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管局門口擺攤」,謠言背後的民眾焦慮

2020-12-11 青島新高地

小攤包圍青島市城管局門口,賣的有蝦魚螃蟹,人行道上插腳往來。

昨天開始,一張「青島市城管局門口擺攤」的照片流傳,官方出來闢謠:是假的。的確是以前早市的照片,早市已經搬離;市城管局也已經不在原處辦公。

照片表述雖假,民眾的焦慮卻不假。焦慮什麼呢,大概有三點:

擔憂政績思維,擾亂日常生活。

地攤經濟大家都雙手贊成,可是畢竟得有人管理。

不信,你讓那些贊成地攤的出來,把啤酒燒烤,野餛飩,炸油條,早市,夜場,喇叭叫,擺到他家門口試試。

以前城管部門是治理不法商販、流動商販的,現在如果連市局門口都允許擺攤,是不是以後面臨執法的尷尬,以及合理性問題?

據報導,外地已經有城管有擺攤任務了,主動邀請商販擺攤。此風並不可開。

因為要鼓勵的是流動攤位,並不是無序攤位。不是想在哪裡擺,就在哪裡擺;想啥時候擺,就啥時候擺;想賣點什麼,就煎炸烹炒 ,開挖掘機一起來賣。

說到底,攤販不是不要管了。而是管理、引導、疏解的強度,力度,難度也更大了。不然,賣切糕的,蓮花果的捲土重來怎麼辦?怎樣找到經濟、輿論、管理的平衡點,其實非常難。

擔心無法管理,造成環保汙染

我的朋友在青島高新區住,小區前面的豐收路,就是為農民兄弟準備的地攤飯菜。

從早晨5點多開始做早餐,一直到晚上8點多。抽油煙機肯定是沒有了,菜味油味瀰漫,前排住的人都不敢開窗戶;最鬧騰的是中午和晚上:

路邊理髮的,開著高音大喇叭,傳出一個婦女的叫喊;賣鞋的也不甘示弱,「一雙25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連續播放;

賣盒飯和啤酒的,為了蓋過這些聲音,只好放起了各種音樂神曲。

以前執法人員過來,他們還打個遊擊。如果地攤放開,環保、城管誰都不能管,居民和攤販矛盾激化,誰來管?

擔心腐敗滋生,帶來安全隱患

青島媒體也很有意思。「地攤經濟」一提出,立馬就去拍臺東夜市。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臺東的老東鎮美食,其安全隱患、健康隱患,一點也不小於今年的小珠山。

賣衣服的,賣燒烤的,賣被子的,賣電器的,混雜在一起;這邊是轟轟烈焰,那邊是衣衫成片。

那麼多商販,下午蜂擁而至到半夜,不光布局亂七八糟,走路寸步難行,還扯的到處都是電線。

不要說消防通道,連並行過兩個人都困難。一旦有火災隱患,那就是火燒連營的現代版。

你以為那是民生夜市,其實是有專人出租控制。我打電話問過,一個能轉身的小攤位,一個月8500元,比實體店的租金還暴利,本地人外地人都可以租。

這些攤位上交的資金哪去了,誰來做明細?誰又對消防、視頻、防控安全負責呢?

擔心偏愛小攤,忘記關注小店

其實無論是地攤經濟,還是小微經濟,歸根到底是為了民生。為了讓更多老百姓就業,讓大家都有一碗飯吃。

可實際執行中,你扶持小店,誰能看得見?不如直接引一幫小攤販過來,至少看著熱鬧不是?

可是你想過嗎,有些小攤販本來就和開店的生意競爭。小攤把小店給包圍了,將來誰還來開店?

以臺東商圈為例,看著好像很繁華,其實在這半年來,實體店更加凋零。臺東六路、臺東八路以前各種小吃,服裝店,現在遍地都在轉讓,就剩下一條步行街了。

關注和幫助小攤沒有錯,也別忘了扶持小店。對假冒偽劣的,坑蒙拐騙的不能放任自流,也別為那些影響商家經營、帶來實際隱患、擾亂居民生活的攤販代言。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實事求是,不急不躁,依舊是硬道理。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城管局門口可以擺攤了?官方回應
    針對網傳內容為「青島市城市管理局門口擺攤」的圖片,青島市城市管理局辦公室工作人員作出解釋。網傳圖6月3日,記者從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獲悉,圖片中顯示的地點並非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局機關的駐地,而是一下設的辦公區,這一網傳圖片不是近期拍攝的,青島現在還沒到穿短褲的季節,另外這一辦公區門口確實有個早市,但是受疫情影響目前仍暫停開放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青島2月4日封城?膠州2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21375人?福州北路立交橋出現「異樣」?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歲末年終,青島網上闢謠平臺總結了2020年度青島流傳的典型謠言,有你信過的嗎?
  •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涉滬十大網絡謠言闢謠榜發布
    為遏制虛假疫情信息傳播,剷除網絡謠言滋生土壤,提高民眾辨識謠言的能力,並認識網絡謠言的危害性,上海市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聯合上海主流新聞網站闢謠平臺,收集整理了1月-7月在新聞網站、微博微信、App等平臺上出現的涉滬謠言,結合謠言在網上的傳播熱度和影響力,整理出疫情期間涉滬十大網絡謠言闢謠榜。1、全國各地摘口罩時間表已出爐?看看鐘南山怎麼說!
  • 擺攤要注意!市區規範地攤在這些地方!城管說,亂擺攤,還是抓
    昨天 漳州市區首個農貿地攤經濟試點出來 各路網友開始熱議了 走,擺攤去! 留個攤位給我! 擺攤,我不能再錯過了!
  • 青島最適合擺攤的地方,一天能掙數千元,比打工強多了
    說起青島,估計無人不知,隨著擺攤政策的開放,在青島擺攤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時一天掙了數千元都不成問題。比打工強多了。青島夜市人員飽滿在青島最適合擺攤的幾個地方,因人流量較大,生意也非常火爆,這幾個好地方都分布在青島的各個城區,下面我就給大家做一下匯總分享給大家。
  • 琴島通網點門口能用發票換小禮物?6元可買100元發票?青島稅務:違法!
    如果你去琴島通線下網點充值過一定在門口見到過這樣一些人:他們擺攤用小禮物換市民手裡的發票,大量的發票集中後再轉手倒賣…充值發票竟然成為這些人的盈利工具。而對於眼皮子底下的擺攤者,琴島通方面卻無能為力。「她給了我一張小紙片,上面寫著青島一家知名企業的名字,讓我發票的戶頭直接寫這家公司,還說填好了可以用發票換各種小禮物。」李先生半信半疑,最後按照中年婦女的要求開了一張戶頭為青島一家企業的發票,額度為100元,隨後他拿著這張發票換到了一個小禮物——IC卡套。
  • 小販街頭向城管人員下跪 官方稱擺攤女子屢教不改
    昨日下午1點14分,唐山市城管局官方微博@唐山市城管網絡發言人對此事做出了回應,稱幾日前就對賣白薯的女子進行勸說,但其屢教不改,同時也承認執法人員在執法技能和執法方式上存在著欠缺,已經對三名執法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並且和賣白薯的女子取得溝通,得到了對方的諒解。
  • 擺攤日進3萬!地攤經濟改變了世界:五菱神車銷售電話被打爆
    一時間,「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成為了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成都、鄭州、青島等地也陸續出臺了一些配套措施。網上還有媒體曝出,某個地市的城管局打電話主動通知攤主到劃定地點擺攤,各大微信群甚至流傳一幅很多小商小販在城管局門口擺攤的圖片。地攤經濟的魔力可見一斑。這段時間,南昌市西湖區朝農街道200多米的夜市一條街上,一派熱鬧景象,不少商家更是一桌難求。
  • 青島臺東夜市,一排豪車前來擺攤,猶如車展現場
    幾乎是一夜之間一個名詞火了起來,年輕人們也紛紛效仿甚至貫徹落實,那就是擺攤經濟。這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導致我們經濟情況不太好,大環境就這樣咱都沒錢了,於是乎國家就開始推廣擺攤經濟。讓年輕人們或者是那些沒有工作的人趕緊去擺攤吧,讓那些小攤小販們趕緊回到夜市,讓整個市場熱鬧起來,這樣才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才能夠讓GPD上升。
  • 神木:「財政虧空」謠言背後的危機
    神木近年來財富神話的秘密,便在這些煤車的背後。 (/圖)據中新網報導,針對網絡曝出「陝西神木離任縣委書記雷正西遭民眾堵截」一事,7月16日晚間,榆林市官方表示,此事系網絡散布謠言引發的一起群眾聚集事件,4名嫌疑人7月15日被當地警方行政拘留。目前雷正西並未調離,他提任榆林市委常委後,仍兼任神木縣委書記。
  • 深圳光明違法雞販荒草地擺攤殺雞
    一個在光明農場外「打遊擊」的違法雞販被督導組抓個現行。記者 陶韻西 攝   11月25日,在深圳市食安辦牽頭下,市城管局、市衛計委等相關部門組成督導組,暗訪光明新區,調查活禽「禁售令」的執行情況,一個在光明農場外「打遊擊」的違法雞販被抓個現行。市城管局要求轄區內城管部門立刻沒收所有活雞,並予以無害化處理。
  • 青島網警繼續堅持網絡謠言「零容忍」 去年青島34人被抓!1900餘人...
    2019年,青島網警繼續堅持網絡謠言「零容忍」,充分依託新浪微博、百度貼吧、騰訊微信、今日頭條、抖音等網上巡查執法工作機制和平臺,積極倡導廣大網民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依法查處「仰口隧道發生泥石流」「膠州乞討用******致人發暈」「貝貝樂樂房屋倒塌事件」等惡意編造、傳播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安定的案事件26起、34人,「拍肩膀」警示教育違法情節輕微的網民
  • 中學門口做什麼小吃生意好,適合一個人擺攤的小吃?
    在學校,學生就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常言道「學生的錢是最容易也是非常好賺的」,所以說在學校門口是商機無限的,對一個普通的創業者來說,這個領域是很好下手的,隨便來一個特色小吃,只要價錢方面不貴,買的學生是很多的。那麼,中學門口做什麼小吃生意好,適合一個人擺攤的小吃?
  • 曝王思聰喝十瓶黑桃A,酒吧門口擺攤炒飯,體驗生活?
    王思聰被拍到擺攤賣炒飯,事情真相讓人啼笑皆非。 雖然王思聰交往的女友很多,但是也不得不服人家的本事,每個女友分手都乾淨利落,毫無拖泥帶水的糾紛發生,當然也與王思聰捨得花錢有關,畢竟在他眼裡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 其實王思聰也有煩惱,就如債務風波,一度讓他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但是他很快就出手解決了這個問題。
  • 疫情當前,「謠言粉碎機」多多益善
    原標題:疫情當前,「謠言粉碎機」多多益善 疫情肆虐,涉疫情的「謠言」也不斷冒出,為此,有些信息平臺也上線了闢謠版塊,有些社會力量也加入到了科普闢謠的行列。 例如,由千龍網發布的北京闢謠平臺,就持續收集、擊碎各類疫情謠言74個,而且目前仍在更新當中。
  • 向群眾匯報 | 菜市場門口擺攤免費抽獎,竟然「抽中」5000元!
    向群眾匯報 | 菜市場門口擺攤免費抽獎,竟然「抽中」5000元!近日,公安西青分局李七莊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自己在某農貿市場門口被人忽悠抽獎,先後花費了5000餘元,疑似遭到了詐騙。「299元就能帶走蘋果手機?」
  • 小吃、夜市、擺攤要注意好這兩點,保證你事半功倍!
    最近這段時間,「夜市」、「擺攤」成了熱詞。全國多地紛紛出臺政策,鼓勵夜市重新開放,允許商販街邊擺攤。人們驚喜地發現,因疫情一度人氣低落的街道馬路,正在恢復「煙火氣」。從接地氣的青島大排檔,到最洋氣的上海安義夜巷,最近全國不少地方紛紛推出自己的「夜經濟」品牌,助力"新消費"。
  • 城管局眼皮底下非法填埋數千方垃圾,「膽子大」還是「燈下黑」?
    記者前往調查發現,離非法垃圾填埋場兩百多米遠的地方就是該開發區城市管理局,站在城管局院子裡就能看見非法垃圾填埋場。耐人尋味的是,當記者來到該城管局,舉報周邊非法垃圾填埋、傾倒一事,相關執法人員竟然一再表示「不在管轄範圍」。
  • 最暴利的擺攤小吃—炸串,給你分享「我」擺攤賣炸串的真實經歷
    我讓大家了解下我自己擺攤賣炸串真實經歷,告訴大家如何賣炸串從白手起家到月入2W。如果你也想像我這樣自主創業,那就花費幾分鐘看完以下我的經歷吧,相信對你會有一些幫助的。當我把自己擺攤賣炸串的日常在網上曬出後,自然有很多朋友諮詢我最暴利的擺攤小吃是什麼?我就藉此機會解答朋友們提出問題,講述下我是如何做到靠擺攤賣炸串從0收入到月入2W的。馬上講的一些並不是想顯擺什麼,只想把我的創業歷程分享出來,讓也想要做生意創業的朋友們少走點彎路,不喜勿噴。
  • 29歲女子在學校門口擺攤賣「它」10元1斤,每天收入500多元!
    29歲女子在學校門口擺攤賣「它」10元1斤,每天收入500多中國的小吃行業一直以來都非常的火爆,有一些年輕人覺得自己上班賺的工資少,從而想到了要做小吃創業,雖然說做小吃創業非常的辛苦,但是小吃的利潤比較大,如果做好了收入那是相當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