎?歡迎參加討論。

相關焦點

  • 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離支」二字到了東漢,演變為「荔枝」。說起荔枝,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風華絕代的楊貴妃。確實,楊貴妃愛荔枝是出了名的。據說,唐玄宗為了讓愛妃楊玉環吃上新鮮的荔枝,想盡辦法,命人從南方快馬加鞭把新採摘的荔枝送到貴妃面前,只為博美人一笑。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過華清宮·其一》的內容,就與千裡送荔枝有關。
  • 古代人對於荔枝的偏愛,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句詩是描述荔枝最有名的詩句了。是蘇東坡被貶到惠州時所做(今廣東惠陽)。說起這句詩,蘇東坡本來是抄襲人家本地人的俗語,原來叫一顆荔枝三把火,說吃荔枝容易上火,但蘇東坡之前在京城做尚書,聽不懂粵語,把人家的意思理解成好客的含義,讓他多吃,加上他本人也挺喜歡吃荔枝,寫了這首詩來讚美荔枝。
  • 「無人知是荔枝來」探究這個荔枝產地是哪裡?很多人的理解是錯的
    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句就是「一騎紅塵妃子,無人知是荔枝來」,前幾天小編寫了有關的荔枝的文章,引用了這句詩,沒有想到引起了很多網友們對於這個荔枝是哪裡運送到長安廣泛的討論的。有些網友說是嶺南一帶的高州的,有些說四川的,說是嶺南一帶的估計是被蘇軾的一首詩給誤導了的,那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因為這句詩,使得嶺南地區的荔枝名聲大噪的。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據說,唐玄宗為了讓愛妃楊玉環吃上新鮮的荔枝,想盡辦法,命人從南方快馬加鞭把新採摘的荔枝送到貴妃面前,只為博美人一笑。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過華清宮·其一》的內容,就與千裡送荔枝有關。《過華清宮》其一(唐)杜牧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季,十二首荔枝詩詞欣賞
    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而關於荔枝的詩詞,有兩句詩詞可謂是人盡皆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杜牧「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蘇軾從詩句中都可以看出荔枝自古以來受歡迎的程度。
  • 由吃荔枝想起兩首詩,是唐宋時期大詩人的名作
    只知道吃荔枝,對它沒有什麼研究。看見超市裡都標著名稱,有什麼三月紅、掛綠、妃子笑、桂味、水晶球等等,於是想起古人有關吃荔枝的兩首著名的詩來。第一首是由妃子笑想到的。是不是這個荔枝名就是來源於這首詩,我也沒有去仔細想。這首詩就是杜牧的《過華清宮》,其中「一騎紅塵妃子笑」,說的就是大唐的一段史話,讀書人基本上是無人不知的。
  • 杜牧寫下唐玄宗和楊貴妃一件舊事,這首詩眾人皆知,杜牧到底在寫什麼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著名的詩歌就是杜牧的《過清華宮絕句》,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流傳至今已經一千多年,身為唐朝人的杜牧為什麼會寫下唐玄宗和唐貴妃的舊事,杜牧到底想表達什麼? 今天我們就聊聊這首詩背後的歷史。
  • 唐詩閒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今天我們讀唐代詩人「小李杜」中「小杜」杜牧的一首詩,《過華清宮絕句》之三。杜牧(803-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就是現在的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個有才華的人,他出生於官宦世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 杜牧是如何創造晚唐詩歌高峰的,其實這三首詩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杜牧是晚唐詩人的代表,他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峰,那麼,你對杜牧又有多少了解呢?我們都知道杜甫的愛國憂民,其實杜牧在這一點上完全不輸杜甫,杜牧的《阿房宮賦》寫的盪氣迴腸,感古傷今,成為了流傳千古的經典美文,杜牧在文學上造詣深厚,他政治才能出眾,但他生在晚唐,只可惜生不逢時。杜牧為何能創造晚唐詩歌的高峰呢?其實從他的三首詩就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 杜甫和杜牧關於荔枝的詩,成了楊貴妃是否吃過瀘州荔枝的謎案
    當年杜牧肯定不滿意楊玉環那個婆娘,要不然也不會經常吐槽。其中有一首成為了千古名句,而且順便在一千年後成為了一段公案,這一首就是《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如何看待楊貴妃喜食荔枝之事?這首詞不輸杜牧
    提起楊貴妃和荔枝,我們或許最先想到的便是杜牧的那首著名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尤其是第一首流傳更為廣泛,詩曰:「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誠然,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讓妃子一笑,耗費的是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每當提到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我們總會想到其中著名的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更會想到楊貴妃,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她。起初,楊貴妃讀了這首詩還挺高興,認為這是在誇自己。這個時候旁邊的宦官高力士說:「這不是說您漢女趙飛燕一樣迷惑君主嗎?」就這樣,李白得罪了楊貴妃。還有個胡人叫安祿山,他為了贏得唐玄宗的歡心,百般巴結楊貴妃,還拜了楊貴妃為乾媽。要知道安祿山還大了楊貴妃很多歲呢!後來安祿山和自己的屬下史思明造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海南荔枝喜迎豐收
    本網訊(郭海紅)熱帶水果——荔枝:果肉晶瑩,甘甜多汁,自古以來就受人們喜愛。荔枝營養豐富,也被譽為「果中之王」,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C和胺基酸,既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又能美白肌膚,最喜歡它的飽滿多汁,甘甜果肉。熱帶水果之尚品。
  • 杜牧最具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更是公然諷刺了皇帝,膽量真不一般
    雖然他是在諷刺,可是他的這種諷刺卻描寫的卻是又極為巧妙,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再結合當時的歷史,則是會發現其實杜牧的這種諷刺,可謂是入木三分。那除了上面所介紹的兩首具有諷刺意味的作品之外,還有他的這首《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那也是同樣的充滿了諷刺意味,而且他在這首詩中,更是公開諷刺了皇帝,可見他的膽量真不一般。
  • 楊貴妃接收荔枝的地點,不是杜牧口中的華清宮,看看教授如何解說
    就像杜牧曾經寫過的那一篇《阿房宮賦》就存在不少的錯誤。因為我們知道阿房宮並沒有真正存在過,所以杜牧筆下的那一些景象只可能是他自己想像出來的,沒有事實依據。杜牧又做了另外一首詩《過華清宮》,關於這首詩歌的真實性,有學者也提出了質疑。這一首《過華清宮》寫的是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故事。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吃荔枝受到了千古非議?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留下的名句將荔枝美名千古傳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唐朝時極易變質的荔枝是如何從南國運到長安的。 荔枝鮮果極易變質。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講「若離本枝,—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日五日色香味盡去矣」。  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北方達官貴人吃到的都是鮮果。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貴妃死於馬嵬坡?
    不單單杜甫這首詩,唐代大詩人李益在《過馬嵬和《過馬嵬二首》中分別寫到「託君休洗蓮花血」「太真血染馬蹄盡」。這兩句詩都是帶「血」的,所以楊貴妃並不一定是被白綾自縊而亡。這種說法也不是杜撰的,日本史料也有記載,唐朝時期日本和唐朝本來交往非常密切。日本山口縣久津村甚至還有楊貴妃的墓。
  • 小學生必背丨杜牧最著名的詩不是《清明》,還有很多都是千古絕唱
    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既有晚唐時代風格的烙印,又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在晚唐詩壇中獨樹一幟,是晚唐詩歌的一座高峰,取得了很高的文學藝術成就,一向享有盛譽。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杜牧最著名的六首詠史詩,一半以上入選了語文教科書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其中,在晚唐詩歌中,詠史詩佔比極大。在晚唐眾多詠史詩高手中,杜牧無疑是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杜牧最著名的六首詠史詩,一半以上入選了語文教科書。
  • 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貴妃恃寵而驕
    杜牧,字牧之。作品中深廣的憂憤與旖旎的風情並存。詩、賦、古文俱工,詩歌成就最高,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古體詩雄豪健峭,骨氣遒勁;近體詩情致俊爽,風調清朗,七絕尤有遠神逸韻。有《樊川文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思想內容:本詩選擇「飛馳以進」這一關鍵史實,揭露唐玄宗為博取楊貴妃歡心而不惜勞民傷財的荒唐行徑,有力地鞭撻了帝王后妃的驕奢淫逸,堪稱「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