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很多時候都沒留意過炒貨店。平時家人也會偶爾買一些瓜子花生板慄之類的回來, 因為我比較喜歡吃原味瓜子。
後來搬了新家,經常在菜場邊的一個炒貨店買瓜子。一來二去也和老闆熟絡了起來。老闆陳哥夫妻倆,店子不大,二十平方左右。他是山東人,從部隊轉業回來,現在開了這家店,他負責進貨、炒貨,妻子主要負責售賣。有時下午去,小小的店裡竟然擠滿了人。疫情過去後,再來到這邊,有很多餐飲店、滷菜店關了門,倒是陳哥夫妻倆的炒貨店還在開著。
如果說陳哥的店只是有個交集,真正了解了一下這個行業,是一個找我做廣告招牌的客戶。他們的店開在一個新小區樓下,面積比陳哥那家店大了許多,實際面積40多平,還有二樓可以居住。租金是7500元/月。在我的意思中,這種小店更多的是在菜場周邊的小店,開到街鋪的倒是不多。而且能承受這麼高的租金,倒是有些意外。
開業一兩個月了,我也經常去照顧生意。問起老闆的生意情況,一天能賣三四千,這倒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個新店在才開業不久能做到這個銷售額,是非常厲害的。而且炒貨的綜合毛利也是比較可觀的,大概有30-45%的毛利。而且年底還有兩個月,尤其是年前,更是炒貨的旺季。按一個月12萬的銷售額,有4-5萬的毛利,除去房租水電,也有近4萬的收入。可以說一兩個月即可回本,倒真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這不起眼的小生意,倒是比很多上得了臺面的生意似乎更可觀。
隨著交談的深入,他告訴我,他們這個行業淡旺季很明顯,冬天生意較好,夏天生意較差。可能只會保個本。而且是夫妻兩人,平時基本沒有休息,要進貨、炒制。如果全部進現成的,因口感較差,並不是很受歡迎,有些產品必須是現場炒制。一年淡旺季平下來,兩個人能賺個一二十萬,平均下來是比上班要強很多,但也只賺個辛苦錢而已。當然,行業內也有做得好的多年老店,一年賺個幾十上百萬的也不是沒有。聽說他們一個老鄉,做了炒貨20多年,在年前最高峰時期,做到過日銷售額上8萬的記錄。
而且也要看個人經營和地理位置,日常的備貨品類也要適時地做調整。否則就會面臨壓貨、銷售不佳的情況。比如,如果幹果加盟店開在一個居民小區附近,主流消費群體就會偏向於中老年人,投資者在進購產品時可以減少進口零食的訂貨量,注重一些平價、易消化、健康的休閒零食採購;如果幹果加盟店開在商業街區附近,主流消費群體就會偏向於年輕人,而年輕一族對新興產品的適應和要求更高,對於進口零食的需求量也會更大一些。有的地方可能並沒有食用西瓜子的習慣,而有的地方卻銷量很好。
聽到這些,倒是讓我有些許吃驚,因為這樣一個投資小的小生意。以其回報率和營業額來說,已經完超很多行業了。因為這樣一家店的投資也不大,一般來說,找一個較小的門面即可,假設租金為3000-8000元/月,半年的租金及押金在21000-56000元,基礎裝修1萬元即可(因為不需要額外的裝修,就是燈具和牆面見白),貨架1萬元左右,首期貨品2萬元。招牌3000元,炒貨機2000元,總投資在6-10萬元。如果趕在旺季,可能一到兩個月即能回本,還是非常可觀的。
那麼這樣一個生意,你心動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