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伊始,城裡親戚回村走親戚,為何卻不受農民待見,啥原因?

2020-12-11 三個老頭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春運伊始,城裡親戚回村走親戚,為何卻不受農民待見,啥原因?

#2020春運#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城市發展日益完善,農村這些年也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加上這些年農村也受到了國家重點關注,在國家的支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曾經在農村,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艱苦,而且都非常羨慕城裡人的生活。所以在那個年代,每個農民家庭都非常嚮往能成為一名城裡人,甚至夢想著自己某天能成為一名城裡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不斷地發展,很多原本是農村身份的人,也通過努力或都因城鎮化建設,家裡房子被拆遷安置到城裡生活,成為了一名城裡人。而且如今農村人口也在不斷地減少,越來越多農村人,主動進城買房或因拆遷被動而成為了城裡人。可是這類人,在真正的城裡人眼裡也有一種稱呼,那就是「偽城裡人」,

因為他們的前半輩子是在農村成長,只是後來搬遷到城裡來居住和生活,所以只能算半個城裡人。他們的親戚也都在農村,每到過年過年的時候,也都回回村走親戚。如今2020年春運伊始,城裡親戚回村走親戚,這類城裡親戚回到農村,卻並不受農民待見,這到底啥原因呢?下面我們聽聽老農是咋說的吧!

1、聽不慣城裡親戚「陰陽怪氣」的口音。

這些城裡親戚,雖然現在已經算得上是城裡人了,可是他們在真正的城裡人眼中,並算不上真正的城裡人,頂多只能算半個城裡人。而且在城裡還經常被真正的城裡人,嫌棄他們是農村來的。可是城裡親戚回村走親戚,才沒搬進城裡沒多久,就連家鄉話都不會說了。農民聽不慣他們操著一口「陰陽怪氣」的口音,農村親戚交流,讓農村親戚感到很不自在。

2、看不慣城裡親戚「嫌棄農村」的嘴臉。

這些城裡親戚,每次回村走親戚的時候,穿著一身名貴衣服,皮革都擦得發光發亮,甚至跟以前的鄰居交流,也總愛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回到農村,看到農村路上的雜草,村民堆放的柴火、農機農具等等,反正看到哪裡都不順他們的眼,還總愛對農村指指點點。坐個凳子都要用紙巾擦了又擦,親戚倒開水也不喝。所以城裡親戚回村,農民看不慣他們嫌棄農村的嘴臉,所以才不受農民待見。

3、跟城裡親戚,已經沒有了共同語言。

記得以前小的時候,小孩子們春節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走親戚。而且在那時候親戚之間感情也比較單純,碰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也都會相互幫襯一下。因為大家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也都一樣,可城裡親戚搬到城裡生活後,回到農村走訪親戚的時候。城裡親戚是張口就說城裡如何好,而農村親戚自然也覺得沒有了什麼共同語言,所以城裡親戚回村走親戚,也不受農民待見。因為現在農村發展已經非常好了,也並不羨慕城裡親戚和城裡生活了。

對於今天分享的話題:【春運伊始,城裡親戚回村走親戚,為何卻不受農民待見,啥原因?】大家對此又有何看法呢?歡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分享、交流!

《三個老頭》鄉村欄目,原創文章,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農村人越來越不待見城裡親戚?原因竟是這三點,你同意嗎?
    為什麼農村人越來越不待見城裡親戚?原因竟是這三點,你同意嗎?人情味一直都是農村的人們引以為豪的,因為在大城市,鄰裡之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冷漠的,農民們的感情就顯得更加的實在,一家有點什麼事,全村的人都會願意去幫忙,因為農村並沒有大多的娛樂活動,所以大家沒事的時候就會各家各戶的串個門,有什麼就聊什麼。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農村的人們對待城裡的親戚並並沒有那麼熱情了,甚至有點不待見,這是為什麼呢?
  • 城裡的「親戚」數不清
    「全村森林覆蓋率近60%,植被豐富,生態環境好,為何不靠山吃山?」以優勢生態環境彌補青壯年勞動力流失、自然經濟佔主導的缺陷,成為岫雲村黨支部的求變思路。    2014年2月,岫雲村黨支部開展「遠山結親」行動,先後與成都等地的企業、社區黨組織結親,促成山外的「親戚」來村裡「認親」,探索出一條農村黨組織帶領群眾致富的實路。
  • 過年了,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過年了,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農村年輕人,也開始都不愛走親戚了。如今過年了,在農村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也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更有農民說再過幾年,索性年也別過算了。不得不說,近幾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年味確實是一年不如一年。而導致過年了,農村有親戚不走,鞭炮不讓放,這到底又是咋回事呢?我們聽聽老農是咋說的吧。
  • 農村人開始「嫌棄」城裡親戚,這是為啥?老農的兩句話扎心了
    農村人開始「嫌棄」城裡親戚,這是為啥?,都爭相觀看,他們實在搞不明白,為何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要把自己的牙齒搞的一嘴泡沫?,如果混得不好的話,恐怕連提都不願意提,有些網友也表示,事實就是如此,很多時候遠房親戚還不如自己的鄰居。
  • 農村光棍遍地走,城裡剩女扎堆,為何在外多年依然單身,啥原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光棍遍地走,城裡剩女扎堆,為何在外多年依然單身,啥原因?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與進步,如今農村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農民家庭的日子,過得也越業越富足了。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也將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了。
  • 春運倒計時,農民在外打工月薪七八千,為啥回村卻哭窮,錢哪去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春運倒計時,農民在外打工月薪七八千,為啥回村卻哭窮,錢哪去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與進步,如今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再加上近幾年農村又受到了國家重點關注。在國家的支持下,農村三農事業發展穩步向前。
  • 春運倒計時,這一「神器」備受歡迎,為啥不買行李箱,有啥原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春運倒計時,這一「神器」備受歡迎,為啥不買行李箱,有啥原因?時光荏苒,2019年不知不覺已經步入尾聲,再過十幾天即將迎來親歷新年,距離2020年的春節也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在外打工的遊子心,也早已經飛回農村老家和家人團聚了。一年一度的春運,也步入倒計時。
  • 豐都:王老闆從城裡回村當河長
    家鄉的溪水讓人念想   豐都 王老闆從城裡回村當河長   秋日的豐都縣社壇鎮地壩嘴村,清澈的碧溪水映襯出層層梯田,枝繁葉茂的落葉桉在風中搖曳。   見到王光明時,他正在巡河。
  • 兒子說「最討厭姑姑來我家」:有個不招人待見的親戚是種什麼體驗
    等姑姑家走的時候還要連吃帶拿,奶奶不但不攔著,還使勁給他們裝東西,甚至還給弟弟塞紅包,好幾次爸爸媽媽都因為這事吵翻了。看到寶媽的吐槽我才發現,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誰家還沒個讓人討厭的親戚呢?我閨蜜的小姑子就讓她很頭疼,因為是嫁了外地人,對方父母不方便過來照顧,老公還經常出差,就在懷孕的時候順理成章地住進了閨蜜家。
  • 過年走親戚,為何會變「冷漠」了,老農這些話說到了農民心坎裡!
    在農村,農民也開始忙活起來,備年貨,殺年豬,辦酒席,這年味是越來越濃。每到春節,走親訪友是必不可少,畢竟在外忙碌了一年,也只有春節才能聚在一起,一大家子相互交流的同時也能增進了彼此的感情。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年味也開始變淡了,那股熱鬧勁也不如以前,走親訪友也漸漸也變得「冷漠」,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以下老農心裡的那些話?
  • 「鐵騎大軍」來襲,為何農民工開車回家也不坐火車?究竟是啥原因
    摘要:「鐵騎大軍」來襲,為何農民工開車回家也不坐火車?究竟是啥原因?文/農夫也瘋狂2020年的春運在1月10日就已經拉開了序幕,今天是春運的第二天,很多在外的遊子們也開始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又到了一年春運時,鐵騎大軍來襲。如今交通這麼發達了,為何還有很多的農民工春運期間開車回家也不坐火車呢?是為了省錢還是啥原因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中秋節第二天,八月十六日各地農村,農民串親戚都去誰家?
    俺是回村歇歇,一個留守在河北農村生活的老農,請點右上「關注」一下。現在中秋節夜晚21點30分,天空中的月亮還沒有圓,俺就坐在俺家寫這篇文字。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兒女都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城市不能回來村裡了。中秋佳節本來是個團圓節,沒有子女回來的節也就毫無意義。連吃的也不準備了,子女回來,父母準備吃食也是一大樂趣。大概是隨著年齡增長,平時喜歡安靜,可過節就喜歡能熱鬧熱鬧。
  • 交通方便了,但感覺現在親戚之間基本都不走動了,這是為什麼?
    利弊共存,不走不親,但是走多了又很累,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你去他那走一趟,他還得往你這走一趟,一兩家還行,多了實在太累了,大概十年前剛踏上社會我就跟幾個很好的朋友約好了,誰也不相互走動
  • 為何農村越來越少人走親戚?
    現在小編長大了,卻發現農村走親戚的人越來越少了,人們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淡薄。這都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探尋其中的原因!一,農村人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這裡的距離當然是指空間距離,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村城鎮化,農村也變得越來越開放。源源不斷的農村人都跑到城裡、市裡甚至省會去打工。
  • 「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舅走表不來」,過年這些親戚你會走嗎
    每年過年,農村有一件事情不可少,那就是走親戚,從大年初二回娘家開始,大家就開始挨家挨戶地拜訪親戚了,有的家庭要花很多天才能把親戚走完。不過,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表示過年走親戚已經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很多時候走親戚已經成為一個花錢的過場。
  • 所謂親戚,作用越大,關係越親密?
    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我呢,也不過是個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的普通人。一沒有背景,二沒有社會關係。我爸媽兩邊的親戚,也是一樣,媽媽這邊,舅舅三四個,。爸爸這邊親戚比較少,就一個伯伯,一個大姑。都是普同的農民,沒有什麼特別的。
  • 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
    摘要: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文/農夫也瘋狂臘月十五就到了,從這天開始也要迎來春運了。今年的春運來得有點早,從1月10日就開始了。害怕過年,春節也不敢回家。就算是回到農村老家了,過年走親戚也更像是完成任務一樣。去到親戚家裡放下禮物,前腳剛到後腳就又要準備離開了。和過去相比,如今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但是年味卻更變淡了。又快要過年了,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真的很懷念。老農也說:這才是過年。第一張是騎著驢車去走親戚。
  • 過年回農村走親戚最發愁買的禮物我給搞定了
    每年過年走親戚最發愁什麼?買禮物。每到過年,總少不了走親訪友。每到這時,給親戚們選購禮物就成了大問題。誰不想過一個歡樂中國年?老婆老家是縣城邊的,說農民吧,離城近,騎個自行車只需要十來分鐘。說是城裡人吧,戶口又不在縣城。其實就是個城邊村。因為交通發達,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漸和城市接軌。
  • 從門庭若市到斷頭親,農村走親戚經歷了什麼?為什麼不願走親戚了
    在農村,逢年過節走走親戚是常見的現象,不同了一些城市裡的營銷套路,農村的走親戚是一種情感的交互和維繫吧。說說今年事,叨叨明年願,也是農村長久以來的習俗。「血溶於水真感情」,說的就是這樣單純、簡答的走親戚吧。但細心的朋友已經發現,現在人已經不怎麼愛走親戚了,不少地區的更是從門庭若市到了斷頭親。農村走親戚經歷了什麼?
  • 為何如今很多年輕人不太願意「走親戚」?幾個理由,確實情有可原
    若將時間拉回幾十年前,親戚間互訴家長裡短的場景十分常見,雖然偶有矛盾,但是溫暖之情卻更深刻,然而放眼當下,這種關係卻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然而小麗並沒有記憶,在她眼中很多時候親戚是不可理喻的,明明普通人都可以遵守的規則,親戚卻非要越過那條紅線,因此不聯繫反而更好,在她心中一直都是這樣的想法,不過如今看著媽媽眼中的思念和溫暖,她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