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報訊 記者 丁心栓 通訊員 天下烏鴉
60後、麵條控、資深吃貨、攝影愛好者……提起張向東,可能很多人會陌生,但說起「襄陽——郎務你」,大家立刻會想到「襄陽美食麵條記」,大家都習慣地稱其「郎務哥」。
四年前,郎務哥的《2012版襄陽美食麵條記》走紅;四年後,郎務哥又推出了「舌尖上的襄陽味道」麵條系列,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襄陽牛肉麵及其背後的故事。
「郎務哥」迷上牛肉麵20年吃遍近800家麵館
作為土生土長的襄陽人,每天過早自然少不了一樣東西——牛肉麵。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襄陽麵食愛好者張向東,看了本地一位美食愛好者寫的一部《襄陽美食大全》後,非常心動,他也打算寫點美食類的作品。相比全面介紹本地美食,張向東更希望把一樣美食寫精、寫透。為此,酷愛吃麵的他選擇從襄陽人生活中離不開的牛肉麵入手。
「牛肉麵就是襄陽的一張名片,不知不覺地就喜歡上了,每天早晨到一家牛肉麵館。」20年來,他從大街吃到小巷,從有名的麵館吃到不知名的小攤,自己已數不清吃了多少家麵館的面,只知道身邊朋友提過的面,幾乎沒有他沒吃過的。
張向東的一個網名叫「天下烏鴉」的朋友介紹,襄陽一共有2000多家牛肉麵館,他一個人吃了不下800家。每次介紹完牛肉麵,張向東還不忘附上溫馨「小貼士」。「光明電影院後面的羅記豆腐面,吃了幾十年了。老闆娘在面裡放了炒熟的芝麻,那個香啊!」「吃韓記老襄陽牛肉麵館的豆腐面時,一定要加些泡蘿蔔,這樣味道更好」……
「郎務哥」的麵條帖爆紅多年只因濃濃的襄陽味兒
對於好吃的麵館,張向東會經常光顧,進店次數多了,便和老闆成了朋友。閒聊中,他熟悉了每家麵館的「前世今生」,就開始介紹各家麵館背後的故事。
「牛肉麵、牛雜麵、豆腐面、酸辣麵等都是咱喜愛的早餐。很多襄陽人兩三天不吃麵,就像丟了魂似的難受……」在張向東的《2012版襄陽美食麵條記》裡,共收錄了60家大大小小的麵館。而讓張向東至今津津樂道的,是位於一橋頭的陳家牛肉麵。「新鮮的牛肉、牛雜,切好後當著顧客的面一片片放進鍋裡;一天限量供應,賣完不做。陳家的老闆好任性!」
每次吃麵前,張向東都會拿出手機,拍下麵條與麵館,然後回家後配上文字,一起發布到網上,方便網友「按圖索驥」覓到美食。
網上有不少人寫襄陽牛肉麵,但張向東的帖子一直很火,網友給出的評價是:圖片誘人,介紹全面,文字幽默,透著濃濃的襄陽味兒。而且張向東在《襄陽美食麵條記》中用了很多本土方言,比如「朗色、乖超、撈欠、憨水……」等,這讓本地網友或外鄉遊子一看到帖子,就生出濃濃的親切感。
如今,四年過去了,有的麵館生意火爆,不斷開分店,有的關門歇業,銷聲匿跡。為了更新「美食麵條記」,滿足愛面一族的需求,今年,張向東又在微博、微信上發布「舌尖上的襄陽味道」麵條系列。如今,已更新至第35家麵館。不久,他的《2016版襄陽美食麵條記》也將在網上發布。他透露,到時候會在文中介紹如「朗舍」「襄太公」等新潮麵館,「這些麵館裝修有特色,味道區別於傳統的襄陽重口味,它們正在為襄陽牛肉麵注入一種時尚、健康的新活力。」張向東說。
「郎務哥」希望襄陽牛肉麵館能開遍世界
吃過的麵館多了,有人質疑他是「面託兒」?
張向東對此卻並不介意,「真正去吃了之後就不會這麼說了。仔細看我的文章,你還會發現,我不只是介紹好吃的麵館,還會綜合網友意見,對一些麵館提出改進建議。」
不僅是襄陽本地,無論走到任何一個地方,張向東都會首先品嘗當地的麵食,遇到好的就會在微博、微信上直播、分享,比如武漢的潘駝背腰花面等。
去年,張向東和一群攝影朋友遊拍新疆,雖然那裡的美食很好吃,但在那裡,他幾乎天天想著牛肉麵。巧的是,臨走前的一晚,在烏魯木齊邂逅了一家麵館,看到「襄陽牛肉麵」這熟悉的五個字,激動不已。
聊天中得知,這家麵館的廚師、老闆都是襄陽人。如今,武漢、北京、上海,甚至法國巴黎都有襄陽的牛肉麵。張向東說,他由衷地為家鄉感到驕傲,希望牛肉麵館以後開遍世界,也希望自己寫的有關牛肉麵的文章,能對家鄉、對家鄉人提供那麼一點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