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這一代人屬於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是備受爭議的年輕人,他們具有超強的創造力,即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力軍。然而很多90後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對自己的工資開始產生焦慮,對於家庭經濟基礎較好的人來說,這點工資只能作為零花錢。他們有種強烈的挫敗感,然後開始頻繁地跳槽。
江乾畢業於一所985高校,今年25歲,目前在蘇州的一家公司做IT技術員,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基本處於全年無休的狀態,稅後工資10800元。每月扣除房租、交通費、電話費、夥食費基本也就剩下個3000塊,從來不敢帶女朋友去高檔餐廳,因為想攢錢買房。
甘欣是畢業於2017年,因為熱愛設計,選擇在一家電商企業做網頁設計,今年24歲,月薪4000元,包食宿.因為薪資偏低,家人經常會數落她,並稱她賺的是零花錢,這樣的工作可有可無,她覺得很受打擊。
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何差距這麼大?但這確實都是真是情況。在各省市中,北京的平均工資最高,非私營企業平均年薪是13萬,是妥妥的月薪過萬的城市。與之相比,河南的平均工資最低,非私營的企業平均年薪5.55萬,折合成月薪才4625元。如果是私企,平均工資只有3000左右。
你可能會說,我的朋友們大多數都是月薪過萬,因為在大城市,工資沒有一萬根本不能生活。當然,如果他們畢業於985或者211院校的學生,差不多也就這個數了,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的起薪也就這麼多。其中還不包括季度或年度獎金,但這樣的人肯定是少數。悄悄姐的一個朋友小劉,普通院校畢業,目前在一家公司擔任招商專員,底薪3000元,提成可達到2萬元。他從不認為自己比任何一個名校的畢業生差,但是年薪也就在10萬左右。
還有很多做著基層工作的90後,他們甚至沒有社保、公積金等福利。比如:
1、私人水果店銷售員,每天工作10個小時,日薪100元
2、包裝工8小時的工資是200元
3、快遞小哥跑30單的收入才100元
他們也有焦慮,也有苦惱,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做這些工作。但不容忽視的是,他們也是一批90後的年輕人。
前些年,多肉植物掀起熱潮,很多人到郊區租地種植多肉植物,因為缺乏管理人員,進行網際網路招聘,很多90後的年輕人未能經受誘惑,踴躍報名管理員,月薪只有3000元。雖說90後的生活條件優越,但應該有更好的追求。
最後,悄悄姐給大家普及一個關鍵詞:人均可支配收入,它於人均工資是有區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
據統計,全國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164元。所以,我們真的沒有那麼富有,整體工資水平依然很低。如果把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為五等,那麼一等為:月均收入5412元、二等為:月均收入2879元、三等為:月均收入1875元、四等為:月均收入1153元、五等為:月均收入500元。
在統計信息的下面,一位網友回覆說,「原來我一直很焦慮,因為收入只有5000元多一點,現在與別人比一下,再看看統計數據,原來月薪5000元屬於高收入,我瞬間感覺滿足了」。
看了上面的數據,你覺得90後的工資多少才算正常,如果你月收入5000元,應該感到欣慰,因為你已經超過了95%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