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曾經重慶最繁華地段解放東路與西路

2020-11-27 上遊新聞

△位於解放東路的胡子昂舊居

在渝中客戶端消息,一條路,就是一段歷史,在全國,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條「解放路」,重慶主城的解放路分為東西兩條,即位於渝中區的解放東路、解放西路,道路沿長江東西布局,是渝中區最主要的幹線道路之一,至今,這裡仍留存著眾多老建築和歷史遺址,積澱了重慶的獨特文化與城市傳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觸摸,這兩條見證重慶解放的「光輝大道」的傳奇故事。

探訪:雨巷和鄉愁

重慶人的生活記憶

一條古老的大道,兩旁延伸著一條條狹長的小巷,巷內有一扇扇古老的木門,許多老屋的窗欄上還殘留著各種圖案和雕花。儘管上面的金粉早已被歲月抹去,但仍透露出凝重與古樸。

△解放東路

這就是現今的解放東路與西路,它總是以這樣的方式迎接著諸多尋幽訪舊的人到來。

△解放西路

年過六旬的楊忠民在解放東路附近的下洪學巷居住了十多年,在他心中,古老白象街街道與老屋之間的深深小巷是難以忘懷的記憶,「當時我在港務局工作,家中幾代人擠在一間老屋裡。」楊忠民說,屋很窄卻很溫暖,雖然現在已搬離老屋很久了,但那「雨巷」記憶以及「青獅白象鎖大江」的故事,依舊時常在腦海中回味,「有空還會帶孫子去白象街耍,給他講以前的故事,小孫子聽得津津有味。」

「解放東路和解放西路上,曾經住著很多『下江人』。」 老居民肖能鑄出生在下半城的文華街,他回憶到,抗戰時期,長江中下遊很多居民沿長江逃難到此,「下江人」就是「長江下遊來的人」的意思,戰爭結束後,一些人離開了重慶,也有一些留了下來,在山城紮下根,「這個群體讓解放東路與西路上的市井生活充滿了人情味。」

見證:因重慶解放而得名

曾是重慶最繁華地段

這條道路,因見證重慶解放而得名。舊時因水路交通便利,下半城是重慶城最繁華的地段。朝天門、太平門、望龍門、南紀門等各自林立,湖廣會館、江全泰號、藥材公會等會館商號繁華,解放東路、解放西路一帶更是母城的政治、經濟、金融、商貿的中心。一塊塊石磚,一片片青瓦,它們承載著歷史矗立至今。1950年,為慶祝重慶解放及新中國建立,這一區域被改稱為解放東路、解放西路。

△湖廣會館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資料如是記載:1949年11月30日下午,歡迎解放軍的代表團正是從這附近的望龍門開出輪船到南岸,迎接解放軍進城——代表團乘坐民生公司的小火輪民運號從望龍門碼頭起錨,一路拉著汽笛來到了海棠溪江邊。隨後,一隻只輪船,分別出現在南岸彈子石、海棠溪、銅元局等地,迎接解放軍過江。夜幕降臨,細雨紛飛,解放軍先頭部隊進入重慶市區,重慶人民萬人空巷,熱烈歡迎,市民結成了大大小小的隊伍,敲鑼打鼓,整個山城沉浸在沸騰的歡樂之中……

△建於1850年的江全泰號

由於這裡有著許多老建築和歷史遺址,老街巷可謂積澱了重慶的獨特文化。巴縣衙門舊址,曾是重慶城內最重要的官署,也是古代重慶的區域軍事、政治中心;老鼓樓衙署遺址,從考古成果看,應為南宋四川制置使餘玠組織抗蒙時期的衙署遺址,2013年已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藥材公會舊址,反映了渝中區下半城的社會背景、商業面貌以及藥材行業的發展史……

始建於1850年的江全泰號,是當時解放東路上白象街的標杆建築,它見證了重慶開埠經濟的一段發展歷程:此處曾為美商大來公司舊址,1891年重慶開埠後,西方列強一直控制海關,掌握航權,中國商船甚至要掛洋旗才能營運。1925年,愛國企業家盧作孚創辦民生公司,在川江上與洋人展開競爭,並在1935年成功收購大來公司的7艘輪船,讓中華民族揚眉吐氣。

△藥材工會舊址

在著名的藥材公會舊址裡,公會會長朱君南在抗戰期間挺身而出,在水路極度不暢通的情況下,聯合眾藥商一起歷經萬難,搶運白朮、肉桂、知母等中藥材送往抗戰前線,為早已藥材短缺的中國抗戰做出卓越的貢獻。

△如今的藥材工會

「人們常說往事如煙,可在解放東路與西路上,往事不如煙。」在肖能鑄看來,儘管白駒過隙,時間風化了磚牆瓦礫,但這些曾經輝煌的建築仍然屹立,就像風雨中拄杖而行的老者,一舉一動都承載著當年創造的傳奇。

未來:往事不如煙

打造下半城歷史文化風貌帶

目前,解放東、西路沿線的文物保護項目都在實施進行中,包括白象街沿線的文物修繕等,老鼓樓衙署遺址也正規劃建設遺址公園。

以解放東、西路,長江濱江路為紐帶,以十八梯、湖廣會館及東水門、白象街為引領的下半城歷史文化風貌帶,承載了讓人們「看見歷史、記住鄉愁」的時代使命。過去幾年來,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全力推進下半城歷史文化風貌帶項目建設,同時也開展了非遺展示、下半城優秀文物打卡大賽、下半城人文紀錄片大賽等特色活動,持續提升街區文化內涵和塑造街區品牌形象,充分展示這一區域的文化風韻。

下一步,渝中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管委會將繼續挖掘其文化新內涵,豐富其商業業態,完善企業服務,進一步實現「文商旅城」融合發展。

在解放東、西路上品讀「母城故事」,已是眾多外地遊客到重慶旅遊的必備攻略,即便是重慶人也可以在閒餘時間來重慶的下半城,追溯城市之根,感悟城市歷史。

原標題:【探秘】解放東路與西路:曾是重慶最繁華地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這條街曾是重慶最繁華地段 又因見證了重慶解放而改名
    重慶發布消息,一條路,就是一段歷史。在全國,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條「解放路」。位於重慶主城渝中區的解放路分為東西兩條,即解放東路、解放西路。道路沿長江東西布局,是渝中區最主要的幹線道路之一。至今,這裡仍留存著眾多老建築和歷史遺址,積澱了重慶的獨特文化與城市傳奇。
  • 重慶解放碑和它繁華周邊的故事
    周圍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茁壯生長,解放碑地區成長為整個西南地區,乃至全國以及全球,最具都市氣質的繁華之所。但是,到這裡去,你不會說我去大都會,我去WFC,我去世貿中心,你會籠統地把目的地歸納為解放碑。那座莊嚴篤定的人民解放紀念碑,不但傲立於璀璨繁華的渝中區,更深刻地聳立在重慶人的心裡,那麼多年來,它就是重慶人最溫柔與最堅強的精神象徵,無可替代。
  • 中國必遊的十六個步行街:繁華城市的靈魂深處
    步行街是一座城市最精華的展現,它是這座城市的靈魂,也能體現出這座城市的繁華程度,如果你想體驗這座城市最繁華的樣子,不妨到步行街參觀。 01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也是上海最早最繁華的街區之一,它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全長5.5公裡,這裡老字號商鋪雲集,是上海市最繁華的旅遊打卡街,有「中華第一街
  • 這條位於上海的道路在最繁華的地段,從上帝視角看,就像個五角星
    當然,所有城市的建設都會按照自己的定位和現有建築有計劃地發展,上海有這樣的十字路口,和普通的路不同,這裡有四條路交叉,網友們說它最像五角星的十字路口,由於形狀的特殊性,在網絡平臺可謂是風生水起。這樣的十字路口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從上空看陸家嘴環路、陸家嘴西路、豐和路、陸家嘴東路在東方明珠下匯合,分別建設了被稱為中國第一高樓的上海金融大樓、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迪斯尼樂園、正大廣場和平安金融大樓。你可能每天都經過這裡,你可能來上海旅遊過,你發現這個最像五角星的十字路口了嗎?
  • 中山東路中山西路電動車「橫行霸道」
    7月4日,記者就電動車佔道問題在雲巖區中山東路、中山西路採訪時,路過的市民均表示,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  當天14時許,在中山東路公交站往大十字方向,一男子將電動車騎上人行道。由於道路較窄,男子按喇叭示意。前方的行人是兩位老人,被喇叭聲嚇得趕緊往一邊站,男子則騎著電動車揚長而去。  「電動車騎到人行道上的多得很,一點都不安全,我們平時走路都儘量靠邊。」
  • 濟南奧體西路放開通行,可由經十路直通花園東路,未來還要北延
    隨著地鐵R3線的即將通車,封閉三年之久的奧體西路(經十路至解放東路)目前已具備通車條件,計劃國慶前該段正式放開通行。記者探訪得知,放開後經十路可以直通花園東路。作為東部城區的一條主幹道,未來奧體西路還要繼續北延至工業北路,服務於華山片區和新東站片區。
  • 「建築風韻」解放西路的這幢青磚小樓,藏著抗戰時期的往事……
    說起街巷,全國各地大都有一條解放路,重慶自然也不例外。重慶的解放路在更名前,曾被稱作「林森路」,是以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名字命名而來。如今的解放路以儲奇門為界,分為解放東路與解放西路,沿街遍布歷史文化遺蹟。
  • 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十裡霓虹的夜上海——「十裡洋場」
    從150年前的花園弄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十裡洋場」,一 條通往外灘的無名小路一躍成為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東起外灘,西至靜安寺,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分東西兩路,全長10裡。東路是遠東商業第一街,西路是上海頂級的商業街區。這就是上海南京路。舊上海「十裡洋場」的模樣今日已難重現,取而代之的是商業繁華的南京路。
  • 魅力重慶之 抗戰遺址人民解放紀念碑繁華都市一史書
    今天漫步於繁華的解放碑廣場,人流如織,熙熙攘攘。素有「中國西部第一街」之稱的解放碑廣場囊括了重慶的三美:美食、美景和美女。在解放碑,你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濃鬱的現代化氣息,令你倍感輕鬆愜意……  但是,或許還有人並不十分了解,解放碑,它曾經承載著一段厚重的歷史。  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西遷重慶。
  • 成都與重慶是西部最耀眼的城市,春熙路和解放碑哪個更加繁華?
    說到成都和重慶,在西部城市中,二者同為西部最耀眼的城市,而且也是西部城市中為數不多的一線城市,我們知道成都最繁華的地段在春熙路,重慶最繁華的地段在解放碑,那麼春熙路與解放碑哪個更加繁華些?今天小編就來說道說道。
  • 古城重慶曾經的十七門
    重慶城十七門,九開八閉象徵九宮八卦,系明洪武四年(1371年),指揮戴鼎因舊城修建。重慶風景1927年籌建設市,新建碼頭,城門開始陸續撤除。開門朝天在半島角尖東側近匯流處;東水門至今完整,自陝西路經東正街東下;太平門在四方街向南下坡轉東太平門碼頭三號內;儲奇門在儲奇門行街南端坡稍下;金紫門在重慶鎮署西側花街子南口對面,今解放西路七十七號原為出金紫門的正道;南紀門在中興路南口丁字口上,通遠門也完整,在中山一路南側和平隧道頂上;臨江門在天橋旁下到江邊地道石拱洞下口一帶;千廝門在今千斯行街坡下轉西一帶。諸門撤除後,門名仍長期作街名、地片名。
  • 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是重慶標誌性建築之一
    這座碑凝結了抗戰和中國解放的歷史: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在這座陪都行使軍政權力,為了動員民眾抗日救國,建造了這座碑。該碑落成於1940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日,通高27.5米,有旋梯可達頂端,原為低矮木結構。
  • 「十裡南京路,一個步行街」臨近外灘,這裡是上海最早最繁華的地段
    每到節假日這裡總是人頭攢動,一片熱鬧繁華之景。今日徜徉在南京路步行街,道路中間叮噹車往來,上面坐著觀景的遊客。而步行街路面鋪設彩磚,以金帶為主線,象徵榮華富貴。南京路步行街位於上海市黃浦區,西起西藏中路,東至河南中路,步行街的東西兩端均有一塊暗紅色大理石屏,上面是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寫的南京路步行街6個大字。
  • 重慶最有發展潛力的地段是哪裡?
    從上一輪去庫存過後,重慶的樓市越來越火,深受全國各城人民的愛戴,很多外地的朋友都想到重慶買房投資。但是,很多外地的朋友對重慶的地理結構,樓市的發展狀況,風土人情都不是特別的了解,他們不知道如何買房如何。今天我們就借這個機會,給大家推薦一個重慶最有發展潛力的地段-江北嘴。
  • 【享讀】你喜歡南京東路or南京西路?(附滬語音頻)
    老上海的南京路指的是現在的南京東路,東起外灘(今外灘中山東一路)、西至今天的西藏中路,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為步行街;而從西藏路到靜安寺這段路過去叫湧泉路(又名靜安寺路),現在叫南京西路。南京路是被英國僑民發展跑馬場帶動起來的,南京東路的歷史稍早於現在的南京西路。上海開埠時期外國僑民的出行主要靠騎馬。為了方便遛馬,1848年,由麟瑞洋行大班霍克等人發起,在五聖廟(今南京東路靠近河南路)附近買了將近80畝土地,建起了上海第一個五柱球場和保齡球場。同時從浦江邊築路通往該處,並一直延伸到當時的界路(即現在的河南路)。
  • 兩張民國商店包裝紙見證著大西路的昔日繁華
    正文左右各有幾行字,分別是「貨物出門,概不退換」、「西門大街,板壁巷口,暫設江邊臨時商場」,最下方則是「電話第六十四號」。第二張包裝紙比第一張略小,長寬均為29釐米,基本上呈正方形,但卻是粉紅色的皮紙,雖然也很薄但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紙上也是對角線印刷,但是面積明顯大了許多。
  • 上海最繁華的地方在「南京」,上海奢華之最,是中華商業第一街
    上海城市雖小,但是寸土寸金,商圈林立,上海大小街道和商圈中,然而上海最繁華的街道並不在上海,而在「南京」。這個南京當然不是指南京市,而是南京路,我國很多城市都有南京路,但是最繁華的還是上海南京路,甚至南京本尊的街道也沒有上海南京路發達繁榮。上海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後建立的第一條商業街,這條街道從外灘起,綿延至延安西路,中間還跨了靜安和黃浦兩個區,全長5.5公裡。
  • 重慶行營|解放路的前世今生
    重慶部分街道地名由歷史名人命名,解放路的前世今生也頗有來頭。前世|民國老人的人生路走在解放路的街道上,是否會回憶起它曾經的名字「林森路」?在更名為解放路之前,這條路是以被時代遺忘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名字所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