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農村,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是,鳥不拉屎的窮地方,確實很多農村,給人的印象確實不富有,平常村裡年輕人都出去務工,村裡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沒有消費能力,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尤其是偏遠地區,更是如此,然而正是這樣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地方,卻有一小撮人悶聲發大財。
我生活在南方的農村,也在北方呆過一些年,個人感覺南方農村暴利的產業很多,比較南方服務業、輕工業較為發達,經濟整體發達,人口密度也大,尤其是我們沿海城市,因此我見過的最為暴力的行業是手工業,而且這些暴利行業,我們平時都能接觸的到,你可能都想不到背後的暴利程度。
在大都市裡,我們隨處可見各類衣物飾品、鞋帽,便宜的幾百,貴則上千上萬,但是如果你去過南方,很多東西價格也許低到你懷疑三觀,比如莆田鞋的暴利程度,舉個直觀的例子,有些地方我們的鞋是論斤賣的,啥概念,不拿麻袋裝都感覺不好意思買,就像去菜市場買蔥,你說只買一根一樣,那這巨大差價背後就存在暴利,而這暴利的源頭,其實就是農村廉價的勞動力。
舉個例子,大家知道夏天穿的各種帶珠子飾品的涼鞋嗎?愛美女士估計都比較喜歡這種亮晶晶的鞋子。但是這種鞋其實機器批量化成型是很難的,尤其在早些年,設備的先進程度還達不到,總要是靠人工,但是城市勞動力價格還是比較貴的,而相比農村,由於南方大部分年輕人都出門打工,家裡都是孤寡老人或兒童,他們有大把的時間。
精明的商人總能把資源有效利用上,他們從城裡拉來大批半成品鞋和散件,分發給農村老人,計件收費,幾年前,每雙鞋子的手工成本也就幾毛錢,是的沒錯,幾毛錢,那個時候我們村有一多半人都在做這個,一天能賺個幾十塊錢,這對於農村老人來說,閒著也是閒著,就像北方人打麻將一樣,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遍穿珠子,氣氛也十分融洽。如果趕上寒暑假,還會拉著小孩子一起做,最後給點零花錢,一個個開心的不得了。當然最後最開心的還是那些精明的商人,只需要隔三差五的顧個人去分發這些散件,再定期收回成品就行,散件大量批發非常低廉,刨去幾毛錢的手工費用和日常運營費用,剩下都是純利潤,前面的成本幾乎都可以不算,因為實在太暴利了。這也是為啥腦力從業者容易發財,而體力從業者只能憑著有限的能力賺有限的錢,這本質的區別是前者會資源整合,利用人來賺錢。
這種暴利程度,想想中間商無本萬利,只是把資源進行簡單整合,後來這種模式不斷被人複製模仿,由鞋飾擴大達手工藝品、打火機等等。所有的暴利背後總有一套讓人想不到的方法,但是暴利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競爭和模仿者的到來,整個市場就漸漸變的透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