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道裡趕驢、圍欄裡攆豬、雞窩裡撿蛋……初冬的泗水養殖場裡,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曾經是臭氣燻天、讓人退避三舍的養殖場,如今卻成了遊客樂此不疲的旅遊景點,給羊餵草,與鹿合影,遊客們與動物們相處甚歡,空氣中瀰漫著麥草的清香。
「既要六畜興旺,又要山清水秀。通過畜禽糞汙資源利用一系列措施,有效緩解了因畜牧發展帶來的環保壓力。」 泗水縣環保局副局長範傑道出了原委。「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讓養殖場變廢為寶,不僅每年能直接增加幾十萬元的有機肥料錢,還間接提高了雞蛋商品價格,每年又多收入100多萬元。」說這話的是泗水縣眾成蛋雞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仲芹,該養殖基地的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獲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93萬元,企業又自籌資金320萬元,先後對雞舍及配套設施進行了系統改造升級,雞糞實現了傳運帶每日一清理,雞舍內定時噴淋霧化消毒,養殖環境大幅度改善。今年,他們新建一處年產1500噸的有機肥料廠。「原先,我得天天戴著口罩上班,臭味燻得眼疼。現在,雞糞天天清,每隔15分鐘,生態養殖除味殺菌系統就自動噴淋一次。」6號雞棚管理員董紹萍告訴記者,他們的無抗雞蛋每公斤價格高出普通雞蛋0.8元,但仍受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消費者的青睞。
泗水縣是山東第五大肉雞肉鴨生產基地,連續12年被列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縣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然而,在畜牧業「高歌猛進」的同時,也給環保帶來較大的壓力。由於養殖場普遍檔次不高,畜禽糞汙大多經過簡單處理後排放,有的甚至直接排放,既沒有實現資源化利用,還造成了汙染。為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近年來,該縣實施了全國首批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重點縣項目。去年,泗水又啟動了總投資9260萬元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項目。目前,全縣參與實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重點縣項目的338家規模養殖戶,與此同時,他們又有效融入「+旅遊」的思維,把養殖場打造成一個個鄉村旅遊景點。「通過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的實施,我們初步構建起了種養結合、農牧遊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推動畜牧業走出了一條『畜牧+旅遊』的綠色發展新路子,被評為全國首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泗水縣畜牧獸醫發展中心主任任光輝說。
據統計,如今泗水縣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提高了15個百分點,年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汙120萬噸,年生產有機肥10萬噸,年增加經濟效益2.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