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二句話,早晚出人頭地!

2020-12-22 萬家慧

老祖宗的告誡:人微言輕時,牢記這兩句話,早晚出人頭地!

一、運命在天,立命在己

生活中有很多人會將自己的不幸歸結為命運的不濟,認為自己就是命運的棄兒。

可是,那麼多從不幸走向成功的人,他們中有幾個曾經的條件比你現在的條件更好?拿他們的成功與你的失敗相較,你是不是更應該反省自己的得失?做一個改變自己的人?

袁了凡,明朝時期江南吳江人,有次他在慈雲寺結識了一位孔姓老先生。孔老先生精通命數推算,孔先生替袁了凡推算命裡所註定的數。他說:在你沒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時,縣考應該考第14名,府考應該考第71名,提學考應該考第9名。到了第2年,袁了凡果然三處的考試,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樣,完全相符。

從此以後,凡是碰到考試,所考名次先後,以及官職升遷等等無不一一應驗,都不出孔先生所推算。袁了凡因此認為一切都是天定的,沒有辦法改變。

後來袁了凡認識了雲谷禪師,在雲谷禪師點拔下,認識到一個人的命數其實可以改變。

袁了凡後高中進士,官位追增到尚寶司卿。享壽74歲。袁了凡曾寫有4篇短文作家訓,名「戒子文」,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並且以他自己改變命數的經驗來「現身說法」,這就是後來廣傳行於世的《了凡四訓》。

從袁了凡這一生的軌跡看來,我們也許會明白很多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如果非要說天命可以註定一些事情,那也應該是機遇的垂青。可是,機遇會給那些有準備的人,也就是說,個人的努力永遠都佔很大成分,你的努力永遠決定著你的成就。

二、與其淺嘗輒止,不如鍥而不捨

專注是一種至高的境界,是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情。為了做到這一點,你必須集中你的精神能量,定位在某一特定的想法上,排除一切雜念的幹擾。

如果你專注於這些思考,把你的注意力全部投入在上面,就會引發你的另外一些與它們相和諧的想法,你很快就能領會到你所關注的這種思想的深刻意義。

你可知道石匠是怎麼敲開一塊大石頭的嗎?他所擁有的工具只不過是一個小鐵錘和一個小鑿子,可是這塊大石頭卻硬得很。

當他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第一擊時,沒有敲下一塊碎片,甚至連一絲鑿痕都沒有,可是他並不以為意,繼續舉起錘子一下再一下地敲。100下、200下、300下,大石頭上依然沒出現任何裂痕。可是石匠還是沒有懈怠,繼續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去。

路過的人看他如此賣力而不見成效卻還繼續硬敲,不免竊竊私語,甚至有些人還笑他傻。可是石匠並未理會,他知道雖然所做的還沒立即看到成效,不過那並非表示沒有進展。

他又挑了大石頭的另一個面敲,一錘又一錘,也不知道是敲到第500下還是第700下,或者是第1004下,終於看到了成效。那不只是敲下一塊碎片,而是整塊大石頭裂成了兩半。

難道說是他最後那一擊,使得這塊石頭裂開的嗎?當然不是,而是他一而再,再而三連續敲擊的結果。

這個引喻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把目標緊緊攥在手心裡,並保持持續不斷的努力,有如那把小鐵錘,就能敲碎一切橫在人生路途上的巨大石塊。

由此可見,專注能提高效率,專注能使目標明確。作為一名成功者,在工作時全神專注於所幹的事情也是其必備的要素之一。只要專心致志地盯住目標,而且不猶豫、不分神,幹什麼都能成功。

就像打井一樣,打到一半深度可能還沒有水,這時如果你轉移了方向,就可能前功盡棄。而只要你堅持下去再深挖一些,這口井就能打成。

透過一些成功人士的自傳可以看出,這些人在生活中都受過一連串的無情打擊。之所以最終成為彪炳史冊的偉人,只是因為他們都能專注做事,從而獲得輝煌成果。

即使是一個才華一般的人,只要他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並不屈不撓地從事某一項工作,他也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告誡:當你總是一事無成時,牢記3句話,餘生順風順水!
    老祖宗的告誡:當你總是一事無成時,牢記3句話,會時來運轉的!這3句話話看似普普通通,確實無數古人所總結的智慧傳承。如果你總是一事無成,真心希望你能將它們牢記於心,將會對你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們不如借用這句話的後八個字做文章。」沒想到,這家商貿團還真接受了這位市長的提議,很快就打出了「汾酒必喝,喝酒必汾」這句廣告詞。借用這兩個詞的諧音,不但增大了這個廣告的知名度,而且也增加了趣味性,最終的確獲得了不小的回報。我們曾經學過的很多知識並不是沒用的,而是看我們會不會用。
  • 老祖宗的告誡:時刻牢記這「三把刀」,做個高情商的人
    象形文字中,老祖宗在造字的時候,故意讓一些字進行組合,賦予了特別的意義。比如說,老祖宗留下的這三個字,就是在告誡人們:做人,要時刻牢記「三把刀」。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忍一言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這句話都是老祖宗對我們的忠告,也說告誡我們要時刻牢記:心字頭上一把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十幾年,最後才能滅掉吳國,春秋稱霸;韓信遭受胯下之辱,忍辱負重,知恥而後勇,最後當上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
  • 王陽明智慧:牢記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照樣能出人頭地
    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軍事家王陽明的3句話值得我們牢記:人生低谷時,踐行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也照樣出人頭地。如果一個人擁有很多技能,但是卻缺少志向,無論以後從事什麼行業都很難出人頭地。所謂「志」指的是我們的勇氣、毅力、態度,勇氣使我們「敢」去做,毅力讓我們中途不氣餒,態度讓我們走得更穩妥,王陽明告誡我們,想要出人頭地,必先立志。
  • 老祖宗的忠告:一個家庭走黴運時,做好這二件小事,早晚時來運轉
    子孫勤學,持家儉樸,這就是袁了凡這位老祖宗的忠告:一個家庭走黴運時,做好這二件小事,早晚時來運轉。一、子孫勤學陶淵明曾經說過:「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是他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目的就是激勵世人一定要珍惜光陰,勤學苦讀,這樣才能讓自己成才,早日出人頭地。其實,在我們的傳統中,大家都非常重視讀書學習這件小事。別看讀書做學問並不風光,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卻能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涵養學識。諸葛亮就在《誡子書》中告誡兒子諸葛瞻:「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足見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
  • 南懷瑾的告誡:人微言輕時,讀懂這3句話,祝你早日「時來運轉」
    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對於這些處世之道,曾經講述了很多方法,其中有4條,就可以在人微言輕時讀一讀。可以幫助你走出低谷,走向成功,可以說是讓人時來運轉的不二法門。下面就和老段一起看一下吧。所以,南懷瑾口苦婆心的告誡年輕人,處事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做事要有大格局,同時腳踏實地做好細節。現實生活中,眼高手低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不屑於做一些小事情,總想著自己要去做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不做,何以成就大事?
  • 胡雪巖:人微言輕時,做好這3件事,早晚時來運轉
    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個人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兩個人都是極其普通的人,他們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們一般人也都可以做到。比如說,曾國藩祖上世代務農,他天賦很一般,只是靠勤奮苦學,考上進士,這才改變一生命運。
  • 老祖宗的識人術:牢記這二句口訣,以貌鑑心,一看一個準
    這是弘一大師留下的智慧箴言。我們在社會上立身處世,想要看清別人,其實並不難,難的是經常看不清自己。其實所謂識人,與其說是把別人看透,不如說是用別人來反觀自己,這才是識人的目的。識人不是算計別人,而是不要犯別人犯過的錯誤,才能讓自己更優秀。我們在識人的時候,經常說:「不要以貌取人。」
  • 曾國藩教做人:人微言輕時,牢記這三個告誡,你也能如曾公般逆襲
    牢記曾國藩三個告誡早晚成大事。 曾國藩2、少勸別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句老話:「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這句話的含義就是,當你貧窮的時候要懂得安貧樂道,不要擠進別人的圈子曾國藩這一點,我們可以在馬雲身上明顯看到,在馬雲未成功之時,其處處碰壁吃灰,甚至在肯德基求一服務員職位而不可得,更是被小米之父雷軍稱其為「賊眉鼠眼,滿嘴跑火車,是不是搞傳銷的」。
  •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四十,一旦發現這二個暗示,往往是發跡的徵兆
    這番話的意思是,一個人想要富起來,做事時要把每件事都落到實處,日積月累,就能成功。但是一個人有了錢之後,並不一定就有貴氣,如果暴富之後卻行事乖張,早晚會惹禍,只有包容別人、做人謙遜,這樣才能長享富貴。曾國藩這位老祖宗很不簡單,他不過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耕讀之家,卻通過自己的努力,高中科舉步入仕途,不僅位尊極品,還一生都有令人羨慕的好福氣。他留給世人的忠告,都是他一生成功經驗的總結,也是他為人處世的大智慧。現在有很多人到了四十歲還一事無成,不妨借鑑老祖宗的智慧,將來還有大器晚成的機會。
  • 你失敗的根本原因,老祖宗早就告訴你了,牢記這幾句話
    有人會笑古人總是喜歡讀經史子集,卻不知道在這些古書裡我們可以獲得很多老祖宗的告誡。老祖宗總結出來的失敗的教訓,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讀史可通古今更可以明理,可有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其實我們失敗的真正原因,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了。
  • 老祖宗:人在困境之中,牢記這3句話,助你反敗為勝走上人生巔峰
    老祖宗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他們的經驗經過整理總結,毫無保留地傳承給後人,這也是中華民族得以強大的原因。相對於個人而言,誰要是學會了這些經驗,那就是贏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這個世界上,有著太多的人,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人生,不同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活出不同的色彩。
  •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有這二個特徵,往往是衰敗的開端,早點警醒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一個大富大貴之家,經歷三代就必然走向衰敗。而是說人生有很多會導致衰敗的因素,如果不加防範,就算是富貴人家,也會逐漸走向衰敗。鬼谷子說過:「妄為者敗,貪鄙者敗。」這就是鬼谷子這位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有這二個特徵,往往是衰敗的開端,早點警醒。一、妄為者敗南懷瑾大師說過:「為人處世切忌恣意妄為,雖然你有輕狂的權利,但是你沒有後悔的資格。」
  •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這二樣儘量少「貪」,容易招災惹禍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這二樣儘量少「貪」,容易招災惹禍萬物生長,都是有他自己的規律,古人稱之為天道,這一些規律是我們從古到今都無法改變的,年輕時的我們精力充沛,但缺乏的經驗,非常容易走錯路,而人到中年,四五十歲後,閱歷逐漸豐富起來了,可是身體又逐漸拖後腿了。
  • 老祖宗忠告:一個家庭走向衰敗,通常是因為這兩件事,應牢記於心
    他們不僅僅悲觀,同時還會繼續將這種消極情緒傳遞給我們周圍的人,這使我們覺得極其不舒服。對生活極其消極的人一般 沒有原則和限制,看起來很自由,可是他們的思想極其困惑,不清楚去哪裡。還有另一類人。他們的生活很辛苦,但他們每日都能極其務實,這確實是一種幸福。因此,你處於什麼態度,生活對你就是什麼態度。
  • 老祖宗:一個人發達富貴前,往往有這二個祥兆,你若有一個,恭喜
    這是弘一大師留下的勸世良言。這些話的意思是告誡世人珍惜時間。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想成功,就不要怕困難。只有年輕的時候,你能努力工作,積累財富。當你老了,才不會奔波勞碌,為錢辛苦。但鬼谷子大師說:「富貴世人皆欲,福祿強求不得。」人生的財富既不是命中注定的,也無法強求。
  • 老祖宗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這話不是沒道理
    覺得一個家庭能不能容下幾個姓氏的人不是老祖宗們能說了算的,而且為何非得是三個姓氏的人不能被容得下呢?其實,大家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家沒有真正弄懂老祖宗們所說的這句話。 如果大家弄懂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後,相信沒有會再繼續覺得老祖宗所說的這句話是一種謬論。那麼,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他們又為何不能共存於同一片藍天下呢?
  • 一個家族,熟記老祖宗這三句話,會興旺家族,事業順利
    其實,我們先輩也留下了很多屬於自己的人生閱歷,以此來告誡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要想家族福運綿綿,就要熟記這三句話,會興旺子孫後代,事業順利。一,做事循天理,出言順人心。哪怕這句話放在一個家庭的身上也是如此,只有你教會自己的子女,謹言慎行,不做虧心事,你們必然會得到命運的眷顧,一生都有福運。二,人怕沒志,樹怕沒皮。
  • 《尚書》大智慧,想成大事的人,牢記這四句話,必能出人頭地!
    《尚書》大智慧,想成大事的人,牢記這四句話,必能出人頭地!文/中華傳統文化智慧《尚書》,又稱《書》或《書經》,是中國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自堯舜到夏商周,跨越兩千餘年歷史文獻,《尚書》大智慧,想成大事的人,牢記這四句話,必能出人頭地!
  • 一個男人,若想出人頭地,需牢記這三大成事天規,悟透助你成大事
    老祖宗的智慧:一個男人,若想出人頭地,需牢記以下這三大成事天規,悟透助你成大事;男人慾成大事,需牢記這三大成事天規,來學習下吧。假如胸無大志,只想苟活於世,那麼必然是庸庸碌碌、一事無成的下場,不可能出人頭地,這也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另一方面,對男人而言,在胸懷大志的同時,還要能付出足夠艱苦的努力,不能總想著走捷徑。志向再大,也要腳踏實地,根據自己的實力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要在實力不夠時,就想一口氣吃個胖子,否則,不僅大事難成,還往往會一事無成。
  • 情商低,是因為你不懂人情世故,讀懂老祖宗的這2句話,提升情商
    老祖宗在《處世懸鏡》中留下了這麼3句話,可以幫你讀懂人情世故,提高情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施恩不是越多越好,不可過量施予,過分施恩則來很難長久,而且一旦未能持續恩遇,難免會使對方產生怨謗的情緒;交情也是如此,不可過分親密,過分親密也很難保持長久,遇到了中斷就顯出疏遠淡薄的嫌隙來了。這番話是古人在讀懂人心後的有感而發,因為他們深知:人心是永不知足的,忘恩是人的本性。