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小北
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有自己的理由,並且明明也是做了一件不會傷及他人的事情,可是偏偏當這件事做完後,會被別人反對。
就如同我當初在高中的時候,選文理科時,我自己喜愛文學,想要讀文科。並且我這也是遵循了自己的愛好,就像我父母經常教導我的一樣,做自己喜歡的事。
可是當我選了文科以後,他們卻都不同意,說什麼都讓我改回來。最後,因為我實在拗不過他們,就放棄了文科,學了理科。
當初,我父母的理由很簡單,說學文科就業很難。可我學了理科以後,畢業也沒找到什麼像樣的工作,最後還不是用文字養家餬口。而今,他們也沒再說什麼。
有位讀者留言向我訴苦,她在剛生完孩子之後,就失去了丈夫。她本意是想一直守著婆婆和孩子過日子的,並且,為了斷了自己改嫁的念頭,她把孩子的姓,改成了跟自己一樣的。
本來是一件良苦用心的事情,可是被她婆婆認為是別有用心。兩個人自此鬧下了矛盾,並且婆婆還以死相逼,讓她把孩子的姓氏改回來。
其實,如果讓我來評判的話,我也覺得她沒必要用這個辦法,來強迫自己放棄改嫁的念頭。無論孩子的姓跟誰,只要自己的心是勇敢的,那麼照樣可以遵循自己的內心,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小北你好:
我和老公相識於一場生日宴會,是我的好朋友組織的。我們談不上一見鍾情,但是彼此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說我唱歌很好聽,我們還合唱了一首《我們好像在哪見過》。好朋友見我們倆有好感,就極力的撮合我們。
原來他叫石磊(化名),31歲,在一家國企單位上班。為人憨厚老實,不抽菸、不嗜酒、不好賭,是個標準的「三好男人」。
後來在石磊的主動追求下,我們就在一起了。
我和石磊交往了一年後,他帶我去見他的母親。後來我才知道,石磊的父親已經因病去世多年了。
準婆婆是個退休教師,自打她見到我的第一眼起,臉上就沒有任何的表情。在吃飯聊天時,她也總是板著臉問我,會不會做飯,家務活利不利索。
一聽我不會做飯,準婆婆激動的說,做他們家的兒媳婦不會做飯可不行。我尷尬極了,石磊見狀,立馬接過話,說一定讓我好好學習做飯技能。
其實,我也知道婆婆一個人生活不容易,脾氣古怪點也是情有可原的。哪怕是為了石磊,我也要努力嘗試和她好好相處。
半年後,我們領證結婚了。
石磊不放心婆婆一個人生活,於是跟我商量,想搬到一起住。眼瞅著肚子一天天變大,也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我也就答應了。
石磊這個人忠厚老實,又踏實肯幹,老闆也是看在眼裡的。沒多久,他就晉升了辦公室主任。
婆婆這個人平日裡雖然嚴厲,但是對她這個小孫子是真心的好,孩子只要一哭她比我都著急,一個勁兒的在客廳裡轉圈圈。她還總是嫌棄我母乳不夠好,孩子吃不飽才總是哭鬧不停。
天有不測風雲,在一次因公出差的途中,石磊駕駛的小汽車和一輛裝滿沙子的半掛車相撞,身受重傷的他在醫院重症監護室躺了一個星期,最後還是離開了我們。
這個時候,小石頭出生僅僅25天。石磊還不曾親口聽孩子叫一聲「爸爸」,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我躲在家裡,對著我們從前的合照哭了很久,婆婆見我如此模樣也是心疼,她對我說:「別哭了小楠(我的名字),至少咱們娘倆還有個伴兒,你得好好的,你得把小石頭養大成人啊!」
婆婆說的對,我還有孩子,他是我跟石磊愛情的結晶,我一定得好好守著小石頭。
石磊的喪事處理完後,我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臉色看上去也特別的差。
眼瞅著小石頭就要滿月了,我得準備給他上戶口了。娘家的爸媽說,你還年輕,以後遲早是要改嫁的,就把孩子戶口跟你婆婆算了,帶著個孩子也不好再找對象了。
可我偏偏沒有這麼做,我和石磊商量過,孩子以後叫石小磊,小名小石頭。如今石磊不在了,我想把小石頭的姓隨我,今後就守著孩子一個人過,不再考慮什麼改嫁的事兒。
當婆婆看到孩子戶口本上的「王小磊」後,直接炸了毛,她說小石頭是她的孫子,是他們石家的後代,憑什麼要隨我的姓?她覺得是我仗著石磊不在了,欺負她一個老太婆。
我跟婆婆解釋說:「婆婆,把孩子姓改成我的,我只是想斷了改嫁念頭。」可是婆婆不信,她指著鼻子罵我:「沒安好心。」
我承認,我沒有事先和婆婆商量,就擅自做主改了孩子的姓氏,是我不對。但是我並沒有什麼私心,我只是想斷了那些讓我改嫁的人的念想,我只想守著我跟石磊的孩子過一輩子而已。老公都去世後,為斷了改嫁念頭,把孩子的姓改成我的,有錯嗎?
可是婆婆不聽我的解釋,將我攆出了家門,她硬說我一定是找好下家了,要把孩子從她的身邊奪走。
小北碎碎念:
對於這位讀者的遭遇,我表示同情。新婚不久,兩個人的小日子還沒過熱乎,丈夫就這麼出了意外。
不過,從婆婆的表現上來看,她應該是個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她害怕兒媳婦將孩子據為己有,還準備帶著孩子改嫁他人,丟下她一個人孤苦無依。
不過,我依然覺得,這件事,錯的根本還是在這個兒媳婦,因為她明知道婆婆脾氣古怪,容易胡思亂想,還擅自做主,把孩子的姓氏給改了。
雖然姓氏只是個「代號」,可是對於一些有頑固思想的老人而言,改「姓氏」無疑是在「盜搶」孩子。
如果她能提前跟婆婆商量,哪怕在孩子的姓氏中,加上兩個人的,也不至於和婆婆鬧得這麼僵。
婆媳之間,本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也是更容易生誤會的。在丈夫生前,兒媳可能跟婆婆還能牽扯上一些關係,可是丈夫過世了,婆婆和兒媳婦之間,幾乎就又回到了「陌生人」的關係。
如果沒有孩子,我想很多女人在失去丈夫之後,都會選擇改嫁。哪怕當時覺得自己離了那個過世的人,活不下去,可是時間久了,傷口癒合了,雖然有個疤痕,但是生活依然要繼續生活不是嗎?
這位婆婆,其實也是值得同情和理解的。因為,她已經連續經歷了兩次人生的大苦大悲,一個是陪伴自己的丈夫病逝,一個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意外過世。
雙親的離開,讓她沒有被打倒,已經是很堅強的表現了。而今,兒媳婦又要奪走她對孫子的「希望」,她自然會惱羞成怒。
所以,兒媳婦在做事情之前,如果能跟老人商量一下,聽一下老人的建議,也許就不會有如今的局面了。
不過,對於是否改嫁的問題,我覺得孩子的姓氏也只是個說辭。如果她有一顆堅定的心,就算別人強迫,她也是無所畏懼的。不是嗎?
也許,我們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是迫不得已的,可是也要先想清楚,做完這件事之後,會有怎樣的後果。並且,你也要清楚地明白,你是否能承擔得起這個後果。
倘若,你覺得自己無法做到,那麼就不要輕易做。
再有就是,無論做什麼事,無論是對別人有好處,還是沒有任何關聯,只要能跟對方有關係的,那就請提前知會對方,亦或者是跟對方好好商量。
生活很現實,有些事,你覺得對,對別人而言,也許就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