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餐飲行業「一片哀鴻」,即便是巨頭們也未能倖免。麥當勞計劃關閉約200家美國店面,並出售部分日本業務的權益。星巴克將在未來18個月內,永久關閉約400家美國及加拿大分店。必勝客在美國最大特許經銷商申請破產保護,旗下300家餐廳將永久關閉,其餘927家也計劃出售。
靠一碗牛肉飯出名的吉野家,將在2021年2月之前關閉全球150家門店,其中包含日本門店100家。今年3-5月累計虧損已達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6億元),全財年預計虧損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要知道,2019財年其盈利不過7億日元。
公開資料顯示:吉野家(Yoshinoya)始創於1899年,迄今已有121年歷史。因其招牌牛肉飯價格低廉,被稱為日本國民料理。目前在全球共有約3300多家門店,其中海外共有1000多家門店,中國佔到六成以上。
時間回到一百多年前,一個名叫松田榮吉的小商販,在做了幾年生意後,決心轉行做餐飲。經過一番市場調查,他發現一種叫丼物的食品非常受歡迎,具體做法是將魚和蔬菜鋪在米飯上,再淋上味噌湯,製作十分方便。
於是松田榮吉馬上行動,在日本橋一帶的水產批發市場租了一家小飯館,面積不過30平方米,只能坐下十來個人。他對丼物進行了創新,開創了牛肉做丼物的新特色,頗受周圍商戶的歡迎。這一幹就是24年,誰曾想一場地震將市場變為廢墟,小店自然也被毀掉,但松田一家幸運地逃過大難。
重建後,水產批發市場遷到了築地,他也跟著重新開設門店,這間店鋪後來被吉野家視為元老店。就這麼勤懇經營十幾年,結果因為戰亂,小店再次毀於一旦。接連兩次重創,並沒有打倒松田,而是繼續挑著小攤兒幹了一段時間,直到兒子松田瑞穗接過他的擔子。
接手之後,瑞穗成立吉野家株式會社,並定下了年銷售額達1億日元的目標。要想達成這個目標,巴掌大的小店每天至少要接待1000人,無異於異想天開。可結果只用了七年時間就實現了,高峰期間客人沒位子坐,甚至站著吃飯。
為了能服務更多客人、提高翻臺率,瑞穗決定刪減菜單,只保留牛肉飯這一主打產品。並且去掉原有的魔芋絲、大蔥、竹筍、豆腐等配菜,只保留了牛肉和具有甜味的洋蔥,大大提高製作效率,也加快了出餐速度。漸漸地,方便、快捷成為吉野家的代名詞。
上世紀90年代,吉野家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彼時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巨頭接連進入,掀起一股洋快餐風潮。吉野家也趁勢「火」了一把,迅速站穩腳跟。截至2020年7月,已在中國市場(包括港澳臺地區)擁有669家店鋪,其中419家位於北方,250家位於南方。
然而,這些並不能掩蓋吉野家的困境。早在09年的時候,他們就喊出「5年內在中國開店1000家」的豪邁口號,結果擴張速度並沒有達到預期。一方面是競爭壓力加大,同為「日本牛肉飯三大品牌」的食其家也進駐國內,目前已經開出了近300家店。另一方面,隨著外賣平臺迅速崛起,傳統快餐品牌業務受到巨大衝擊。儘管推出自有外送平臺「吉食送」,但收效甚微。
更重要的是,在日本以平價親民著稱的吉野家在中國維持相近的定價。例如,招牌小碗牛肉飯是23元,在日本不含消費稅價格為332日元(約合人民幣22元)。對於中國的絕大多數購買力來說,這算不上一份便宜的餐食。再加上菜單更新慢、距離市中心越來越遠、分量越來越少等問題,吉野家在中國市場漸失人心,收入從2012年的600萬元下降到去年的48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